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撰写教案时,常常会关注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培养,确保全面发展,通过分析优秀教案,我们可以学习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1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葡萄沟

2、在我们的祖国边疆有一个好地方,那就是——

3、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新疆葡萄沟的美丽风光。

二、师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1、标小节序号,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找出本文的多音字;

2、读通课文。

四、检查自学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杏,阴

2、多音字:好客,钉着,水分

五、讲读第一节

1、用——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2、新疆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从文章找句子回答,用()表示。

盛产水果

葡萄多、美

葡萄干有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3、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4、点出“盛产”,自由读第一句,请你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月月有水果)

从哪些句中看出——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九十月份……

揭示总分关系。

师引读:那里盛产水果——

第2句和第3句的关系是“总起分述”的关系。画示意图。

5、齐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六、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生答)

出示:

盛产水果;

葡萄多、美;

葡萄干有名

2、我们还背诵了第一节,指名背诵。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葡萄多、美和葡萄干有名。

二、体会葡萄多、美,葡萄干有名

小黑板出示第二节

1、引读: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就像——,到了秋季——。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一个葡萄的世界。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里为什么是葡萄的世界?自由朗读这节,自己体会。

交流:

①展开,一个个,绿色,凉棚(枝叶美)

一个个——数量多

展开——范围大

绿色——颜色美

凉棚——枝叶茂密,向四处展??

为什么说葡萄的枝叶像绿色的凉棚?(什么叫“凉棚”)

“绿色的凉棚”和“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有什么不同呢?

读出“枝叶美”的语气。

②一大串,红的、白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美)

把“五光十色”改成“五颜六色”好不好?为什么?

“五光十色”体现了不仅颜色多,而且有光泽。

“极了”——美到极点,加重语气。

读出“葡萄美”的语气,注意语速加快。

③热情好客,准会摘下,最甜,吃个够。(人情美)

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维吾尔族老乡怎样招待客人的呢?

准会——一定会。

什么叫“吃个够”——葡萄多,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用热情的语气,读出“人情美”。

3、齐读第三节。

过渡: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去卖,有的运到山坡上的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三、用绘画的方法理解“阴房”

师:阴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1、默读第三节,用——划出阴房构造的句子,用~~划出制成葡萄干的句子。

2、男生读阴房的句子,女生读制成葡萄干的句子。

3、引读:阴房——,样子——,四壁——,上面——,里面——。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4、请你画出阴房的样子,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体会阴房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5、交流。

6、师:设计出如此巧妙的阴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反映。

板书:勤劳智慧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依据板书总结全文;

2、让我们面带微笑朗读全文,让我们一起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写段训练:

在我们祖国像葡萄沟那样甚至比它更美好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课外去寻找资料阅读,然后以“__真是一个好地方”为题写一段话。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各种乐器的名称,会写7个一类字,对各种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鉴赏力,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同学间互相介绍和老师在大屏幕上演示,使学生对各种乐器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能自己去了解其他乐器。

3.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乐器的了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并帮助他们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乐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7个一类字。

教学准备:课件、乐器、字卡、磁带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并了解乐器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今天老师要领大家走进音乐世界,仔细看大屏幕,看看有你认识的乐器吗?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二、认识各种乐器

1、组内互相帮助认乐器名称,强调一些字的发音。锣、笙、唢呐、琵琶、萨、簧

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乐器,你们一同来认识一下吧。

3、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请学生来介绍。

4、找朋友: 我们刚刚认识了那么多的乐器,现在老师这里有乐器的名称和图片,请你们找朋友,找对了后领读。

5、看书上的图片,想想两幅图中乐器有什么不同?小组内讨论

6、齐读词语卡片

三、听音猜词语

磁带放音,猜:唢呐、架子鼓、古筝、二胡、萨克斯

四、作业:

1、向家长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乐器。

2、认读文中的乐器名称。

3、自制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各种乐器的名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乐器名称:

1、同桌互读自制的乐器名称卡片。

2、开火车读卡片。

二、 多种方法识字

(一)观察生字特点

例:1、锣、钢由金属制成

2、唢呐用嘴吹

3、扬、提与手的动作有关

4、架

(二)引导学生学生字

1、形声字法学锣、钢、架

锣:本义指的是铜制的一种乐器:铜锣。锣鼓喧天 紧锣密鼓

钢:①ɡgāng

钢铁,可指人意志坚强。

钢蹦儿,指金属辅币。

钢笔、钢筋、钢琴

②gàng

把刀放在布、皮、石头等上面磨,使它快些。把刀钢一钢。

架:上声下形,用作支撑的东西。

放书的是书架 ,支撑葡萄秧向上爬的是葡萄架。

2、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其他5个字(举例:适合方法)

唢:数笔画最后一笔是点

呐:部件组合

扬:数笔画,注意与杨区别

师出示几个句子帮助生理解

①我扬手向他们告别。(高举)

②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在空中飘动)

③我向天空扬了一把花瓣。(播撒)

④老师表扬了他。(赞扬)

三、练习巩固

读词:唢呐 表扬 钢笔 神采飞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 2、学习二类字

3、指导书写 4、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一类生字,组词。

2、读有乐器名称的字卡。

二、学习二类生字

1、从乐器名称中,拿出二类生字来读。

2、学习二类生字,小组内练读

三、指导书写:引导看清字形,唢的最后一笔是点。

四、完成练习

1、找乐器

课前已让调查,课上说说,组内交流去了那些地方?找到了哪些乐器?

2、听音乐说(写)话

(1)你喜欢听什么音乐?每次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想到什么?

(2)播放一段《春节序曲》,引导学生想象说说想到了什么?并写下来,注意乐曲的节奏,充分发挥想象。

四、作业:回家听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和父母说说感受。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乐队

锣、唢、呐、钢、扬、架、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小乐队

教学过程:

1、组成调查小组:调查班级学习各种乐器的情况。

2、研究乐队组成:根据班级各种乐器的掌握情况,研究乐队如何组成。

3、确定演奏的曲子。

4、利用课余时间来排练。

5、汇报演出。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8个一类生字,会读14个二类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用部件组合法学习“表、班、级、课、佳、桌、养”,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永”。

3、通过学习这篇小故事,让学生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关爱别人不仅能够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给予了别人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一类生字。

2、能够感悟故事大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词语卡片、学生自制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课文,感悟大意。

2、认读一、二类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从你们入学的那天起,老师就伴随着你们的学习生活,有人形容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有人形容老师的笑容很灿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老师的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学生齐读)

二、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桌。

3、三名同学试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同时数一数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

4、谁来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人)

老师为什么要学生们画画?(因为那天是母亲节,老师想让孩子们画一幅画送给自己的母亲。)

老师为什么“惊讶不已”?(老师觉得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们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妈妈得到一顿丰盛的佳肴,可是这个孩子却画了一只手,她很奇怪。)

5、看到了道格拉斯的画,同学们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这是谁的手?)同学们是怎样猜测的?结果呢?道格拉斯为什么要给妈妈画一只老师的手呢?他想让妈妈得到什么呢?

6、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为什么不画丰盛的佳肴,而画老师的手呢?“永恒”一词,可见这双手给孩子带来了多少温暖,多少快乐!

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读一、二类生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文中认读一、二类生字。

3、读字卡。

(先按顺序读一遍,再打乱顺序读一遍,最后学生指名读卡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检查一、二类字的认读。

2、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二类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三、学习一类生字

表:上下结构,一字旁

报表、华表、发表、课表、表白、表达、表

示、表情、表亲、表面、表里、表里如一、表里不一、表明、表皮、表态、表扬

班:左中右结构,王字旁

当班、倒班、交班、领班、轮班、上班、加班、同班、下班、白班、夜班、班白、班车、班会、班级、班机、班长、班子、班师、班主任

级:左右结构,绞丝旁

年级、班级、市级、首级、级别、级任、

高级、中级、上级

课:左右结构,言字旁

开课、上课、下课、课本、课表、课内、

课时、课外、课文、课业、课桌、课题

永:注意笔顺,永远、永久、永不掉队、永远牢记

佳:左右结构,单人旁

佳话、佳节、佳人、佳言、佳音、佳作、佳句

桌:上中下结构,卜字旁

书桌、桌布、桌灯、桌面、桌球、桌子

养:上中下结构,八字头

放养、户养、家养、领养、生养、学养、

养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活、养父、养母、养女、养生、养子、养鱼、养路

四、复习巩固生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书写一类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重点指导“表、班、级、佳、养”5个字。

表:注意第3笔是竖,第5笔是撇。

班:第四笔是提,第五笔是点。

级:注意笔顺,第五笔是横折折撇。

佳:注意右半部分两个土的笔顺和位置关系。

养:注意笔顺,第6笔是撇,第7笔是捺,写在横上。

二、做课后练习。

1、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要求学生认识这9个词语,会写并记住.

2、读一读,说一说。

你都和谁握过手?

读了《温柔的手》,再读《老师的手》,说说老师的手是什么样的?

3、读一读我写的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激发学生自己创作的兴趣。

三、 作业设计:

握一握爸爸、妈妈、老师的手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

老师的手

表 班 级 课 永 佳 桌 养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象声词。

情感目标:感受声音带给人们的喜悦,体会人们对春雨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象声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象声词,体会人们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读新课

放一段音乐:听,这是什么声音?对,是雨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春天的小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用心听一听,春雨都发出了哪些声音?

2、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叫“象声词”,把学生找到的象声词贴在黑板上,(叮叮咚咚、嘀嘀嗒嗒、淅淅沥沥、哗啦哗啦、啪啦啪啦、嗵 嗵嗵)

三、学习基础知识

1、指名学生朗读象声词。

2、找出这些字的构成规律。指导学生记忆。

这些象声字大多是“口字旁”,而且都是形声字。

3、分析“口字旁”和“-氵”的象声词。

4、学习“伞、顺、森”,注意强调读音。

四、用多种方法识记这些字,并指导书写。“顺”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五、再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

1、大胆质疑,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解答不了的提出来。

2、汇报朗读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象声词,体会作者对春雨和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出示词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象声词,你能从这么多生字卡片中把它们找出来吗?指名学生读一读

二、逐段学习每段课文内容

1、轻轻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雨下了很长时间)

2、你听到顽皮的小雨发出声音吗?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

3、听到“叮叮咚咚”、“嘀嘀嗒嗒”这样的声音,你心情怎样?怎样来读更好呢?指导朗读。

4、雨,不大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这就是春雨的特点。你能结合这句话说说春雨还有什么特点吗?

5、春雨就是这样绵绵地滋润着大地,唤醒万物的。你们说,这春雨可爱吗?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

6、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春雨汇集在地上的样子。你知道春雨为什么这么高兴吗?那我们怎样来读?指导学生朗读。

7、走在雨中,侧耳倾听,你会听到什么声音?读第六自然段 。

这声音如此的美,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音乐厅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再次播放春雨的录音,再读这段,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感悟。

8、春雨如果汇集在树叶上会是什么样子呢?读下面的四个自然段。你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多么神奇而美妙。这也是让句子发出悦耳的声音带给读者的快乐。指导朗读。

9、春风看到了,她连忙来凑热闹,这下可好了,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像什么?各种各样的鼓都敲了起来,像是悦耳的打击乐演奏。太美妙了,我们再来读一读。

10、在春天的小雨中,我们聆听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作者能把雨中这些声音细腻地写出来,就是他能聆听生活。小朋友们也要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倾听生活中悦耳的声音,并能在你的表达中让句子发出悦耳的声音。

三、完成课后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象声词,还知道了在文章当中使用象声词有哪些好处。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

给学生几个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一些象声词来。

比如:夏天下大雨时;新春联欢会上;除夕的夜晚等。

四、布置作业

看看妈妈做饭。你能听到哪些声音?你能感受到什么?画上一幅或几幅图画,并为妈妈做的事情配音。还可以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看到这些时的感受。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一类生字及10个二类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读懂课文的内容。

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能从多角度感受到小老鼠旅行过程中的危险与收获。

3、通过读文,能够深深感受到小老鼠身上所具备的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目标和梦想不怕艰险与困苦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乏、要、受”三个一类生字,并理解课文所的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领读难以读准的字音。

2、采取多种方法读文。

指导学生读文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二、识认一类生字。

乏:小篆像是“正”字的反写。《说文》:“反正为乏”。所以乏的本义是“不正”。不正则不完善,于是有“缺乏”的意义。这是本义的引申,后来成了乏的常用义。又引申为疲乏、困乏,人困马乏,乏味、不乏其人。

要:会意字。小篆像双手叉腰的形象。这是“腰”的本字,因为腰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于是引申为中枢、关键。又引申为要点、纲要。又引申为概括、总括。

要还是多音字: yào 需要、重要

yāo 要求

阻:本义指“险要的地方”,又指道路的难行。引申为阻碍;阻止。阻止、阻碍、阻挡;山川险阻,通行无阻。

望:登高远望、望尘莫及、拜望、盼望、望子成龙、喜出望外、丰收有望、威望

但:形声字。本读作tǎn,是脱衣露出上身的意思。后来借作“只”、“反”或“徒然”的意思。其本义便写作“袒”来表示。但愿、但是、但凡

受:甲骨文、金文的受字,上面一只手,下面又是一只手,中间为“舟”,表示一方给予,一方接受的意思。所以受字的本义,既有给予的意思,又有接受的意思。在古书中两种用法并存。后来在受字旁再加手旁,另造一个“授”表示给予的意思。这样,受字后来就专作“接受”的意思来使用了。

受用、受命、受宠若惊、受贿、忍受痛苦、受害、受风、受暑

晚:本义是日暮、傍晚。引申指夜间。又引申指相对意义的“晚”,即“迟”。又引申为将终了、一个时期的后一段渗入:晚年;晚期;晚唐、晚辈。

沉:甲骨文中。间像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的意思。上古把牛沉入水中,以祭祀山林川泽,这是一种祭祀仪式。沉,本义是“没入水中”,与“浮”相对,沉重、沉淀、沉思、沉醉、下沉。

三、练习

1、读课后“读一读”词语,并试着造句。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读一读一、二类字,词语卡片。

2、齐读课文。

二、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 )——( )自然段讲了旅行前的准备。

2、( )——( )自然段讲了旅行中遇到了危险。

3、( )——( )自然段讲了小老鼠旅行的收获。

(二)多种方法读1—4自然段。

1、指导朗读,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对话时的语气。

2、你想对小老鼠的父母说些什么?

(三)读5—9自然段,思考问题:

1、旅行中小老鼠遇到了哪些危险、困难?

2、读读重点词语,如:幸免一死、数次迷路、受尽惊吓。

(四)读10—12自然段,思考问题:

1、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读完文章你最想对谁说一说心里话?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连一连”练习题。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读生字词卡片。

二、指导书写。

要:注意“西”的正确写法。

受:与“爱”区别讲解。

乏:共四笔

三、完成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读一读”、“背一背”。

2、熟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五、板书设计:

小老鼠去旅行

海滨旅游 遇到危险 咬断尾巴

数次迷路 爬上山头 贪婪观望

安宁满足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6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温柔的手》是长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板块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以一个小姑娘找妈妈为线索,赞扬了母爱的伟大。作者巧妙的构思,温婉的笔触,不禁使人感动,同时,我们也感动与小姑娘最朴实、最自然、最真切的回答,感动于天下最动人的母爱。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课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文章内容生动感人,很容易感染学生,但本课要求识、写的生字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随文识字边读课文边结合生字表中的拼音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文中一些生动的词句有感情的朗读,既识了字,又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同时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和基础,采用随文识字、自主识字等方法边读文边学生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文中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正是由于妈妈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关爱

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才是最温柔的、最美丽的,孩子爱妈妈。

教学重点: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温柔的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了课题,

你想到了谁的手?(妈妈的手)为什么?(因为妈妈的手是温柔的)

2. 学习“柔”字,拼读、组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1. 朗读第1自然段。

(1)学习“城”字。(出示字卡)谁认识这个字,请你当个小老师教教大家,拼读,

组词。小姑娘和妈妈来到了一座怎样的城市?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市。齐读,读出语气。

(2)学习“牵”。(做动作)和你的同桌做一做牵手的动作。观察字形,师讲解:“牛”表示拉车的牲畜,“秃宝盖”表示拉车的横杆,“大”表示绳子。拼读、扩词。

(3)小姑娘看到了什么?学习“趣”读字音、组词。用“兴趣”练习说话。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学习“掌”,伸出你的手掌看看,扩词。结果怎样?“走失”是什么意思?假如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和妈妈走散了,你的心情会怎样?课文中是用哪个词写出了小姑娘紧张害怕的心情的。出示:惊慌失措。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读一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朗读2—6自然段。

(1)听到小姑娘的哭喊声,人们是怎样做的?出示: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字义,扩词。

(2)小女孩叫什么名?奥利娅:外国女孩名。

3.朗读7—12自然段,自主探究识字。

(1)先说说这几段中的生字有你以前见过或认识的,哪些是你新认识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汇报交流

(3)出示“慰、辫、褐、痣”, 这几个字都是哪类字?(形声字)教师随机点拨识记。

“慰”:出示字卡——拼读——组词——口语表达练习(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姑娘,你会怎样安慰她?)

“辫”:与“辩”和“辨”区别学习。

“褐”: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那个字长的像?(喝、渴)拼读,组词。淡褐色:联系生活中的实物理解。

“痣”:看老师的脸上就有一颗痣,根据痣的颜色,我们可以说“黑痣、红痣”。

(4)教学“笑”、“善”、“淡”字。

这三个字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熟字,同桌间互相拼读,组词。书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笑:第七笔是“平撇”。

善:注意笔顺“点、撇、横、横、横、竖、点、撇、横、竖、横折、横”。

淡:上边的“火”,捺变点。

4.朗读13、14自然段。

学习“互”字。和你好朋友互相握握手。观察字形,看看这个字多像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呀!组词,用“互相”练习说话。

小姑娘的妈妈长得什么样?课件出示:她的妈妈有世界上最善良的眼睛,最美丽的头

发,最温柔的手。齐读,读出感情。通过人们的帮助小姑娘找到妈妈了吗?

四、巩固识字

1. 指名读词卡。

2. 开火车读词卡。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善”在虚宫格中位置。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4.生对照,找不足再写。

5.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温柔的手

城 柔 牵 趣 掌 慌 措 围 奥

娅 笑 慰 善 辫 淡 褐 痣 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温柔的手》一起走进一个小姑娘的内心世界,看一看她眼中的妈妈。(板书课题)

1.指名认读词语:善良 温柔 褐色 辫子 兴趣 安慰 掌上明珠 哭笑不得 善始善终 惊慌失措

2.听写词语:城市 善良 包围 互动 笑声 牵手

二、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首先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课讲了一个小姑娘找妈妈的故事。)

过渡:小姑娘为什么找妈妈?她是怎么找的?最后找到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1、2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小姑娘和妈妈走散了,她要找妈妈)

(2)小姑娘和妈妈走失了,既害怕又着急,文中有一句话是体现了小姑娘当时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课件出示:她找不到妈妈了,惊慌失措,哭了起来。(齐读)

小姑娘只想快点找到妈妈,于是她大声哭喊着:

课件出示:妈妈!我的妈妈在哪里?(指名读出语气来)

过渡:小姑娘的哭喊声惊动了人们,人们围过来,都问了哪些问题?小姑娘又是怎么回答的?

2.学习3—12自然段。

(1)边读边画出对话。(人们的话用“_”画出来,小姑娘的话用“﹏”画出来)

(2)同桌间练习读对话。

(3)对话当中你觉得哪部分写得最有意思?“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为什么小姑娘会这么说?

(4)在写小姑娘说的话中,哪种标点符号用的最多,为什么?指名回答,教师适当讲解。

(5)从对话中你还知道了小姑娘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了吗?(有最善良的眼睛、最美丽的头发、最温柔的手)

(6)小组讨论:小姑娘为什么这样说呢?

(7)指名汇报。

小结:正是因为妈妈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所以孩子眼中的妈妈才是:最善良、最美丽、最温柔的(板书)。这个小姑娘非常地爱她的妈妈,妈妈也非常的爱她。板书:爱。

(8)通过读人们的问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9)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10)展示读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四、教、学具:

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五、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六、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相关文章:

2023年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最新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6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7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精选7篇

二年级下册除法教案推荐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7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7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参考7篇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推荐7篇

二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