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的活动方案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活动方案还包括危机管理和应急计划,活动方案通常包括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拉手的活动方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拉手的活动方案6篇

拉手的活动方案篇1

组织方:黄河双语学校五年级b班家委会

活动时间:xx年5月17日周五

参与学校、班级:东营市胜利振兴小学五年级一班 黄河双语学校五年级b班

二、活动理念:

教育需要创新,需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新《课标》下的教育强调:教育内容要根据现实,依托现实,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三、活动目的:

1、“手拉手”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2、亲自考察并了解地域文化,感受体验东营特色——万亩槐林,养蜂人,海港等;

3、落实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手拉手”活动方案:通信——见面——交流;发挥特长,取长补短。

四、活动安排:

1、6:30在学校门口集合,集体前往东营港参观、考察;

2、10:20到振兴小学与五一班同学联欢、见面;

3、11:50和手拉手同学一起就餐;就餐后返回学校联欢、互赠礼物;

4、下午2:00参加振兴小学“亲近大自然”远足活动,深入了解手拉手学校校园文化、地域文化;

5、3:30返程;

6、家长5:00在四小门口接学生。

五、注意事项

1、在参观游览时注意纪律,不服从管理者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来接回家;

2、时时刻刻牢记:我的一言一行代表学校,讲文明话,做文明事。

3、穿夏季校服+秋季校裤(绿色款),带水壶、春天、夏天的古诗,周报合集,为手拉手同学准备一份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或者书信,带对方写给自己的书信;

4、准备一项才艺,联欢时备用;

5、家委会的家长要把班上32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6、跟车家长名单:牛子靖妈妈:郭淑丽;刘珂羽妈妈:郑英;郭特金妈妈:吴月华;王俊铎妈妈:张凤霞;王瑞莹妈妈:xx;张雨琛妈妈,田东玉妈妈:王翠玲;巩小丫妈妈(8人)

拉手的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主题:

为孩子找一个成长伙伴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争“手拉手章”。

二、活动理念:

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我校的队员大多家庭条件不是太好,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来民工的孩子。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多交一个朋友,

收获一份友情。对于他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两校的队员们能在活动中学会团结互助,能共同进步。

三、活动目的:

1、让我校七支小队与对方的小队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伙伴,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双方学生在学

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2、通过少先队员小队之间的交流,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培养乐于助人、团结

友爱的健全人格。丰富校园生活,陶冶高尚情操。

四、活动准备

1、与对方学校大队辅导员联系,确定小队,商量活动内容,达成共识。

2、布置背景。

3、与家长沟通、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

4、队员教育(纪律、礼仪、卫生、生活等)

五、手拉手章达标标准:

1、随时准备帮助别人。

2、在大队、中队组织的手拉手活动中表现好,听从辅导员老师安排,遵守纪律。

3、与对方学校的小朋友结对,学会感激别人的帮助

4、与“手拉手”好朋友保持联系,协议期间坚持通信(通讯)。

六、活动时间:

20xx年 1月 23日

七、活动地点:

秦淮区夹岗门小学

八、活动内容:

1、开展“你我手拉手成长心连心”主题活动。

(1)、升国旗,奏国歌。

(2)、双方辅导员讲话。(介绍学生情况和布置“手拉手”活动的内容)

(3)、对方学生代表讲话。

(4)、小队之间找朋友。

(5)、组织小队队员填写“手拉手友情卡”,互相拉着小手,挥动着友情卡,齐声高喊:“红领巾,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6)、接受好朋友赠送的一幅春联和一个小礼物。

(7)、邀请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干一次农活,吃一次团圆饭。

(8)、合影留念。

(9)、小队队员一起做一件服务社区的好事,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宣传员”。

拉手的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设计理念

本课教材的脉络与重点在于:通过社会生活事例及交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能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新同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小,喜玩好动的特点,我采取谈话交流式与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交流、表演,让学生懂得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三、活动目标

1.结识本中队小伙伴

2.主动为小伙伴着想,初步懂得真诚友爱的道理

3.与小伙伴“手拉手”结对互助

四、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五、活动准备

友谊树、各形状的友谊叶、友谊盒、彩色卡纸、双面胶带、彩色笔、勾线笔

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六、活动流程

(一)共话友谊:

1.大拇指游戏:学生在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向所有师生问好,并听老师口令做放松动作:点头、左、右、顶牛,再来一次。

2.分享:学生谈玩游戏后的感想?

3.教师实例: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起了我的那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出示课件。教师逐步出示小学时的自己和好同学、初中时的自己和好同学和高中时的自己和好同学的照片,以及到现在依然亲密无间的照片,并分别做介绍,(背景音乐周华健的《朋友》)

提问:你们想交到这样的朋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种下这棵永远常青的友谊之树吧。(出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

(在这个环节,教师用大拇指游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问好模式,用“自我暴露”法真诚地向学生介绍自己与同学的深厚友谊,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引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

(二)友谊叶分组

1.找友谊树分组游戏:请学生在友谊盒里抽出一片叶子,根据叶子的形状,找到相关的那颗树,并赶快围着小树坐好。(播放伴奏《找朋友》)(这里学生先不贴手中的叶子)

2.每组给友谊树取名并写字树干上,还要比一比哪组速度最快。

(这个环节根据树叶形状分组是为了打破学生平时固定的友谊圈,多去接触不太了解的同学,给友谊树取名既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同心起来又能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共种友谊树

1.让每组学生自主推选出一位学生来汇报树名。(这里教师要表扬他们取得树名真好听)

2.让友谊树长叶: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成为要好的同学?用最简单的一两个词也在树叶子上,并贴于友谊树上。比一比哪棵友谊树在最短的时间里树叶长得最快?

3.学生活动,并说说小组讨论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还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四)互赠友谊卡

1.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友谊方面的苦恼和不开心的事情?

2.学生讨论帮忙找出原因并给建议。

3.课件出示:有人说,朋友是夏日里一阵清凉的风,朋友是冬天暖暖的太阳。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闹过矛盾,也许你现在有些心里话特别想对她说,也许……就请你们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在友情卡上,送给同学。

4.学生制作友情卡。(伴奏《友谊地久天长》)

5.传送友情卡(背景伴奏《找朋友》)

6.分享:请收到友情卡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请没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学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说说为什么?以后该怎么做?

7.提问:听了没有收到友情卡同学的话后,你们又什么话要说?现在你会把你手中的友情卡送给他吗?

8.请本来没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学,后来收到了友情卡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9.学生上来把友情卡贴在友谊树上,把友谊树打扮得更美丽。

(看时间,来不及,只抄划线部分.这个环节,让学生说自己的烦恼,其他学生找原因给建议,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同学间需要双方的真诚、理解和宽容,这样友谊的花儿才艳!通过赠送友谊卡,帮助他们增进友谊。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场上的每个变化,注意没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学,教师自己多准备几张卡在场上送出,让每个学生笑脸而归,不留遗憾。)

拉手的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让两个城市的两个班级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伙伴,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双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2、通过活动,让队员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份真挚的友谊,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二、活动主题:

手拉手,共同搭建爱的桥梁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沙湾县第四小学

五、参与人员:

沙湾县第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阿克苏市第五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

六、活动内容

1、两校学生手拉手,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2、平时写信或网络交流生活和学习中的趣事,倾诉烦恼或寻求帮助。

3、在重大节日、生日进行自制贺卡、互送礼物。

4、假期进行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友谊。

七、活动程序

1、建立两校手拉手学生信息库。

2、组织学生开展书信交流活动。

3、共筑爱的桥梁,分享友谊成果。

八、注意事项

1、诚恳待人,尊重对方,杜绝一切不良现象;

2、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拉手的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主题

同在一片蓝天下,情系留守小伙伴;

手拉手,找朋友,迎奥运,共进步。

二、活动背景

“手拉手”活动是少先队的品牌活动,多年来,通过“手拉手”活动,许多队员结成了好朋友,并在实践体验中国共产党同进步。“留守儿童”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学校,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千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2007年暑假,常师附小大队辅导员参加了省少工委在湘西举行的少先队辅导员研讨班,亲历了湘西留守儿童的生活,并遇到了自己的同学、现任桑植县沙塔坪乡完全小学大队辅导员的刘忠林老师,二人决定架起两校少先队员的桥梁,开展常师附小和沙塔坪小学的手拉手活动。

常师附小地处常德市城区,是常德市城区唯一的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学校建立于19xx年,现有学生1380名,教师64名。学生大部分都生活在常德城区,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学校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手拉手”活动,和临澧县斋阳小学、慈利县江娅希望小学建立手拉手关系,并在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建立了“德育实践基地”。

桑植县沙塔坪乡地处湘西山区,距县城45公里,全乡一万五千多人口,辖管25个行政村,全乡一所农村省级骨干初中,一所中心完小,九个村片小,小学有一千余学生,中心完小有学生7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占60%,学生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生活方式单一。中心完小建于40年代初期,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硬件设施较差,校舍破烂不堪,因为学生距离学校比较远,实行寄宿制,但是学生连就餐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浴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

三、活动目的

1、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两个学校的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手拉手伙伴,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促动,共同进步。

2、通过“手拉手”活动,使湘西的留守小伙伴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友情的温暖,战胜困难,坚持学习,立志成才,使常师附小少先队员深入了解国情,学会珍惜,更加奋发努力。让队员们通过实践体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利用常师附小的队员们生活条件方面的优势,通过“手拉手”活动,为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做一些实事。

四、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

以开展学生“手拉手”结对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

1、交一个朋友。通过大队部组织的活动交“一对一”或“几对一”的“手拉手好朋友”。

2、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的情况,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抒发自己对身边和彼此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倾诉自己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进步与快乐、困惑与烦恼。写信寄信全要由队员本人独立完成,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我们提倡城市孩子给湘西小伙伴写交友信时随信寄上一枚的邮票,一张信纸和一个未用过信封,这样做是为了不增加贫困小朋友的负担,保证交友活动顺利进行。当孩子们接到远方朋友的回信时,要提醒他们保持联系,持之以恒,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互相学习,教给孩子们怎样交友收获大。

3、给小伙伴送上一份礼物(如城市的孩子可以送一本书、一件文具或帮助订阅一份报纸,山区的孩子可以送家乡的特产,让城里的孩子对山区更加的了解)。

4、为小伙伴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5、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新本领)。通过城乡学生之间的结对,切实使少先队员在进城或下乡的实践过程中,接受锻炼,改变观念,更新思想。

第二阶段

组织开展“城乡小学生相聚”活动,努力给“手拉手”小伙伴创造见面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友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先组织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的“见面”,在寒暑假时可以在家长的支持下组织学生进城或下乡体验生活)

以“我与小伙伴一起学”为主题,组织队员观摩或参加对方学校的学生活动或比赛。

开展以生活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我把小伙伴带回家”活动。

五、活动建议:

1、帮助孩子写好信。互相通信要有内容,应该鼓励孩子提几个好问题。善于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讲给朋友听。

2、帮助孩子做一点化无用为有用的事。主要是把没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如学生家里没坏又不用的东西多得很,小时候看过的书,大了就不想再看,又无弟弟妹妹。还有并没有破旧的旧书包、学具等。手拉手过程中的援助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如果说有物质上援助,也要是化无用为有用,千万不能变成比谁的父母有钱。

3、帮助孩子们把他们的体会集中起来交流,让别人也来分享他们交友的快乐,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可在一定时间搞一次小结,开一次班(队)会

4、此活动应与队员争章紧密联系,注重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力争使此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常德师范附属小学

拉手的活动方案篇6

根据团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传递青春正能量,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5月——11月。

二、活动内容

1、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留守儿童。

学校德育处下发通知,要求各班召开“传递青春正能量?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家庭、学习情况,焕发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发动学生跟留守儿童结对子,写信等活动。

2、开展“传递青春正能量——承载留守学生之梦”活动。

广泛开展“心愿直通车”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实现微心愿,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参与方式分两种:一是和家长一起在“心愿直通车”网站选定心愿,直接联系留守学生,帮助其实现愿望;二是通过参加团组织集中开展的“心愿直通车”活动,现场将心愿礼物送给留守学生。

3、开展“传递青春正能量——志愿者在行动”。

号召学校党员、团员教师参加志愿者行动,到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在暑假期间为留守学生开展学习辅导、文体活动等相关课程,

4、开展“传递青春正能量——捐建‘红领巾读书角’”活动。

(1)集体捐建。发动各班级为留守儿童自主捐建一个或多个“读书角”。

(2)个人捐建。发动家长或者爱心人士对口一个学校的少先队中队,自主捐建一个或多个“读书角”;也可以几个人共同捐建一个或多个“读书角”。

拉手的活动方案6篇相关文章:

活动方案策划的模板参考6篇

学校的社团活动方案6篇

的活动方案最新6篇

大班的艺术活动方案6篇

蚕的创意活动方案优质6篇

感恩的班级活动方案6篇

亲子阅读的活动方案推荐6篇

幼儿的一日活动方案参考6篇

有关孝的活动方案6篇

三月三的活动方案6篇

拉手的活动方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