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其实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念头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感受性文字,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
4即整合四方资源。整合土地资源,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强化双方管理;整合项目资源,整合3个农场体验农业、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项目,整体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极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整合组织资源,引导农民创办专合组织,积极帮助流转土地、维护稳定,目前已创办70家新型农民专合组织;整合信息资源,帮助农场建设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通过园区官网、微信公众号、淘宝等平台,宣传销售农产品。
2即发挥两大优势。一方面,发挥企业资金优势。整个园区累计投资11.2亿元,形成了集休闲旅游、农产品采摘、农业体验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园,20xx年产值已超过35亿元。3个农场先后投入资金20xx多万元,分别建立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党员和群众提供高标准活动阵地。另一方面,发挥镇村干部群众工作优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人人争先进、事事要一流、项项夺冠军、处处有亮点争先创优竞赛活动;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坚持工作力量向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干部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政绩在一线创造;实行四定制度,定人、定岗、定责、定时限,详细分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1即实现一个目标,农场和周边村庄协调和谐发展。一年来,景和田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综合收入近10亿元。
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
党员成为小区治理的领航人和骨干。
改造期间,党员黄文浦主动当好施工参谋。
77岁的党员黄文浦住在海洋新村已有43年。我是越来越老,可小区却越来越新,越来越有味道。他指着小区墙上的漫画说:squo;红色引航,幸福海洋。squo;看这图,你就知道原因了。
成立党支部 引领小区治理
因为建成时间早,常受海风影响,海洋新村除了名字中带个新字,多年来其实一直是个旧村。1993年涂过一次外墙,直到改造前基本就没动过。黄文浦说,墙体脱落、隔热层破损、水管老化,让居民的生活很受影响。
随着海洋新村被列为市级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小区经过整治后已焕然一新,用水、燃气、道路、墙体等问题一并解决。
如今,小区党支部将94名在职、退休、流动党员纳入统一管理,制定党支部管理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小区党支部条规,开展党旗在小区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调动党员亮身份、树旗帜的积极性。
海洋新村发挥小区党支部的磁吸功能,背靠海洋三所母系资源,吸纳多方共治合力,形成海纳百川的蓝色小区共治格局。
小区业委会现有委员7人,其中4人是中共党员,2人是民主党派人士,1人是群众,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业委会。
在小区改造期间,经小区党支部牵头,居民推选出居民楼长、党员代表、海洋三所离退休职工等23名热心人士,组成了自治小组参与改造。自治小组副组长黄文浦退休前在海洋三所基建办工作,对小区地下管网很熟悉,可以说是活地图。他发挥专业特长,在改造期间主动担任施工参谋长、义务监督员,让施工方少走很多弯路。
在小区改造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决定招标引进专业物业管理,由业主投票选择物业公司,并建立议事监督小组,引导小区从无物业的免费、混乱、无序向物业专业管理的收费、规范、有序转变。
廖水木说,近年来,小区党支部积极吸纳海洋三所力量,组织在职党员定期到社区开展科普知识宣讲、入户调查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物业公司、海洋三所、居民共同参与的1+4小区治理模式,解决了小区存在的多项难题。
张三清是一名80后,身兼三职:海洋新村小区党支部副书记、海洋三所海气室副书记、海洋三所团委书记。他带领海洋三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服务海洋新村小区,成为小区治理的一股年轻力量。
拓展橙色惠老关怀圈 成立为老服务队 助力适老化改造
据统计,海洋新村小区高龄老人占比近四分之一,小区党支部积极推广橙色惠老行动,让小区老人在党的关怀下乐享晚年生活。
小区党支部建立党员为老服务队,逐户走访老年人及家属,广泛征询居家防护改造的意见,牵头组织5次改造方案意见交流会、8场实地考察现场会,确定小区适老改造方案。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量身定制室内扶手路线、增设淋浴壁椅和卧室坐便椅等适老设施;而针对高龄空巢老年人,安装居家宝设备,提供专业安全防范和紧急救援服务。
小区党支部还争取下沃社区党委支持,为小区高龄老人提供蔬菜配送上门等便民服务;引入厦门大学共建资源,试点乐龄智工坊项目,专门训练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共筑绿色生态环境圈
践行垃圾分类 开展绿地认养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工作,小区党支部组建由党员志愿者、小区青年志愿者、垃圾分类督导员、社会义工等参与的垃圾分类宣传队伍,通过专题培训、入户宣传分发垃圾桶、张贴宣传标语、引入公共文明大使星星狐等措施,让居民不断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党员邓国荣今年刚退休,不仅主动投入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还鼓励妻子担任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带着女儿参与垃圾分类志愿督导,耐心劝导居民按类投放垃圾,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区党支部着力优化小区人文氛围,培树小苑大家精神,打造金色品质小区。
党员带头,发动热心居民对小区绿地植被、花卉树木、公共空间进行认管认养,共同开展清洁家园、治安维护;引导小区居民商议制定《海洋新村小区公约》,共建温馨、和谐、文明小区;发动居民开展社区问安行动和志愿者帮扶,鼓励邻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促进熟人社区再次升华。
小区党支部还鼓励党员群众在小区亮身份、做贡献,设立小区科普员小区警察小区记者小区法律助手小区海洋宝宝小分队小区管家小区助老员小区医生等,主动服务居民,真正做到小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实现了小区环境更加优雅、基础设施更加便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标。
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篇3
近一个月来,在疫情报道中,一个群体频频出现——90后。90后在非典时期还是少年儿童,如果说,上一场疫情他们还是懵懂的见证者,那么这一场就是深度的参与者,甚至成为抗疫的主力军。
也正因此,最近逐渐流行了一句话:“17年前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你们。”
我们的社会,正是因为这样的代际传递,才得以生生不息。90后的继承,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延续,更是要将人性中的勇敢、善良、责任与爱持续发扬。
据报道,不久前南京市中医院驰援武汉方舱医院的六位护士中,平均年龄为27.5岁,除组长外都是90后。仅江苏支援黄石的医护人员中,90后就超过了五分之一。而早在1月底,
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原定于春节期间举行婚礼的11位90后医护人员,均不约而同地返岗待命。
是的,她们有的还没谈过恋爱,有的正在热恋,有的原本计划今年春节结婚,然而因为疫情,她们又迅速被归为同一群体之下: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
正如17年前的70后、80后一样,
这次90后之所以成为医护群体的主力,既是生理年龄到了,也是社会责任的接力棒传到了他们手中。
尤其是我们看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伍中,有很多90后是主动报名的。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爱与责任的光芒,让人既感动,又感慨。
事实上,我们的年轻人,不仅有责任、有担当,而且也有能力。
如在1月底就突破90分钟检测时间、实现8-15分钟快检的江苏奇天基因生物科技团队,就是一个由专家带队、以90后为主的科研团队。
什么叫做希望?就是当我们的社会遭受威胁、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从年轻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有生力量。
他们表现出的品质和水准,让上一代放心,让下一代安心,这便是整个社会的安全感。
在这场疫情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值得敬佩的90后。比如,武汉的一位95后护士曾说:“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作研究攻克病毒。”年轻人的胸襟和气度令人震撼。事实上,这样的90后并非个案,20__年7月2日,国内首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施予受”登记人次突破100万,登记志愿者中90后占比就超过53%。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90后的生死观念更加豁达。但是,这其实并不是因为90后更加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更加明白在身前身后,什么才是人生中更有价值的东西,也更能够毅然去守护。
我们不必去特意美化一个群体,正如我们不必特意去指摘一个群体。曾几何时,社会上有很多声音质疑90后的性格、志向、能力等。而如今,随着90后在社会岗位上陆续“各就各位”,这些声音也逐渐随之消失。
20__年,最小的90后也已经21岁,最大的已经走过而立之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步入社会,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发着自己的光。他们正在用态度与实力证明:90后必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一场“战疫”,更是让我们对这个群体印象深刻。致敬,向这些“战疫”中的青春力量!
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篇4
在抗击重大疫情的国家行动中,广大青年的现代意识经过历练和洗礼,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众所周知,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终极载体,其力量取决于公民的忠诚度与实力。因此,现代意识首先是角色认同,国家、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临重大疫情挑战,包括“90后”医护人员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识大体,顾大局,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身份认同越深刻,内部凝聚越紧密。“90后”们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展示出人道、博爱、奉献的宽广胸襟。
当代青年在危难之中坚守信念与责任,从自身良好习惯做起,以负责任的社会人规范自己的言行,诚实守信,涵养德行。不少青年网民发起“网络抗疫战”,他们在线发布救援信息,联系采购渠道,募集医疗物资。在人类面临共同危难时,当代中国青年以更为开阔的眼界,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开展的通力合作。
恩格斯有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就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种探索精神在一代代青年中得到传承。只有在灾难中多思考、多学习、多探索,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作为继往开来的重要力量,“90后”医护人员、“90后”志愿者、“90后”各领域从业者以及更为年轻的“00后”们,正在坚定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勇敢地走在成就自我、奉献社会的理性大道上,走向更具包容性和创造性的光明未来。
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篇5
新年伊始,这原本该是与家人团聚庆祝农历新年的日子,但突发的疫情打破春节的祥和气氛,全国上下高度警戒,此时,这一封封请战书,令人热泪盈眶,这是共产党人,面对疫情作出的回应。
作为共产党人,他们总是能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冲在前线,这不仅仅是完成“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句承诺,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信念。
每在这种时刻,作为积极分子我就越发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将来肩负的责任之大,虽然不在疫情的最前线,虽然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还是应该时刻待命,做好自己的工作,积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关心同学们的思想动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继20__年抗击非典后再次出征,深入疫情前线。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无数医务人员不畏生死、不计报酬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成为20__年新春的集结号。我们要坚定信心,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执行党委政府的各项措施。作为学生干部,做好学校和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络员,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假期动态,做好班内疫情防控宣传。
我深知,中国从不是所谓得天独厚、一帆风顺的国家,这里有天灾人祸,世事无常,但这个国家和她的守护者们,从不会让其人民只身置于危险和苦难中,而是逆着求生的道路,在危局中开辟生的走廊。青丘崖下,枫叶如丹。越千年,涿鹿一战,动天地,黯日月。而华夏初祖与八十一个兄弟团结不屈的战魂永存。斗蚩尤、斗猛兽、斗瘟疫、斗旱涝,炎黄子孙从古老的先民起便是凭借着这团结不屈的信念在与一场场天灾人祸的争斗中,度过悠悠千年,亘古岁月。
我们看不到病毒蛰伏在哪个角落,看不到病魔向我们露出的獠牙。对敌人的一无所知,让我们分外恐惧。但有些人不能怕!所以,一声呼喊,上千医生离开亲人冒死奔向灾区!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病魔对抗,他们要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一声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立两所医院!他们知道自己建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病人就能更早一天被隔离治疗,也就有了更多生的希望。一个求助,全国人民的数亿善款众多物资捐赠灾区!我们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和不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
非典疫情打不垮我们,地震洪水击不败我们。这次我们一定坚决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人人防护,亲身体会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我们深信:不多久后再回头一看,这又将是中国人一场多么精彩的胜利!
党员回信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