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说粽子作文优质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文件, ,写作文是不断积累知识和学习的一段过程,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说粽子作文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说粽子作文优质7篇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1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姥姥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可是当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滚落下来。

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利多了,我一连包了好几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

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2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端午佳节少不了粽子这一传统食品;而在我们家,端午节少不了我跟妈妈在厨房包粽子的其乐融融。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妈妈像往常一样煮好粽叶马莲、泡好糯米小枣,等我跑进厨房,掀开锅盖,粽叶那撩人心魂的清香瞬间弥散到了整个屋子。猛然间忆起儿时的端午,那里我还不及厨房的案台高。粽叶煮好后,妈妈总把锅盖留给我来掀,我便端个板凳站到锅前,自豪地释放那股清香。那时我的小手还不能把控粽叶,只能看着妈妈的大手在墨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和棕红的小枣之间闪动,不一会儿粽子的雏形就有了。这时我便费力地用大剪刀剪一段马莲递到妈妈的大手里,再帮着按住粽子。妈妈轻轻巧巧一绑,粽子就结结实实了。

后来,我长到不用板凳就能在案台上操作时,不再满足于只掀锅盖、看妈妈包了,也学着样子包起来。刚拿起叶子,妈妈就笑了:我拿反了!“应该光滑面在里,粗糙面在外。”妈妈细细纠正,慢慢示范;她做一步,我仿一步;时间就在一大一小两双手间静静地淌过。终于,我弄出了一个隐约能看出粽子模样的松散包。妈妈快速完成她手中的,然后剪一段马莲递到我的小手里,帮我按住粽子,我费尽力气终于把它“五花大绑”。在我和妈妈的笑声中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后来它被妈妈放在最好的位置煮熟,又被她小心地等分给全家品尝。仍记得那天嚼着自己包的粽子,听着妈妈的夸赞,心里漾着无边的欢快。

现在,我和妈妈几乎一般高了;年复一年端午包粽子,我也熟练到无需妈妈帮忙,只是在速度上还在追赶妈妈的节奏。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也会和妈妈包得一样熟练,甚至超过她,因为她在教授时老去,而我在学习中长大。

如果我是糯米,妈妈就是粽叶,紧紧抱住糯米,把全部的清香都渗透其中,使它成为香甜的粽子。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3

今天为了准备端午节,要包粽子了。

早上妈妈一大早就把我叫醒起来帮他做包粽子的调料,这我可拿手了偏立即起了床。

我先把已经放在缸里泡了好几天的粽皮又换了一次水,把粽条放在阳光下晒。我把山菜拿出来小炒了一翻。我又把猪肉拿出来切了80多小块,然后放入易,黄酒和酱油,搅拌在一起,几分钟后用舌头 舔了舔尝了一下味道,恩酸死了,味道一点也不香。万事俱备,就等着下午开始包粽子了。

终于,我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下午。开始包粽子了。我先拿了两片粽皮,叠在了一起,然后我先弄了点米铺在上面,又拿了点山菜撒在了粽子的中间,把手用力往下面一按。然后又使出了自己的龙 爪手抓了一块肥肉放在了中间后,我又抓了点山菜撒在了猪肉上面,最后,再撒点米在上面。终于进入了最后一步了——把粽子用粽皮和粽条包起来。往这包,不对呀,这样粽子就包歪了,往这包,也 不对呀,这样太难看了。我左想右想,上想下想,怎么也想不到包粽子的方法。无可奈何的我只好象妈妈发出求救。“你这个粽子呀,用大一点的粽皮才好。”经过妈妈几句“英明”指导,我终于完成 了自己的大作。

粽子熟了,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一下子变的垂涎三尺,立刻拿了几个粽子为我肚子开刀,一口吃进去,那香味真是叫绝呀,你也过来尝尝吧!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4

端午节到了,我学着外婆来包粽子啦!

材料有粽叶,还有包粽子的马莲草、大米、糯米。粽叶还分为很多种:有芦苇叶、箬叶、芭蕉叶原来粽叶还有那么多学问呢。

做包粽子的准备工作更是有许多学问呢!第一步泡米,加水,记得是热水,之后拿出油、加上少许酱油,少许油,这样就能做出我喜欢吃的咸味肉粽;第二步,做馅料,先把肉的皮切掉,再切成丁状,把酱油、盐、糖、五香粉放到肉上,再给它“马杀鸡”;第三步包粽子,这是技术活,我太紧张啦!外婆早已在桌面上摆开了糯米、大米、五花肉,外婆说:“如果你想吃彩色的粽子,就用八宝米掺和大米。”外婆示范了一次后,我就开始自己包了。我拿出粽叶,找到毛面,再拿多一片粽叶放上去,还要剪掉老梗,用食指把粽叶微微弄上去,然后放一勺泡好的米,之后放肉进去,接着续米,然后把短的那边粽叶稍微压一下,左右边向里面折一下,再把最长的角拉下来,准备绳,就把粽子五花大绑,这样就包好了一个肉粽啦!

看到我包的粽子,外婆直夸我包得好,我好不得意!

开始煮粽子,把粽子小心翼翼地放下锅,焖一个小时

时间慢慢地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了!粽子的咸香味扑鼻而来。我当然要试试味道啦!,我把似长蛇般的绳子解掉,剥开粽叶,一咬糯米,软软的,糯米伴着粽叶的清香,紧接着吃到肉,肉肥而不腻,还充分吸收到了五香粉的精华,“哧”的一声,大白肥肉直接滑下肚子里了,回味无穷,真好吃啊!

端午包粽子乐趣无穷!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5

这个星期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妈妈一同去了超市,在超市里我看到有许许多多有着五颜六色的礼盒,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些是卖什么的?”妈妈说:“你不知道因为端午节快到了吗,这是在卖粽子。”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屈原的诗人。在端午节里主要的活动是包粽子和赛龙舟。我说:“妈妈,我也要包粽子、赛龙舟。”

妈妈笑着说:“过几天,在夹河里就有龙舟赛,到时候妈妈带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粽子。”

我和妈妈买了包粽子用的糯米和粽叶,回家后妈妈把买的东西都放到了水里泡着,妈妈说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厨房里转来转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着妈妈包粽子。妈妈把粽叶在桌子上放平了,从一头开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漏斗,妈妈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枣装进去,然后用粽叶一层一层的包好,再用线把三个角绑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做,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裹不住呀,米都跑出来了。看妈妈做起来那么简单,怎么我做就这么难呢?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三个粽子,一个送给妈妈,一个送给爸爸,还有一个送给我自己做端午节的礼物。

这个端午节真有意思呀!不但迟到了美味的粽子,妈妈还夸我爱劳动,是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只可惜没能看到赛龙舟,明年的端午节,我要吃粽子看龙舟。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6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呢?

专家日前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裹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民俗专家介绍,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但盛行不废,而且流传到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

端午说粽子作文篇7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端午说粽子作文优质7篇相关文章:

过端午节300作文优质7篇

四j年级端午节作文优质7篇

说自己演讲稿优质7篇

过端午节的作文400字优质5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优质5篇

师说心得体会600字优质5篇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作文优质8篇

端午的作文700字优质6篇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600字优质8篇

听幼儿园说课心得体会优质5篇

端午说粽子作文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