优秀的作文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得到认可和赞赏,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历史的声音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1
泰山也叫岱山,有五岳独尊的称号,形成于3000万年前新生代中期。不仅是各个帝王封禅的地方,也是被古代文人墨客所赞誉,尊崇的地方。今年10月,我和妈妈去登了泰山,虔诚地倾听历史在泰山身上留下的声音。
从车窗向外看,泰山正巍峨地屹立在那里。山头缭绕着淡淡的薄雾。山上葱郁的绿树和裸露的坚硬的黄色花岗岩交错出现,仿佛像是给泰山披上一条墨绿色的绸带似的。
从中天门开始往上登山,脚下踏着泰山土,手边抚着泰山石,凉凉的,直沁到心里。我贪婪的呼吸着泰山的味道,那是历史味道。是历史,让脚边的石头变得光滑,也是历史,铸就了泰山的古树,泰山特有的迎客松。“爷爷~看~那就是泰山的松,迎客松,它们像不像正弯着腰,迎接着您呀。”一位30岁左右的阿姨正搀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上山。“呵,迎接着我,那可是迎接着古代帝王的。”走着几次重修的古御道,脚下踏着因历史而变得光滑的石阶。
一路上,人潮熙熙伴着我的不仅有小青年,还有一些拄着拐的,头发斑白的老人,虽有索道但他们执意自己走上山,领略泰山的历史,“要祭神祭祖要自个儿上山”,在旅游淡季,当地人有许多老年人都上山求平安,求保佑,走几步便双膝跪地,双手伏地磕一个头,墨黑但眼皮微有细纹的双眼虔诚地无一丝杂质,历史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子。
路上人挤人,但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三个人,三位相互搀扶,拄着拐杖的老人,她们颤巍巍地抬起裹着朴素衣服的腿慢慢的,一步步的安静的走着历史的阶梯,仿佛四周围嘈杂的人群对于他们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的心是安静的。她们捡起石阶上丢弃的垃圾,投入垃圾筒。难道是因为历史在她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她们也同样尊重那赫立着的历史吗?
终于登顶了,人们兴奋的大喊,“我征服泰山了~”而老人们只是庄严肃穆的站着,清风吹着她们两鬓的银丝,她们在心中虔诚地默默地讲出了她们自己的愿望。
由历史铸成的巍峨的泰山呀,你用宽大的胸怀渡着那些自认为征服你的人,也同样载着那些虔诚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您的声音,历史的声音,博大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2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耳旁常会回旋着年少轻狂的我的那个历史的声音,这时我涌起的心绪既高兴又伤心,既痛楚又感慨……
——题记
每年的十月五日,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还是国庆假期,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笑声中;对我来说,更是我的一朵难以忘怀的历史浪花,因为前年的这一天,我摔断了手。
前年的十月五日,放“十一”长假,我也沉浸在喜悦中。这天中午,对我说:“儿子,今天我要去乡下吃饭,你去不去?在农家乐,很好玩的。”我一边盯着电脑,一边应付着说:“我不去,你们去吧!”“阿姨,别……让李越栋去吧!”说话的是我的一个,他也会去的。经过和的一再邀请,我最终也就去了。
在车上,我无聊地望着窗外。窗外,不停移动的树与人使我眼花缭乱。于是,我烦躁地关上窗子,闭上眼睛。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到了,那个农家乐的装饰非常别致。大门口,两个三四米高的用木头搭起的“哨塔”屹立在那,几幢屋子上金黄色的瓦在太阳的照耀下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这时,我的心终于舒坦了一些,尤其是那两座别致的“哨塔”更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决定我要爬上去瞧瞧。
下了车以后,我直奔“哨塔”,正好碰见了一个农家乐的工作人员,经他同意后,我来到塔下,好奇心瞬间战胜了恐惧,好奇心不断地驱使着我向上爬。因此,我右手抓着一根横木,左脚向上踩,左手又抓着上一级的横木,右脚又向上踩……就这样,我不断地重复这样的“一抓一踩”的动作,轻松地爬上了那个“哨塔”,站在“哨塔”上,望着下面的一切,山岭、、农舍,远处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都尽收眼底。微微凉风吹在我的脸颊上,远处,我发现有几个农民正在田里干活,然而,四野里一片寂静。不一会儿,这寂静一下子被打破了,是被正在焦急寻找我的妈妈打破的。她一脸焦急地望着我说:“哎呀,你怎么爬这么高呀!快下来。”我自豪地说:“看,我这不是没事吗?”我一脸的自豪和妈妈一脸的焦急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到了吃饭的时候,我的肚子也咕咕地叫了,我快速地爬了下来,快速地扒了几口饭,又迅速地回到了我的“宝座”,不过,这次我去的是别外一个塔。这个塔看起来和前面那个塔一模一样,惟独不同的是这个塔下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我按照以前爬梯子的步骤爬,爬到最高时,那儿有一个关闭着的小木门,想上去,须先打开木门。我打算先借助木门把脚抬上去,没想到这木门没闩稳,门突然间就弹了出来,重心不稳的我自然就“啊——”地一声从半空中摔下来,手正好按在碎石上。我的手一阵剧痛,胸膛被震了一下,接着我就直直地躺在那里,只等人来救。
这时,旁边来了一个,看见我躺在那,手上全是血,吓得惨叫,被正在吃饭的妈妈听到了,妈妈连忙跑过来,带着哭腔来到我身边,我断断续续地说:“头没事,就是手……手痛。”接着妈妈叫人把我带到了人民医院。医生经过仔细检查,说我的左手骨折了并且要缝三针。
倾听年少轻狂的我的那个历史事件回旋着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告诉我,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决不要得意忘形。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题记
公元220年,一代奸雄——曹操薨逝,不曾想到却引发了危机:曹氏家族分裂了,青州军哗变了,朝野上下、官员百姓人心惶惶。这些事如若处理不好,势必会造成北方的再次分裂,然而,曹丕却无法妥善解决。于是,你站了出来,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轰隆——”雷声大作,顷刻间,大雨倾盆,猛烈的劲雨砸向裸露在外的一切。夜幕笼罩之下,那宫殿顶上的琉璃瓦顿时失去了金碧辉煌的神色,这门洞之间的青石街渐渐荡漾起兴亡盛衰的神伤。夜渐深,人已眠,灯火已然阑珊,雷雨更加肆虐。而你却浑然不觉,瘦削的身影不时闪现于窗前。
殿内,数只红烛撑起整个房间,幽暗的烛光在低空中跃动,屋内的一切都只剩几条淡淡的.轮廓线。你垂着头,背着手,不急不徐地来回踱步,怅然地望着烛光,时而久久地长吁,时而轻轻地短叹。我看不清你的眼,读不懂你的心——你在想什么?
倏忽,窗棂无助地呻吟起来,窗外寒风乍起,“呼呼”声惊得几案上的书“哗哗”地颤抖。书旁,是几封展开的奏折,一樽墨迹将干未干的砚台,一杯冰冷的香茗。再仔细看,哦,原来如此。
我忽然明白了,似乎隐约地看到,你迷离的双眼凝视着风中摇曳的烛火。火光中,幻化出两个少年,衣衫华贵却不整,逃似的踉跄地跑着。周围荒草连天,偶尔见到的几个人也是死的死,伤的伤。他们或拖家带口、流离失所,或妻离子散、欲哭无泪。他们不得不以草为食,以露为饮。这番情景,令两位少年放慢了脚步,长叹一声,潸然泪下。
荒草依旧摇摆着,主人公却只剩下了一位。他穿着龙袍,在百官的簇拥之下走进了一间破败的草屋。难道天子会住在这种地方?可惜,不幸言中。战乱之际,即使是天子,也只得“饭疏食饮水”,而这座草屋周围,竟是饿殍遍野,死尸遍地。
“唉!”一声深沉地叹息将我拉回了现实。此刻,你已经走到了几案旁,正捧着一本书读,翻开的地方正讲着尧、舜、禹的故事。难道说——翌日,早朝议事,你面色凝重地颁下圣旨,择吉日,将两位公主嫁给曹丕,并卜地筑“受禅台”。
旬日之后,隆隆的钟鼓声响彻云霄,你终还是禅了位。你被封“山阳公”,慨叹着去向自己的封地,这是如释重负吗?
公元234年,你去了,悄无声息地去了。幸运的你知道吗?你是以天子礼节下葬的,曹睿谥你为“汉孝献皇帝”。也许你不知道,你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早已被人遗忘。偶尔提起,也只是冠以“傀儡皇帝“的称号。但我以为,这是不公平的。可我只能默默地叹息,默默地把你放在心底。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4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
那是一幅风卷云涌的彩色画卷,是一部龙争虎斗的战争史诗。《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斗风云图。在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中,却总有一些人让我们为之动容,总有事千古流传。
为感谢刘备三顾茅庐之情,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计收姜维,火烧博望,智取四郡,骂死王朗,斗阵辱司马,八阵退伯言,最后病死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为有了感谢,他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刘备为感谢诸葛亮的忠诚,临终前将阿斗托付于他,并说:“太子能辅则辅,如不能辅,先生可废之,自立为王。”他告诉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他们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将感谢诠释的淋漓尽致。
赤壁的浓烟遮蔽了江面,熊熊的火光眏的天空通红。狼狈的曹操终于逃了出来,来到了华容道。经过一夜的逃亡,士兵饥困,战马困乏,疲惫的他们经不起任何追杀。曹操环视四周,此时只剩下三百余人。曹操大笑自己绝处逢生,笑声未落,关羽率众人来到曹军前,曹操赶紧上前搭话,见到狼狈的曹操,云长想起昔日,不忍长叹一声,放曹操而去。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一死酬知己,千秋仰丈名。
义薄云天,义放华容。
孙权十五而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他志向远大,奠定了霸业。孙权是武者亦是智者。孙权劝学的故事广为流传。孙权的一番肺腑之言,让吕蒙非复吴下阿蒙。孙权是智者,他委婉地劝诫,带动周围人的勤奋好学,吴国得以强大。
手掩长卷,我听到的主旋律是感谢、忠义与智慧。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璀璨而厚重的文化。
走过,回眸历史之悠久;欣赏,倾听历史之声音。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5
独自一人漫步在灵渠边,河水湍急流淌,阳光下,微风吹拂着河面,天色湖光相接。水声伴随着脚步声悦耳动听,闭上眼,感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你倾诉。
脑海中不停地闪现出历史的画面,伟大的先祖在不停的向我诉说。我恍然大悟,原来它在向我倾诉历史的声音。历史的声音遥远而真切,倾听历史的声音,启迪我们的心灵。
语文书中我们可以了解《陋室铭》。老师给我们讲这篇文章时说,刘禹锡被贬时,遭到无理县官的刁难,刘禹锡不但没埋怨。还悠闲自得。最后县官实在欺人太甚,于是就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其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现出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捕时,面对威胁和诱惑,只要他一点头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他没有辜负国家,辜负人民。毅然的临危不惧。文将军的字字言语中无不体现出忠于祖国。他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
笼统的说历史就是记述我们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是讲述世界的发展。
14世纪,意大利开始文艺复兴,人们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发扬人的个性,文艺复兴又称是“人的发现”。15世纪,西方各国航海家都在探索者新大陆,也许经历失败,但那在当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17世纪英国鼓吹“君权神授”,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后经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治,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每发生一件历史大事,都会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我们不可以改变历史,但我们能在历史中得到启迪,历史它有声音,它在向我们诉说,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无声胜似有声,它在慢慢地洗涤我们的灵魂,洗刷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回望历史,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自豪。让我们倾听历史伟人所发出的声音,将民族的豪迈与刚强、血性与尊严、责任与使命放在心中。
太阳渐渐西斜,河水仍然在湍急流淌,天与山与河形成一个整体,被一天中最后一缕阳光照的分外通红。我转过身,眼前还不时的闪现出历史的画面……
倾听历史的声音。那些或惬意或豁达或清闲的音色,让我知道了世界的变迁。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6
历史的声音中,最伟大哀伤豪壮的声音,我想应是爱国的呐喊。
有一种爱国的声音叫恨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人陶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我惊讶于如此多的人沉醉于苟且偷生,除了他——陆游。
他的呐喊化作诗。掷地有声,既如擂擂战鼓,豪气冲天;也如丝竹声切,哀伤无奈。他将自己比作苏武,比作张巡,他说自己的忠良天地可鉴!他说自己“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其豪迈磅礴的气势令我动容。复国是他一生心上的梦啊!可惜,梦还是梦,又有谁料到如今只能袖手看!
?书愤》三则,唤起后人无限感慨。有哀伤,有无奈,有痛苦,有愤恨……
幼时他恨金人凶残,彼时他恨朝廷无能;幼时他恨自己无力,彼时他恨众人无心;幼时他恨边疆多灾;彼时他恨歌舞升平。最终他缠绵病榻,我却依然听到他苍老无力地恳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他的文字的字里行间,我眼前似乎看到了那个当年极目北方的少年,他挺直的脊背渐渐弯曲,壮实的身子渐渐衰弱,唯一不变的是那眼神,那蕴满跨越时空地界的爱国之情的眼神!
手背触到一滴滚烫的泪,不知是他的还是我的。
有一种爱国的声音叫悔
陆游了解朝廷所以恨,辛弃疾不了解所以悔。
他名重一时,本可大有作为,却徒寄希望于外强中干、懦弱不堪的朝廷。当年他英姿潇洒,策马而来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会竟像金丝雀一样被囚了余生!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啊……在战场上无数个日夜从此也只能出现在梦中,收复中原更是只能成为脑海中、心头上的遗憾,只能倾注于文字之间。
他说大丈夫要“赢得生前身后名”,最终也只能“换得东家种树书”!登上高台,面朝北方,却有青山相隔、溪水横斜,栏杆拍遍也无人会意……可怜他满腔热血却无从挥洒,一身抱负却无从施展!
可他明明不满于朝廷的懦弱,却又无从反抗,甚至连满腹愁肠也只能欲说还休。却依旧直讽朝廷只有“剩水残山”,官员大都“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这字里行间又蕴含了多少他明明本不该书写,却偏有抑制不住的愤懑、嘲笑与悔恨啊!
那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是否也有你难掩的浊泪?临终前他大呼“杀贼!杀贼!”的声音,令我心痛不已。
即使岁月在他脸上刻下如刀般的皱纹,他的目光依旧如炬,不曾动摇。
因为他是辛弃疾,因为他的眼里是那一片大好河山,因为他的心中有无法被囚困的信念!
忍了半生的悔,却念了一生的国!他若无念,怎会有悔!
有一种爱国的声音叫不屈
耳边响起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我惊觉爱国是属于全世界全民族的。想起他的祖国波兰曾被三国瓜分,人民被奴役,他们却始终高唱:“波兰不会灭亡!”而波兰也的确留存至今。莫斯科保卫战,以一国之力,以一尚未发展完全的国抵抗诸多军队!最终他们坚守下来了!他们从战壕中爬出,精疲力竭却爆发出尖叫欢呼,交换着心中的狂喜。那一刻,世界瞩目!这就是爱国的力量!这就是爱国所带来的不屈的力量!近代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保家卫国,哪里的人又不是如此!这不屈不挠的呐喊声,这胜利之后的欢呼声,令我的内心又浪潮澎湃!
来吧!让我们一起倾听历史所编奏的一曲最悠远深沉的合唱——爱国!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篇7
你听,悲壮的《出塞曲》融入了羌管胡笳,辽阔而豪迈的乐声中,美丽而娇柔的青春之花自中土开至塞外……那一年,一朵花绽放的声音传遍中原大地,谱写出一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忘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太平盛世。
老母亲的一声“嫱儿”,送走了她亲爱的女儿,家乡的风光好景送走了热爱它的美人儿,带着千万分不舍,你走进了陌生的汉宫。画师毛延寿的“暗箱操作”,绝代明珠暗室蒙尘。大雁几度往返,宫花寂寞开谢,时光悄然无情地夺走了你那天真娇丽的容颜,换来的是一颗未央冷宫中磨练成熟的心。
突然,和亲的消息像春雷一样炸开,正在修饰青丝的你,心头一震,手中的簪子“啪”一下的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知道,你已经有决定了。
你常常梦见幼时那潺潺地流水声,叮咚叮咚地富有节奏;茅屋里的纺车,伴随着老母亲的唠叨声……。为了这片抚育你的大地故乡,为了国家的和平安宁,你毅然决定辞别冷酷的未央宫,去那遥远的地方。
那遥远的地方,有豪迈粗犷的草原牧民,有成群结队的牛羊“咩咩”“哞哞”,有纯白的奶香溢满十里,有牧歌在茫茫大草原上空飘扬,还有一朵生长于中土的青春之花,注定要在这里绽放出最美的风华。
你穿上了那火红的嫁衣,手里抱着琵琶出塞了。你看见了那高高祁连山的郁郁葱葱,听见了那嘹亮放牧曲的动人旋律。再回头,你仿佛又听见了家人的殷切叮嘱,看见了老母亲慈祥而温馨的面孔……,你鼻头一酸,可是,与其在未央宫虚度一生,不如到大单于山痛苦一回!
你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宁胡阏氏,你深明大义,通情达理,为大局着想,换来了汉匈两族和好了五十余年,对两族的友好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的脸上由悲伤转笑逐颜开,从“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转为“牛马布野,黎庶无干戈之役。”你又为匈奴的经济与文化做出改革,是多么无私与伟大的女子啊!
马萧萧,车辚辚,秀发飘飘,衣裙飘飘,你清脆婉转的嗓音伴着你的琵琶之曲,荡漾在祁连山上;时代最耀眼最美丽的一朵花,盛开在历史的篇章上。
历史的声音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夏的声音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