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绘本教案参考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认真编写教案是确保教学进度按计划进行的重要保障,教案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语言绘本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参考5篇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理解国王生病到国王病愈的故事内容。

2、初步理解故事的主题,知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3、萌发对运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主题,知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活动难点:阅读、理解国王生病到国王病愈的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学大书、dvd《国王生病了》、音乐《健康歌》以及播放设备

2、幼儿材料:14名4岁幼儿、幼儿用书《国王生病了》14本。

3、场地规划:14名幼儿围成半圆形坐,便于观察大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病时爸爸妈妈会带你们去哪里?做什么呢?

二、阅读图画书封面、封底和扉页,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大书,观察封面和封底,推测故事内容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本大书,书里面有一个人也生病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吧!教师出示大书,观察封面(他是谁?)(指着国王问)

师:观察封底(他们在干什么?)

师:国王生病的原因会是什么呢?(充分讨论国王生病的原因,猜测故事内容,带这问题进入阅读。)

2、阅读扉页

师:这是什么页?国王在什么地方呀?

三、师幼共同阅读读大书p2-11,观察读本内容。

1、教师讲述大书第2~5页故事内容,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画面。

师:阅读第2页,国王生病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师:阅读第3页,医生给国王安排了一张什么表师:阅读第4~5页,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2、阅读观察画面p6~11

师:星期一,谁带着国王去运动?师:星期二,谁带着国王去运动?

师:星期三,又是谁带着去国王运动,做哪些运动呢?

四、自主阅读小书,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知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1、幼儿自主阅读p12~17,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阅读习惯和方法,了解阅读情况。

师:国王还做了哪些运动呢?接下来,你们自己阅读小书,在小书里面找一找吧!

师:小朋友,刚刚你们已经阅读完了小书,国王还做了哪些运动呀?教师依次请幼儿上来向同伴讲述自己找到的答案。

师:做完运动后,国王的病好了吗?为什么国王的病没好?王宫里其他

人为什么都病倒了呢?

2、小朋友,你们觉得国王最后怎么样啦?师:如果你是国王,你觉得要怎么做病才会好起来呢?(预测故事情节发展)

五、欣赏dvd,完整了解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最后,国王的病好了吗?是怎样好起来的?

2、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萌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师:你喜欢运动吗?喜欢哪些运动?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加深幼儿对运动的认识,知道运动对人体有好处。

3、教师小结:

小朋友,原来运动对我们的身体这么的重要,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每天都要坚持运动哦!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更加的健康、强壮!

六、结束部分,教师请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运动。

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和国王一起来做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按照运动计划表的内容模仿做运动。

师:小朋友,运动做完了,你们的身体变得怎么样啦?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

小朋友,原来做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健康、强壮,那以后我们就要多多做运动哦!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故事类图画书《国王生病了》的第一课时。在活动开始前,我把活动材料都准备充分了,还熟悉了本节活动的流程。活动中,孩子们能安静的倾听故事,在观察图画书画面的环节中,孩子们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起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师的引导语言比较正确,且能关注到所有的幼儿,师幼互动关系和谐、融洽。在观察小书的环节,老师能先提出阅读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幼儿在书中寻找答案,这一点做得很好。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这是本节活动的亮点。当然,本次的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老师的语气语调可以更加的夸张一些,那就更好啦!另外,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做完运动后,如果做小结的时候能小结得更加的全面、完善一点,让幼儿进一步知道运动的重要性,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本次的教学观摩活动,总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加油!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有趣,得到更多孩子的喜爱。让幼儿真正的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2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关于奇怪“啊啾”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树洞里,一声“啊啾!”从树洞里传来。刺猬以为它是…鹅以为它是…免子以为它是…可是又好像都不是,小动物翻山越岭,寻找“啊啾”的踪迹,可是它再也没有出现过,好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你说,它曾经来过吗?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树洞里的神秘动物,乐意和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2.了解动物的某些生活习性,对动物世界感兴趣。

活动重点:

大胆猜测树洞里的神秘动物,乐意和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了解动物的某些生活习性,对动物世界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ppt)。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聊聊动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观察背景,引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奇怪的啊啾”,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树洞里。咦,小朋友请看,这是谁?小刺猬在干什么?

你认为小刺猬准备去哪里,它找大白鹅做什么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二、理解故事,想象讲述1.观察ppt2~5。

·(刺猬来了,它一边爬一边在寻找躲在树叶里的蜗牛。阿秋…刺猬抬起头,一边看一边嘟囔:“谁在树洞里呢?这露出来的是脚吧,哦,它睡着了,可是哪个小动物的脚是橙色的胶鞋状呢?小刺猬刚才说了什么?你认为是谁在睡在树洞里呢?

树洞口很窄,刺猬左看右看,还是看不清楚是谁睡在里面?是一只鹅吗?刺猬想一定是,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鹅住在树洞里,但为了它的安全,我必须想办法找到它的家人。刺猬急忙朝湖边跑去)

·(刺猬对大白鹅说:我看见一个动物,外形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像你一样,长着橙色的、胶鞋状的脚,它在树洞里睡着了,它是你们家的吗?)

刚才小刺猬对大白鹅说了什么?

我们来听一听大白鹅是怎么回答的。

·(大鹅听了摇摇头,在树洞里睡觉,可不是我们的风格。它不是我们家的。大白鹅是怎么回答的?那你觉得大白鹅和小刺猬它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大鹅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看树洞里住的究竟是谁?)(二)讲述故事。

·(隔着窄窄的树洞,它们探头探脑仔细的看着,大鹅低声说:“看,它的耳朵很长。

刚才大白鹅说了什么?那你认为是谁呢?

大白鹅说:这一点不像我,嗯,你弄错了它一定是一只兔子,可是兔子也不喜欢睡在树洞了啊,哦?这小家伙一定是迷路了,我们一起找找,附近有没有兔子窝”)

·(它们很快的找到了兔子,兔子兔子,我们发现一个和你一样长耳朵动物,但她的脚却像橙色的胶鞋形状,而且没有爪子,这可怜的小家伙睡在树洞里,你知道这奇怪的家伙究竟是谁吗?)

(兔子纳闷的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不要浪费时间瞎猜了,赶快把它从树洞里救出来吧。

就在这时,关于这个奇怪动物的消息也悄悄的传开了)

(它们回到树洞旁,从窄窄的缝隙中发现,这个奇怪的动物打着呼噜,依然熟睡着,身上披着厚厚的毛外衣,这是一只小羊羔吗?刺猬也想不明白了,或许是一只山羊?

它们又发现了什么?这只奇怪的动物在干什么?

是谁先发现树洞里有东西?刺猬发现它的脚是橙色的胶鞋状的,大白鹅发现它的耳朵是长长的,之后又来了小兔子,它们一起发现这个奇怪的小动物披着厚厚的毛外衣。

小结:这个神秘动物到底是谁,让我们越来越好奇了。

小朋友你觉得树洞里是谁?

兔子说,我也说不准,什么都看不清楚,就在这时,那只奇怪的动物动了起来。

·(兔子喊到,快跑,它来了,它们急忙的躲了起来,那个奇怪的动物慢慢地出来了,还发出一声“啊啊啊-啾”,大家拼命的逃开了,穿过树林,越过水坑,森林里的鸟儿也都吓了一跳)

(当小动物们安静下来之后,大家突然明白,这个小动物可能是在自己保护自己,因为迷路的它一定很孤单,于是大家发誓:“我们必须给它一个家”)

(啊啾会是一个什么有趣的朋友啊,小动物们议论着,但是它再也没回到那棵树洞里)

那你觉得啊啾究竟是什么东西?

(小动物们翻山越岭,在小路上到处寻找,,希望可以再见到它,而它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奇怪的图案)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大家还在寻找着这个奇怪的啊啾,谁也不知道啊啾究竟是谁?小朋友你觉得呢?啊啾是谁?它去哪里了呢?)教学反思: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自然永远呈现着无穷无尽的魅力,故事中动物之间的的猜测引发了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想象。

本节活动,孩子们积极性高,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整个环节紧紧相扣,设置悬念,引起幼儿兴趣,孩子们都很期待“啊啾”究竟是谁?在活动最后,宝贝大胆猜测,“啊啾”有可能就是那个小女孩,值得老师鼓励与表扬。最后设置悬念,请宝贝们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述,请他们来猜一猜“啊啾”究竟是谁?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与教师一起阅读,发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来看看。

2、初步感知字词:手、脚、尾巴、嘴巴。

3、体验参与猜新娘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灰狼娶新娘》故事绘本。字卡“手、脚、尾巴、嘴巴”。

2、大灰狼的手爪、尾巴、大头面具一套,红盖头一条。

3、“喜洋洋”音乐、红色喜字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同时出示红喜的幻灯片请幼儿看

2、提问:“听到了这些,看到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入主题。

二、结合故事绘本教师讲述故事,了解主要内容。

1、是谁要结婚啦?他的新娘是谁呢?引导幼儿充分地发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大灰狼究竟想了什么办法呢?会对新娘说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看看。)新娘的手长得怎么样?

3、大灰狼还猜不出新娘是谁,瞧,他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他会怎样问新娘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脚来看看。)新娘的脚长得怎么样?

4、大灰狼还是不敢确定自己的新娘是谁,他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尾巴来看看。)新娘的尾巴长得怎么样?

5、大灰狼最后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嘴巴来看看。)新娘的嘴巴长得怎么样?

6、大灰狼的新娘有着长满毛的手、尖尖爪子的'脚、又粗又长的尾巴、还有一张长着尖牙齿、红舌头的嘴巴,她到底是谁呀?教师揭示谜底。

三、结合字卡,师生共同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1、大灰狼对新娘说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手”。

2、大灰狼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脚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脚”。

3、大灰狼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它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尾巴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尾巴”。

4、大灰狼最后请新娘伸出什么呢?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嘴巴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嘴巴”。

四、幼儿角色扮演游戏:

1、将幼儿用教师准备好的道具扮演成新娘,然后所有的小朋友扮演新郎,用故事中的对话将故事表演一遍。

2、请一名幼儿扮演新娘,另一名幼儿扮演新郎,再将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3、视幼儿的兴趣和课程时间,游戏可反复若干次,加深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及对角色对话的掌握。

五、结束部分:

1、在大森林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在举行婚礼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幼儿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西瓜,通过分割、搬运回蚂蚁窝,在搬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每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了解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具有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重点)

2.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故事ppt。

2.绘本《蚂蚁和西瓜》。

3.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歌曲《蚂蚁搬豆》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

2.教师出示西瓜和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今天蚂蚁要干什么?(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出示大西瓜画面,教师讲故事: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不知是谁在草地上放了一块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引来了几只很小的小动物,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引导幼儿畅所欲言,猜猜会是哪种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2.出示有蚂蚁的图片,提问:这么大的西瓜,请你用好听的词形容西瓜的味道。如果你是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模仿蚂蚁吃西瓜的样子。

3.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片,教师讲述故事:蚂蚁们ー下子就吃饱了,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嗯,一只蚂蚁搬不动,嗨哟,两只妈蚁也搬不动,嗨哟,四只小蚂蚁还是搬不动,图片上的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他们用力了吗?你是怎么看出米的?(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合适的动词,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4.请幼儿为蚂蚁们出主意想办法把西瓜搬回家:蚂蚁们怎么样都搬不动,蚂蚁数量太少,力气又小,即使非常用劲也搬不动大西瓜。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吧。

教师小结:西瓜实在是太大了,看来光靠人多没有工具是不行的,靠工具整块搬也是行不通的。

5.开动脑筋,帮蚂蚁们想办法。

教师提示:怎么分工好呢?用什么办法搬既快又省力?请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讨论后出示蚂蚁分头行动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蚂蚁们用的办法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它们是怎样分工的?想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我们一起来和小蚂蚁铲西瓜、背西瓜、抱西瓜吧!)

7.故事最后部分:西瓜都吃完了,还剩下什么?(西瓜皮)把西瓜

皮搬回去做什么呢?“哈哈,这是蚂蚁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蚂蚁们正在玩西瓜滑梯和跳水呢。

四、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故事《蚂蚁和西瓜》,让幼儿完整的听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了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3.教师小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五、随音乐搬着西瓜走出活动室。

附:蚂蚁和西瓜

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西瓜。西瓜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来真诱人呀!

蚂蚁们很兴奋,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两眼放着绿光,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西瓜,馋得直流口水。它们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

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可是西瓜没有动,两只蚂蚁来帮忙,三只蚂蚁来帮忙……“嘿呦!嘿呦!”尽管它们使出吃奶的劲,可是西瓜还是一动也不动,累得大家趴倒在地上直喘气。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

蚂蚁兄弟们看见大西瓜直呼:“太棒了!”大伙儿马上忙开了,瞧!它们有的抬,有的顶,有的推,可是西瓜纹丝不动。他们只好想别的办法。它们找来棍子,拿石头垫着,想把这个大家伙撬起来!“一、二,嘿呦!”“哎呀,怎么不动呀!”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蚂蚁们又想到了新的办法,用铲子铲,但是西瓜太大了,每次只能铲出那么一点点。不过没关系,它们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只见成千上万只蚂蚁,欢呼着爬上西瓜,它们有的拿起铲子,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铲呀铲,有的把铲出来的西瓜放在吊车上,像起重机一样往下放,还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来,它们就抱着西瓜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蚂蚁们搬呀搬,直到家里都放不下了才停下来。一只蚂蚁说:“好,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大家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像个大西瓜!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被大家搬回去做成了一个西瓜滑梯!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家》教案8篇

中班语言《家》教案最新8篇

中班语言冬爷爷教案7篇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伞教案6篇

春天的色彩中班语言教案6篇

语言中班幼儿园教案模板8篇

中班语言冬至到教案7篇

中班语言《哈哈镜》教案7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8篇

中班语言领域春天来了教案6篇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参考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