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教案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灵活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暑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暑教案7篇

大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大暑时节多吃水果有益于防暑

2、认识各种水果及其特点

3、增强逻辑观念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大暑时节可以吃水果避暑的习俗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多吃水果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2、认识水果

师:小朋友们,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大家喜欢吃什么水果呀?

幼:西瓜、桃子、香蕉……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水果呀,真棒!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几位水果宝宝,小朋友们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依次展示水果,并请小朋友们说出名字,并至少说出一个特点。(如西瓜水分很多,香蕉是弯弯的.)

3、水果寻宝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认识这些水果,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寻宝游戏吧,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水果。

教师作为宝物的守护人,可以提供线索,由宽泛到具体,如:

①不是长在地上的

②个头不是很大

③只有一个核

④表皮有绒毛

⑤是桃子。最多五个提示。

每个提示给出后可以请几位幼儿猜一猜,教师将水果给最先猜出正确答案的幼儿作为奖励。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大暑时节可以多吃水果来解暑,还认识了好几种水果,知道他们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我们进行了水果寻宝活动。小朋友们,夏天到了要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才能健康的度过夏天。

大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观察过大暑节气的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大暑节气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以及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通过总结、对比,感受儿歌中优美的画面,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材料准备

大暑节气景象的图片、字卡、配乐曲子。

活动流程

1、了解大暑节气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大暑节气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欣赏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a、树上有什么在叫?告诉小朋友大暑节气来到了。

b、小树上长满了叶子,像撑着一把什么?

c、小朋友为什么戴着凉草帽?

d、太阳公公看着小朋友,脸上怎么样?

3、教师总结图片上的`内容,并朗诵儿歌让幼儿欣赏。

4、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诵儿歌2遍。

5、教师教幼儿手指点读,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

6、认识儿歌中的:我、草、大暑节气、小树、太阳。

7、男孩、女孩读儿歌。

8、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渗透给孩子们:大暑节气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吃好吃的冰淇淋,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尽情玩水、游泳、打水仗,可以聆听大暑节气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和荷塘中美妙的奏鸣曲。

大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了解与大暑有关的习俗,感受大暑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了解关于大暑的诗词和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了解相关习俗,感受文化情趣。

2.积累关于大暑的谚语及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大暑简介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古语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暑”是炎热,“大”是说炎热的程度。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高达35度以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古代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即为“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是为“二候土润溽暑”;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此为“三候大雨时行”。

三、大暑的习俗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收获季节。讲究怡情健身的中国人在每年的这个节气里,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在火热的日子里调养身心。

1、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2、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3、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4、吃荔枝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5、晒伏姜

山西,河南等地,大暑时节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6、斗蟋??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7、过”半年节”

在台湾,大暑前后民众还要过“半年节”。大暑期间适逢农历六月十五,是全年的一半,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四、大暑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大暑热,秋后凉。

五、学习新诗(根据学生年龄和班级实际情况,教师自定诗词内容和数量)。

大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大暑节气时的天气特点

2、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不浪费水资源的精神

3、锻炼孩子体魄,训练平衡感

活动准备

干旱图片、两个水桶,其中一桶装满水、每人两个一次性纸杯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大暑知识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容易形成旱灾。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

2、图片引导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了解到,大暑时候由于高温少雨,很容易出现伏旱,对农民伯伯的生产会造成很大影响,我们来看一看会产生什么影响吧。

教师展示干旱导致庄稼枯死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师:图片上的大地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呀?

幼:大地开裂了

师:那地上长的庄稼呢?

幼:枯死了,看起来没有生机,枯黄

师:庄稼通过它们的根从土地中吸取水分,现在土地都因为干旱开裂了,庄稼喝不到水,才会变成这样,小朋友们如果一直不喝水是不是也会不舒服呀。庄稼感到不舒服,所以就长不大,结不出粮食,农民伯伯好伤心呀。那面对这样的天气小朋友们帮农民伯伯想想有什么办法呢?不下雨,我们就只能自己去打水,打了水就可以给庄稼们喂水喝了,我们来帮农民伯伯打水好不好?

3、抗旱打水

(1)将幼儿分为几组,并分发每人两个一次性杯子。

(2)在教室后方放一个水桶并装上水,在教室前方放一个空水桶。

(3)每组幼儿排队依次从后方水桶中舀水,在保证水不洒出来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跑到教室前方,将水杯中的水倒入空水桶中。在用纸杯舀水时可以只舀一杯,可以舀两杯,也可以不装满。

(4)在一组结束后教师在目标水桶上做标记,看看这一组成功打了多少水。

(5)所有组都完成游戏后比较哪一组打水最多,教师给与奖励。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大暑节气时容易出现伏旱天气,这种天气会导致庄稼长不好,农民伯伯不开心,通过打水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我们帮农民伯伯打水,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要保证打上来的每一滴水都能起到作用,如果中途洒了,庄稼们就喝不到水啦。我们要爱惜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能有用处。

大暑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夏季,气温炎热。幼儿园是集体户外活动时,易发生中暑现象。如何处理中暑孩子,在入夏时和孩子们聊聊"如何预防中暑"显得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二、活动目标

1、有预防中暑的意识。

2、了解中暑的'起因以及中暑对身体的影响,掌握预防中暑的简单知识。

三、活动准备

1、邀请儿科专家(利用家长资源)

2、中暑图片1张、预防中暑图片5张

3、音乐《健康歌》

4、调查中暑的原因

四、活动过程

(一)由图片导入中暑

出示图一(体温高晕倒中暑了)

师:他怎么了?

(二)寻找中暑原因

1、你们中暑过吗?你中暑时都会怎样?有什么症状?让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

2、中暑这么难受,平时你都是怎么中暑的?(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

(三)预防中暑方法

1、怎样就能预防中暑了呢?(幼儿议一议)

2、现场咨询专家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儿科专家刘医生(家长),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刘医生(教师扮演)。

刘医生:(出示图片)介绍预防中暑方法,介绍自编"健康数来宝"。

3、幼儿学习健康数来宝。

4、主持人、刘医生和小朋友一起玩健康数来宝。

(边念数来宝边两两拍手)

5、小朋友和客人老师玩健康数来宝。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大暑教案篇6

1.二十四节气《大暑》:

幼儿了解大暑的由来: 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应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2.美术活动:

?折纸船》

3.制作《日历》: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通过日历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一周有几天?一个月有几周?

4.科学趣多多:

?蝉的一生》:带领孩子们了解蝉的小百科。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我们都能听到蝉欢快的叫声,许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蝉比较吵人,尤其是在困倦的午后。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近些年蝉声已经越来越小了,也越来越少了。至于减少的原因,与大多数野生动物减少一样,都是人为的。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吃金蝉的习惯,有的地方甚至连脱了壳的蝉也不放过,这造成了蝉数量的急剧下降。当然,除了人为因素外,蝉的成活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蝉的繁殖:

蝉是一种卵生动物,由于成虫后,蝉都是在树上活动的,它们平时靠吸食树的汁液存活。由于其成虫之后,存活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天),所以,它们成虫后,雄性金蝉就开始“一展歌喉”,用的就是腹部的鼓膜震动,目的则是吸引异性,赶紧繁殖,当然雌性是没有鼓膜的,因此,雌性金蝉不会叫。受精后的雌性金蝉会立即产卵,而产卵的地点就是树枝。雌性蝉有着尖刺一样的产卵器,当受精后,它会用自己的产卵器将树枝上打上小孔,然后将卵排进去。由于一只蝉就可以排300-500枚卵,所以它需要在树枝上打上多个小孔。于是,卵生树枝死。

蝉卵在树枝内靠树枝的汁液保持相对的湿度和温度,一直会待到初秋。初秋,卵发育成为幼虫(体型非常的小),幼虫出孔,被风吹落地面,此时,幼虫会钻入土中。当然,如果干旱地面非常结实,初生的幼虫是无法钻入地面的,这样就会造成幼虫的死亡。钻入土中之后,幼虫开始靠植物根系的汁液发育,秋去冬来,天气转冷,此时的幼虫会钻入更深的土壤中躲避寒冬,而此时它们食物相对匮乏。

到了开春,它们继续钻入浅层土壤中,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继续发育。如此往复,在2-5年(一般情况下)的时间里,它们经过4次蜕皮,终于可以出土了。在夏季的雨后的傍晚,是蝉出土最集中的时间段。这样的好处,一个是从土里钻出来比较容易,一个是它们蜕皮需要湿润的环境。出土后的蝉本能的找到大树,开始爬,爬到离地面有段距离后,它们会有1-2个小时的蜕皮时间,从壳里出来后,蝉全身呈白色,较软,它们需要整个后半夜来吸食树干中的汁液让自己完全成虫。因此,在蝉的一生中,它们无法左右很多不利于自己的因素,比如干旱、天敌(包括人)、食物等等,这就造成了蝉数量的减少。

那么,为什么蝉会在地下2-5年,出土后仅能存活数天呢?

1.躲避天敌

蝉的天敌很多,比如鸟类、肉食性的昆虫(比如螳螂)以及人类等等。而对于自然天敌来说,蝉会飞并不能保证它们生存,而且它们没有什么攻击性。再加上,蝉一生需要经历5次蜕皮,而每一次蜕皮显然是自己最弱的时候。因此,它选择了把4次蜕皮放在了相对安全的地下。

2. 环境所致

蝉的一生有2-5年,如果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地下而是在树上,虽然它们有源源不断的食物(树干中的汁液),但是,除了更容易暴露在天敌面前之外,四季的更替也是它们无法适应的。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蝉全身没有任何御寒的“工具”,所以,一旦在地面上存活时间太久,一个冬天就能让它们灭绝,更不用说等成虫后繁殖后代了。

5.温馨提示:

开空调时要注意:

1.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 °c左右的室内温度最合适。

2.风口朝上更制冷,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自然交流。大暑天气炎热,剧烈运动要相对减少,早晚温度凉爽。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们进行饭后散步,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温开水!

大暑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防中暑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中暑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暑是怎么回事?

中暑是人持续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所致,大多发生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徒步行走时。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

二、讨论:户外活动如何防止中暑呢?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补充总结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夏季课间活动量不宜大,要避免剧烈运动。活动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

2.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的睡眠不足,午睡能够有效地补充睡眠,同时可以避开中午高温期,减少中暑的可能,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够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大暑教案7篇相关文章:

美术《蜘蛛》教案7篇

小麦的教案7篇

电磁波教案7篇

大班足球游戏教案7篇

《影子的秘密》教案7篇

保护眼睛健康教案7篇

发邪教班会教案7篇

大班语言鹅过河教案7篇

春望的教案7篇

小班漱口教案7篇

大暑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