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培养我们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写作文是一种记录和传承文化的方式,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放大了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放大了作文篇1
这天,我和几个“哥们”在一起玩“抓特务”的游戏。“小书呆子”潘泽说:“我们拿一张纸,把纸涂黑,因为黑色吸热,所以容易烧着。”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那什么烧呀。”“笨蛋当然是拿火哩!”“大猩猩”刘祎张开大嘴说到。“你才笨蛋呢,没火怎么办?”刘祎摸摸脑袋瓜说“不知道。”“当然是用放大镜哩!”“真聪明””“真聪明”刘祎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我们把材料准备齐了,于是,我们走出教室,来到楼下的一处阳光强烈的时树下。我先把自己的黑纸当作“牺牲品”了!潘泽立即拿出他的“照妖宝镜”。其他人也“全副武装”接着,潘泽把放大镜控制好位置。本来,我根本不相信。可是,纸竟然变了颜色。刚开始,由黄色到红色,有红色到天蓝色,最后,竟烧起来了!我忙问潘泽这是怎么一回事?潘泽不慌不忙的说:“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放大镜把热度聚集在一个焦点,这样可以烧坏任何带有黑色的物体。”“噢,原来是这样!”我豁然开朗。他们做了我也心急,我也想亲身体验一下。潘泽把放大镜给了我。我照来照去,却怎么也烧不着?蹲在一旁的潘泽忍不住说:“把热度聚集在一个焦点上。”我照他说的去做。果然烧着了!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我得出一个结论。不管做什么实验都有它的难度和规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实验等着你的探究和思索。心动不如行动!快去做吧!
放大了作文篇2
记得儿子刚刚呱呱坠地时,来访的亲朋好友都会毫不吝啬地送上许许多多的祝福。朋友们在尽情挥洒他们的美好祝愿的同时,总是不忘记说一句:“你儿子长得真像你”。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渐渐发现,儿子像我的地方不仅仅是长相,还有很多、很多……
儿子无时无刻都在做我的放大镜,甚至是他爸爸、爷爷、奶奶的放大镜。现在我已经学会在儿子的身上寻找我自己的影子:有善良的、有宽容的、有固执的、有暴躁的、甚至有自负的。
镜头一:我的固执和倔强,已经深植入骨髓,以至于自己竟毫无觉察。
记得,有一次,我去学校了解儿子的在校表现,杨老师提到儿子在处理和对待一些问题时非常固执、倔强。在老师娓娓讲诉儿子的事情时,我却有一种被人触及灵魂深处的感觉,仿佛隐藏已久的污点正被别人一点点地拨去美丽装饰的外壳,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处藏身。儿子的固执行为仿佛就是我的缩影。回家的路上,我浮想联翩:在儿子面前,我的固执和倔强展现的淋漓尽致。每当儿子和我有意见分歧时,我又有几次给与他亲身体验和尝试的权力呢?毫无疑问,在儿子的成长历程中,我无形中成为了固执的训教者。
镜头二:在家里,在儿子面前,我的虚心荡然无存。
我一直认为,儿子的不虚心是我教育的最大失误。在单位我是一个谦逊的员工。可是,在家里,我的谦虚却跑得无影无踪。我公公是一个时时处处都喜欢发表建议的人,其中有正确的,但也经常会错误百出,这经常会引起我的反感。天长日久,我变得经常没有耐心听完他的建议,就打断他。即使是有好的建议,我也会不假思索的予以否决。我还经常会在老公没有说完话时,就抢着去发表我的“高见”。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中腐蚀着正在成长中的儿子。
镜头三:在儿子面前,老公的懒散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劳累了一天的老公,一进门就恨不得把自己变成泻了气的皮球,直接瘫倒在沙发上,守着电视一看就是半夜。每当儿子提出意见时,他总是会说:“我上了一天班,累坏了,回家看会电视休息休息。”他的话音没落,我就会听到儿子的反驳声:“你上了一天班很累,难道我上了一天学,就不累么?”渐渐的,看电视也成了儿子不可或缺的放松方式。
虽然我们平日里对儿子的教育一直没有松懈,道理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搬,但却收效甚微。 “身教胜于言教”,在行动面前,语言显得多么渺小和卑微。
我发现儿子这个“放大镜”,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消除恶习也绝非一日之功。我已是“奔四”的人了,要想把身上的缺点一点点挖出来,剔除掉,就像关公刮骨疗毒一样,会有钻心的疼痛。
但是,为了儿子,改变是必须的!经过这一年的努力,现在我已经看到了可喜的成绩。随着我的改变,儿子的固执也在一点点地消退,虚心也在一点点地滋生。看到儿子的进步,我倍感欣慰。我很想对儿子说:“儿子,谢谢你,是你让妈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你给了妈妈改变自我的勇气和力量,是你使妈妈能够有机会和你一同进步。儿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放大了作文篇3
跑操的那段时间,简直太漫长了,炎热,烈日,更是让人心神不宁。唯一能给予我们些许慰藉的,就是一棵在教学楼边的大树。
寒冷的日子里它掉光叶子,现在却是郁郁葱葱。只要站在树荫底下,不仅感到凉爽,甚至还能闻到树木独有的清香。跑步时,不少人会在它面前放慢脚步,哪怕那么一刻也好,一刻里享受“慢生活”。在我们心中它就像一个神圣的地方,无瑕。
但是有一天,我却发现树上有一片残叶,破坏了整个树的氛围。它被人随意地曲折过,说白了就是“对折对折再对折”,原本娇嫩的绿色却已有些泛黄。第二天仍然艳阳亮照,当我走过那棵树时,发现树叶貌似被风吹得稍稍平整了些。
后来,下雨……一直一个星期都没停。后来,在阴天里,我们出来跑步时,才又见到它。原本泛黄的叶子仍旧保留着,但意外的是,它不仅个头被“放大”许多,而且还长出了新绿色的新叶,它们在一片叶子上互相映衬。新嫩的绿色与黄色更显得相得益彰,因为它被折过,所以曲折的痕迹还在,树叶被分成一格一格的,是独特的,从未见过的美。我认为这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残叶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它的自尊心在被伤害时泯灭了大半,但它却以更大、更强烈的信心活下去,放大自己的美好,把缺陷化为美丽,把残缺化为动力。大概只有这样的毅力,才会有如此的'美丽吧!
我没有被灌输过“心灵鸡汤”,大道理太烦,太假,毫无趣味,我从不信世界上真有那么美好,连丑陋都能在其身上转为美丽的东西。直到看见这棵树,我才改变了我肤浅的想法,化为美丽的能力,不仅是树,可能是只要做到放大美好的人才会吧!
那棵树还在校园里,每当走过,看到黄绿两色树叶镶在树上,仿佛就能感受到那份能“放大美好”的美好。
放大了作文篇4
今天,我把我的放大镜拿出去,在院子里观察。
不知从哪钻出来一只小蚂蚁,我把放大镜对准蚂蚁,把它放大一看,哇!真的象课本上说的那样,蚂蚁真的大了好几倍,就象刚生出来的小青蛙那样大。
正在这时,大阳从云里钻了出来,放大镜下出现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刚好照在了一片枯叶上。我正准备观察一下这片枯叶,所以我就拿着放大镜好好的照着它看。照着照着,没想到,这片枯叶竟然冒出了烟雾,不一会儿,枯叶就烧着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找了好几片枯叶,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太阳光的亮点聚在一起,照在枯叶上。我想,再等一会儿,就会有一堆暖烘烘的火烧起来了。
我正玩得高兴,爸爸说:“不许玩火,万一把房子烧起来,可就麻烦了!”
我连忙用我的小桶在池塘里盛了一桶水,把火浇灭了。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放大镜会制造出火来呢?
我回到房间里,翻起了我的《百科全书》,上面说:如果放大镜上照着阳光,放大镜就会把阳光聚到一起,形成一个亮点,这个亮点的温度非常高,会把易燃物品燃烧起来。
这一下,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如果有用,我会把这个道理运用到各种地方。
放大了作文篇5
最近几天,我们的科学老师带我们做放大镜燃烧火柴的实验。但是,天公不作美,天天下雨,搞得我心想:反正也做不出来,不如——在家自己做呢!于是,我挑了一个太阳充足阳光明媚的一个中午,(中午阳光最强烈)奔到阳台,左手拿火柴棒,右手拿放大镜,开始了实验。
我右手拿着放大镜,调整角度,将太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随后将火柴移动到那一个光点上,耐心等待,过了大约5分钟,“呼啦”一声,火柴终于燃烧起来了!为了证明火柴是过5分钟才燃起来的,我又做了两次实验,结果证明:火柴燃起来的时间与5分钟总是八九不离十,我的放大镜燃火柴的实验成功了!我又想:既然阳光可以燃起火柴,那么,是否可以燃起纸呢?一念至此,心动不如行动,我拿了一点儿餐巾纸,用同样的方法在10分钟左右将纸燃烧起来。我观察到:燃起之前总是先把光点周围变黄,然后变黑,最后纸燃烧起来。为了保险,和火柴一样,我也做了两次实验,都是在10分钟燃烧起来的。
为什么会燃起来呢?我观察,哦!放大镜中厚四周薄,可以将阳光聚集,同时,也让温度聚集,就可以达到燃烧的温度了。
这次实验真有趣!
放大了作文篇6
近来,我发现爷爷老是用一把圆圆的镜子在专心致志地看书、读报,觉得怪怪的。于是,我的心中结了一个疑惑果,想:难道这还有啥名堂吗?这些问题源源不断地涌了上来,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趁着爷爷午休的时候,偷偷地把爷爷用的那把镜子拿出来,到处摆弄。
我装模作样地拿起镜子,对着书本看了起来,就这么一照,我的眼珠子都差点弹出来了。书上的一个个小字一下子变得和鸡蛋那么大,太神奇了,我兴奋地拿起镜子,一会儿对着这个,一会儿对着那个……我玩得不亦乐乎。
正当我玩得高兴时,爸爸突然回来了,看到我在玩镜子,便叫住了我,说:“哎,你干什么呢!知不知道,这可是会着火的!”听了这番话,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心想:镜子怎么可能会着火呢?看着我这副模样,爸爸便知道我对此产生了疑惑,便笑着对我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镜子,他叫凸透镜,又叫放大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聚焦太阳光,把易燃物点着。”紧接着,他又说:“爸爸小时候,国家经济不发达,大部分家庭都很贫穷,大家买不起玩具,便将玻璃罐头敲碎,留下有点凸的瓶底,将瓶底当作放大镜玩。通过聚焦阳光积聚能量,引燃火柴和纸片。”听了爸爸的话,我半信半疑,但终归还是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个实验。
说做就做,我将一张纸平铺在窗台上,然后用放大镜在旁边瞄啊瞄,可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变化。“先找到光点。”爸爸笑着说。我耐着性子,拿镜子对着纸,重新调了一下位置,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终于,一个圆圆的小亮点,在纸上出现了。“别动。”爸爸在旁说。过了一会儿,小圆点上的纸慢慢变焦,冒出了一阵青烟,不一会儿,火苗从小圆点上冒出来,一下子把整张纸点燃了。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太阳光汇聚在一起,真的能把纸点燃,只是要等一段时间。接着爸爸又告诉我为什么要等一会儿纸才会燃烧,原来是因为引燃物品,要使温度达到该物品的燃点才可以,聚焦的太阳能随着时间变长,越聚越多。此外,对太阳光吸收的快慢,还跟物品的颜色有关,白色的物体容易反射光线,而黑色的物体容易吸收光线。
后来,我又认真地查了下资料,原来放大镜是通过折射将光线聚拢,使焦点物体的温度提高,以逐渐达到燃点。放大镜的直径越大,焦点温度越高;直径越小,焦点温度越低。我想,今后我也要配一个放大镜,出去野炊时,如果忘了带打火机或火柴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可以用放大镜点火,这可比钻木取火来得方便多了。
这次,我总算是明白了放大镜能着火的原因,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留意身边平凡的小事物,只要有好奇心,只要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便能有收获。因为科学界的奥秘,是躲在生活或一个既显眼又隐蔽的地方,这当然也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要不然,这些秘密永远便是个谜了。所以,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生活有心人。
放大了作文篇7
我的父母并不是长相出众的,也并不是知识渊博的人。他们只是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在他们身上却发生了一些让我有些伤感的事情。
有一次,妈妈把我送去了学校,当时校园中人很少,我以为没有人看见我妈妈,就像往常一样往教室里进了。谁知,刚一上楼,有人就问我:“那是你奶奶吗?你妈怎么没来送你?唉!看起来又不像你奶奶,她到底是你什么人啊?”听完这些我不禁愣了一下,我妈真的有那么老吗?只好无奈地说了声“那是我妈,我亲妈!”
妈妈真的没有那么老吧?是她那脸上的皱纹让人看出她老了。可想而知妈妈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操了多少心,以致于皱纹增加了许多。
爸爸有回送弟弟去学,爷爷竟然对父亲说:“您的孙子在学怎么怎么样……”然后对我弟说;“你爷爷对你多好啊,经常来接送你,你可得好好回报你爷爷。”我弟赶紧说;“这不是我爷爷,这是我爸!”说完之后,爷爷很尴尬说;“原来是你爸爸呀,我说你爷爷怎么这么年轻哩,原来是我搞错了!”
爸爸妈妈的年龄好象被放大镜放大了,这正是由于他们为这个家所付出的汗水、劳动、努力所造成的呀。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
放大了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