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写调研报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实事求是,关于调研报告,我们一定要按照任务的需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调研计划,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手机市场调研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8篇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1

和机箱电源相比,在过去的20xx年,散热器产品线显得相对平静。根据中关村在线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xx年电源品牌的关注度相较往年变化不大。下面,我们来透过这份调研报告对过去一年的散热器市场进行一番深度剖析。

一:九州风神、超频三关注份额超五成/酷冷至尊、tt引领第二梯队

xx年中国散热器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得益于多年来对传统渠道的经营,九州风神、超频三以及酷冷至尊一直是品牌关注度方面表现最为活跃的三个品牌。不过最近几年,酷冷至尊开始逐渐掉队,而且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昔日三强的渠道优势开始慢慢变弱,这也给了其他散热厂商可乘之机。此消彼长,所以,我们不难解释为何最近几年,包括tt、安钛克、游戏悍将等其他品牌的关注度呈现增长趋势。

-20xx年中国散热器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对比

首先是传统三强,九州风神和酷冷至尊品牌关注度由小幅提升,而超频三则掉了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九州风神过去一年的新品较多,而且均为重头产品,比如说船长系列一体式散热器,而酷冷至尊在一体式水冷产品线的表现同样抢眼。超频三在20xx年基本没有散热器产品线更新,关注度下降也在情理之中。此外,tt、安钛克、id-cooling的品牌关注度有所提升,安耐美、海盗船小幅下降,游戏悍将凭借着一体式水冷强势挤入前十。

二:一体式水冷入围最受关注产品排行前三甲

从20xx年中国散热器市场产品关注排名可以看出,最受关注的十款散热器一共来自五家厂商,其中九州风神一共有4款入围。此外,tt虽然只有一款产品入围产品关注排行top10榜单,但是water 3.performer榜眼之位分量十足。此外,酷冷至尊和超频三各有两款入围。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三的产品中有两款上市时间超过4年之久,红海nini更是20xx年的产品。由此可见,散热器产品线的发展还是相当缓慢的,当然这与整个产业不景气也有一定关系。此外,游戏悍将凭借一款一体式水冷跻身前十,这也从侧面说明,就产品而言,没有突破性的设计而仅仅局限于新瓶装旧酒的话,是很难得到用户认可并持续关注的。

xx年最受关注的十款产品中,有八款采用风冷散热,两款一体式水冷,而且这两款水冷产品都是20xx年的新品。这反映出,散热用户关注度正在向水冷转变,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一体式水冷的产品数量还会持续增加。此外,8款风冷产品中仅一款采用下压式设计(无热管)。由此可见,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还是风冷+热管的产品。

热管数量方面,在7款热管散热器中,有3款采用的是4热管设计,比例达到了43%。此外,采用2、3、6、8热管设计的产品各一款,关注度较为分散。价格方面,十款产品的价格在29元到599元不等,299元以上高端产品有三款,49元以下入门级产品有两款。

三:百元以下价格段关注比例接近六成

再来看价格。百元以内的产品关注比例接近六成,其中50元以下和50-99元两个价格段的关注比例基本持平,均略多于29%。此外,100-199元价格段的关注比例为17.9%,200-399元和400以上关注比例分别为12.3%和11.1%。

随着核心配件制程工艺的不断提升,新一代主流级别的cpu发热量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对于主流用户而言,一款99元的4热管全塔散热器、甚至49元以下的双热管散热器已经绰绰有余。不过,毕竟百元以内的产品单价过低,就厂商端而言,如果不能起量的话,意义不大,所以过去两年,很多厂商都在重推299元起售的一体式水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200元以上价格段的关注度。

和20xx年相比,20xx年百元以下(包括50元以下和50-99元两个段位)产品的关注比例有所提升。究其原因,一是因为cpu整体发热量得以控制,二是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各厂商在价格一再拉低的情况下不断提升产品规格,致使百元以内的产品散热性能过剩。

此外,100-199元价格段的产品关注比例有大幅下降。何解?随着一体式水冷单品售价一再触底,很多用户宁愿多花50-100元去选择249-299元的一体式水冷也不会去考虑100-200元的热管散热器。200-399元价格段产品关注大幅提升也是最好的佐证,因为200-299元区间内大部分都是一体式水冷。最后,400元以上段位的关注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

第4页:风冷类型占绝对优势 水冷开始走红

四:风冷占绝对优势 水冷开始走红

在散热产品类型方面,20xx年,cpu散热器的关注比例达到了63.8%,而排在第第三位的水冷散热器和笔记本散热器的关注比例分别只有18.1%和9.8%。此外,包括显卡散热器和风扇在内的其他散热产品关注比例都在5%以内。

近年来,平板电脑抢了笔记本不少市场份额,从这份调研数据上我们也能看出端倪。目前,笔记本散热器的关注比例已经不足10%。此外,水冷散热器近年来开始走红,再加之单品毛利高,很对厂商一再重推,如今其关注比例已经接近两成。

目前,散热用户最为关注的当属风冷产品,其关注比例在九成以上,而且与20xx相比,20xx年风冷产品的关注比例上升至了98.5%。在水冷不断走红的今天,风冷的关注比例还能逆势增长确实出人意料。此外,热管散热器关注比小幅增长,而散热片(下压式无热管)和水冷的关注度则有大幅提升。

总结:

在品牌结构方面,九州风神和超频三的关注比例虽然依然高达六成,但是相较前年已经大幅缩水了2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传统渠道优势的减弱让它们的产品点名度在线下大幅减少并直接体现在线上搜索,影响关注度。不过九州风神因为船长系列等新品的推出还是让其关注度有了一定的反弹,而超频三20xx年全年新品乏力,导致品牌关注度缩水。

产品关注榜方面,排名前三的产品中有两款为4年之前的产品,包括4年前玄冰400和6年前的红海mini,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热器市场更新节奏较慢,当然这与散热器产品属性有一定的关系。此外,tt的water 3.performer是一款20xx年的新品,但是一居冲到了产品关注排行榜第二位,可见一体式水冷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

在售价方面,百元以下的关注度依然是占大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100-199元价位关注度大幅下降,这与200-399元段位关注度提升有直接关系,因为前者区间内清一色的热管风冷产品,而200-399元主要集中的是一体式水冷产品,而相当一部分散热用户似乎更愿意多花50-100元去尝试入门级一体式水冷,而非199元的中高端风冷产品。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2

内容摘要:中国移动透露,深圳已推出全国首个4g即摄即传行业应用,深圳卫视新闻直播节目利用4g技术实现日常新闻的无线高清直播,这意味着4g应用正加速走进大众生活。

4g牌照何时发放已是当下通信业最大热点,华为昨天在港举行lte记者会,华为有关负责人预测,国内4g牌照最快于11月底发放,届时将带来lte tdd的爆发性增长,按照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手机量推算,预期转用4g的用户会以千万计。

4g发牌牵动着产业界各方的神经,从工信部透露的消息到运营商终端设备招标结束以及各种4g套餐的抢跑,种种迹象表明,4g发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在日前举行的20xx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论坛上透露,工信部上下正忙着筹备发放4g牌照,还有4g频谱的分配。中国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则向北青报记者表示,4g牌照预计最快会在四季度发放,毕竟正在进行的基站建设还需要时间,即便四季度发放牌照也并不迟。

随着4g的普及,现有的智能移动终端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至150mbps,将达到目前3g标准传输速度的50倍。此外,由于4g网络具备高速网络接入和多业务传输能力,会促进4g手机在外观和功能上,有更惊人的突破。

从体验上,4g网络能升级许多3g网络下体验度比较差的功能,比如目前的3g网络,用手机看视频或者视频通话会比较卡,而4g不仅让速度提升的问题得到解决,也可能会出现因高速通道而产生的特殊业务频道,甚至可以借助云端技术,数码相机直接借助高速网络下的云端技术存储,不用担心照片丢失。

中国移动透露,深圳已推出全国首个4g即摄即传行业应用,深圳卫视新闻直播节目利用4g技术实现日常新闻的无线高清直播,这意味着4g应用正加速走进大众生活。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3

1999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1999年北京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北京城八区18—50岁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

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调查显示:

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

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

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

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手机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

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

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

(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

(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

(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1999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1999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1999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xx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1999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1999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

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的潜在用户在影响购买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岁的年青人影响因素重要是通话单价偏高和裸机价偏高,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影响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无需示的原因。从收入水平看,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话单价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购买则主要是由于有替代品和双向收费不合理。这表明,年龄越轻,收入水平越低,通话单价偏高对他们购机行为的影响越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手机市场要获得更快的增长,仍需不断降低费用特别是通话单价和裸机价格。

调查表明,被访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业的评价最不满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机通话单价高(72.3%),远高于其它各项,其次是裸机价格高(39.5%)、入网费高(37.5%)和月租费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机配件(如电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话质量差(17.6%)、覆盖范围差(16.6%)、手机维修服务差(15.5%)、不能获得话费详细清单(14.2%)和交费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这种评价在不同年龄、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别并不明显。这再次表明,通话单价高以及手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资费水平偏高既是消费者对1999年市场现状最为不满意的方面,也是影响潜在用户购买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不断调低手机的各项资费标准,仍将是今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的成熟和进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4

内容摘要:sap上周发布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98% 的中国消费者希望与银行、电信企业、零售商、公共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展开更多移动互动,中国消费者因此也成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需求最大的消费群体。

sap上周发布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98% 的中国消费者希望与银行、电信企业、零售商、公共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展开更多移动互动,中国消费者因此也成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需求最大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二(67%)的消费者曾使用移动设备购物,并且期望获得更多移动购物体验。同时,中国的移动交易业务也拥有巨大潜力。在从未体验过移动交易的移动设备用户中,有66%的人对未来尝试移动交易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该研究显示,消费者正利用手机体验日趋多元化的移动商务服务,其中包括搜索产品、响应促销活动、咨询客户服务以及向公共事业单位提交仪表读数等等。绝大多数用户表示,如果企业或零售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支付选项,将促使他们购买该企业或零售商的产品;同时手机未来将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中国巨大的移动商务需求,显然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sap大中华区平台解决方案总经理陆大昕表示,中国消费者对移动商务服务的需求居全球首位,同时他们还希望体验更简洁、功能更丰富的移动商务服务。对企业而言,这里面蕴藏着巨大商机。一方面,企业的外延大幅度地扩大了,更多的业务职能通过移动化设备来完成;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借助移动设备与消费者展开更加个性化的互动和互联,通过将移动设备作为一体化的通信渠道、会员卡、个性化的位置感应产品、自助服务终端,以及包括现金、信用卡或 web 货币在内的支付手段,全面释放移动设备的潜能。

那么,具体到不同行业,需求和机会又分别是怎样的呢?

就银行业而言,中国的消费者纷纷将移动设备视为与金融服务机构开展通信和交易的基本方式。除了语音通话外,高达85%的移动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支付账单(全球平均水平为 55%),80% 的用户用它进行银行转账(全球平均水平为 52%),75% 的用户利用其开设新账户(全球平均水平为48%)。

可以说,移动经济为银行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收入流、吸引新储户、降低成本、减少欺诈并提升客户忠诚度,进而提升市场地位。借助创新型移动银行应用程序和服务,客户还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轻松理财。

就零售业而言,移动设备的爆炸性增长使得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的消息变得更灵通,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移动购物需求不断攀升,给零售商创造了极大的盈利空间。在中国,零售业是移动购物的焦点行业,移动交易的主要对象包括服装(61%)、书籍或电子书(57%)、娱乐服务(45%)、音乐下载(43%)等等。

中国的用户会受优惠券(37%)、廉价服务(31%)以及专属服务(26%)的吸引,通过手机购买产品。零售商则需积极响应新一代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使用移动商务、移动支付技术以及相关工具,从而通过移动设备提高忠诚度,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让我们将目光再投向电信业。目前,移动运营商想要通过提供新的移动商务增值服务,吸引并留住客户。在中国,73%的用户表示如果移动商务的安全性能够让他们更放心,他们会更多地选择移动支付服务,其中 48% 的用户表示需要在使用移动支付方面拥有更多信心。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移动经济时代,消费者希望随时随地便捷地访问各种交易渠道。毋庸置疑,移动运营商能够在消费者采用移动支付服务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此次研究显示,通过提供免费的通话、短信和 web 服务(39%)、个性化的服务(33%)以及低价服务(25%),运营商便能够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核对移动账户的使用数据。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5

目 录

第一部分 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组织与实施

第二部分 调查资料汇总与数据分析 一.小米手机核心卖点

二.市场关注度

三.小米手机用户感受

四.营销策略分析

五.小米市场现状分析

六.问卷的回收统计及情况说明

七.局限性

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第一部分 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背景

继而今天,北京小米科技公司来了一个更加有冲击力的小米手机。只预订用户就有三十万。不可否认的小米手机的宣传很 到位、很成功。但宣传的成功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在真正的开售日开始,小米手机的各种 各样的问题就显示出来了。于此基础上,在各种渠道从小米手机的营销、优势、产品、库存多个方面上进行了资料搜集,并保证执行操作的简易性与客观性,最后对问卷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多小米手机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

二.调研目的

了解小米手机的市场知名度 了解小米用户的购后感受

研究小米手机的市场营销策略

分析小米手机的市场现状

综合总结及建议

三.调研对象:小米手机用户及潜在用户

1,在校大学生男生对小米手机认的可度(调查中)

2,在校大学生女生对小米手机的认可度(调查中)

四.调研方法:口头访问,短信调查,在线网址调查,问卷调查,二手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五.调查组织与实施:

(1)调查时间:3月2日—3月4日

(2)调查地点:安徽三联学院周边及大学城附近

(3)调查人员:朱姗姗、范丹丹、姚瑞、李凡卒

(4)调研时间安排:

2月27日—2月28日:方案与问卷设计

3月2日—3月4日:调查实施

3月5日—3月6日:数据处理与分析

3月7日—3月8日:报告撰写与发布

第二部分 调查资料汇总与数据分析

一.小米手机核心卖点

小米手机的具体配置参数如下:

1、 高通msm8260双核1.5ghz主频cpu,为全球主频最快的智能手机;采用adreno 220

图形芯片;配置1gb内存、4gb机身存储,支持32gb microsd;采用的石墨散热膜,用以解决发热问题。

2、 采用夏普4英小米手机的具体配置参数如下:

○1、 高通msm8260双核1.5ghz主频cpu,为全球主频最快的智能手机;采用adreno 220图形芯片;配置1gb内存、4gb机身存储,支持32gb microsd;采用的石墨散热膜,用以解决发热问题。

○2、 采用夏普4英寸16:9屏幕,分辨率854×480,屏宽63mm,更适合亚洲人持握;

○3、 电池容量为1930mah,官方数据称:联网待机450小时,连续通话15个小时,播放歌曲45个小时,观看视频12小时,大型游戏6个小时。

○4、 通信系统支持gsm+wcdma等7个频段;支持两套卫星系统,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支持a-gps;当然也支持wifi和蓝牙等。

小米手机的外观尺寸为:125×63×11.9mm,重149克,有七种彩色保护外壳,彩色备用电池,及更多的彩色周边产品。小米手机正面有三个按钮是触摸键,菜单、home和返回,侧面有音量键,以及一个自定义的多功能键“米键”,另外一侧是usb接口;背后有800万像素摄像头、闪光灯等。

同时小米手机将开放刷机设置,提供miui和android原生系统,未来miui还将支持其他品牌手机。

二.市场关注度

8月中旬小米手机的发布,成为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上最大的鲶鱼,不但用户关注度集中且增长快速。zdc监测数据显示,9月小米手机品牌关注度已经达到2.7%,排在第八位,迫使诸多国产手机品牌排名下滑。

据近期相关人士报道,有62.5%的消费者知道了解小米手机,说明小米手机有较高的知名度。

消费者了解小米手机的渠道,70%的人是从网络中知道并了解小米手机的。32%是口头传播。14%通过新闻发布会,12% 是通过其他方式。

三.小米手机大学生用户感受

miui系统与android系统的兼容性很好下载应用,基本没有遇到安装失败或者无法运行的情况。

小米手机支持关机闹铃,这点功能对中国人来说很实用。

android4.0系统刚刚才加入的文件夹、截屏等功能,小米手机的miui系统已经提前实现了。

miui系统的百变主题也是小米手机的卖点之一。android原生系统单一的界面风格,在手机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通过变换呈现方式、图标图案改变界面呈现方式,比起单一的界面风格确实更吸引人。

小米手机miui系统优化后确实比android原生系统易用性要强,而且强很多。比如下拉通知菜单栏可以同时打开手机控制开关菜单,在这里可以快速高效管理诸如飞行模式、蓝牙、gps、wlan、数据业务,甚至执行手机重启、关机、锁屏等操作。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6

华为公司情况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华为手机作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其在全球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据idc(国际数据公司)报告,2012年华为智能手机在北美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都位居全球手机品牌第四名且其发展趋势十分迅猛,然而华为手机仍然与其市场的领导者三星和苹果有一段距离。

调查分析

(1)国际手机市场分析

当今国际手机市场可谓是群雄逐鹿。苹果三星两家相争,各大手机品牌比拼激烈。中国的手机厂商虽然几年来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外出货量越来越大,但是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使用上显得能力不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加大产品创新,才能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传统豪强们分一杯羹。

(2)手机消费者购买习惯分析

人们的需求都是依赖于市场,都要通过具有支付能力的特定购买行为得到满足,

所以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人,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现在手机已经遍布全球,哪怕是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们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然而不同国家的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截然不同。在尼尔森公司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全球手机用户调查》中,研究者观察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土耳其,巴西,意大利,俄罗斯和印度10个国家的消费者对手机型号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得出结论:“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手机使用习惯大不相同”。

在美国和英国,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使用智能手机,然而在巴西,印度和俄罗斯,性能可靠的传统功能手机依然是用户的首选。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国家手机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除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还没有建立起智能手机所需的手机网络。总体来说,年轻人更喜爱智能手机。随着这群用户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可以预见智能手机也将随之成为主流机型。华为作为敢于冲击国际手机市场的中国厂商,有必要研究全球各个地区的消费习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华为手机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前景

华为手机优势分析:

①:价格相比其他品牌比较低。

②:华为手机在国外有着较好的口碑。

③: 华为手机在其他行业均有较好的发展,科技力量雄厚。

④华为是世界500强,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7

互联网对商业的变革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使得传统的营销方式也不得不随之改变。在互联网浪潮之下,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浪头非常凶猛,不仅颠覆了传统手机营销规则,更催化了国产手机品牌们的互联网转型,使得手机行业成为互联网营销最热闹、最深刻、最前沿、最多元的领域。在20xx年,我们看到国产手机纷纷触网的热闹景象,也看到他们招式频出、乱象丛生的景象。毫无疑问,20xx年,营销界的主角是国产手机。在这个过程中,国产手机遇到了各行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其解决的方法、积累的经验也值得20xx年各行业互联网转型学习、借鉴。《成功营销》记者逐一探访20xx年积极尝试互联网营销的国产手机品牌们,一同探讨战略如何制定,战术如何落地,以此总结出互联网转型启示录。

?取势:行业颠覆】 谁与小米争锋?

倡导互联网思维的小米搅了局,让同行无法再安枕而卧,但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斗志,促使重新思考并布局互联网。可以说,20xx年 是国产手机们奋起、强烈回击的一年,在产品、渠道、品牌、营销等各个层面,极力诉说品牌故事,释放自身魅力,争抢核心年轻消费群。而这种强烈的回击与 摩擦,也有几分战国时代诸雄混战的味道,手机厂商虽各有优势,销量差距却不大,没有一家可以独傲群雄、处于绝对优势,各家都不肯放松厮杀,手机销量、 品牌关注度、口碑度等排名也动态变化中。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多数所谓的传统企业并不 够懂互联网。互联网营销的创新性、颠覆性玩法,使得部分传统企业甚至乱了阵脚,营销乱象丛生。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有些误解,或左或右,更出现两种极端心 态:传统产业必将被互联网颠覆;互联网包治百病,只有互联网公司才能成功。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某些手机厂商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先来正解互联网 营销。

现象1:陷入互联网颠覆论的恐慌中

正解:和以往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工业革.命 相比,互联网本质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一次普遍性的效率提升,互联网不会取代大多数传统产业,它只是传统产业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效率的工具。互联网带来的 最大颠覆即是信息的流动,会让很多靠信息不对称生存的企业无法继续存活下去。但是互联网颠覆不了商业本质,即提供给消费者需要的极致产品和良好体验,要警 惕舍本逐末。

对此,vivo首席市场官冯磊曾对《成功营销》记者表示:互联网虽然正在颠覆这个世界,但是产品以及品牌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消费者需要获取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也不会改变。

而在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终端事业部ceo曾学忠看来,互联网不能颠覆传统手机厂商的专利技术优势,能颠覆的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过去手机品牌是工程师思维,只知道埋头做手机,而现在是一切以消费者为核心,更多地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去进行技术创新。

现象2:神化互联网营??

正解:一加ceo刘作虎反对神化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是好工具,但是互联网并不神秘,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产品。

互联网让传统营销的路径变得更squo;短squo;了,挖掘和认识消费者的方法变得更多更有效,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也会更加深入。但是互联网营销只是营销的升级/进化,在互联网营销过程中传统营销的4p、4c等要做的功课一样也不能少。荣耀品牌的某负责人如是说。

如何既张开双臂拥抱互联网,又不神化互联网,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反思是传统制造业在面对互联网之际,如果为了迎合互联网,为了赶互联网的时髦,一下子squo;轻资产squo;,squo;利用互联网迅速获得商业成功,甚至把其他环节都外包了squo;断然是不可行的。前联想集团cmo魏江雷则进一步指出互联网营销一定要具备把握供应链、价值链,了解产业环境,了解网络环境三个前提。联想集团中国区消费推广高级总监蒋德坤则从4p角度解读互联网思维——用户中心、互动沟通、数据支撑、平台化。她强调要以用户的口碑为基础,将互联网平台化,在这个平台上做好数据发掘、互动沟通、社会化传播,并完善客服,甚至要鼓励粉丝设计自己的手机,从而拥抱互联网。

现象3:粉丝营销包治百病

正解:虽然小米已多次强调小米的成功不单单因为粉丝营销,但是很多人却仍愿意相信粉丝营销包治百病,照葫芦画瓢依旧奏效,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参与感》一书甚至成为20xx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教科书。但是,早期小米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填补了屌丝们的巨大需求而成功上位,才积累了粉丝和口碑。如果没有成功的市场定位和独特产品,何谈粉丝经济。

杨柘认为:各种营销思维、新的观点在兴起,但其实都可以在市场营销学经典著作中找到,《参与感》就是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squo;营销的出发点要永远来自于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squo;的通俗解读而已。浮躁的时代更需要提升自身的修炼和对经典的解读,而不是盲目跟热潮。洞察消费者需求无时无刻都可以进行,不一定非用一个概念去包装。

在oppo公关总监刘磊看来,手机品牌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粉丝,存在的多是忠实用户。荣耀却认为,大家所讲的粉丝大多数是建立在产品性价比上,而不是建立在真正的品牌情感认同上,这种靠价格策略吸引来的粉丝显然并不算真正的粉丝,只能称得上是用户,也不会有忠诚度。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8

一、 调查目的: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

二、 调查对象:大学生

三、 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五、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书面问卷形式,而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在网络上进行调查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我们制作的电子版调查问卷使用asp.net平台开发,并挂在朋友的个人主机空间上,无需印刷,无需人工分派问卷

2. 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人,最后达到了1237人,并且这些参加我们调查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3. 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六、 调查方法:

1. 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 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我将其上传到我朋友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

3. 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 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 撰写调研报告

七、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23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来自全国16个省市67所高校,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我们小组的营销建议。

1. 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68%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6%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6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 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 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 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 中低档产品较受欢迎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20xx元的消费者占15%,20xx元以上的占12%。

③ 购机地点较集中

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8篇相关文章:

青辰市场调研报告参考8篇

河砂市场调研报告精选8篇

市场调查调研报告8篇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5篇

大学市场调研报告范文8篇

市场调研报告的格式范文8篇

床的市场调研报告8篇

2023旅游市场调研报告8篇

2023oled市场调研报告8篇

青辰市场调研报告8篇

手机市场调研报告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