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作文不会生疏吧,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才能帮助我们写出更加生动感人的作文,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7年级250作文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7年级250作文篇1
一、基础知识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一)写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
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
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
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
写好动物要注意四点: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
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
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
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写好植物要注意:
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
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长变化情况;
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
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动态描写。
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
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
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
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三、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的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看、说、写。
四、应用文
(一)便条
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
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
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
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
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六)表扬稿
表扬稿分三部分:
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
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
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七)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7年级250作文篇2
一片雪,拥着生命的温度,跌落在冷冷的夜。
阳光睡去了,尘嚣淡去了,灯火模糊了。到底还是耐不住寒冬的单调,深夜里,没有了如水的`月华,随之而来的则是白色精灵——雪。
一季寒色,在这一刻显出了最美的样子。一梦柳絮被风吹散,飞出枝头变作一只只白鸟,恰巧落在我的衣襟上,消融后还留着湿漉漉的精魂,不愿离去。
这样的凉景,让纯净的白雪成了主角,它们打散了人群,驱走了行人。留下了宁静,留下了深爱它们的我。天地被这白元素掩盖了,冬夜的凉,倾进了内心深处,梦幻般的月消逝在童话成为现实的那一瞬间,雪花变得神秘、妩媚。时光细腻,那雪,一夜的忙碌,一生的寂寞,令我不会失眠,抚慰了伤梦。黑暗中,我拿起笔,却发现记录我写诗的本子早已湿透,不禁苦笑着丢了本子,走过积雪,踏上了归途。
身边的雪缓缓落下,我仿佛被融化了,滚烫的泪混合着冰凉的雪,滴落在寒冷的冬夜,刹那间,风起云涌,世界又恢复了生机。
第二日清晨,打开窗,安静的街上几只鸟儿飞来飞去,羽翼打落了昨夜雪绽放成了花,空气里弥漫着微微的清凉,几个起早的老人扫去了少许积雪,露出了绿——眨眼的绿,那便是春!尽管看的不是很清,但是我知道,树枝上的嫩芽与草叶上的绿,像是一夜之间长出的,是呀,如果没有这皑皑白雪,又怎么会体现出春的绿,春的生机呢?我似乎听见了春的脚步声,春天的绿芽在我心底早已钻开坚冰,绽放出了快乐。
我相信,在我遇到风雪时,无论多么寒冷,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叫苦,我会在雪下找到属于我的春天,默默承受所有的寂寞和伤痛,守卫心灵那片永不凋谢的雪花。
我抱怨过生活的痛苦,我也抱怨过命运的沉重;我分享过成功的喜悦,我也品尝过失落的苦涩。但是,就算有再多的重量和尘埃积累在我的肩膀,它们到最后都装点了我的命运。它们把我的身体化做容器,封存过往的岁月,把苦涩的泪,酿成甘甜的泉。
7年级250作文篇3
翻开中国历史这幅长长的画卷,映入眼帘的有连绵不绝的壮丽山河,也有了无人烟的荒野平原;有辉煌鼎盛的骄傲篇章,也有曲折凄苦的屈辱画面。啊,这就是我的祖国——中国,一个命运起伏的国家。
从那古老的时代起,从历史长河的源头,中国一直流到了现在。那河水是清,是浊,何时汹涌澎湃,何时平静安宁,我想,每一个国人,都应对此有所体会。它留给我们的,是中国承载的五千年的文化。
这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今天我的祖国,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落后,贫穷,愚昧——这堆拖累了我们太久的烂泥早已被甩得干干净净。现在,在中国的词典里,只印着这样几个字:拼搏!发展!创新!
好一派生机与活力!这才是作为东方雄狮应有的王者风范!
的确如此。中国,正以它的行动,向世界证明着自己。
香港、澳门已相继回到祖国怀抱,世界组织的大门也向着中国敞开。20xx年7月13日,在这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它再以他那坚强有力的手臂,接过了等待四年之久的圣火,将在20xx年点燃。这一连串激动人心的消息,不就是中国给世界的最好的证明吗?他要站起来,站在亚洲平原上,怒吼!中国的历史固然古老,但是心却是和这段古老恰恰相反的年轻!
在发展,在发展,在发展……这是中国蓄势待发,是祖国心脏跳动的声音,惊起东方大地的每次震动。
我看见,北京、上海,这两颗璀璨的明珠,交相辉映,发出耀眼的光照亮世界。
我看见,曾经趾高气扬的超级大国正在同中国友好地握手。
我看见,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我看见的远远不止这些。
现在,中国——我的祖国,已经铺好厚实的纸,沾起研好的墨,书写着新的篇章。健壮如飞,引得多少双眼睛带着敬意齐刷刷望去?我不知道,因为,关注着的,也远远不只我一个。
7年级250作文篇4
家乡的田野是我打从心底就喜欢的,油菜花在温暖的阳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和煦的春风在田野上翻着跟头,冲刷着金色的花瓣,过了几个月,油菜地便不知不觉成了一片片绿色的草地,还有上些零碎的花瓣留在上面。知了、蛐蛐在树上、在地里亮起喉咙高歌,唱响了整个夏季的欢乐。秋天,棉花从含苞待放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一朵朵落在枝头的雪花,它们一个个露出脑袋,仰望蓝天,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
小时候,我就爱在田埂上跑很刺激,田埂两旁就是菜地,田埂细细的,向远方弯弯曲曲地向前方伸去,仿佛织起了一条大网。偶尔会有几个叔叔伯伯挑着担走啊走,担子里挑满了菜。农民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停的,即便这样,在老家我照例不用帮爷爷奶奶干活,像一个来自皇宫的小公主处处受优待。不过我还是会好奇地过去“帮忙”,最喜欢在秋收后打麦子,拿着比自己身高长了许多的木耙子,推着堆得向小丘似的麦堆里,推来推去。我力气小,有时候还推不动,就用手弄得平平的,再来回跑。我那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麦子,只知道模仿大人的样子。
有时候,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挖蚯蚓(他们全都是偷懒,从地里偷跑出来玩的),用镰刀在有点湿的泥土里挖一下马上就会有几只可怜的蚯蚓被我们几个小恶魔给逮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手上,生怕它滑掉,蚯蚓在我手中苦苦呻吟,但很快他们就要成为鱼的诱饵了。我们马上跑向附近的小河滩,那里的水不深,但很清,清得可以看见底下的细沙细石。有时也可以看见小小的鱼,虾在石缝里游来游去,一部分人做自制鱼竿,一部分人在用捡来的铁丝穿蚯蚓,现在看来,那种鱼午是不是有点“愿者上钩”的意义了呢?我们当然什么也没钓到,但还是很乐此不疲,直到夕阳涂满了天空,才收拾东西回家。
又路过了田野,那金灿灿的油菜花向我们招手,草丛间蛙声不断仿佛在唱骊歌,向我们告别,一下子觉得很受欢迎似的,伴着夕阳,朝着炊烟行进。
家乡的田野,童年的故事历历在目,都是一本回忆画册上一幅幅美好的画,都有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那些美好的回忆便拼成了童年拼图,永远留在我的心理。
7年级250作文篇5
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为了提高我们的英语对话能力,我们学校举办了一个外语节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唱歌、小品、购物。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就是芝麻街购物。它的特点是,购买时并不是用国语来说,而是用英语来表达的。
星期五下午,我们503班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大礼堂。一进大礼堂,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我观察四周,大礼堂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带子、牌子。售货员正滔滔不绝地向顾客介绍着产品,好做出买卖。我好不容易走了进去,一件件玲朗满目的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挑选什么好呢?每一样都是那么的好看、实用。我犹豫了一会儿,来到文具类的.地方,左挑挑,右拿拿,终于选中了一件商品——学校的袋子。我举起袋子,问售货员:“how much is it?”(这个多少元)。
“two yuan.”(2元)。售货员马上回答我。我拿出2张1元的学校专用的钱,递给了她。她拿起一个纸袋给了我。后来我又挑选了许多东西,有纸杯、笔记本、笔。我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
通过这次有趣的英语节——芝麻街购物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使我们从中得到快乐,也提高了我们的英语对话能力。我希望学校还能多搞几次这样的活动。
7年级250作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