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表达,通过写心得体会的书写很多人都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7篇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1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今年的春节很特别,我们全家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共抗疫情。下面就来听听我们祖孙三代人在家的谈话吧。

先从吃饭聊起吧!出生在50年代的爷爷说,那时候他们每天只能吃地瓜和野菜,很少有白米饭吃到,一般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吃肉了,那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小伙伴们都数着日子盼望早点过年,因为过年了就可以吃一点肉;出生在70年代的爸爸说,那时候他们上学时一般一周回一次家,一次性把米和菜带齐,菜一般就是梅干菜,因为它不容易坏,可以贮存比较长的时间,梅干菜就是大家传颂的“状元菜”,但那个时候吃饱饭是没有问题了;我眨了眨眼睛,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出生在新世纪的我说,我每天都吃的很好,在家里每天都有鱼有肉,每天还变着各种花样吃,还有大量的零食可以吃。中午在学校吃饭,学校还提供专门的营养餐,而且还配有水果!

聊好吃饭,我们继续聊住房条件。爷爷说那时乡村都是自建房子,都是用泥沙堆起来的房子,很简陋,每次下雨屋顶还会漏水,有时台风来还可能会把房子吹倒,住房条件很差;爸爸说那时我们自己家的是水泥房,很牢固,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但外观还不是很美观;我说我们现在住的是小区房,房子不仅是精装修,而且小区的绿化也很美观,还有健身设施齐全。

最后我们来聊聊出行,爷爷说他那时候因为交通不方便,很少有公路,他上学要走20多公里路去学校,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要起床赶路,很累;爸爸说他那个时候公路已经通了,但交通还不是很发达,路况也不是很好,那时有自行车,自己骑5公里去学校上学;我说现在城市交通很发达,有各个班次的公交车,还有地铁,不过,我家跟学校距离很近,妈妈每天开私家车或骑电瓶送我去学校。

爷爷、爸爸和我只是聊了吃饭,住房和出行,再看看我们的周围,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和商店,乡村到处是小洋房和农庄。私家车、手机等早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坐高铁和飞机出行,我们国家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外公告诉我,那是他年轻的时候和他的朋友们在义乌当农民技术师傅的时候拍的,他们站在一栋红泥黑瓦的平房前,每个人都穿着那个年代流行的中山装,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照片的背面还工整地写着一排字:“79年元月友谊留念”。我好奇地问道:“外公,元月应该是冬季吧,你们怎么都穿得这么单薄的衣服,不冷吗?”“傻孩子,怎么会不冷呢,在那个年代有那样的衣服已经算是不错了,哪能和现在相比,保暖的衣服可谓数不胜数。”外公耐心地解释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接着妈妈递给我一本相册,翻开一张妈妈上中学的彩色照片,妈妈正背着书包,站在学校大门口,身后左右两排是两层的楼房,还可以看到一个不算小的操场。“这所学校看起来很不错啊!”我看着照片不由地说出口。“那是呢!”妈妈无比自豪,“那是改革开放政策好,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听了妈妈的话,心想:改革开放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生活比起外公年轻的时候幸福多了呀!

我不由自主地往下翻,看到了一个和我长得一摸一样的男孩,哈哈,那就是我啦。我正站在几栋四层高的楼前,当时已经提倡小康社会,我从出生到现在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看着这所美丽的学校,我想:现在的我们可真是幸福啊!

翻着这些照片,一张又一张,这不就是我们家,不就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走向小康生活的足迹吗?把“复兴”作为奋斗目标,以“中国特色”命名自己的道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得更加清晰,更加自信。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虽然少去了走亲访友和互相拜年的喜悦,可也多了一些陪伴亲人的时光,更让我懂得了小康生活的真正含义,幸福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曾几何时,“毒牛奶”、“雾霾”、“水污染”、“垃圾食品”成为了常用词,天天见诸报端,惊恐国人。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威胁,呼吸受扰,生活困惑。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它装载着我童年的快乐时光。记忆中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小鱼成群结队在河里欢快跳跃,大人在河里洗衣服,小孩子在河里捉鱼打水仗。后来,河边建起了造纸厂,发黑发臭的沸水不断排向小河,小河的水变黑了,变臭了。河中的小鱼也不见了踪影,两岸的野花垂头丧气。

中国共产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听!前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亿万中国人民备好行囊,整装待发。今天,我们比历仼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我骄傲我自豪,我赶上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将努力与公司全体员工一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创新创效,尽职尽责,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3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监察,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层级责任保障。明确脱贫任务、时限及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运作程序保障。镇党委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是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镇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部门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全面完成全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地数的基础上,详细统计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对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分门别类地归纳梳理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因房致贫等六个致因,强化数据支撑。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

三、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大品种改良与产业拓展,加速农业提质与群众增收步伐。

二是抓基础设施,优化脱贫载体。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强化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抓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对贫困户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是抓扶贫开发,做好民心工程。

五是抓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加强卫生事业发展,加速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完善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补助政策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办理高校助学贷款;对贫困村优先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4

早上,一阵悦耳的电子音响——台历的音乐将我从睡梦中唤醒,连忙提起笔写下梦中的小康生活。

先说说环保方面吧,在新世纪里,我们要设计一种能够吸收噪音的设备安放在居民区和公共场所,人们就不再受噪音的困扰了,噪音都变成了动听的音乐;还要发明一种空气清新剂,只要往受污染的空间一喷,有害气体一下子就被净化了;经过水处理,又将所有被污染的河水换成了净化水,河里的水变得清澈见底,鱼儿又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在垃圾处理厂,安装一种新型垃圾处理装置,所有的垃圾一倒进去就消失了,或变成其它有用的物质;到那时人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再说说交通方面,那时候的交通工具非常发达,再没有烧汽油、柴油的机动车,人们普遍使用“气—电太阳能车”。这种车不仅能在道路上行驶,还能变成飞车在沼泽地上行驶,也能在低空中飞行,而且绝对安全,每辆车的车头有一个喷气机,可以观察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如果两辆车对开,在50米远的时候,车头的强力喷气设备会自动启动,两股气流互相冲击,就会把两辆车分开,车完全由电脑控制,人们可以舒服地坐在车里,不再会有车祸发生。

学生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带上一本字典大小的万能笔记本电脑,就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了。

这就是我心目中未来的小康生活,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5

向“时代楷模学习”,牢牢把握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援宁干部深入推进精准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到点上扶到根上。

向“时代楷模学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援宁干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各级党员干部要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不要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牢牢把握精准方略,注重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必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6

广泛开展培训,凝聚干部和群众行动自觉。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打牢脱贫攻坚的思想基础。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提能培训。对扶贫干部,要增强干部自身能力素质,让干部通过培训将各类扶贫政策措施都烂熟于心,真正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对贫困群众,要增强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将“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帮扶,不断提升贫困群众技能技术,帮助其更好地发展产业,尽快摘掉贫困帽。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篇7

为基层松绑减负,还需按下提质增效的“快进键”。“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通知》指出,调研工作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一方面,要坚持以民意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路线。经常坐“炕头”听民声,掀“灶台”看疾苦,下“田间”寻富路,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另一方面,要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要打破开展工作的传统路径依赖,以顺民之需,施活力之招,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效率和质量,探索运用“互联网+”,加快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思路转变,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通用6篇

脱贫攻坚的个人总结6篇

脱贫攻坚者事迹5篇

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8篇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8篇

2024脱贫攻坚个人总结8篇

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6篇

攻坚脱贫调研报告6篇

脱贫攻坚工作年度总结6篇

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6篇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