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对于一项业务的熟悉度并不比简单的策划差,上班族在制定活动策划的时候,务必要强调条理清楚,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夏至活动策划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夏至活动策划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2、了解面食的制作过程
3、能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团做面食的活动,锻炼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动准备
和面、揉面视频,简单的面食制作方法视频,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新麦收获,人们要在夏至这一天吃面食的传统习俗。
2、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知道哪些食物是面食吗?
——那你们喜欢吃面食吗?喜欢吃哪一种面食呢?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面条,有的喜欢吃面包,其实包子外层的皮、饺子皮它们都是面食呀,他们的形状是不是都不太一样啊?但其实它们都是面粉做成的,为什么面粉能有这么多形状呀,我们看看一看在大哥哥手里面粉是怎么一步步变身的吧。
3、教师播放和面、揉面的视频,并讲解
——请一位小朋友要复述一下面粉变成面团需要那些步骤?(要加水然后朝一个方向搅拌,最后用手把它揉成团)
——真棒,现在我们已经有面团了,就是我们的橡皮泥,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小手,把面团捏成你喜欢的面食的`形状吧。
4、幼儿自主动手捏橡皮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指导,并鼓励孩子做出如包子皮、饺子皮之类比较有难度的作品。
5、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能做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6、活动结束
夏至活动策划篇2
一、 活动主题:“五月阳春踏歌行,携手同游聚士气”。大好河山知音·九真景区一日游。
二、 活动目的和意义: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加公司工会凝聚力,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团队氛围和体现工会人性化,武汉二厂工会特组织本次春游活动。
三、 活动时间:6月7日(周日)
四、 活动地点:
五、 活动形式:自由观光和休闲娱乐
六、 活动对象:
七、 活动简介:
武汉大好河山知音·九真景区位于武汉市西郊的蔡甸区永安街九真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景区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鸟语花香,四季景色迷人。空气中的氧离子含量是城市中心区域的.十倍以上,形成了绝好的天然氧吧。春来踏青摘蕨菜、夏至观荷摘西瓜、秋来登高摘蜜橘、冬至踏雪观雾凇。四季土菜风味独特,别墅休闲心旷神怡,绿茵草坪体验高尔夫乐趣!
景区自20xx年开园至今,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93.2万元。圆满承办了“20xx年武汉国际旅游节闭幕市”、“湖北省第一届和第二届非物资文化遗产节”、“湖北省首届汽车音乐节”。先后获得过:“20xx首届华中旅游金奖”、“20xx年消费者十大喜爱旅游景区”、“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人眼中最具魅力新景点”等荣誉称号。
行程安排:
08:15 东风伟世通公司大门口集合
08:30 准时出发,过时不候。
09:30 抵达景区大门,拍合影。
10:00 自由活动。
11:40 午餐
12:30 午餐完毕,
12:40 排队领装备,集体玩真人cs。
16:00 集合完毕返回武汉。
17:00 抵达武汉市内 结束愉快的行程!
八、 活动负责:
1、 总负责人:
职责:活动策划、人员统计、组织协调
2、 后勤负责人:
职责:各班组相关负责人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趣
九、 注意事项:
1、 必须听从组织者指挥,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2、 参加人员统一乘坐大巴前往,不允许私自驾车。
3、 为方便管理和保证安全,本次活动不允许员工带家属及小孩。
4、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为二厂分会所有。
夏至活动策划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夏”字,辨认“夏”字中的笔画于笔画名称。
2、学习用绘画方式描述夏天景色,加深对“夏”字含义的理解。
3、学习认字朗读,激发文字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绘画工具和材料,美术空心字“夏”每人一张,夏景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应老师带来一幅美丽的.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夏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景物。
二、感受夏季特征,加深“夏”字的印象
1、这些景色一般会在哪个季节出现呢?(夏天)
2、这个就是夏天的“夏”,我们和它交个朋友吧。
出示“夏”字卡片,与幼儿一起数笔画,逐一出示与“夏”字相关的笔划卡片,并一一对应辨认笔画名称。
3、除了刚才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景物,夏天还有哪些特别的景物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曾见过的夏天景物。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及时出示教具或简笔添画。
三、欣赏儿歌《夏天里》
1、老师把夏天的美景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示范朗诵。
2、出示儿歌《夏天里》,让幼儿找找夏”字。
3、教师配乐朗读。
4、幼儿边看夏景图边念儿歌。
活动延伸:
出示美术空心字“夏”字,让幼儿在画面上填画与夏天相关的景物。
夏至活动策划篇4
活动目标
1. 了解夏至时节的天气变化
2. 感受雨声的变化,欣赏关于雨声的诗句
3. 能自主完成雨伞的涂色,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雨伞简笔画、雨声音频
活动过程
1. 介绍夏至时节天气变化的知识。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江淮一带出现梅雨天气,频繁下雨,空气潮湿。
2.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雨天吗?
——有的小朋友喜欢,有的小朋友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呀?为什么喜欢呢?
——其实雨天也不是那么的讨人厌的,只要你细细观察,能发现很多让人喜欢的事。比如老师就特别喜欢听雨声,很多古时候诗人也很喜欢下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3. 教师播放雨声音频,体会古诗中的雨。
(1)教师播放小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小雨是什么样的。
志南写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雨落在衣服上,衣服都没有湿;风吹在脸上,脸也不觉得冷。
(2)教师播放大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大雨是什么样的.。
李商隐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深秋天空昏暗,寒霜降临,池中荷叶已经凋零所剩无几,只留了几片供人听雨珠滴落的声音。
(3)教师播放暴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暴雨是什么样的。
苏轼写“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如墨汁一般,却没有把山峦全部遮蔽,大雨打在湖面,溅起的水花跳入船中。
4. ——小朋友们,现在下雨了,你们要怎么防雨呀?
——现在老师给你们发一把小伞,请你们给它画上漂亮的图案吧。
5.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雨伞简笔画,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涂色,教师会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指导。
6.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画,教师对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7.活动结束
夏至活动策划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节气的特点,知道为什么“夏至不过不热”。
2.了解有哪些方法对抗炎热,了解扇子的不同种类。
3.学习用彩纸和冰棒棍制作小扇子的方法,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学会废物利用。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冰棒棍、双面胶
2.扇子制作教程视频
活动过程
1.夏至节气知识介绍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最接近我们的.时候,这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可是为什么最热的时候在七八月份呢?原来我们感受到的气温不是太阳照射的度,而是大地反射出的温度,夏至之前地表积累的热量还未达到最高,所以夏至这一天其实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反而是夏至过后,地表温度逐渐累积,再加上依旧长时间的日照,气温因此逐渐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1.提问引导
——提问小朋友们是怎么过夏天的?
——有什么对抗炎热的好办法?
——需要借助什么?(如扇子,电扇,空调等)
——你们知道扇子有哪些种类吗?(教师展示图片:蒲扇、羽扇、折扇、团扇等)
2.自制小扇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做一把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扇子。
(1)教师展示小扇子教程视频。
(2)小朋友们看懂了吗?请几位小朋友来复述一下制作过程。
(3)教师分发彩纸,冰棒棍。
(4)小朋友们开始制作扇子,对于有困难的小朋友教师进行指导。
(5)在扇子的形状完成后,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扇子进行一些装饰。
4.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5.活动结束
夏至活动策划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节气时影子是最短的这一特点。
2、了解影子长短、大小变化的规律。
3、进行手影表演,锻炼手部肌肉。
活动准备
手电筒、手影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节气知识
据说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因为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在这一天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长度最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形,表面是由弧度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最接近我们的时候,所以这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大,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也就最短。
2、做实验证明光照角度和影子长短、大小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观察过我们的影子吗?有什么发现?
——影子是我们的好伙伴,总是跟在我们身后,但它也很调皮,常常会变化自己的长短、大小,小朋友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吗?
(1)将铅笔竖在桌上,手电筒先从侧面照射,请小朋友们观察影子的长度,逐渐将手电筒太高,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光照角度越小影子越长,光照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将手电筒固定在桌上,向墙面照射,手在墙面和手电筒之间来回移动,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接近物体实际大小。
3、观看手影表演
(1)——影子真是太调皮了!不过他却是我们的好伙伴,有这么一群人和影子的关系非常好,还能让影子来表演节目呢!
(2)教师播放手影表演视频
4、进行简单的手影表演
(1)小朋友们,看了这些哥哥姐姐们影子的表演,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呀?只要好好了解影子,你们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哦。
(2)展示几个手影动作,请小朋友们练习
(1)教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手影表演一个故事,要注意动物的大小
5、活动结束
故事参考:想飞的'小象
有一只小象,刚刚生下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一天,象妈妈带他到河边,他看见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说:"世界真大呀!"这时,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小象想:"要是我也会飞,可以看更多的东西,多好呀!
小象爬到树上学飞,"哎哟"一声,摔了一个大跟头。
小兔子看见了说:"小象,我们有自己的本事。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打洞。"
山羊说:"我也不会飞,可是,我能爬上陡峭的悬崖。"
乌龟说:"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游泳。"
爸爸妈妈对小象说:"我们大象力气大,这是小鸟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着爸爸妈妈运木头。他用长鼻子一钩,大木头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欢他。小象说:"我是小象真幸福。"
夏至活动策划篇7
活动一:
①科学探究《寻找北斗七星、北极星》
活动领域: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北斗七星、北极星,对天文感兴趣,有探索欲望。
2、能够辨认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3、知道夏至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正南方的。
②《绘画星空》
活动领域:艺术领域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作品《星空》感知夏季星空的神秘、有趣,并感受作品的美。
2、能大胆的用点、线创造性的表现夏夜的.星空。
3、愿意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讲述作品。
家长指导建议
1、炎炎夏日仰望星空,这是让幼儿了解天文知识的好时机(在这里推荐stellarium中文名为虚拟天文馆软件)这里有您想知道的星星名称
2、家长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绘画星空,把所看到的星星记录下来,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二:古诗欣赏《竹枝词》
活动领域:语言领域
活动目标:
1、欣赏古诗《竹枝词》感受夏至气候特点。
2、能够理解古诗的含义。
3、愿意进行古诗朗诵表演。
附古诗:《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可搜集关于“夏至”节气的其他古诗供幼儿进行朗诵、欣赏。
2、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古诗、唱古诗、古诗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夏至节气的理解。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是夏天必不可少的美食。
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碗《清凉的夏至面》吧。
活动三:健康饮食《清凉的夏至面》
活动领域:健康领域
活动目标:
1、知道吃夏至面的寓意,感受并喜爱夏至饮食文化。
2、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做出清凉的夏至面。
3、知道并了解不同地方的夏至面。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要鼓励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既锻炼了孩子的耐心和动手能力,还在享受亲子制作的乐趣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除了清凉的“夏至面”在这里还要向大家推荐一种食材—生姜,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塞过喝渗汤”这些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好处,家长们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增加一些生姜。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夏至活动策划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的防暑降温方法。
2、能在老师帮助下完成切西瓜游戏,锻炼体魄,锻炼反应力。
活动准备
够全班吃的西瓜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夏至过去后天气就要一天比一天热了,你们对付炎热有什么好方法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重点点评喝水,冲凉,电扇,空调这几个容易因为贪凉导致疾病的'方法。
2、集中总结夏季防暑方法及错误方法
(1)多喝白开水,不要等口渴再喝,这样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补水的作用。同时少喝冰水,避免刺激肠胃。
(2)不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的热量反而难以散发,可能还会引起脑部血管收缩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3)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间里,不出门运动,容易得“空调病”。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度,即使天气再热也不能低于24度。
(4)可以喝绿豆汤,薄荷水,吃西瓜等用于解暑降温,注意西瓜不宜多吃。
3、切西瓜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提到夏天不能长时间的待在空调间里,要出去运动,我们这就去出门活动一下身体吧。
(2)做游戏切西瓜
请幼儿手拉手围成圈,一名幼儿做切西瓜的人站在圈里,边走边说“切,切,切西瓜,一刀两刀就开花”,说完用手来切围成圈的幼儿的手,被切到的两名幼儿超不同方向围着圈跑谁先跑到切口的地方谁到圈里来做新的切瓜人,然后继续游戏。
(3)做完游戏回到教室,教师分发切好的西瓜。
4、活动结束
夏至活动策划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