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一个人过去努力的见证,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和自豪,通过事迹的阐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1
赵海燕,男,197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根据中共亳州市委组织部要求,2016年5月,该同志挂职任利辛县孙庙乡党委扶贫专职副书记。为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角色,该同志报到履职的当天就深入到重点贫困村孙庙村,和该村两委深入交流,并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调研主要致贫原因。履职以来,三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有1697户3523人稳定增收,实现脱贫,全乡贫困发生率从8%降到1.2%。赵海燕同志为孙庙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坚实地努力,贡献很大。
一、到艰苦的地方,不忘组织重托
二、用精准的措施,掌握决胜之策
为了让扶贫更精准,赵海燕与扶贫办其他同志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乡12个村走访一遍,认真开展两册一审工作,通过逐村召开评议会,做到应进必进,应退必退,通过动态调整,实现精准识别。找准帮扶对象后按照村出列户脱贫标准,精准帮扶。三个贫困村出列的薄弱环节都是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为此积极为12个村申请建成了187.2kw光伏电站30座,每座光伏电站年收益14万左右,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左右,一是满足村出列对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二是进行光伏收益二次分配,虚拟给贫困户,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主要是缺劳力、缺技术、缺岗位、缺资金、因病、因残、因学等。赵海燕同志帮助全乡566户贫困户申请并实施了危房改造;介绍106人外出务工;在本地开发公益性岗位662个,安排六员一工实现就业;培养12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帮助申请贴息小额贷款用于扩大生产;对无劳力的给予安装到户光伏或虚拟到户光伏增加收益;为残疾人申请器具等。
三、用心用情用力,不辱光荣使命
赵海燕同志独自从市直部门来到乡镇,妻子和孩子在市区,家人长期分居,坚持吃住在乡全年超过300天,他已把孙庙乡当故乡,把贫困村当家园,把贫困户当家人,经常走村入户,嘘寒问暖,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他妻子是一名教师,知道他扶贫工作辛苦,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但是由于身患疾病,长期严重贫血,医生建议要尽快做手术,可由于他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妻子做手术,手术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和医生预约好在一个周末手术,可就在那个周末又有紧急工作,赵海燕同志首先还是想到工作,只好请在亳州的同事照顾妻子动手术。偶尔抽周末回家,他也是陪家人吃顿饭又匆匆返回到自己脱贫攻坚的工作岗位上。在孙庙乡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户贫困户家里都留有他坚实而温暖的足迹,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他奋力演奏着有力的人生乐章。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2
汪荣秀,中共党员,2001年2月担任河南省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表彰,1998年以来连续四届被选为信阳市人大代表,期间8次被评为优秀市人大代表;2010年被县评为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县评为十佳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县评为最美村干部、优秀人才,2015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位于乡政府西南8公里处,属丘陵地区,辖8个村民组,402户,1462人,是张老埠乡五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户,368人,外出务工人数600多人;2016年初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后,现有贫困人口57户,141人,县对口帮扶单位为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口帮扶企业为国源超市。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汪荣秀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桥头村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在严格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57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到户增收项目,落实项目资金5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落实项目资金86万元;新修村组道路4.5公里,落实项目资金120万元;新建提水站一座,落实项目资金30万,整修硬化大塘三口,落实项目资金60万元;新建生产桥2座,落实项目资金30万元。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积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我们还确定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养护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汪荣秀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种养植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2015年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来村里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莲藕种植,使桥头村群众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通过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解决了扶贫异地搬迁户的生计问题,通过产业拉动,保证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如桥头村圣岗组贫困户杨运田,家有三口人,其本人体弱多病,妻子因家庭贫困改嫁他人,两个女儿都在上初三,家庭负担十分沉重。当莲藕基地落地桥头村时,杨运田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始终抱着几亩农田田不肯放松,汪书记通过反复与杨运田算经济账,他终于同意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目前杨运田除了可以获得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报酬,还可以通过在基地务工,获得每天100元的劳动报酬,年收入达1万元左右,同时还照顾了两个孩子,现在见到杨运田他很有信心的说:我2016年就能脱贫了!二是引导群众在发展养殖业做文章,引导贫困户和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养鸡60万只,总收入1500万元,群众增收明显,尤其是有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鸡脱贫致富。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汪荣秀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该村朱圩组的贫困户袁江海,家有三口人,妻子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母亲也偏瘫在床,一个13岁的孩子在小学就学,家里的住房也是东边看日头、西边看月亮、遇上雨天无处藏身,对于他来说,上有病重的老人,下有就学的儿童,压的他无法脱身,生活黯淡无光。采取袁江海在村内走动时,见人不抬头、不说话透露出深深的自卑。汪荣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如果解决不好,袁江海很有可能走到社会的对立面。为此她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袁江海家帮助照顾卧床的母亲,同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协调孩子的学校,让孩子安心学习。同时帮助袁江海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和动员亲戚帮助,建起来三间平房,又给袁江海介绍在村旁边的水泥零售店,帮助装卸水泥,他既能照顾卧床的母亲,又能挣钱保障孩子上学,现在袁江海走路腰板也硬了,见人也热情了,年内就能脱贫。
目前汪书记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今明两年,将重点实施两个项目,一是依托扶贫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实施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帮助贫困户搬离穷根,发展莲藕种植业和养殖业。
: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3
xx,男,汉族,19xx年x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xx年x月参加工作,19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xx局工作。该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扶贫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勤学思考、精准识别,不断提升扶贫工作能力。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同志积极学习上级扶贫相关政策、参加扶贫培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为了准确把握他所包扶xx村xxx等4户贫困户基本情况,多次上门走访,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施策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村里调查研究、摸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和该村的实际情况,帮助村里制定了年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帮扶措施,使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有效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有力的改善了包扶村的集体经济。并且他同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实事做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甘当后勤服务人。xx同志利用xx村自然优势,结合专业知识协助农牧局为201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购买xx只鸡雏,他亲自组织养殖户集中到村主任家为其讲解如何科学饲养鸡雏、怎样预防疾病、选配饲料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能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他自掏腰包拿出xxx元钱购买中草药种子让贫困户种植;记得201x年x月xx日早上x点正在下乡去xx村途中xx突患心梗住进医院治疗,住院一周后他就要求出院,因为心里惦记自己帮扶的贫困户还有工作没完成;还积极参与全x贫困户编写《科学养殖手册》;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着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热衷于扶贫工作事业的坚忍不拔精神。
找准路子,依托优势,发展扶贫产业。xx同志带领村干部,驻村引领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种养植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201x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来村里流转土地,发展中草药种植,使xx村群众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通过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二是引导群众在发展养殖业做文章,积极参与x里扶贫产业(发展肉牛养殖),xx同志在201x年x月前往xxx为我x挑选xxx。
求真务实,急群众之急,为群众办实事。201x年初xx同志刚到xx村时,看到村里从村部通往四组的路缺一座桥,他暗暗记在心头。与局领导汇报后,经多方协调为该村新建一座12米钢筋水泥桥,目前已建成达标验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群众出门难的问题。针对该村五保户、低保户居住条件差的问题,他与村两委一同与x民政局沟通协调后将xx老人送到公费养老院。目前,xx同志正与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旗扶贫引领队和乡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今明两年,将重点实施两个项目,发展中草药种植业和养殖业,帮助贫困户搬离穷根。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服务群众的真感情,用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xx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4
张焕青,女,汉族,系大名金滩镇上马头联办小学教师。我1998年8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学校表彰,我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学,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普通平凡,但是,我的故事却很感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负责辛庄村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我严格按照教育局,镇中心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11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宣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排除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上级调查时说不清其中的种种情况。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影响我校的资助工作,我不怕麻烦,一次次的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精神扶贫,关心贫困户生活的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里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贫困户时都给于贫困学生鼓励,教育。如我村一个学生以前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自从我们深入走访,和孩子们谈心之后,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现在,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很懂事,还说将来一定好好报答父母,及各位帮助过的每一个人,还要感恩祖国!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各级领导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5
在积石山县,很多人知道xxx这个名字。1969年2月,xxx出生在柳沟乡上坪村下坪社一户贫困户家中,高中毕业后,去新疆挖金,到青海挖虫草,但都没有挣上钱。
1996年,xxx在省建四公司学到了从事工程建筑的本事,1999年,他从省建四公司辞职返乡,一步步发展,注册5000万元成立了甘肃伟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自己越富有,越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总想为家乡做点事……”xxx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20xx年6月,他筹资100万元,向积石山县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无偿注资。20xx年9月,当xxx得知该县五名大学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大学时,主动对他们进行帮扶,使他们圆了大学梦;20xx年12月,为了积极响应县扶贫济困“光彩事业”的号召,他主动捐款100万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xxx常对家人和企业管理人员说。如何做到呢?他常常思索着,20xx年底,当他被推选为上坪村村党支部书记时,更加坚定了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xxx担任村支书后,就全力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只要是村里乡亲们迫切需要,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为村里办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同时,他还团结带领本村群众栽植花椒树、修建调蓄水池、办养殖场、搞易地搬迁、劳务输转,有效改善了全村道路、饮水、住房、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并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探索出了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由于xxx为上坪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付出了心血和努力,他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看到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xxx说。
近年来州委办公室以“联村联户联民心、为民富民解民忧”为宗旨,按照“村美民富、田园风光、秀美庭院”要求,在双联帮扶点――临夏县新集镇寺湾村,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村级特色富民产业,抓好精神文明创新活动,努力帮助群众打造和谐自然美丽的新寺湾。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