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需要仔细斟酌才能动笔写作的,只有不断积累素材,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09浙江语文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09浙江语文作文篇1
你,就是你读的那本书!
你读过多少书,我可以从你的脸上看出来,你读过什么样的书,我可以从你的话里听出来。
你,就是你读的那本书!
一个人要读多少本书,才能自由行走于东西方的两大文化平台,才能自由飞翔在未来的世界?
这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就好比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一只海燕要飞越多少片海,才能到达可以休息的海滩,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会被海浪冲入海底一样。
答案只能在风中飘。
没有答案,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寻找答案,我们应该像风之子一样去寻求风中的答案。
有人说,我们应该读史读经典。日积月累就会使人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除了经典的经史子集之外,我们首先要读好教科书,因为教科书是所有有字之书中最基础的读本,也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
简单说,如果你读不好教科书,可能今天你在考场上写下这篇文章的机会都没有。
只有读好有字之书,才有机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但是长安的花再美再多,也只是长安而已。长安向西,无边的大漠中,隐约着一条丝绸之路的经济带,长安向东,有星辰大海,波涛汹涌之间,有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
无论是玄奘法师还是三宝太监,无论是鉴真大师还是遣唐使者,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行万里路有时远比读万卷书重要,这万里路就是一本用脚写下的无字之书,这本书如果你不读,你就有可能成为夜郎的兄弟。
玄奘西行,是为了求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支撑着他一路前行的是强大的信念。
郑和下西洋,除了奉皇命威加海外,查找建文帝的下落之外,他自己有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去麦加朝圣。明成祖朱棣去世后,郑和最终不知下落,我愿意相信,最后他一定来到自己心目中的圣地,向东仰望着星月的天空。
理想和信仰就是这样一本烙上心头的书,只要你活着,它就会在那里闪烁着灵性的光芒,就永远不会磨灭,无声地为你的心灵之舟领航。
在你的一生中,你会读多少本书?
在你的一生中,你又会行多少里路?
在你的一生中,你最终能找到那颗北极星吗,无论是夜空还是阴霾,
永远在你的心头?
答案在风中飘……
09浙江语文作文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念书,是为了让大家增加常识量,是为了让大家学到课本以外学不到的东西,扩充大家对其他常识的补充,而念书,也是有方法的,在此刻的书店里,琳琅满目,叫你看的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书,各式各样,叫你不知道到底去看那一种书了,其实也不难,你去选取图书时,先了解,你想读那一类的书,如历史,文学,童话……多看几本这类的书,感觉哪本书的资料更好,字体更适合,就去选取哪本。当然了,这只不过我的个人看法。
下方,大家要关注另一个在念书时要意注的问题,那就是,保护好自我的双眼。为何在学校,往往都是学习好的戴眼镜,学习不好的反而不带了呢,不是由于学习不好的就不看书了,由于他们的看书时间短。那有人就该说了,“虽然我近视了,但我的常识量比他多,还是我好。”但往往这种人反而是错的,常识量不够,可以慢慢补充,毕竟时间还非常长。但双眼近视了,那但永久也挽救不回了呀。而且假如你的双眼不好,你的一些理想就会灰飞烟灭。在看书时,在注意时间的把握,这本书即使再吸引你,你也要把握时间,虽然多多看书有好处,但没个度也是不可以的。还有就是看书时的姿势了,此刻大部分人,都爱躺在床上看书,(也包括我)但大伙了解吗,躺在床上看书是非常毁双眼的。所以为了自我好,需要要把握好呀。
在念书中,大家一定会为书中搞笑的情节而哈哈大笑,也会为了一些凄凉,悲惨的情节,而默默流泪。在念书时,大家的表情是千变万化的。伴随社会的加速进步,大家对书的需要也是愈加高。而我对书却没什么需要,只须适合我的年龄段,只须我喜欢,还有就是只须书中的字体不要太小就好。书都是一样,无论是哪一类书,都可以为大家带来常识。文学类的,带领你走进诗歌、散文的王国。历史类,叫你感受到历史的精彩。就连漫画,也可让大家充满幽默细胞……书,都是好的,记住吧,念书只能让自我更上一层楼,让大家一齐翱翔在书的海洋中!
09浙江语文作文篇3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斤粟,书中自有锦衣裳。”从古至今,书,一直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的工具,成功的基石,获得知识的途径。如果没有书,人就不可能进步,可以说,人类创造了书籍,书籍造就了进步的人类。书的作用大得不可估量,赵普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书的秘密令人痴迷,仅仅一本道德经,就可以让后人钻研百年。书的魅力令人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仅仅一本史记就可以将数千年的历史总计在一起,仅仅一本书就可以令人受用终身,甚至改变人生。有些人在演讲台上妙语连珠,巧舌如簧,引经据典,这是书的力量。有些人在辩论桌上唇枪舌箭,无人能挡,这是书的作用。有些人品行高尚,高尚情操令人钦佩,这是书的效果。书,修身养性,增长才干,这就是我爱读书的原因。
我读书的爱好是在小学4年级时正式开始的,其实,从小学的时候,我就十分崇拜那些在电视辩论节目中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齿伶俐,引得台下观众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我还很佩服鲁迅先生,只需几笔就可以将美丽的景色完美的勾勒出来,一字就可以将腐败政府的恶习披露出来,真可谓是巧夺天工,无人能及吧!后来,我在小学的阅览室里读到了鲁迅的介绍,书里说他从小就热爱读书,后来才成了一代文豪。就这样,我怀着想成为鲁迅先生那样的文豪的梦想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
当我在看《繁星春水》时,不得不被冰心那细腻的语言所深深地吸引,也被那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伟大而平凡的母爱,天真的童稚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所打动。
当我阅读《阿q正传》的时候,被阿q那种自嘲,自尊,自傲又自卑的情感所感动,又被他那略带黑色幽默的语言所逗乐,又为他那悲剧性的结局黯然神伤。
当我在读《鲁滨孙漂流记》时,鲁滨孙那种强烈的求生欲以及绝不轻易向大自然投降的勇气令我倾佩,当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脚印时的震惊与恐惧,让我也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当他为救星期五挺身而出时,我也不得不为他竖起大拇指。
书籍,就像通往知识的殿堂的阶梯,而我才走到这摩天大楼的第一层,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去学习,而攀登这阶梯的最好工具就是不变的兴趣,所以,我爱读书!
09浙江语文作文篇4
?红楼梦》第一回中,中秋月圆之夜,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今夜,中秋之夜。
我站在阳台旁,微寒的冷风拂过我的脸庞,我不禁把外套裹紧了一些,抬起头,迎着风,尝试找寻一轮明月。然而,并没有明月当空挂,也没有点点星光,唯见一层薄雾浓云笼罩了天空,使天空变得更浩瀚、深邃。
顿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
感叹,今夜的天空好美。
今天,爸下班回到家,把中秋节分到的月饼递给我,说:“带到学校去,肚子饿了可以吃。”我笑了笑,接过月饼放进橱柜,说:“爸你留着自己吃吧。”然后全家人坐下来开饭。
这就是中秋之夜,我家过节的内容,尽管很平淡,与平常日子没有什么两样,尽管没有圆月,天色灰蒙蒙的,但是我很满足了,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般,心里满盈盈的。
我想,我是幸福的孩子。
我的身边总是有亲人陪伴着我,陪着我哭,陪着我笑,所以我不孤单,亦不害怕。其实,我每天都在过中秋节,虽然没有月饼,但是能和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已经足够了,毕竟,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心里,这比登天还难。
此刻,四周阒静无声,夜已经深了,偶尔有几声风吹动窗户抖动的声音,台灯下,我正在奋笔疾书,他们都已经睡了,这般无声无息中,今年的中秋节即将又要过去了。
心里,有点酸,有点涩。
人生充满变故,我无法预测还能与家人一起过多少次中秋节,但是,我知道,我会珍惜每一次与他们的相聚,牢记每一次与他们渡过的中秋节。
脑子渐渐浑浊,眼皮开始打架,咖啡已刺激不了我的神经,我想,我还是早点睡吧,能在如此温馨的氛围中入睡,肯定会有一夜好梦……
09浙江语文作文篇5
记忆深处,寻找故乡那迷人的光影。无果,踱门而去。
渐渐远离家门,回首望去,秋冬之风无全停息,傍晚的天空万里地云,伫立遥望远山的落日。惊喜,心里的那股热血,翻转喷涌。在这故乡,也只有在这故乡才会有如此平和的景象了吧!
落日由衔山到全然沉入地表,需要三分钟。
太阳刚刚西斜时,轻烟迷蒙。太阳即所谓白日,银光灿灿,令人目眩,群山也眯细了眼睛。
太阳越发西斜了,那群山次第变成紫色。
太阳更加西斜了,那群山紫色的肌肤披上了一层金烟。
此时,站在远处望去,落日流过湖面,直达足下。湖边的房舍皆放射出金光,山坡上的人家、松林、行人,还有翻转的青烟,散落的草屑,无不现出火红的颜色。
在故乡晴朗的黄昏看落日,大有守住侍哲临终之感,庄严之极,平和之至。纵然一个凡夫夫俗子,也会感到已将身子包裹于灵光之中,肉体消融,只留下灵魂端然伫立于落日之上。
有物,幽然浸乎心中,言“喜”则过之,言“哀”则未及。
落日渐沉,接近山沿,远山忽而变成孔雀蓝。
山峦已衔住落日。太阳落一分浮在松林上的霞光就后退八里,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顾盼着行将离别的山际,悠悠然沉落下去,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它猛然一沉,变成一弯秀目,眉又变成线,线又变成点——悠忽化作乌有。
举目仰视,没了太阳,光明消逝,海山苍茫,万物优戚。
太阳沉没了,故乡渐渐泛起点点昏黄,依然明亮。
匆匆赶回家中,回望太阳消失的地方,还有淡淡的红润,昭示着明天的日出。
望着明亮硕大的月亮,我才渐渐明白,故乡芳真改主为,离乡的人们就再也找不到从前的记忆。泥路带你回家,炊烟唤你吃饭,老屋容纳你童年的回忆。所有的这些都是你在疲劳后最合适的歇脚处,都是你失意后最无私的怀抱;都是你在迷惘时灵魂深处最纯正的向往。
走近家门,那一个个血红的“拆”字格外刺眼,蓦地,泪流落面……
09浙江语文作文篇6
得是什么?失是什么?也许没有人可以对这个问题解释得清楚。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有的只是相似,得到了相同美,就会失去缺陷美。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是得与失相辅相承,只是一种瞬间的选择。
还记得希尔·西尔斯坦《失去的部件》中的那个圆环吗?失却了部件的遗憾却带给了它快乐的一站又一站。人生就好比这个圆环,有些时候就会失去看似重要的部件,可与此同时,得到的`也不比这些差。人生就像一张白纸,留下些许痕迹就会得到生活的精彩,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什么,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已经得到的就要珍惜,人生可以有擦肩而过,于此同时,上帝又会打开另一扇窗,也许这才是属于你的。我们应该将失去的部件的圆环牢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记得:得与失的选择。
盲人杨光失去了终身的光明,可却得到了灵魂的阳光,他的笑容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间。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我们也都是平等的、幸运的,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我们不比别人差,可我们为什么要让哀叹成为主题曲呢?当我们失去信心的时候,我们应当记得杨光这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用他的坚强勉励我们自己。失败了我们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得与失的距离很短,也许一个眼神就可以选择得或失。
别里科夫也许在许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失败的人。他得到的只是所谓的“虚伪”,失去的却是宝贵的生命,这样的获得值得吗?困此我们应该理性的选择,得到固然重要,可失去却并不轻谈,得与失之间的徘徊,教会我们理性判断。如果别里科夫没有追求所谓的真我,自己,那他还会短暂的结束一生吗?得与失的选择就在成与败的选择。
当代社会,名与利已经蒙蔽了世人的双眼,一味的追求,已经把自己牢牢的禁锢了,没有自由的人生还能快乐吗?我们同样是天涯沦落人,也是同样的平凡,得与失在平凡人的眼中,应该很淡,选择得的同时,失去了更为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付出,会付诸东流。
得与失的选择,很简单;得与失的距离并不遥远,就是游子和家的距离;得与失的关系并不复杂,就是鱼与水的关系。
如果说冬天的寒冷与寂静是无趣的,那么夏日酷热与欢乐便是生活的;如果说城市的金钱是诱人的,那么农村的田野便是悠闲的;人,欲傲立于世,品味人间的味道,那么坦然面对得与失就是其达到目的的基石。
坦然面对得与失,使人胜不骄。
对于一世功成名就的人来说得到荣誉与赞美只是过后烟云,转瞬即逝,于是对于得到的一切,他们只是坦然面对。居里夫人把奖牌给孩子当玩具,她舍弃了奖牌的珍贵,因为她胜不骄;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解决世界人为粮而忧的问题,他忘记了所有的称赞,因为他胜不骄;洛克菲勒是石油大王,对于自己的成就,他并没记住,对于称赞,他置之不理,他忘弃了一切夸奖,因为他胜不骄。胜不骄让我们坦然,面对得到,让我们牢记,一切只是过去的,而袭击更应去创新,紧盯前方,奋力冲击。
坦然面对得与失,使人疾不弃。
对于残疾的人来说,自己的人生似乎是黑暗的,但些人却看到已到曙光,于是便向那道光奔去。贝多芬虽耳聋但却努力创作乐曲,面对身体残疾他永不言弃,反而达到了世人无可及的高度,因为他疾不弃;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做到了人们无法理喻的事,身体残疾她不放弃,终于成为一名伟大。因为他疾不弃。不是吗?坦然面对失去,让他们在失去中得到成功。“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天使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坦然面对得与失,使我们从容。
看!当太阳初升的一刹那,我们得到了太阳的照耀与温暖,但我们失去了黑夜的寂静与天空的深邃和月光的皎洁。一切都是相对的,于是我们学会了从容;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我们得到了春的欢乐,但我们失去了冬的静谧与冰冷,有失必得,有得必失,于是我们学会了从容。
大自然的启示真是深不可测,失去时为了得到,得到也是为了失去,并不是所有的得到都是完美的,也并非所有的失去都是残缺的。
如何坦然面对得与失,是人生的一门的学问。
09浙江语文作文篇7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题记
人若想有所得,必先有所失。得失的选择,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人生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海鸥选沙滩,蝴蝶选花丛,但在选择的同时,便意味着放弃,便有了得与失。得与失天生的相生相克,纠缠不清,而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呢?
苏轼面对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拉拢,毅然舍弃高官厚禄,即使被贬出朝廷也在所不惜。纵然是舍弃了许多,却因此造就了一位大文豪,那波澜壮阔的豪放词篇又何尝不是一种获得?
同样的,陶渊明面对着黑暗的官场,无奈,彷徨。但为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选择了放弃,放弃了物质享受,却因此获得了一份淡然,那点点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又何尝不是一种获得?
爱因斯坦忘我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剔除了物质的享受,舍弃了外在的修饰,终于发明了相对论。牛顿致力于定律的研究,废寝忘食,煮表当蛋,闪烁成为科学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同样的,没有陈景润在困难中的的忘我工作,歌德巴赫猜想也许早已离我们远去;没有居里夫妇一次次的筛选提炼,不顾安全的接触放射性元素,镭也许还被埋没在某个角落。
好了好了,前辈先哲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教给我们人生该怎样取舍,得失该如何面对。得与失,常常是一种轮回,在得到的同时,我们也会失去。若要安稳,就要放弃自由;若要闲适,就要舍得充实;若要愉悦,就要忽略他人的评价;若要追求,就要放弃平坦;若想做个奉献社会的人,就得抛开对功名利禄的贪念。
然而,在失去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到。
花蕾失去了沉睡的畅快,却给了大地一片灿烂的色彩;白雪失去了飞舞的脚步,却装点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大坝挡住了小溪的脚步,却成就了湖泊的深遂;沙粒失去游离的自由,却成就了珍珠的璀璨……
舍弃奴颜媚骨,放下荣辱兴衰。舍人之难舍,方能得人之难得。唯正直之言语,端正之品行,平和之胸怀,安定之心态,方能拥一方广阔浩淼的天空!
09浙江语文作文篇8
站在历史洪流的浪头,我们不禁感叹世界变化发展之迅捷。时代的潮流不可抗拒地推进,人类大脑也随之不断更新思维。高速发展的现实,就必然导致了意识、幻想的进步。网络、虚拟现实,这些看似虚幻的存在因现实与幻想的矛盾而诞生,也因之走向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
我们出生于信息时代,早也对这些科技幻想耳濡目染。感受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体味虚拟世界的异想天开。面对这般虚实交错,我想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生,应当理性地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
何谓虚拟?《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便是一种虚无,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参透道教虚无哲学的老庄之流,逍遥于天地,淡泊于生死,似乎是在虚实之间穿梭自如,有如云中翔龙、水中潜蛟。圣贤智慧之中的虚实不分,恰恰是看穿了虚实之间的本质,辨别其中的奥妙。可见认知虚实的本质需要智慧,需要我们在休养学习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此虚无非彼虚无,当今世界之中以科技为核心诞生的虚拟世界充斥着商业、利益和物欲,我们生于俗世之中亦非圣贤之士,仅是一念偏失,便可能沉沦其中。观世道,有太多人已经在其中断送一生。疯狂的电商竞争,造就的只有一个马云,以及在他的阴影之中无力挣扎的败者;急剧膨胀的游戏营销,带来的只是胜负一瞬的愉悦,却用青春年华来奠基、以荒废学业为基石。虚拟世界犹如漩涡,面对这般诱惑和残忍,我们虽无老庄之通透,但也要懂得自我克制,思知足以自戒,思谦冲而自牧,主动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
何谓现实?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大则昊天瀚海,小则微尘蝼蚁,我们生于现实,死于现实。人类在现实之中思考问题,理性思维得到张扬,才使我们从过去被宗教、封建所禁锢的生活之中得到解放,成就今天的多彩。然而,冰冷的心显得过于坚硬,人间亦需要幻想的浮华和浪漫的渲染。有时,人的内心在现实中的郁结可以通过虚拟得到释放。歌德几乎是以自己的情感生活为原型刻画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年维特,十二点的钟声,痛苦的内心呐喊出最终的告别,维特用陨落的生命书写一段悲情之歌,然而这虚幻的生死,却又让歌德自己走出了他的悲怆,脱离自杀的烦恼,否则,人类文学史上将再无浮士德的传奇。现实纵然为生存之本,但是虚拟可以让我们看清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自己”这个标签下的意义,虚实之间,互不可缺。
人生在世,变化无穷,命运捉摸不定,而虚实之间的我们,不可仅仅追求冰冷的现实,也不能沉溺于无际的虚拟。我们需要取其中庸,交融虚实,通达人生智慧,穿梭虚实之间。这,才是人生之最啊。
09浙江语文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