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详细准备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个案化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量身定制学习内容,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丢小球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丢小球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手眼的协调和身体的灵敏性。
2.发展幼儿四散跑及灵活躲闪的能力,喜欢进行球类活动
重点难点:
控制球按指定方向滚动。
活动准备:
1.已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
2.红、黄、绿、蓝小旗各一面。
3.彩色皮球若干、大呼啦圈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每个幼儿自选一个皮球,说说自己的皮球上都有什么颜色。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随儿歌做皮球韵律操。
大皮球,真有趣,小朋友们做游戏。拍一拍,拍拍拍!跳一跳,跳跳跳!
小朋友们都爱你!
2、教师指导幼儿下做各种玩球的准备动作。
(1)左右手拍球,拍几下,转一下身再拍。
(2)两腿夹球朝前,朝后退跳。
(3)两手旋转球,身体慢慢地下蹲,慢慢地站起来。
(4)手拿球,身体向左右两侧跳,停下时即拍球。
3.自由练习,激发兴趣。
教师启发“我们已学过一些玩球的方法,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玩球的办法最多,而且和别的小朋友玩得不一样。”
幼儿自由练习各种玩球的方法,教师随机指导。
a.左右手拍球
b.自抛自接
c.接反弹球
d.互相滚接两个球。
e.球为腿转
f.夹球跳
g.转球 h.顶球 j.臂滚球
4、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教师提示:“小朋友们玩球的办法真多,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一下。”教师请出1至2位幼儿表演玩球的方法。
(2)教师引导:“老师也想来一个很好的玩球方法给你们看。”教师示范:沿着直线,把手中的球贴着地面用力向前滚出,然后奔跑着去接球,再向前滚出球,一直把球滚到场地所尽头为止。
(3)教师引导:“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玩。”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玩快跑追球的游戏。
(4)在场地的四个方位角上,插上红、黄、绿、蓝四面小旗,鼓励幼儿听从老师的指令,依次向四个方向快跑追球。
(5)幼儿自由选择方法快跑追球。教师提醒:四种颜色的`小旗都要想办法让你的皮球滚过去。什么地方人少,就到什么地方去滚皮球。(注意对玩球困难的个别儿童进行指导)
5、师生共同游戏:皮球去旅行
(1)教师扮演警察,手举红绿牌标志,代表红绿灯
(2)幼儿抱球自由跑动表示皮球去旅行
(3)教师随机出示红绿牌,幼儿见到红牌就停下,见到绿牌就前进。违反规则的幼儿,则进入呼啦圈内
(4)游戏反复进行教师随幼儿运动量调整红绿牌
6、幼儿熟悉游戏后,可由幼儿轮流扮演警察。
7、结束游戏,放松身体
(1)幼儿四散站立,教师手拿四个皮球,间隔一定距离与幼儿面对面站立。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球球,大球球,我们一起玩皮球,皮球滚过来了。”儿歌念完,教师把手中的球快速向幼儿脚下扔去。扔中者,游戏停止一次,随着游戏的进行,逐渐增大难度。第一次,教师扔一个球,第二次,两球同时扔出;第三次,三球快速依次扔出,第四次,两球同时扔出,另两球随后扔出。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幼儿跟着教师拍球的方向,或蛇行走回教室。
丢小球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利用多种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2.能积极动脑解决问题,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球类材料:乒乓球,玻璃球,弹力球,海洋球
2.其他材料:毛巾,斜坡,白纸,鞋带,瓶盖,纸杯,玩具板,沙包,叶子,吸管,积木
3.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的特性(圆、滚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球,感知小球在不同材质上滚动的特点
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球(乒乓球,海洋球,弹跳球,玻璃球……)
(1)幼儿在地板上玩球。
现在请小朋友来我这拿一个你喜欢的球到地板上玩一玩。(自由玩球)
谁来告诉大家你刚才是怎样玩小球的?(我是滚着玩的,拍着玩,扔着玩……)
小结:原来你们在地板上有这么多种玩球的方法,想法可真多。
(2)出示毛巾,幼儿在毛巾上玩球。
看看我这里还有什么?(毛巾)
①幼儿在毛巾上玩球,感知小球在毛巾上玩和地板上玩的不同。
②引导幼儿说出不同
谁能告诉大家小球在地板上玩和在毛巾上玩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讨论:为什么小球在毛巾上滚得慢,一会儿就站稳了。
③让幼儿摸摸毛巾,感知毛巾的粗糙。
请小朋友摸摸毛巾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原来小球在光滑的表面上不容易站稳,在粗糙的表面上能够很快站稳。
二.探索阻力能让小球很快站稳
小球是不是在所有粗糙的表面都能站稳呢?
(1)出示斜坡,鼓励幼儿猜测结果
我这里有一个斜坡,表面粗糙,现在请你们看小球能站稳吗?
(2)借助材料,尝试让小球在斜坡上停住。
谁有办法可以让小球在斜坡上站稳?
小结:有的小朋友是用手帮小球停住站稳的,有的小朋友是用……,大家想出的都是阻挡的办法,要想让小球在粗糙的斜面上站稳,就要用手或用材料阻挡小球。
三.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我这里还有很多材料白纸,鞋带,瓶盖,纸杯,玩具板,沙包,叶子,吸管,积木,你们觉得它们能让小球站稳吗?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交流分享:你是用的什么材料让小球站稳的。
小结:大家都很爱动脑筋,其实只要大家把球放在粗糙的平面上,或者做一个能固定小球的东西,就可以让小球站稳了。
四.延伸活动
老师将材料放于区域活动时间让幼儿进一步探索。
活动反思:
球是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接触,喜欢玩的玩具。我在组织幼儿玩球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尤其是对球的'滚动极为感兴趣,并乐于探索。所以,我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球和动手操作中探索让小球站稳的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简单感知小球是因为遇到阻力才站稳的原因,使孩子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但活动下来虽然整个活动的流程我是清晰的,但科学活动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我并没有灵活掌控整个活动,我的提问、操作要求、小结语正对性不够强,导致孩子都是没有目的玩,目标的达成度不够。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在今后的科学活动中我要更灵活地观察孩子,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多看、多学。
丢小球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辅助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乒乓球、纸、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乒乓球。
(1)直接出示乒乓球,幼儿自由玩球。说说玩球感受。
2、第一次设法让小球站起来的。
(1)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
(2)幼儿尝试方法并相互交流。
3、利用辅助材料让球站起来。
(1)出示纸和小积木让幼儿设想如何让纸站起来。
提问:能不能想办法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2)幼儿实验。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
(3)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4、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活动延伸:
利用其他辅助材料让球站起来。
丢小球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用身体控制球,进行多种玩球的小游戏。
2、能与同伴协一致的进行运球活动。
3、能与同伴合作,共同玩球。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大小、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排球、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等。
2、 艺术体操:球操的录象或vcd。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录象:球操
播放艺术体操录象:球操。
教师:你看到运动员在玩什么?她们是怎样玩球的?(拍球、滚球、抛球)请幼儿自由模仿,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望。
2、准备活动:玩球活动
教师:看了体操运动员玩球,你想玩球吗?
幼儿人手一个球,分散进行玩球活动,鼓励幼儿想出各种玩球的方法。
让幼儿相互交流、学习各种玩球方法。
3、游戏活动:移球游戏
教师:想一想,一个人怎样给球搬家?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搬家”方法,如:两手心托球、用手背托球、用一只手和手臂夹球、把球夹在引导幼儿想一想:两人合作该怎样搬运球?请两个小朋友示范运球,然后两两结对进行运球练习。
采用接力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胸夹球。安排幼儿两两面对面,用胸部或腹部夹住球往前走。(可采用接力赛进行)
结对开展集体游戏:背夹球。采用接力赛形式进行,让两个幼儿背对背,用背部夹住球往前走。
4、放松活动:玩球。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开展律动表演拍手、打气、向上轻轻跳起等动作。
5、玩球调查交流活动。
(1)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大调查表)你知道有哪些球?人们是怎样玩球的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表格中进行简单的图形记录,并统计出数量。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调查表,请孩子带回家进行调查,启发幼儿用简笔画或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
活动反思:
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从爱玩球发展到会玩球。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素质完善人格,自定游戏规则。经常左右手运球,还能开发左右大脑,使肢体各部位平衡。在活动中鼓励幼儿手脑并用,以会玩为切入点,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会到玩的乐趣。
丢小球教案篇5
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也很协调。而晨锻时,他们对球类特别的感兴趣,但大多数都选择踢和扔。所以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让每个孩子学习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用身体夹球侧身并步走,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2.通过双人运球,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怕困难。
活动重难点:学习小螃蟹用身体夹物侧走,并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经观察过小螃蟹走路的特征。
物质准备:小螃蟹胸饰,球(数量为幼儿的一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已游戏的口吻介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螃蟹们和妈妈一起去散散步吧!”幼儿学小螃蟹跟着妈妈横着走。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来拉?(小燕子)
2.准备活动
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做准备运动。
师: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了(上肢运动—两臂在体侧 上下摆动),多开心啊飞到树林里,许多小树被春姑娘吹得摆呀摆的(体转—身体左右转动),真带劲。小燕子飞到公园里,看见许多小朋友在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真好玩(下蹲运动),有趣极了。小燕子又飞到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大象,大象的鼻子长又长(腹背运动—身体前屈学长鼻子大象走),像老爷爷拄着拐杖向前走。小燕子又飞到了幼儿园里,看到了许多小朋友在玩皮球(跳跃运动),它们也学着跳上跳下。小燕子还看到了爷爷奶奶在做运动(捶捶背,敲敲腿、拍拍屁股)轻松轻松。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模仿小螃蟹走
1.海龟爷爷给我们准备了一份礼物(许多小皮球),但是呢,海龟爷爷年纪大了,要我们自己去把它运回家。妈妈给你们在家里准备了一个大筐子,请你们把它运到筐子里。
2.现在请你想个办法,运一只球回家吧。(教师在旁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运球方法,教师小结。(强调侧走)
(二)引导幼儿双人运球
1.刚刚一个小螃蟹运一个球累了吧?(累)现在请你找一个好朋友,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运一个球好不好?
2.幼儿选择好朋友之后一起侧走至海龟爷爷家。
3.幼儿合作运球,教师在旁指导。
4.幼儿讲述自己的玩法,教师小结。
(三)介绍新玩法(两人抱球侧走)
1.孩子们用的方法都很不错,但是我发现有一组小螃蟹用的方法很好,球也不容易掉下来,速度也很快,请他们给我们示范一下好不好?
2.教师分解示范讲解
第一步:两人面对面站好
第二步:将球放在两人肚子中间夹好,抱紧,防止球掉下来。
第三步:同时跨出外面一只脚,同时喊“1”;另一只脚靠上时喊“2”。
3.幼儿按照新学方法将剩余的球运回家。
(四)游戏部分
1.我们今天学了一种运球的新方法,现在用这个方法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2.交代游戏规则,幼儿游戏(两次)。教师纠正个别幼儿并作总结。
三、结束部分:
小螃蟹跟着妈妈随音乐做放松活动。(鼓励幼儿先自己拍拍手臂、膝盖,再互相拍拍手臂、膝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学会双人运球,用身体夹物侧走,同时体验游戏的快乐。我们班的孩子本身对球类就很感兴趣,所以表现都很踊跃。第一次试教课时由于我规则没有讲解清楚,造成活动秩序有点混乱,在园长及各位老师的指点下,我对教案作了调整。在第三次活动时强调了游戏规则,并重点介绍侧身并步走,效果明显比上次活动好了许多。但是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侧身并步走的时候脚是成45°迈出去的,在介绍规则之前可以用图谱来示范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让孩子更好的理解!
丢小球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班级的玩具箱里放置着一些乒乓球,和其他各种小球,幼儿每次在玩玩具时都对这些小球很感兴趣,但是每次玩球之后,球都散落一地。当我要求他们捡起来放好时,他们都会和我抱怨,球会滚动,放不住。于是我产生了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寻找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呢?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培养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2、情感目标:让幼儿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小球易滚动的特性,并且进行各种尝试,寻求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幼儿,让他们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提前给幼儿渗透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可以一个人单独玩,也可以分组玩,鼓励孩子采取多种玩法。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大胆设想。
1、提出问题: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宝宝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可进行提示:可不可以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实践。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老师在巡回辅导时,应用语言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就组织好将来在交流中要表述过程的语言。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还未完成的孩子,减少消极等待。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延伸活动:让孩子利用其它材料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发现小球易滚动的特性,并让幼儿自己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做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启发引导比较到位,活动很成功。这是我本节课的优点。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活动中,我对幼儿鼓励性的话语说的较少而且比较单一。其实在幼儿表述自己如何让球站稳的方法时,我可以说“恩你动脑筋拉”,“ 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等等之类的话语,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以后值得注意。
丢小球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物质准备:一张大的《小球站稳了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两张纸。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小球。我们自由的`来跟小球玩一玩吧。
2、集中交流。
师:你在玩小球时,发现了小球的什么秘密?
幼儿乐意讲述自己的发现,如:小球是圆形的,小球有各种颜色等。
3、发现现象。
师:小球玩累了,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在放球过程中,有乒乓球从桌子上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我们还是把它们先放在盒子里吧。
(二)提出问题,引发设想。
1、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会从桌子上滚下来?怎样让小球站稳?
教师鼓励幼儿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大胆设想,说出多种方法,如可以把小球握在手里(用固定的方法),可以把小球放在杯子中(卡住小球),可以把小球夹在积木的中间(用夹的方法),把小球放在小篮子中(用圈住的方法)等等。
2、再次提问:这是什么?(一张纸。)今天我们就要用一张纸来帮助小球站稳,你觉得可以吗?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大胆设想,并大方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说说:我是怎样利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的?
3、再次尝试。
师:原来我们用一张纸就可以让小球站稳。没有成功的小朋友再来动动脑筋,让小球站稳。成功的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四)集中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教师将幼儿讲述的方法记录在《小球站稳了记录表》上,并进行总结。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丢小球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大暑教案7篇
★ 初中篮球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