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文来说,篇幅长短是不必过多关注的,最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中心,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写作文是提高个人认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夏至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写夏至的作文篇1
夏,梦幻般的夏,在燥热中我迎来了夏至。当春风拂袖踮着轻盈的脚步离去,夏便在春的最后一缕春风中踏上这片树木葱茏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留下的是柳枝的倩影;蝉虫的孤鸣。在不经意间随着时光的年轮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那是怎样的大自然啊!
夏,或奔放,或炙热,或生机,或宁静。蛙声与稻香的交织,熏得人醉;流水与荷花的相映,美得动心。涟漪点点,繁星与月亮的点缀,分外妖娆。筛去春的踪迹,留下了一份和谐与安宁。
荷叶片片,在夏雨的触动下,着上翠绿的盛装,荷塘尽染,在微风的吹拂下,好像给池塘戴了一条彩带。屋后,林立的松树越发可人,在这火热的季节,触摸大自然的激情。
夕阳残辉的映照下,禽鸟唧唧喳喳,送走了一天的最后一丝阳光。当西方一崭新月升起,凉爽随之来到,这是夏至的第一崭新月,那么美,我从不曾仔细端详过月亮,也从不曾感觉到月亮如今夜这般美轮美奂。伴着村庄里的鼾声和凉爽的风,渐渐进入梦乡。
梦中,夏着着盛装踏着轻盈的舞步离去,时光荏苒,夏带给我的是学会珍惜,梦醒时分,朝阳在耳边呢喃告诉我:“孩子,打起精神,好好珍惜时间,迈向未来的道路吧!”对,我不能碌碌无为,我要珍惜时间,为了更美的明天。
又快到夏至了,又要告别春了,在下一个花开烂漫的季节,展开又一个更美的夏。
夏至,未至。
写夏至的作文篇2
隔了许久,我还记得傅小司那双迷离的,毫无焦点的大雾一般的眼眸。还有为他付出所有的淳朴女孩儿,立夏。
永远铭记着那连成一片的香樟树,绿色的波浪下,伫立的那个阳光开朗的男孩儿-陆之昂。身旁默默低着头的傅小司,他们彼此依偎取暖,彼此安慰扶持。我还会回想起,他们身下翻飞的尘土还有那永远脏兮兮的ck外套。
记得他们雍奢的家境,微笑的脸颊。
第一次,立夏撞到傅小司,他们的命运齿轮就随之开启,好像是天生的契合,天生的依偎。直到“祭司”的出现,才让立夏看清了自己身边的男孩。不苟言笑的皮层之下,是她无法触及的才华。
他们身边出现过太多的人:遇见,断桥,青田,颜末,李嫣然,程七七以及那些他们身后的支持者。他们给足了小司磅礴的勇气,撑起了足够强大的臂膀,来守护着他,而他却还是那个寂寞如从前的孩子。
即便拥有了一切。
即便生活一帆风顺。
即便后来,他们走的走,散的散……
我想,小司一定暗暗哭过很多次,就像他寻不到立夏那般焦灼的眼泪。为傻傻的陆之昂,为遇见的失去梦想……
但生活还在继续,哪怕所有人都不在了,它也会无情的转走,流向不知名的哀伤。
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
那些女孩,教会我爱。
写夏至的作文篇3
每年夏至这一天,从前乡间的那些习俗,如称人、吃麦饭、女子头上戴枣花,也许已鲜为人知了。
夏至之所以称人,据说男女老少在这一天称了体重后,高温酷暑天里不疰夏,能一夏健康保平安。因此,在昔日缺医少药的乡村里,农人们年年不忘夏至称人。称人的准备工作很简单,主要工具是一杆到梢百公斤的大称,一只大箩筐,一根长麻绳。称人由村上的老长辈操作,大箩筐用麻绳兜住,人坐进筐里,由两人抬起,老长辈负责打砣看称。人们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称,称人现场井然有序,称好一人报一人斤两,场面十费热闹,就像过节一样。
夏至吃麦饭。夏至这一天,家家都要吃麦饭,主料是大米和当年新收的元麦,再配以洋葱头。年年夏至母亲烧麦饭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夏至前一天,母亲将适量新元麦用凉水浸泡,泡上一晚后,元麦粒粒变得圆滚滚胖乎乎。夏至烧中饭时,元麦掺大米,比例随意,然后上地里拔些优质的新鲜洋葱头,将洋葱头洗净切碎,嫩葱叶也舍不得扔掉,将其与洋葱头一起下锅烧煮。先将配好的大米元麦下锅煮开,然后将切碎的洋葱投入再放油盐,用锅铲将米麦洋葱拌匀,再烧开后用文火焖煮一会熄火。约个把小时后,再还把饭火,也就是再烧一二个草把。中午,香喷喷的麦饭让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母亲总要关照,不要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吃快了麦子嚼不碎不易消化。
夏至戴枣花。夏至节气,树梢知了开始鸣叫,乡下枣花盛开,柳丝般的枣树枝头上,每片叶腋中小星星似的米黄色枣花幽幽飘香。夏至这天,女子头上戴枣花,据说可避邪又可治腿脚不适。记得母亲在往自己头上戴枣花时,嘴里还念念有词: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她在给家里的女孩子戴枣花时也这么说。大概是女人在夏至这一天,头上戴了枣花后,能治腿脚病,究竟有否作用,也无从考证了。每年夏至,母亲都要在自家的枣树上摘下一把枣花,自己头上戴一枝,再给家里的女孩子每人戴一枝,女孩子们只是开心只是笑,嘴里学着母亲的话: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没有枣树的人家,有妇人来采我家的枣花戴,母亲从不阻止,因枣花很多,采掉一些并不影响结果。
在江南吴地乡间,时节习俗可谓多姿多彩,有些失传了,有些流传下来了。但愿能多留住一些从前的乡间习俗,让吴地文明源远流长。
写夏至的作文篇4
盼望着,盼望着,那树上的柳絮都飘散的差不多了,唯有渐渐开始泛黄的柳条在那低垂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顶遮天大伞,一阵微风吹过,柳条懒散地晃动了两下,接着又低垂而下,伴随着几阵闷雷,24节气之夏至便悄然而至了。
夏至,寓意炎热的夏天来临。一到夏至,为了解暑消渴,奶奶总会给我们买西瓜吃,看着那翠绿的西瓜,奶奶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没有空调和冰箱,热了的时候只能扇扇子。那时候,我们最希望能吃上一个大西瓜,最好还是冰镇的呢。哎!可那时候哪有什么冰箱呢?不过,那时候的水井可是一个天然的冰窖。我们一早去菜场买一个西瓜回来,然后再把西瓜泡进井水里,冰了一下午,等到晚上,再把西瓜从井水里捞出,将它劈开,分成均匀的角块,搁在盆里,等我们渴了的时候就拿出来吃,那些瓜皮碧绿欲滴,瓜瓤透红,瓜籽乌黑,被井水冰过的瓜肉冰凉酥脆,瓜汁被紧紧得锁在瓜肉之中,一口咬下,瓜肉混合着瓜汁一齐在口腔中绽开,甜蜜异常。西瓜的瓜皮也是可以消暑噢,奶奶笑着说。等我们把冰镇西瓜吃完,就把瓜皮收集起来,削去瓜皮和瓜瓤,只留下雪白的瓜肉,用盐腌着,晒干,晚饭的时候,取出一两块洗干净,切成丁,淋上麻油、酱油、醋,再洒上些蒜泥,和着白粥吃,真是清爽美味至极,但是现在很少吃啰,奶奶遗憾地说着。
现在我们经济发达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家家户户都有冰箱等电器,水井也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再也用不到井水做冰镇西瓜了,但是夏至吃井水冰镇西瓜那一幕却永远地留在奶奶的记忆里,想来那是幸福的吧!
写夏至的作文篇5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我一直为故乡拥有这个名字而感到自豪。有多少年的清明没有回去了?中间稀稀疏疏地回了几次,也只剩下轰耳的鞭炮声,人,也象走马灯似的,灯红酒绿,啊欢庆节日呀,然后拍拍屁股就绝尘而去。全然没有了童年时的味道。
每逢夏至,南岭特有的荔枝便会挂满枝头,山间野里,抬头便是一串溜的荔枝,记忆中那块头也比现在的'硕大的多,鲜红得多。若细细品味,每株树上的荔枝也是有区别的,有的爽甜,有的汁润,于是乎,窜山走岭,只为了把村里村外的荔枝尝个遍是童年和伙伴常有的事,却每年都无法实现这个梦想。走的累了,吃得饱了,便三三两两地躺在草地上,荔枝树下。
那感觉是曼妙无比的,抬头间,满眼的荔枝叶穿插在阳光中,那图案比得上村东头李大妈亲手织的毛衣,温暖而令人舒服。不知名的夏花就在耳际开放,美丽得如同典雅纯洁的姑娘,却又在说着悄悄话。轻盈的蜜蜂,斑斓的蝴蝶又是谁的信使?刚忙完荔枝花粉的远游,又在继承香蕉的梦吗?总让人捉摸不透,却又赶不上他们忙碌匆匆的身影,只好放弃。
稻田边的溪水蜿蜒着从山上流下,灌溉着山下的稻田,水稻在夏至已经长得挺拔了。
于是乎,一边把玩着高高(至少当时是这样)的稻子,一边把脚浸入沁人心脾的凉澈溪水中,成了夏至最爽快的事。一只只脚丫在搅动着溪水,浑浊了又澄澈,而后有浑浊,不时有泥鳅因忍受不了顽童的顽劣,惊慌失措地溜走,便在脚丫间硫了一下穿行而过,逗的一众乡野之童大笑不止。
望着早已远离北回归线的太阳,心里遥遥想着那个夏至日,不无感叹地收拾关于那段日子的记忆,点滴的和破碎的,都缝合在一起,留待许多年后的夏至,未至于遗忘。
写夏至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 写星星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