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事迹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在事迹材料中要注重表现人物对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贡献,激励他人献身奉献,中心明确的事迹材料是会让人眼前一亮的,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孝亲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孝亲事迹7篇

孝亲事迹篇1

徐xx,女,今年17岁,共青团员。家住新县新集镇艾洼居委会,就读于新县高中本部高三(2)班。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爱亲事迹典型。

小时候的徐力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弟弟,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2009年秋天,徐力维同学的爸爸徐斌突患脑溢血,当时她仅仅是初二学生,弟弟才上六年级,爷爷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痴呆症。爸爸一病,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病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徐力维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爷爷洗脸,穿衣吃饭,帮助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几个月后父亲从医院回家。

徐力维母亲李本丽身体也很不好,前几年肝脏做过切除手术,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亲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务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饭,加上爸爸的尿布,还要帮妈妈给爸爸做康复运动。那时她爸爸被确诊为植物人,整天卧床不起。即使这么辛苦,徐力维仍毫无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当困难,她正值青春年少,没有去与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给的旧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其他同学一星期要花费100元钱,而他们兄妹俩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钱,妈妈有时对她说:“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现在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望着妈妈憔悴的面孔和头上出现的银丝,徐力维含着泪点点头,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妈妈照顾好家人。

从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维每天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了,她总要先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妈妈做饭的时候读读书,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妈妈做午饭。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爸的饮食起居,成了徐力维每天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

临近中考,她的学习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天临上学前把吃的喝的给爸爸准备好放在床边,中午回家给爸爸喂饭、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给爸爸洗脸、洗脚、做身体按摩,给爸爸讲自己一天的收获,看到爸爸笑,徐力维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好心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也会过来看看她们一家,问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的,但徐力维都会婉言谢绝,因为她觉得,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她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现在她长大了,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撑起这个家了。

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她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时,她原本打算放弃县高去职高的,因为职高学生有补助,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让弟弟更好的学习。她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好心人,有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学的不易,珍惜上学的机会,克服了一切困难,努力学习,成绩始终优秀。

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更繁重了,但卧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维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帮妈妈照顾爸爸,可每次都会被妈妈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爸爸有我照顾,你要好好学,再坚持三年,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徐力维饱含着泪水,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几年来,徐力维精心照顾爸爸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大家都对这个善良质朴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徐力维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徐力维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孝亲事迹篇2

张诗林淳朴、善良、诚实、守信、富有爱心,这是他留给所有老师及同学生们的最深印象。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积极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健康茁壮成长。

一、心怀感恩、孝敬长辈、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百善孝为先,孝敬要及时在生活中,张诗林每周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件事,如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做做酸奶、拌拌小菜、擦擦桌子、也会将自己优秀的文篇读给长辈听。

忘不了母亲节那天妈妈收到他用自己的零钱买的那支康乃磬的情景;忘不了他写的优秀作文《妈妈我懂你的心意》父母被感动泪流满面的情景;忘不了姥姥在生病咳嗽时收到外孙子买来的两个大白梨的情景;忘不了在放假时孙子帮忙爷爷浇灌蔬菜的情景……。虽然这些事不是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件事都是发自他内心对父母的孝敬,都很有意义。

二、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心系班级的优秀少先队员

老师的谆谆教导,使他每天都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他热爱文学,擅长写作,是老师的教育和鼓励,给了他强大的自信,他的文篇多次作为范文在班级展示。他说尊敬师长,要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作为学生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让老师操心,尽自己所能做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早晨校园内总能听到他清脆亲切的“老师,您好!”;开学时,他会主动与其他男同学们承担班级搬书“重任”;运动会烈日炎炎,他主动承担为班级借遮阳伞、买矿泉水的责任;教师公开课上,他看见班级的电脑多次出现蓝幕,无信号,他主动找到爸爸请救帮忙解决电脑问题;大清扫时班级里的垃圾满了,他主动揽过这脏活将垃圾倒掉。

淳朴、善良、诚实、守信、富有爱心,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对他最大的评价。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在全市“我爱我家”作文大赛中他荣获得全市二等奖。

三、诚实守信、富有爱心、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社会上,张诗林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二年级时他便是“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小小志愿者”,他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困难家庭,尽自己微薄之力;他跟随妈妈到社区走访、看望空巢老人王素梅、残疾儿童邱爽;他把自己在图书跳蚤市场里卖书所得钱捐给困难地区的儿童;他与岫岩困难学生结对子等等。他用一颗炽热的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家里,他是个心怀感恩、孝敬长辈、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个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心系班级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他是个诚实守信、富有爱心、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他就是胜利小学尊师孝亲的美德少年张诗林。

孝亲事迹篇3

刘书雅,8岁,鞍山市胜利小学二年级学生。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努力做好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外公外婆的好孙女,也是新时代的美德少年。

打小起,书雅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邻里的朋友还整天在妈妈怀里撒娇哭闹时,她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书雅走路和说话都早,那是书雅2岁时,妈妈为了生活,就和爸爸去做生意把她送到外婆家长托,当妈妈放下她离开时书雅就大哭起来,妈妈就象对大人的方式对书雅说,妈妈不去挣钱,我们怎么去生活呀!妈妈没钱给书雅买好吃的,也没有钱给书雅买故事书,等你长大了也没钱给供你念书呀!不知这些话书雅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停止了哭啼和妈妈说,你去吧,早点回来接我。从那时起,就和外公、外婆一切生活了。那是外公外婆在农村住,每天早起外公外婆就得下地收拾园子、喂鸡、喂狗,走之前外婆会把早饭放在炕上,等外公外婆早起下地回来后书雅不但不哭,自己穿好衣服连早饭都自己吃完了在外面和小狗、小鸡玩了起来。转眼一年过去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为了不影响生意还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妈妈、爸爸在达道湾板芙小镇租了一个双室户,书雅终于和妈妈爸爸在一起生活了。

上幼儿园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却从不哭闹,还会帮老师哄其他小朋友,我们的智慧星是最好的智慧星幼儿园我们大家一起玩。在幼儿园自己报名参加了速叠杯,魔方、围棋班、舞蹈兴趣班,每天放学回到家,不把作业写完,坚决不吃饭。在练习速叠杯的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自己打自己的手,练魔方的时候更是在规定的秒数内完不成坚决不睡觉,每天拿着秒表在妈妈的怀里两只小手翻转着,就连去亲属家业不放过找人看着时间去练习,功夫不副有心人在智慧星幼儿园首届围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鞍山市幼儿围棋比赛金奖,并于20xx年7月被中国围棋协会授权的鞍山市围棋协会授予围棋业余10级称号。于20xx年7月参加的“飞速杯”魔方段位赛(鞍山赛区),在飞叠杯项目中获得四岁组亚军,20xx年6月9日参加“飞速杯”魔方比赛三阶速拧项目中获优秀奖,20xx年6月22日参加“中宏保险杯”飞速魔方公开赛,参加魔方段位比赛(鞍山赛区)项目中获得三级速拧飞速五级初入魔界的称号,并获得奖状、奖牌、证书及奖品等,在幼稚园还参加了智慧星幼稚园20xx年穿衣服技能比赛获得二等奖、20xx年亲子游园会中《丛林大冒险》获得最佳小勇士大奖。

在家里也同样懂事,要是来客人,她会招呼客人坐,为客人端茶送水,从不在客人面前乱跑乱闹。会把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去问,拿着秒表让客人帮忙,自己练习速叠杯,魔方和表演舞蹈给大家看。

上小学后,她越来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由于爸爸忙于生意经常外出,在家每天也回家很晚。生意上,妈妈爸爸每天早晨4点就走了,下午回来家里所有的活都妈妈承担。书雅很心疼妈妈,每天早晨起床后叠被、穿衣、刷牙、洗脸,收拾书包都是自己完成,每天看着妈妈累的精疲力尽还得买菜做饭,洗衣拖地,很是辛苦。懂事的书雅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扫地,收拾房间,饭后洗碗,总抢着帮妈妈干。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妈妈捶背揉肩,接着说故事,讲笑话,唱歌给妈妈听,让妈妈的劳累因为有了她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一次,妈妈早晨走的早,变天了没及时添衣冻感冒了,爸爸还没在家,懂事的书雅给妈妈做了一碗热汤面,把妈妈感动的热泪盈眶。第二天爸爸还没回来,怕妈妈吃不上饭,做了两锅大米饭,自己吃完给妈妈盛了一碗放到卧室和妈妈说:“我不会做菜,吃点饭吧!别饿着”。看着妈妈吃着饭开心的笑了,书雅才安心的去做作业。

书雅不仅是对妈妈爸爸这样,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也是这样,对邻居、亲友有困难的也是这样。

外公爱喝酒和喝茶,每次去外公家的时候,书雅都要和妈妈说,给外公买瓶酒,外公会开心的,所以每当书雅一出现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总是脸上乐呵呵。外公外婆婆,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书雅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他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衣服旧了她照样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妈妈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给她,她也都不嫌弃。每当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说要奖励她,她从不像别的孩子开口要钱或要什么贵重礼物,而只让爸爸妈妈买一本她喜欢的书作为奖励。去年三中旁边一家被煤气罐炸伤,看到新闻书雅也很难过,和妈妈说我也去帮吧!妈妈看见孩子有爱心,就去医院给那家人送去1000元。还有一次和妈妈上街,看到一个老奶奶在路边要饭,就问妈妈,奶奶是饿了吧,妈妈说那怎么办,书雅毫不犹豫把刚从肯德基买回的汉堡留第二天的早餐,送给老奶奶并告诉奶奶趁热吃,走了一段以后,和妈妈说,奶奶吃完要是渴了怎办,妈妈说你想怎办,那就给奶奶买瓶水吧!就这样和妈妈要了2元钱买了一瓶矿泉水给要饭的奶奶送去,看着奶奶喝下去才安心的和妈妈走了。

在学校里,她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每周五负责站队管理的时候都能认真带头示范。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在胜利小学的就读的二年间,20xx-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被评为“小状元”和“小翰林学士”。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书雅同学身上表现出的尊老爱亲的中华美德,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推崇的。

孝亲事迹篇4

赖xx一家三口人,夫妻互敬互爱,一个6岁的孩子聪明伶俐,是一个家庭和睦、团结邻里、积极健康的三口之家。

主人公赖二恒作为开掘队一名副队长,工作积极努力,很好的协助书记队长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工作,都能圆满地完成战线和队里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他跟班期间,班组保证了无三违,无人身事故、无生产责任事故,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都能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达到让领导放心、工人满意。

妻子库红霞,是矿服务四队的一名职工,她是家里的“贤内助”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除了自己正常工作好外,她一人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庭管理的井井有条,充分发挥了枕边风的作用,丈夫每天上岗之前都要叮咛嘱咐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要违章指挥,表达了妻子关注安全的一片真挚感情。在生活中为丈夫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确保家庭成员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孝敬父母和教育子女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理应享受生活,他们能够经常到双方老人那里问寒问暖,帮助做一些家务,节假日陪老人聊天散心,使双方老人能够安度晚年幸福生活。在培育孩子方面,这付重担多数都落在妻子库红霞的肩上,为了使丈夫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库红霞同志能够主动承担起培育孩子的重任,孩子和家务上的事情尽量不用丈夫操心井井有条的处理好各项事务。她知道,近段他们单位承担矿两个重点工程己15—14120采面、己15—13310采面的铺道任务,平时丈夫井下跟班、井上值班、编制措施等工作非常忙,每次丈夫上班归来,为了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她告诉孩子说话声音要轻,不要影响爸爸休息,她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甚至连走路都赤着脚,生怕惊醒他,9月上中旬,她的孩子感冒发烧到39°,但她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就没告诉他,等丈夫下井跟班又值班两天回家后才知道。另外,他们还善于处理好邻里和谐关系,乐于助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和谐家庭,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生活环境为矿安全生产筑就了一道家庭的攻不可破的安全长城,为我们树立了和谐家庭的好典范。

该夫妻婚姻8年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濡以沫、和谐恩爱、相敬如宾,共同构建了一个文明健康的和谐家庭。

孝亲事迹篇5

小英是冯家坡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丈夫亓传国是一名社区干部,儿子亓鹏,儿媳段崇双,还有一个可爱的孙女雨桐,婆婆79岁,公公87岁,他的家庭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夫妻俩尊老敬老、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邻里称赞,是社区公认的“最美家庭”。

家庭和睦

邻里团结

夫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夫妻和睦,志同道合,是维护整个家庭的关键,也是家庭中第一位的美德。结婚二十多年来,小英和亓传国一直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生活上共同承担家务劳动,一方比较劳累时,另一个就主动做家务,减轻对方的压力。生活中难免磕磕绊绊,两人也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但两人一直秉承着对家中的事要先商量、先沟通之后再作决定的原则,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同楼就是亲人。真心待人是小英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串门走访,做到互通信息,互相帮助,有困难互相关心,有病痛凶灾,互相看望慰问。尤其是亓传国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更是时刻关心邻里间的关系互动。他总是说:“旧村改造让老百姓都住上楼房了,离得近,住的好,但不能让人心变远了。现在大家都不缺吃、不缺喝,在经营好个人家庭基础上,也要维护好邻里的关系。不能出门一把锁,进家关起门,相互很少往来,这样就使得邻里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生活中也就少了一份乐趣。”小英和亓传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邻里,常见面、常走动,相互帮帮手,邻里之间和谐融洽。

孝老爱亲

弘扬美德

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小英一直都实践着做人的本分,待公公、婆婆如自己的父母般孝敬。公公婆婆都在老年公寓居住,小英每天都要过去帮助老人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沟通感情;凡事也多向他们请教,听取意见,总是变着花样的做公公婆婆喜欢吃的饭菜,让老人吃好吃高兴。走进老人的屋里,就会发现居室卫生整洁,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小英经常和婆婆一起出外活动,买可口的食物、合身称心的衣服等。公公、婆婆年老多病,小英从不嫌弃、厌烦,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就马上送医院看病,端茶送药,精心照料。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婆媳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婆婆总是逢人就夸:“儿媳比我的亲生女还要亲啊!我现在生活的很快乐、很幸福!”。

他们夫妻多年来还一直在照顾两位孤寡老人——亓效乾和亓效生。这两位老人都未婚,无儿无女,小英和亓传国将两位老人当作自己的父亲孝敬、赡养。做家务、买衣买面、送医看病,无不周到细致。他们常说,老人老了,正是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作为子女,没有比父母还健在更让人高兴的。尊重他们、孝敬他们是我们做子女应该做的,没什么好炫耀的。“子女”、“应该”、“本分”这是小英常挂在嘴边的话,朴实却让人感动着。

言传身教

其乐融融

小英、亓传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着自己的孩子。儿子、儿媳也在这样的氛围中秉承了优良的家风,小日子过得十分出色。父母的优良品德,让他们深受启发,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他们还总结了几点体会:一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交朋友,轻说教重引导,要学会倾听,关注她的感受,锻炼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生活上不要养成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四是教她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小英、亓传国夫妻俩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这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为社会大家庭尽职尽责,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孝亲事迹篇6

他从小就懂得做一个?孝亲敬老?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从不给父母添麻烦,在家里经常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自理的好习惯,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澡,洗自己的衣服。雷皓博从小由奶奶带大,对奶奶他有着特别深的感情,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她经常帮姥姥捶背、端水拿药,上下楼总是搀扶着奶奶,提醒慢点走,吃完饭,总是主动洗碗洗锅,经常陪奶奶聊天,说一些趣事逗奶奶开心。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担心他的饮食,他反而劝奶奶安心治病,自己学会了煮饺子、煎鸡蛋,还将自己做的水果沙拉送到医院给奶奶品尝,让奶奶非常欣慰。姥姥姥爷家离得远,他不忘每周打电话问候,节假日回去看望姥姥姥爷。姑姑家的弟弟比他小三岁,他却会处处谦让,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弟弟,尽显兄弟情深。雷皓博不但孝敬自己的长辈,还持之以恒地关爱着身边的其他人。看见小区的爷爷奶奶提着重东西,会主动上前帮忙,在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给老人和抱小孩的阿姨,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责任永记在心,?在学校,雷皓博更是一个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的好学生。这就是雷皓博,用亲切的爱心关怀别人,用感恩的孝心体谅别人,用崇高的责任心融化别人,他所做得也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她身上的凝聚和折射。?

孝亲事迹篇7

小张是缙云县新建镇凝碧村人,出生于1962年,1983年与村民张福琴结为夫妇,之后育有一女两子,全家人均靠种田为生。在她看似寻常的的外表之下,却掩藏了太多的'“不寻常”——18年如一日伺候患“老年痴呆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婆婆,一日三餐、扫洒洗漱、端屎端尿……事无巨细、无微不至。

在这6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不知操了多少心,费了多少精力,受了多少苦和累,流了多少汗和泪,她始终如一,从未放弃。如今,这种坚持,这种爱,还在继续。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她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久病床前有孝媳”。她的孝德精神得到了全村村民的好评和称赞。

孝亲事迹7篇相关文章:

科学家事迹作文参考7篇

先进双联户事迹材料7篇

教师先进事迹500字7篇

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材料最新7篇

优秀党员的事迹演讲稿7篇

敬业星事迹的演讲稿7篇

县骨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7篇

2024年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模板7篇

先进党员事迹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在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推荐7篇

孝亲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