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内容详实的教案能够让我们更加自信和有条理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通过优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识字玉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识字玉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阅读,感受到对字韵文的趣味性。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地球上有许多奇妙的景物,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 初读识字
1. 学法指导。遇见不懂的地方该怎么办?
2. 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生字,圈一圈。
3. 指名分节读韵文。
三、 文中识字
1. 投影出示:云对雾,雪对霜。
(1) 指名读后自由谈话,说说“雾、霜、雪”。
(2) 理解“晨雾、秋霜”。回忆所见情景或利用插图。
2. 学习“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1) 指名读后质疑。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2) 去掉“对”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和风细雨)
(3) 比较:夕阳——朝阳 朝霞——晚霞
欣赏不同时候霞光的图片。
3. 小组学习第二、三两节。
4. 全班交流。
(1)比较认字:“蜂和蝶,李和杨”。说说它们形和义的异同。
(2)说说哪些地方能够用“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3)通过组词记住“碧”。
四、 认读生字
1. 教师出示生字。
2. 指名读后比较形近字:雾和霜(雨字头),蜂和蝶(虫字旁),李和杨(木字头和木字旁)
3. 打乱顺序读。运用各种形式。
五、 书写指导
比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注意“秀”的第六笔。
六、 再读课文
1. 不同形式再读课文。例如:分角色朗读。男生读“云对”,女生接“雾”。
2. 去掉“对”字读一读。
七、 课外延伸
1. 补充学习几则对字歌。例如:鸡对鸭,牛对马,白鸽对乌鸦。蚯蚓爬,蟋蟀叫。熊猫不是猫,龙虾也是虾等等。
2. 试着编编这样的对字歌。
识字玉的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生动、有趣的图画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孩子们对图书经常爱不释手。为了激发孩子们识字兴趣和需要,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动物音乐会》(识字游戏)这一语言活动,让幼儿能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识字兴趣及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认读“敲鼓、弹琴、唱歌、跳舞”等词语。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更好地理解词语“敲鼓、弹琴、唱歌、跳舞”。
活动准备
大图片一张、录音机、大词卡、小词卡、头饰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3分钟)
小朋友,今天的语言课,森林里的宣传员小狐狸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你们听:(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森林里热闹极了,小动物们正在召开音乐会,你们快去参加吧!)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参加音乐会吗?让我们去看一看。
二、欣赏故事(3分钟)
(轻音乐)师出示图片:晚上,森林里面真热闹,动物们正在举行音乐会,瞧,小熊在调敲鼓,小猴子在弹琴,百灵鸟在唱歌,小孔雀在跳舞……星星看得眨眼睛,月亮看得弯了腰,花草看得点头笑,大树乐得枝叶翘,森林里的夜晚真美妙!
三、理解词语(14分钟)
小朋友,这样热闹的音乐会,我真想参加呀!
1、认读词语。
师:让我们看看音乐会中,小动物都在做什么?
(1)师出示词卡:小熊在“敲鼓”,小猴子在“弹琴”,百灵鸟在“唱歌”,小孔雀在“跳舞”。
(2)师领读词语。
(3)幼儿认读词语:指名读、男女孩读、齐读等。
(4)在书中找到这些词语:敲鼓、弹琴、唱歌、跳舞
2、模仿动作。
(1)这四种活动,你喜欢什么?谁喜欢敲鼓?(幼儿戴头饰)喜欢敲鼓的小朋友站到小熊的队伍中,喜欢弹琴的小朋友和小猴子在一起……让我们先来排练一下吧!
(2)师放录音,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3、练讲其他动作。
(1)热闹的音乐会吸引了更多的小动物,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参加音乐会呢?他们在做什么?
(2)幼儿交流,汇报。
(3)师出示图片,越来越多的小动物来参加音乐会,这不,(出示图片)长颈鹿妈妈带着他的宝宝也来参加了,小狗大声地唱歌,小松鼠吹起了竖笛,小猴弟弟和小鹿跳起了舞,大家尽情的唱啊、跳啊,别提多开心了。
四、巩固词语(5分钟)
1、多么美妙的夜晚,让我们来装扮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吧!小朋友请拿出词语卡片,把它放在这美丽的景物中,看谁能找对位置。
2、幼儿贴卡。
3、再读,巩固词语。
五、快乐的音乐会(5分钟)
小朋友,动物音乐会正热闹,让我们快来参加吧!
师放录音,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六、活动结束
夜深了,快乐的音乐会今天就到这里了,让我们和小动物们回家休息吧。
教学反思
多年从事幼儿教育,我发现人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近几年的学前班教学,我又注意到学期班的孩子思维特点是以兴趣为主,识字教学是前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本节课的成功点:
一、创设情景帮助孩子识字
孩子们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内容。引导孩子们结合图片看小动物们的动作,让孩子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引导孩子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故事内容,我引导孩子通过活动巩固大树、花草、星星、月亮等词语,把孩子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本节课的不足:
1、如果把本节课学习的新词语贴到台前,目标会更加突出。
2、词语练习形式再多样化,效果会更好。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使孩子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孩子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孩子想象,实践,孩子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识字玉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课读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卡通图片、自制游戏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家过新年的时候,贴春联吗?你知道春联有什么特点吗?(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对联的有关知识)教材的第114页也有几幅有关人的思想品质的对子,请同学们欣赏。
(通过孩子熟悉的春节对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1)想一想,不用老师教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请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请小伙伴帮忙,也可以请教老师。
(3)生自由读课文。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小老师带读课文。
3.打节拍读课文。
(1)师拍手示范读。
(2)生自由练习后一齐拍手读。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生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小刚和小峰是我们学校三(1)班的学生,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点成绩也不骄傲,老师们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庭作业没做完就骗老师说忘带了,小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出示课件:
(1)你喜欢和谁做朋友呢?为什么?
(2)看得出,你们也愿意做一个虚心、热情、诚实的'孩子,做一个“赢得千家赞”的孩子,是吗?我祝你们都能成为这样的孩子。
(3)让我们很自豪地把这些词语再读一读。
(把学生难理解的词语放入故事情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感悟这些词语,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5.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个别生字可请小朋友组词读。
“老师听说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喜欢玩卡片,所以我今天就带来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卡片,不过这些卡片要送给那些会读卡片上生字的小朋友。”
(2)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几个是最难记的,动动脑筋,有好方法记住吗?
(3)读词:虚假、骄阳、傲气、淡绿、诚心、果实、赢了、称赞、招手
(4)小组合作玩“打卡片”的游戏,巩固生字。
“每位小组长的手上都有一叠卡片,小组长随意拿出一张卡片放在桌上,谁最先读出卡片上的生字,这张卡片就属于你了,卡片全部读完后,奖到卡片的小朋友用你手中的卡片带大家读一读,大家可要眼快、心快、嘴快,不然机会就与你擦肩而过了。”
(生动有趣的游戏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原驱动力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学习生字,识记生字、巩固生字。)
四、读课文,找反义词
1.读课文:生字宝宝又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会读吗?
2.这首对子歌中有很多的反义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
(2)交流找到哪些反义词。
3.“我会读”: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虚心使从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民间有趣的对子歌,我们也来作一些简单的对子吧。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课堂内外。)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昨天小刚在练字时有几个字总写不漂亮,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六个字,猜一猜哪几个字会是小刚写得最不好的,你来帮帮他?
2.范写几个难写的字,生观察。
3.学生描红、临写,同桌互赏、互评。
三、总结
1.你还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其它对子吗?(对联、诗句……)
2.玩对对子的游戏,和小伙伴合作玩。
“我说高”“我说矮”
“我说虚心”“我说骄傲”
“我说千家赞”“我说万家美”
(阜新市阜新县蒙实小 陈雅秋)
识字玉的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意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7,主要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二、看图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
(1)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亭字,这个字谁会读?指导读准后鼻音。这个字像什么?
(3)这个字你能记住吗?用什么方法呢?
2、出示鸟字和鸟图
(1)鸟字的样子像求像图上的小鸟?写鸟字时要注意什么?
(2)小结:亭就像亭子,鸟就像小鸟,我们把这种根据图形的样子造出的`字叫做象形字。你们还知道什么象形字吗?
3、出示第三幅图
(1)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停字,停是由人和亭组成的,表示人到亭子里休息。停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一个人到亭子边)
4、出示第四幅图
(1)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
(2)出示生字闻,指名读。
(3)是什么意思?
(4)如何记住这个字呢?
5、出示第五幅图
(1)这只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鸣,这是什么意思?
(3)小结:鸣这个字是把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我们把这些字叫做会意字。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看清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诗歌
1、这一课有一首很美的诗歌,写的什么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通顺。
(1)学生自由读。
(2)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3)指名读。
2、看图读,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1)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2)有什么疑问吗?质疑。
林深是什么意思?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他听到叫声,而看不到鸟儿呢?
(3)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3、自由诵读,读出林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
4、背诵诗歌。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耳但
2、学生自由读,练习组词。
3、观察字形,提醒如何写好这些字。
4、描红。
三、总结:
1、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歌。
2、看到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做生字开花游戏。
识字玉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风情。
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并能按笔画在田字格中写端正、写匀称。
课前准备
根据课文内容及相关的录像、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人,初步感知
1.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师到壮族之乡去看看吗?
2.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如画的风景。
3.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识字2),会是什么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词
i.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要求看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再读课文,对照画面,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
4.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一组秀峰倒影图,学生看图后说说画面中的景物。
(2)媒体画面对应处相机出现词语:碧水、秀峰、倒影。
(3)学生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一段对歌,听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显示壮乡青年男女榕树下对歌的画面。对歌,是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风俗吗?
(2)学生说这两个青年在什么地方对歌。教师边叙述边出示相应词语:对歌、榕树、壮乡。
(3)画面特写,认识榕树。
有感情朗读第二行。
3.指导学习第三、四行。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态各异,形象万千,想不想细细欣赏一下它的奇特?多媒体显示一幅山水画卷,接着显示一组画面,学生说说它们的样子。
(2)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指名齐读词语。
(3)再来欣赏漓江的水,多媒体显示江上景象,指导学生看图认识画面景物。
(4)教师相机出示词语:竹筏、鸬鹚。读好这两个词。
(5)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机出示词语:画廊。读好这个词。
(6)连贯朗读第三、四行。
四、反复诵读,巩固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联想画面景象。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3.多媒体显示词语(不带拼音),学生认读后显示画面景象,看看读得对不对。
4.逐步出示每行词串,学生诵读后串词成句,练习说话。
5.配乐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读课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相机出示,学生说说结构比例。
3.媒体出示”碧”和“架”,学生观察后说注意点,两字下部的横画用红色显示。
4.重点指导“鼻”和“廊”;
“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纠正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
识字玉的教案篇6
片段一
巩固识字
1.拼字。
把合体字骄、傲、诚等每个字分成两部分,成为汉字部件。你能将这些部件拼成汉字吗?两名同学一组,看看哪一组拼得快。
2.走迷宫。
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迷宫。迷宫里有许多汉字,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顺利走出迷宫。谁愿意玩这个游戏?选出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游戏。教师点击鼠标一次,迷宫中就出现一个汉字,学生认读生字,直至走出迷宫。
3.看图贴词语。
出示有下列内容的图画:图一,两枝铅笔,一短一长;图二,两个小朋友,一个在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词语卡片:长、短、热情、冷淡。学生看图,将词语卡片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
片段二
朗读感悟课文
1.教师范读本组教材的学习提示,学生整体感知本组教材内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练习自由读,要求:字音要读正确。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1)指名朗读。对于学生读不准的地方教师要予以指正,并且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2)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伴听。
(3)练习熟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读课文,练习背诵。
(1)指名朗读课文。分组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
师生、生生合作对对子。学生自己独立对对子。
6.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请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你会读下面的句子吗?请试着读一读。
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指名读。练习背诵。
7.扩展活动。
谁还知道别的对子?
识字玉的教案篇7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记不写,认识新偏旁包字头和食字旁。
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钩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钩字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分为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三大部分。其中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组形声字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在该组形声字中选取苞 泡两字编入了儿歌中,这首儿歌为学生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本课书上的一幅图告诉学生包字可分别与四个偏旁组成新字。另一幅图是情境图,表现了儿歌所描绘的情境:池塘中,两支荷花苞亭亭玉立,正咧嘴笑,小金鱼在水下吐泡泡。教师可根据这幅图,让学生想象感受荷花含苞待放.金鱼悠然自得地在水中嬉戏的情景。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
2.板书:包
二、学习4个形声字
1.看图启发:图上画了些什么人?图上的同学,正将包与哪些偏旁组合?
炮 有什么炮?
饱 什么饱?
出示画面,认识饱满。
齐读词语。
三、指导练习书写。
1.出示范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包 炮 饱 泡
2.分别指导:后3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两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书写示范。/article/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识字玉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大学教案推荐7篇
★ 夏天的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