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的写作可以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优秀的作文肯定是需要我们洞察事物本质,加深开掘深度 ,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咱家乡的习俗作文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苏北。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不少,比如农历正月半的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半七月半吃饺子,八月半的团圆节·过冬和春节。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春节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说起家乡的春节,那真叫人神往。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节早点到来。刚进入腊月,大人就开始忙蒸饼·蒸糕·蒸团。杀猪·宰羊,购买年货,添置新衣服,好忙碌啊!腊月二十四,家家送灶,听大人们说这是送灶神老爷上天,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个时候,小学生小学生也放假了,到处可见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玩起了游戏。最难忘的是大年三十,这一天要算最忙,贴对联、贴喜钱,打扫除,接灶神,做年夜饭。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帮大人接接拿拿。傍晚放鞭炮时,我们既喜欢又害怕,只敢放小鞭炮,大爆竹响声震耳欲聋,看着烟花飞上天空,简直眼花缭乱,此刻整个世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夜幕降临,整个乡村灯火一片,如同白昼。吃年夜饭更让人感到幸福,一家人围着桌子,桌上的菜肴应有尽有。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尽享天伦之乐。饭后,一家人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些小品看了让人忍俊不住捧腹大笑。晚上,家人给了我压岁钱。爷爷告诉我,今天我们能过上这幸福美满的生活,全是党的领导好。
大年初一到初五,我们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收了很多红包,有的一百元,有的贰佰元不等,一个春节总有上千元吧。春节对我来说真是收获不小啊。
家乡的春节啊,你真是让人难忘,更让人盼望,我多么希望下一个春节早点来到啊!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2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农历除夕,各家各户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见围观一幅漫画,上面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却对此产生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明太祖把这件事暗记在心上,下令凡没有参与嬉笑的住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军士们便以此为据,到没有贴福字的家里提人。从此以示安分守己。这种从避嫌变祝福的善良直流传至今。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快乐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我与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犹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号弹飞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装点成鲜花的世界。在有几分钟便是十二点了,挂好鞭炮,妈妈喊:“十二点了放鞭炮啊!”爸爸点燃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迎来了新年!
每到春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统统拜完,年味就像硝烟一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炮声惊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贴完后显得喜气洋洋,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热闹极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新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到来。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类的愿望就是更上一层楼。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3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就会包好吃的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等粽子煮好了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剥开粽子叶,闻到一股香味,里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枣,像一颗亮晶晶的红宝石。一盘粽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好极了。因为奶奶总是包许多粽子,送给亲戚吃。
端午节,让我想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将士——屈原,后因国家毁灭而跳河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杀那天定为端午节。人们在那天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等习俗。
坐在电视机前看激烈的赛龙舟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队加油喝彩。我想:中国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国的传统佳节多精彩啊!听奶奶说,赛龙舟是为了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保佑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4
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而且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习俗特点,如绍兴的黄酒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山西的黄河灯会……我的家乡是湖北,那里最独特的习俗就是结婚。你可别小看这结婚的习俗,它可是我家乡最隆重、最热闹的习俗。
在结婚前夕,男方要在家里祭拜天地、祖先等,告知他们有婚事要举行,祈祷他们保佑自己婚事美满、幸福。
结婚当天,男方出门去迎娶新娘之前还要再祭拜一次祖先,以示自己要出门迎娶了。男方乘坐迎亲车队去女方家中迎娶,迎亲车队最好是六的倍数。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表示庆祝。每每这时,同村的人也会同新郎一起燃放鞭炮,以表示祝贺。新郎到达新娘家后,先向新娘家人问好,接着持捧鲜花给新娘。每到这个重中之重的时刻,新娘的姐妹或好友总是会刻意阻扰新郎。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孩子都会躲在一旁“咯咯”直笑,快乐极了!经新郎苦苦哀求后,新郎最终以九百九十九元的红包礼成交,比喻新娘新郎在一起长长久久。新郎给予新娘捧花后,将新娘挽出大厅,要带新娘去新郎家了!
新郎与新娘一起上香,接着祭祖。新娘向父母叩拜、道别,新郎只要行鞠躬礼就好了。所有人都要离开新娘家时,绝对不可以向新娘家人说再见。我有一次参加姑姑的婚礼,和姑婆说了声再见,就被姑婆敲了一下脑袋。回新郎家的路上也要燃放鞭炮。到达新郎家门口时,家人也要燃放爆竹。新娘下礼车时,应由新郎家的一个长辈扶持新娘进入厅堂。进入厅堂是不可以踩门槛,因为门槛代表门面,新人应横跨过去。新娘入厅后,也要跨过火盆,然后踩碎瓦片,代表岁岁平安。
将新娘介绍给家中的长辈认识后,新人开始祭拜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洞房内,应以竹筛覆盖床面,桌子上摆放铜镜压制惊吓。新人共同坐在预先铺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以表示两人同心,并且祈求以后生男孩,然后新郎与新娘合饮交杯酒,以及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不过,结婚当天任何人都决不允许坐新床。
结婚,可是非常讲究的,一刻都不得马虎。家乡的结婚习俗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5
今年,我是在广东(外婆家)过年。俗话说的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全国各地的民族风俗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早早的忙碌起来准备丰盛的团年饭。而且会杀一只最大的鸡用来祭拜祖先,寄托思念,祈求他们庇护和保佑的话语,能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鸡已成了广东人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既可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又可以做成团年饭中的美食,也祭拜祖先的祭品。在家里每次拜完祖先,妈妈就会把用来祭拜祖先的鸡重新出一道菜,端上餐桌,给解决掉。我为此感到不解,于是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鸡给了祖先吃,我们还要吃掉呢?”妈妈笑着回答说:“祖先吃完了,我们再吃呀。”可我还是感到困惑,为什么祖先吃了鸡,可盘子里的鸡却纹丝不动,毫发无损?
这里年年春节前都会举办迎春花市。花市的花五颜六色,争相开放,有水仙、有大大小小的盆桔,有百合、有梅花、绿萝、甚至还有可爱的多肉植物,等等。美丽的花朵吸了大批人,花市里人山人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灿烂的笑容。有人买了富贵竹 ,禹意节节高升,有了买了马蹄(指一种植物的果实),表示马不蹄停,仿佛,花市里的每一盆植物,都代表着每一种精神,给大家带来好运。许多人希望过所能开个好彩头,所以一般他们都会购买一些有好禹意的花盆植物回去,这也成了广东的一个习俗。
广东还有很多好玩的习俗,我还得慢慢的探索……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6
“春柳深处农家好,白杨水边村舍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副春联。这幅春联也象征着我的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的菏泽市。那里有“中国牡丹花之都”的美称。而我就在那里的一个小村子出生的。
说起那里的春节,那个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夕那一天,我们的长辈,早早起来开始包饺子。而我们小孩子呢!就去跟着爷爷贴春联,用刷子向盛满浆糊的盆子沾一沾,再把刷子向墙上上下一刷,再把春联向上一贴,就好了。除了贴春联,我们还要在门上贴一些四字成语比如“抬头见喜、出门遇喜”等。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就去每一家拜喜,遇见长辈拜一拜。遇见平辈道一声:“新年好”过了一圈下来,我们小孩子的包里全是糖,花生,钱等等。
拜喜过完后,我们就拿着鞭炮,纸钱去拜庙。
到了庙之后,先把纸钱烧完,接着出去放鞭炮,外面都是震耳欲聋的响声,我和哥哥弟弟们躲在庙里不敢出去,生怕有鞭炮炸到自己。如果把菏泽市的所有鞭炮声加在一起,肯定能让地球震三震。
拜庙完了之后,就开始吃饺子了,我们那把做好的饺子给每一家送一碗。每家也会回敬我们一碗饺子,意思是:互相给福气,福福气气。
过完年之后的每一天又会有福气,窗外鞭炮依旧,窗内是温暖的海洋,大家在吃团圆饭,团团圆圆过年。我们那的春节有意思吧!你们那呢?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篇7
清明节快到了,爸爸叫我星期天同他一起去上山,给祖坟添土。
清明节这天,家里会煮许多鸡蛋,还要在房檐下插柳,最重要的是给祖坟添土。
星期天,我和几位叔伯一起,我带着妈妈准备好的纸钱,爸爸和叔伯们拿着铁锨和抬土用的布兜上山了。路上,许多人都和我们一样,他们都相互说:“上山哪?”“回来了?”“该添土了。”
山上,人们都在忙碌着,相互间说着话,不时还传来笑声。我们上山时,经过一座新坟,大伯说是邻居李爷爷的,得了脑血病,到医院没让抢救就过去了。大人都叹气,说李爷爷是个好人啊。
到了我们的祖陵地,大人开始挖土,给每个坟添上点,还挖几个圆疙瘩,做坟头。我在旁边替他们运坟头。干完后,就把纸钱拿出来,每个坟前烧一些。做完这些就带着工具回家。
回家时,经过李爷爷的坟地,李家也来人开始添土了,他们每个人都很悲伤。我记的我爷爷刚去世的那几年,爸爸没次从山上回来,也是很悲伤的,现在就好多了。现在上山,我感觉就像去了趟亲戚家一样。
我想,清明节给祖坟添土,就是对故人的怀念,是对亲人的怀念,过几年后,李爷爷的家人也会不在悲伤难过,也会像爸爸一样。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