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记录一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时期内所取得成就的文档或资料,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产生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效力,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先锋号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先锋号事迹篇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助力打赢防疫攻坚战,阳东区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周双林发挥协会资源优势,通过医药企业微信群、打电话、主动上门等各种方式,广泛联系省内外、本地医药生产厂家和企业,筹措医疗防护物资,在抗击疫情中彰显担当和作为。
1月28日,爱心志愿者协会向市民群众和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免费派发了5万个口罩,缓解当时防护物资紧缺状况。
2月,联合阳江市昌和医药有限公司、广东百康药业有限公司、阳江市创蔚科技有限公司、阳江市健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医堂(阳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向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市中医院、阳东区人民医院、阳东区公安局、阳东区环卫中心、阳江市公安局、江城区公安局、阳东交警大队、阳江市消防支队、江城消防大队、阳东区消防大队、阳江市电视台等一线抗疫单位捐赠酒精、手套、口罩和饮品等防疫物资。
3月23日,支援阳西平安志愿者协会一批疫情防护用品:10桶40斤装84消毒液、70瓶500ml装75%酒精、500个一次性防护口罩。31日,为阳东区19间中小学捐赠了防疫用品。
4月,参加“爱心陪伴,快乐成长”活动,向雅韶90名贫困儿童、江城特殊学校、阳东特殊学校和两校117名特殊困难学生捐赠口罩、抑菌洗手液、消毒酒精、喷雾剂、书本等套装助力开学。
截至目前,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爱心商家主要筹集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酒精、消毒液等物资及资金,共计达23万元。
先锋号事迹篇2
王海,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小学的一位青年党员教师,兼任学校安全科工作。日常工作中,他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担当彰显党员本色。
一、全力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疫情期间,他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以便及时接收上级通知。每日要求学校安保人员进行校园巡查,并及时上报材料。同时,每日坚持对包靠的学生进行防溺水一日两提醒、及时把各种安全教育平台作业通知转发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发给学生学习,以及向教体局安全科报送安全日报、安全隐患台账、安全隐患自查周报等材料。
二、认真缜密开展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期间,他担任五个班的体育教学。课前,他都进行充分的.备课,明确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播过程中,他耐心教给孩子们动作,实时指导,及时点评,给予鼓励。考虑到孩子们长时间盯着屏幕学习,肩颈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担心他们肩颈不舒服。为此,他创编了一套动作简单易学,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室内肩颈操,来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在有限的场地内得到最大的放松,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高效学习、健康成长。
校内一名老教师因特殊情况,无法进行线上授课,他主动请缨,肩负起老教师所带的三个班级的体育课。并且主动要求无偿代课,不计入课时量。他说:平日里多亏老教师向我传授了许多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才让我上起课来得心应手,我的课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我所帮的这点忙不算什么!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海老师还是一名“新晋奶爸”,宝妈是一名班主任老师,两人常常因给学生们上网课、进行课后指导,顾得上班内的孩子,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可谓“舍小家,为大家”。每每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啼哭声,他们也会感到惭愧、自责。
疫情期间,王海老师用行动坚守初心,用智慧和担当彰显党员本色。他说,他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懈努力,砥砺前行,尽爱岗敬业之职分,尽爱生护生之义务,用爱心谱写教育章程,用青春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先锋号事迹篇3
2020年,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全国上下迅速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疫情当前,企业如何复工、如何防控疫情,既是普遍关注焦点,又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南钞公司工会主席龙铭积极响应号召,与企业同频共振,多措并举施策施力,尽心尽责保障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
聚焦重点,筑牢舆论阵地。疫情当前,宣传先行。作为分管企业宣传工作的高管,龙铭同志立即组织宣传部同志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精准策划特殊时期的宣传工作,大张旗鼓宣传中央和地方关于疫情防控精神要求,积极传递行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措施,让主流思想舆论占据意识形态阵地,让员工坚定信心。企业公众号做到每日一更新、每日有动态,1月30至2月24日,累计发布41篇专题微信,生动讲述南钞人同心抗疫的勇气担当和动人事迹,以正能量稳人心、凝共识、聚合力。建立青年疫情防控监督员队伍,引导同事理性面对疫情,监督不实消息传播,营造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的舆论氛围。
响应迅速,驰援抗疫前线。众志成城,无坚不摧。江西省作为湖北邻省,疫情要比其他省份更为严峻。龙铭同志与工会一帮人迅速展开抗疫物资需求调研、捐赠渠道信息检索,在向公司领导班子汇报后,发起了“以爱担当,共抗疫情”的职工捐款活动,不到3天时间,筹集职工爱心捐款241187.66元,通过江西省慈善总会定向用于南昌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奉献南钞爱心。
精准摸排,助力复工复产。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龙铭同志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及时了解与收集职工关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问题100余条,为复工指引提供应对建议22项。组织力量研究出台《关于疫情期间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复工问题的意见》,明确特殊女职工复工条件、报备程序及所需要材料,为特殊期女职工复工复产提供了全面政策与路径指引。指导起草《致南钞公司全体团员青年倡议书》,鼓励团员青年作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复工复产的突击队,有效发挥青年生力军的重要作用。
竭诚服务,实现“三个保障”。疫情当前,龙铭同志针对疫情防控物资购买难、供应难的形势,充分利用行业政策,为职工发放酒精、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护物资5600余份,有力地保障了复工复产职工安全防范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及时组织工会同事将工会工作平台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先后组织“众志成城抗疫情”手机摄影大赛,“‘宅’家健康运动 精诚共抗疫情”健身活动、“笔墨传情 抗击疫情”职工书画活动等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满足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员工的文化活动需求,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在龙铭同志的倡导下,公司团委组建了抗击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为77名隔离职工进行4次集中配送140余件,有效保障了职工隔离期间的生活起居。并与区团委联系组织青年志愿者为水榭湾社区开展物资配送、疫情防控检测工作。
先锋号事迹篇4
周淑阳同学寒假返乡期间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内,她对出入的居民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对返乡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登记,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节期间,她积极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通知,为社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辅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来,寒假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有利于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疫情期间,大学生更应当义不容辞地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献青春力量,我义不容辞。”做好安全防护的黄思嵘同学随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告诫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她还在春节期间参与送春联的暖心活动,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黄同学这样说道。
假期里,陈淼同学作为新城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跃在帮扶群众、奉献社会的一线,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温暖邻里志愿服务,年前参与了印刷版画、写对联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她深刻认识理解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并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疫情,但黄学婷深知功薄蝉翼也好过无动于衷。因此她决定成为苏州图书馆雏鹰志愿者的一份子,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动中,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阅览室。在学习了排架的相关知识后,她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并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同时协助工作人员扫描、整理、摆放图书资料,为读者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青年的责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先锋号事迹篇5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先锋号事迹5篇相关文章:
★ 班级事迹优质5篇
★ 先进人物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