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工作的事迹7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个事迹都是一颗种子,播撒在生活的土壤中,记录事迹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可以让我们分享内心的感动和喜悦,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疫工作的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防疫工作的事迹7篇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1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特殊背景下所折射出来的担当,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品质,也是他心底最温暖纯良的东西。深秋十月,当肆虐的病毒“德尔塔”再度席卷而来,政府全面布控,百姓听令居家,整个城市安静了下来。然而在这安静的背后,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路灯设施养护所接到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任务后积极响应,全体职工第一时间到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协助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90后那一个个年轻的背影在抗疫一线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岳建晓同志就是其中一员。他是防疫阵线上的排头兵,始终奋战在社区防疫工作第一线,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九零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复转军人,几个月前才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接到下沉任务的时候,他第一时间选择妻子所在的团结新村街道红星巷社区开展志愿者工作。因为他了解,妻子所在社区居住人员关系网复杂,人员基数庞大,工作任务繁重,他想为抗击疫情多出点力,早日结束这场战斗,让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从下沉社区的第一天起,十几天如一日,红星巷社区管辖的片区四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搭建临时帐篷、维持检测点秩序、小区宣传、入户调查、卡口点值守,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拉送防疫物资,接送医护人员……社区里的各项工作他都干了个遍。妻子的同事忍不住打趣地说:“这可真是亲老公,真当铁人使。”岳建晓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勇担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当好抗击疫情的“冲锋者”。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那段时间里,他和妻子每天五点半就来到社区,天还没亮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帮着妻子开展防疫工作,往往一忙就忙到夜里一两点,天都黑透了才回家。有时候完成自己夜间卡扣点值守的志愿者任务后,又在社区帮一整天的忙,白天黑夜连轴转。常常一整天吃不上一顿热饭,喝不上一口热茶。面对抗击疫情繁重的工作,他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反而越战越勇,每天都鼓足了干劲,无私无畏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兵”。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岳建晓同志还是路灯设施养护所一名一线维修人员,按照住建局“四保”要求,平时还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路灯设施进行维修,解决社区求助问题、处理投诉事件、排除监控系统巡检故障,在设施维护的工作中都能看到他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工作的身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维修员”。

岳建晓同志是路灯设施养护所众多90后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着当代青年的朝气,也有着对社会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面对疫情,他们用自己的热忱、有力的肩膀扛起了阻击疫情的`重担。“我还年轻,我来吧!”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个个朴实年轻的脸庞,他们在抗疫一线不怕危险,不惧艰辛,永远都冲在最前面。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2

应红丽,女,44岁,中共党员,青云谱区人大代表,青云谱区岱山街道尧顺社区书记、主任。

在中国传统新春佳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传染病席卷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疫情意味着命令,责任意味着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应红丽带领社区干部一道,全身心的投入到防控战斗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铿锵誓言。

尧顺社区是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新社区,社区有三千多住户,一万多常住人口,属典型的城乡插花地段,为开放式小区,人员结构复杂,人口流动性大,同时小区各种社会配套设施相较完善,店面有160多家,疫情发生后她亲自带领社区干部到每家店面做解释宣传工作要求暂停营业,通过不断地宣传和说服,店主都自觉关停店面。目前,对外开放的有一个中型象湖农贸市场,七个大小不等的超市及四家水果店,以及多家药店等保民生的店面营业。

“我是人大代表,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基础,我是群众选的,我理应为群众做点事”在防控第一线,她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自疫情暴发以来,她带领社区干部始终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先锋楷模作用,让奉献精神闪烁光芒。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把风险留给自己,忘我工作,充分展现了一位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亮丽风采。

她,事无巨细、亲自参与

疫情就命令,防控就是战场。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战中,应红丽代表深知该战役责任重大,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带领社区干部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一是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引导社区居民不出门、少出门,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出门戴口罩、戴手套,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学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该同志亲自录制宣传音频,利用小喇叭在小区循环播放,同时为确保宣传到位,印发了数千份宣传单,贴到每栋楼的每个单元,对个别人员进行上门入户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落实责任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细分工作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形成防控疫情人人有责的工作态势;三是对小区封闭进行管理,封闭小区部分出入口,在主要出入口设卡,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和测量体温,严密监控小区的进出人员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隔离,确保小区居民不发生疫情。四是加强社区卫生保洁,落实病媒消杀措施,严格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电梯按键、门把手、门禁开关等高频次接触设备要重点清洁和定期消毒,设置废弃口罩回收桶和回收点,并集中销毁;五是加强重点人群的管控,全面落实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理制度,加强返乡人员排查管控,尤其是对在疫情期间有过武汉出入或接触史的人员登记造册,摸清疫情期间的.活动轨迹,切实筑起群防群控的最严防线。当她排查出居住在北区7栋1001室的苏秋香夫妇来自武汉时,她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后,迅速对其采取隔离措施。

她,不惧风险、坚守一线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该病毒的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危害大、潜伏期会传染等特点,同时小区属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等方面,给防控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加上社区干部大多不具备医护的专业知识以及口罩等防护设备严重缺失,防控工作充满了风险。应红丽同志没有惧怕,而是主动跑到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她带领社区干部,在有限的防护设备条件下,近距离接触每一位社区居民和来访人员,进行宣讲、登记、体温测量、把守卡口和护送隔离人员。

她,忍辱负重、坚持原则

在举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时,由于认知上的差异,仍有不少人员对疫情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合作、不支持、甚至出现排斥、抵抗等行为,强行冲岗,公共场合不戴口罩,有事没事在小区闲逛、聚集,故意反复出入卡口,拒不接受体温测量,谩骂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现象时有发生,她总是耐心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解国家政策、疫情的危害、防控的知识与重点,以及不做防护可能带来的危害等知识。她常对社区干部说,只要疫情不在小区出现、只要居民身体健康,受点委屈没什么,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宗旨。

她,舍家为民、不计得失

应红丽,一个弱女子,疫情发生后,作为社区负责人的她,就不再是个弱女子了,而是强者,在得到父母、丈夫、孩子的理解与支持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当中,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后,一直都在防控岗位上,部署工作、落实措施、小结分析、查漏补缺、总结上报、小区巡逻、劝离聚集、宣传讲解等已经成为她的工作中心词。她,是个孝子,父母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是需要子女照顾的年龄,疫情发生后,她却无暇顾及年迈的双亲;她,是个好妈妈,和放假在家的女儿却没有时间说上半句话,每晚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看到的是已经熟睡的女儿。

她常说:社区是我家,为社区做点事情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何况我还是一名人大代表,群众选我,我理应为群众做点事!”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3

东昌里社区书记李桂芳。她是一名军嫂、是社区党委书记中的老将。今年,她自觉放弃休假回老家,主动担当在抗疫工作一线。大年三十当天,她和她的女儿一起在社区防疫工作中度过。她90后的女儿主动支援社区工作,加入到防疫材料张贴、发放明白纸的工作中。这是两代人的共同坚守,也是家属对于一线防疫工作的支持,更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和希望。

从大年三十之后,她从未停歇。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过程中,她都亲自部署,全力推动,带领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社区居民纷纷称赞说,东昌里社区李书记,工作上热情与耐心,事业上坚定与执着,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紧紧依靠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紧依靠群众,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磅礴力量。东昌里社区副书记张森,大年三十当天晚上接到任务,放弃和家人看春晚团聚的时间,在家中用电脑立即工作,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告知其一旦有发热等症状及时与社区联系,一直工作到初一凌晨。这真的是在工作中跨年。

执勤点位上工作认真,在东昌里一期严格落实小区出入口各项管理,在防疫工作的初期就将防疫各项标准管控升级,发动党员、楼门栋长、居民志愿者和进出小区的群众加入社区防疫宣传工作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把休息留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

把休息留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东昌里社区残疾专干曹学军,大年三十,不是当天值班的他正在亲戚家团聚,听闻要走访入户下发明白纸等宣传材料的通知后,主动向社区书记打电话主动请缨,并当即从亲戚那边回到社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整整一天。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主任说让他休息一天,他说我离家近,家里也没啥事,让别人先休息吧。每天值班之余,都回到社区继续做残疾人相关工作。连日来,他主动值夜班,在没有排夜班的时候就去替值夜班的同事站岗,并主动问其他人说谁有事需要值班都找他。社区书记称赞他说关键时刻真给力,是一位用行动诠释担当的好同志。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4

金秋九月,本该是丹桂飘香、丰收的季节,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贵州的九月蒙上一层灰色。贵州省贵定农商银行派驻到贵定县昌明镇谷凌村第一书记涂强在第一时间就积极投身到谷凌村疫情防疫工作中,根据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建立重点人员排查岗、医疗服务岗、宣传引导岗、设卡值守岗、后勤服务岗“五岗联动”机制,为谷凌村村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安全防护墙。

面对疫情,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乡村振兴书记转变为防疫卫士,按照“户户入、入户户”网格化管理要求,带领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逐一明确责任,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谷凌村防控网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全村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严格按照“二对一”管控要求进行管控,每日配合医护人员逐户上门进行核酸采集。

在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他积极号召在村党员、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阵地战中坚决守好每一道关卡,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这场战“疫”。

按照贵定县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为切实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听令而动、闻令而行,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与村两委组织驻村干部、村民组长迅速下沉到包保网格,摸排核酸检测底数,密切关注疫情变化,落实落细防控举措,认真把控每个环节,有序高效组织村民完成4轮核酸全员检测,为全村百姓筑牢有效的防疫屏障。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凝聚点滴爱心,汇聚磅礴力量,与乡亲们并肩抗疫,只为守护乡亲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谷凌村防控到位,目前无一例感染者和疑似病例出现。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5

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战中,无数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社区,为大家讲述一个普通居民的防疫事迹。

__,__县__镇__社区供销宿舍的一名普通居民。疫情爆发后,他第一时间联系到居住地挂点双联双服务单位,迅速加入到县医疗保障局志愿小分队,前往防疫一线。在安排防疫工作时,迅速组织居民积极配合县医疗保障局干部设立服务点,并主动承担张贴告知书、宣传防疫知识、安排社区居民值守等工作,同时,他也积极号召居民“不串门、不聚会”,为做好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他每天早上第一个到达服务点,为当天的值班人员烧好碳火;他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整理好当天值班人员的汇总表,安排好第二天的值日物资。在遇到儿女来看望年迈的父母、想强行闯卡的“莽汉”时,总是坚持原则耐心劝解、一一疏导。

在面临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的供应和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的难题时,积极动员大家捐款,组织生活物资“代购”人员与医疗保障局干部为服务点居民每日供应所缺物资,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社区供销宿舍服务点有一位常年中风卧床的患者严少平,之前一直由其弟严少华每日为其送饭及护理。但在疫情期间,严少华作为县内单位干部,每日防疫工作任务较重,对严少平的照顾难免力不从心。得知后,主动找到县医疗保障局干部,表示愿意每日上户了解严少平的生活情况,查看其日常起居,并且主动与严少华沟通他哥哥的基本情况,让他能够安心工作,严少华对此十分感激。

从设点至今,他每天主动参与防疫工作,一直坚守在服务点。他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总是微笑着解释:社区是我家,防护靠大家,我们守护的正是每一个“家人”的安全也是我们自己的安全,如果每天做到防守严一分,安全系数就多一分。

他只是千千万万的防疫战士中的普通一员,但正是有着无数像一样的普通人的存在,才为疫情防控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6

王丹丹,女,先锋街道邮政社区工作人员。该同志注重在排查工作“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不走过场、不留盲区。在排查到国贸二区一楼商户时,发现一旅店内4名年轻人入住信息登记不全,经与旅店老板反复询问,辖区包片民警核实调查后,确定其中3人于1月5日林口抵牡人员。按照区防指工作要求,入住4人和旅店经营者已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并对4人进行14天健康监测。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他们不顾安危、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敬业的“排查员”,走遍千家万户摸排信息;他们是多面的“宣传员”,深入群众宣讲防疫知识;他们是暖心的“疏导员”,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展心理疏导,为特殊人群和困难家庭代购送餐,他们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也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是儿女。他们的家中,有耄耋的老父亲需要照顾,也有新生的小婴儿需要保护,还有一家老小的日常需要打理,然而疫情之下,他们却舍小家顾大家,全心扑在社区里,把所有的温暖和爱献给了社区居民。

防疫工作的事迹篇7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战斗、党员就是先锋”!

县委、县政府号令:全体党员下沉社区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走,到抗疫前线去!”县供销社党组成员阮树斌闻令即动,第一时间到土井社区报到,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用责任和担当为战区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县供销社党组成员,参与疫情防控人员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筹备,县直单位居家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领取任务和民主街6个路口值守需要督办,部门需要协调,住户需要排查,防区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这就是阮树斌的战斗!饿了有方便面,困了有帐篷,一天一天,风雨无阻。

“阮主任,这多路口要守,人员不够怎么办?”“同志,请问你们谁负责?我们不能出门生活物资怎么办?”“我家老人的药用完了怎么办?”“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么办?”作为土井社区重点封闭管理的小区,三星家园是一个开放式小区,四通八达,进出口多,人员复杂,防控难度大。阮树斌接到任务后,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制定防控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将“抗疫党员突击队”的红旗插在小区内。鲜红的旗帜映入居民的眼帘,“快看,那不是供销社的阮主任吗?”“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有几个认识阮树斌的居民在自家阳台上高兴的喊道。恐慌之际,焦急的人们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希望,平复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个出口,禁止人员进出”“党员负责消毒、排查,消毒要道边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户一人”“志愿者负责宣传、劝阻、代购,做好排查台账”“干部负责住户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园微信群,发布信息、倾听民声,心理疏导、代购物资”针对防控措施和应急救助,阮树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们要理解支持,积极配合”“我们不出去,呆在家里不添乱”,小区居民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柔性服务、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该小区共排查登记350户1048名人,全部落实一日两查,一户多包,没有发生一起传染,没有发生一起投诉,民主街6个卡口也没有发生一起纠纷。

战“疫”还在进行,“疫情不销,战斗不止”!风风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树斌率领着一群逆行者们依坚守在抗“疫”的前沿阵地,他们把岗位当战场,视居民为亲人,用党性守护堡垒,用爱心温暖民心,发扬供销人的“扁担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防疫工作的事迹7篇相关文章:

防疫情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4防疫工作的心得体会6篇

防疫工作总结7篇

防疫员年度工作总结7篇

防疫情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防疫情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

2024年卫生防疫工作计划7篇

卫生防疫员个人工作总结7篇

防疫情的心得体会参考7篇

2023年防疫工作计划推荐7篇

防疫工作的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