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观后感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电影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谷爱凌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谷爱凌观后感6篇

谷爱凌观后感篇1

今年冬奥会,在中国所有的运动员中,受关注度最高的女运动员就是谷爱凌,最受商家青睐并赞助的也是谷爱凌,承受压力最大的自然也是她。

然而她用完美的三跳表现,在冰雪运动中一如既往地书写完美。她不仅完成夺冠,而且用1620抓板这个自己从来没有在比赛中用过的动作逆袭夺冠,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向前推进一大步。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在赛后采访时说的,“第三跳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是百分之百上了领奖台了,所以我可以挑战一个大招,从来没有做过的,但是有可能拿到金牌,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秒钟,去代表自己,代表自己的体育和比赛精神”

“我一直说,我不是为了打败其他运动员的,我不是为了滑得比其他人好,我是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做一些以前没有想到是可能的事情,我想滑到自己的最好”。

我觉得,谷爱凌完美地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就是勇于自我突破、敢于挑战自我、独立顽强、积极向上、昂扬奋发。

她所展现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在任何一项竞技运动中,大家都会拼尽全力去夺冠,但这个过程本身,对社会的促进意义更大。要知道,冰雪运动一直是亚洲国家的弱项,别说是夺冠,就是拿奖牌都很难。

但我们在北京冬奥会上,看到了年轻运动员的优秀表现,比如任子威、苏翊鸣、李文龙、谷爱凌等等。

我们太需要像谷爱凌这样一位兼具实力和外表的优秀运动员,带动全社会来参与冰雪运动,锻炼强健的体魄,提振昂扬的士气。

在谷爱凌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冰雪运动的真挚热爱,而且那种不服输不畏难的精神,以及合理的战略安排,尤为难能可贵。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的工作,我觉得热爱、专业、不服输、认真、专注,都是通往成功的必备素质。

希望朋友们不只看到谷爱凌取得的优秀成绩,更透过比赛,看到逐梦的征程中,我们都不能少了的精气神。

青年们,我们未来可期!

谷爱凌观后感篇2

拥有自信的力量,不畏惧人言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精神科医师水岛广子,曾把自我肯定比作'心灵的氧气',可见其重要性。缺乏自我肯定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必然会慌慌张张找寻自身的缺点,企图通过外界对他的评价来确定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会变得消极、退缩、烦恼不安。自我肯定程度高的人,总有一种'没关系,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安全感。

谷爱凌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多人会觉得,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容易养出内向、自卑的孩子。事实上,这不过是一部分人的偏见而已。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家庭是单亲还是双亲。单亲家庭的谷爱凌,从姥姥那里学到了她勇猛的、好胜的天性,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判断力和职业道德。这些恰恰变成了她身上的闪光点,也促成了她的成功。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很多时候,这些独特性,恰恰就是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自身的闪光点。自2019年谷爱凌正式代表中国对参赛至今,她在世界极限运动会、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北京冬奥会等各项赛事中,夺得了一块又一块金牌。但也被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天才少女''斯坦福学霸''时尚界的新宠'……这些标签并没有让她产生思想包袱,她也从未把自己想成标签中的样子。在她看来,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活在别人给你的标签里,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做好自己,做自己所能做到的那个的自己。

有人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给他贴标签。当别人给你贴上'孩子气'、'任性'、'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标签时,你的特点就变成了缺点。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感到自卑,甚至真的变成一个有着孩子气、任性、不顾别人感受的人。而当别人给你贴上'天才'、'完美'、'学霸'的标签时,你的特点就消失了。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看不清自己,迷失在他人的期待中。

但是,自我肯定度高的人,同样可以把'孩子气'、'任性'定义为'感知力敏锐'、'充满创造力'、'尊重自己';把'天才''完美'定义为'即使感到恐惧,也仍然因为热爱选择尝试'。自信的人,就是具备能够定义自我能力的人。撕掉那些别人给你的标签吧,谁也无权篡改你最宝贵的闪光点。别因为他人的话畏惧不前,相信自己,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定义。

谷爱凌观后感篇3

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上演惊天一跳,顶住巨大压力夺得个人首金。

谷爱凌曾有一句名言——“我是因为玩,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她的成功也被不少网友称作“五育并举”最生动的例子。而去年7月24日出台的双减政策,其核心便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把尽可能多的课余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各种“玩”中充分发挥天性、展现个性,从而找准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因此,只有深入推进“双减”,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谷爱凌”。

谷爱凌夺冠后,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她“3岁学滑雪,9岁获得少年组冠军,16岁拿到雪联世界杯冠军,18岁冬奥会夺冠”,似乎这位“青蛙公主”俨然为滑雪而生,从小就一直坚持苦练滑雪。事实上,钢琴、芭蕾、骑马、冲浪、长跑、篮球、攀岩……这些都是谷爱凌的挚爱,滑雪只是其中一项。

有意思的是,谷爱凌在夺冠后接受采访时说,决赛前一晚她特意练了练琴,决赛第三跳尽管是以前从未做过的运作,但正是长期练琴形成的音乐节奏让她充满自信,最终成功挑战自我。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谷爱凌即便不出现在冬奥会滑雪赛场,也有可能出现在夏奥会长跑赛场,伴随耳机里的音乐,想像自己是一只在森林里尽情撒欢的小鹿;或者出现在夏威夷冲浪大赛,海天一色间,仿佛自己踏着冲浪板在海面肆意挥洒,正绘制一幅印象派大作……

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谷爱凌的成功与家庭教育当然密不可分。在谈到“育儿经”时,谷爱凌的妈妈谷燕说:“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

也许有人会说,谷爱凌小时候也曾在北京的奥数班刷题,谷燕也说过“中国学10天顶美国学1年”。但这并不是内卷,而是规划和平衡——在中美之间找到效的方法,才能规划好她的学习和众多业余爱好,才能平衡她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况且谷爱凌6岁就立志要上斯坦福,相信她上奥数班与去滑雪场都是同样开心。

更难得的是,谷爱凌透露她保持状态的秘诀是“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在去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中,10个小时睡眠时间是小学生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谷爱凌用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不仅实现了“五育并举”,还考进了斯坦福,拿到了冬奥会冠军……这一切不得不让人深思。

“双减”政策实施刚过半年,一蹴而就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想法并不现实,需要继续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其目的也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减负的主阵地,让家长成为孩子减负的主力军。

只有广大家长进一步改变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让孩子们的明天拥有更多选择,我们才能拥抱更多彩的未来。

谷爱凌观后感篇4

谷爱凌真的太暖了!2 月 8 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爱凌在最后一个动作完成了反超,夺得金牌。比赛结束后,谷爱凌并未第一时间庆祝,而是上前安慰失误的对手,这一刻非常暖心。颁花仪式,谷爱凌两次邀请两位对手上台合影,这场决赛,的确非常精彩。

冬奥会的比赛,谷爱凌出战三个项目,这其中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并非她的最强项,不过她的目标依然是争夺金牌。决赛的对决,谷爱凌的发挥也是很出色,前两轮的比赛结束后,谷爱凌排名第三位。要想拿到金牌,她只能在第三个动作挑战高难度,结果她做到了,完美完成,完成逆转,拿到了金牌。

在谷爱凌完成比赛后,还有两个对手在比赛,结果两人都出现了失误,谷爱凌并未离开场地,而是先后拥抱两位对手,送上了安慰,这也是暖心的一幕。特别是法国选手勒德在场地内落泪,此时的谷爱凌也是上前安慰,这也是体育精神的展现,谷爱凌这一幕也感动了很多人。

安慰了对手后,谷爱凌才选择庆祝,这一刻,她也是终于释放。颁花仪式,谷爱凌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她再次露出自己标志性的笑容。颁花仪式结束后,谷爱凌两次邀请两个对手一起站上最高领奖台合影,这一场决赛,是高水平的对决,谷爱凌完成了自己的超越,也击败了对手,拿到了金牌。夺冠后,谷爱凌直言:' 最后一个动作我选择挑战高难度,一个女孩还没完成的动作,我还是想做自己的最好,向世界展现我自己的能力,赢得冠军,没法形容的高兴。'

对于谷爱凌来说,冬奥会的比赛还未结束,未来的比赛,她还要出战坡面障碍技巧和 u 型场地,都有夺冠的实力,期待她更出色的发挥。

谷爱凌观后感篇5

北京时间2月15日元宵节这天,冬奥会的各项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上午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谷爱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银牌,为中国队实现了在这个项目上,冬奥会奖牌的0突破。而下午13:00,又一项中国队的冲击奖牌项目正式打响,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小将苏翊鸣将出战!

苏翊鸣曾在几天之前,自由式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中,斩获一名银牌。而在大跳台项目的资格赛中,苏翊鸣凭借第一跳转体1800的出色发挥,得到92.50分,确保自己只要后两跳不出现大的失误,就肯定能够进入决赛。

苏翊鸣第二跳做出转体1440度的动作,落地时略有瑕疵,手触到了雪,得到62.75分。

第三跳,苏翊鸣出现严重失误,落地摔倒,仅得到28.00分,由于赛制规则是三轮取两轮最高分之和计入总成绩,所以苏翊鸣凭借前两跳的得分,以总成绩第5进入决赛。

决赛的赛制与资格赛相同,同样是三轮取两轮最高分相加,决出最终的排名。

苏翊鸣由于在资格赛排名第5,按照资格赛排名倒序出场的规则,苏翊鸣将在第8位出场。

第三个出场的美国选手科宁,一上来就挑战了一个1800转体的高难度,落地也非常漂亮,裁判打出了92分的高分。

第四个出场的挪威选手勒伊斯韦兰,正脚外转1800,完成度同样很高,首轮得分89.25分。

苏翊鸣出发了,苏翊鸣做出了一个抓板尾的创新难度动作,1800转体稳稳落地,空中姿态非常帅气,落地也很稳!美中不足的是手稍微接触到一点雪,不过问题不大!资格赛中,苏翊鸣就是尝试这个动作的时候失败了,而决赛首跳苏翊鸣便成功!最终裁判打出了89.50分,仅次于科宁排名第二。

首轮比赛,运动员们就上演了高水平发挥,80分以上的达到8人,85分以上的就有4人,苏翊鸣第一轮比赛下来,还是处在第2的位置。

第二轮比赛,前几位登场的选手,个人状态都有些下滑。首轮比赛排名第一的美国选手科宁,第二跳严重失误,手触雪时间太长,基本上可以判定为一次失败的起跳,只有35.5分。苏翊鸣的机会来了!

苏翊鸣第二轮比赛开始,直接上难度,腾空高度达到8.49米!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稳稳落地!b类动作天花板!裁判打出了93分的最高分!这个时候,苏翊鸣场上得分全场最高!解说说道:几乎可以说是奖牌一定稳了!

不过,苏翊鸣其后的运动员也是非常给力,日本选手大冢健以及加拿大帕罗特分别得到95分与94分,仍然保持着竞争力!

两跳下来,苏翊鸣182.50分暂列第一,看第三轮比赛了!

需要关注的一个对手,加拿大选手帕罗特率先登场,1620外转动作,中规中矩只能说,得分76.25分,由此不会对苏翊鸣造成威胁了!

日本选手大冢健紧随其后,他的成绩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追求高难度失误了!落地直接坐到了雪上,直接无缘领奖台了!这样苏翊鸣的竞争对手又少了一个!

随后出场的几名选手,成绩上都不会对苏翊鸣造成威胁!

需要关注的美国选手科宁登场了!科宁第一跳得到了92的高分。第三跳,科宁没选择高难度动作,外转1440+前手抓板,看来是求稳了,不和苏翊鸣争了!得分只有63分,苏翊鸣距离金牌又近一步!

首轮得到89.25分的挪威选手,最后一跳,虽然完成度不错,但是难度一般,最后得分82.50分!

由此,中国选手苏翊鸣,凭借前两跳的成绩,就直接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的第6枚金牌!

谷爱凌观后感篇6

在夺得金牌后,有记者问谷爱凌,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我觉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我对一件事有很大的热爱,也有很大的梦想。"她对滑雪的热爱源自3岁那年。那时,酷爱滑雪的母亲在美国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场做兼职滑雪教练,她常把爱凌带到滑雪场。在母亲的影响下,爱凌对滑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娴熟地穿梭在山林间,完成猫跳这样专业的动作,甚至还能自如地进行后空翻。

在她看来:"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样子。滑雪本来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每天出去在太阳下面,在美丽大自然中跟朋友们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觉。"正因如此,她从不害怕失败,因为对她来说,滑雪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赢得比赛;而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这个雪上游戏玩到什么程度。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才会在大跳台决赛的关键时刻,放弃妈妈的保守建议,向高难度动作发起挑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对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放弃努力,宁愿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惧失败,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热爱过什么吧。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其实源自一种感知力。谷爱凌所热爱的,是一种在户外自由玩耍的感觉。她热爱的是在雪上飞翔的感觉,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觉,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觉。而滑雪恰恰给了她这样的感觉。这种感知力,是通过不断体验、不断感受而变得越来越敏锐的。

专栏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感官抽屉"这个概念,就是把你体验到的各种感受积累起来,从中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当我们真正热爱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忘记恐惧、忘记失败,只剩下好奇、专注和享受。

谷爱凌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观看腊子口观后感6篇

微电影礼物观后感6篇

荒岛余生作文观后感6篇

防交通观后感模板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

关于奋斗的观后感6篇

榜样专题节目观后感6篇

微小说观后感6篇

党教育的观后感优秀6篇

防交通观后感参考6篇

谷爱凌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