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能够引导我们追求卓越和追求人生的意义,通过事迹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组长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村组长事迹材料篇1
39岁,是县环卫所一名普通的清扫组组长,从1995年5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道路清扫保洁工作,20xx年开始担任清扫组组长。性格直爽的她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十三年来,她累计清扫道路6000多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2000余吨,加班和代岗为所里节约资金2万余元,在单位内部质量评比活动中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xx年被授予“市城市美容师”称号。
十三年来,她积极投身于劳动竞赛,着力于技术革新,对工作任劳任怨,她所承担的责任路段工作质量一直是所里最好的。我县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活动来,她主动请缨,承担国道的清扫保洁,上起班来总是夏天太阳晒,冬天寒风吹,可她没有退缩,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好清扫保洁质量关。为保持这一地段的清洁卫生,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早晨,4点钟开始工作,要清扫完8000多平方米的道路,运走三板车的垃圾,还要洗边沟、掏淤泥、清“死角”,上午还得保洁,下午继续进行第二次清扫,每天约干10个小时,别人对她的这种敬业精神不理解,她总说:“我热爱环卫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下定决定干好它。”正因为她的辛苦耕耘,才彻底改变了该街道的卫生面貌,在县城环境综合整治考评验收中,该路段被评为卫生文明街道。
关心工作胜于关心自己,事事处处为单位着想,今年的一天,她正在路段上清扫垃圾,路旁一个精神病人突然拿起石头向她砸来,躲避不及,背部、脚部都受了伤。考虑到请人顶班不放心清扫质量,而且浪费不必要的开支,于是硬是忍着伤痛继续坚持上班。有一次,在清扫时被摩托车撞伤,身上多处软组织受伤,但她仅仅简单包扎一下后,依旧带伤上岗,像这样的故事枚不胜举。
她常说,要真正当好一名环卫工人很难,不但要不怕脏,不怕累,还要忍辱负重。她十分注重环卫卫生的宣传与管理,把它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为此,她遭受过不少的委屈。有一次,她在清洁区打扫卫生时,几个时髦女青年故意在刚扫过的街道上乱丢果壳,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难受,她当即上前制止,并苦口婆心地讲了许多遵守公共卫生的道理,哪知那几个女青年竟鄙夷地盯着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个扫地的吗?”,依然强忍着内心的委屈,硬是不伤大雅地和她们评清道理。从此,她更增强了搞好环境卫生宣传和管理的责任感。
为了确保清扫质量,她不断在技术革新上下功夫,她向所里建议实行的小街小巷单独保洁,即节约了资金,又确保质量。针对晚上街道卫生质量差的现状,她率先在全所实行晚上保洁制,真正做到全天侯保洁。今年,为庆祝“省第十二个环卫工人节”,县环卫所进行了清扫保洁比赛,她以自己的实力,获得了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了干好本职工作,宁舍小家顾大家。也许有人会想,能够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其实,与许多幸福家庭相比,的家庭是极其平常的。她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但她没有畏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勇敢地正视困难,从没有向单位要求过什么。组织上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并准备将她调动一个较轻松的地段,她听后说:“领导对我已经照顾了,我不能再给领导添麻烦,这个地段,你不扫,他不扫,总得有人扫啊”。有一次丈夫生病住院,在住院期间,为了不影响责任区清扫保洁工作,同时又不给所里添麻烦,自己出资聘请人员打扫卫生,只要丈夫病情稍有好转,便挤出时间认真检查清洁区,有不满意的地方还重新补课。甚至有一次,因她忙里偷空去扫清洁区,丈夫为了喝水,竟摔下病床而病情加重。回来后她却眼噙泪水说:“下次我去打扫清洁区时,要什么喊医生,不要硬撑”。语言不多,道理也很浅,但就是这么一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只求奉献的平心人的心声。她始终把环卫所当作自己的家,从未因家事而延误工作。在谢五社的行为感召下,全所上下形成了齐心合力干工作、脏活累活抢着干的好风气,县城市容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我县创省级卫生县城的成功和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在的班组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班组”。
待人诚恳,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献爱心,把同事都当成自己的姐妹一样对待。每天上午,她走街串巷到各家各户收集垃圾,看到老人小孩倒垃圾,总是主动接过来倒;有的双职工上班不在家,她就主动帮他们倒垃圾,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她说:“帮助别人倒垃圾这本就是我的工作,尽管自己多走一点路,多花一点时间,但却可以使千家万户更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无论她负责哪条街的卫生,当地居民群众都把她当亲人一样看待。她干工作不分份内份外,见困难就上;她待人不分亲疏,有难就尽力分担。十几年来,她几乎天天提前上班,打扫完自己的清扫区后,还要替有病或休息的职工顶班。多年来,凡在组里工作过的职工没有一个愿意调到其他班组去。每逢她组里的职工生病或是遇上什么困难,她总要去探望或是送一些钱物,帮她们顶班清扫,让她们的`心里暖烘烘的,正是有了她这样的好组长为榜样,职工们干起工作来就更积极了。
正是这样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我县的环卫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村组长事迹材料篇2
汝富强,33岁,20xx年07月自西安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于隧道工程施工,在蒙华二工区大丰二号隧道劳务队(巫溪县松林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任技术总工兼二衬班班组长,在这工作一年多来,认真履行一名班组长的职责。获得20xx年蒙华公司“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蒙华铁路31标20xx年“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汝富强同志安全技能素质过硬,政治坚定、作风务实,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劳动组织能力强,任务分工处理公平、公正,能自觉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工区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人专业技能和安全素质、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加强班组建设和促进工区安全生产等方面有较大贡献,在本质岗位上取得了突出业绩,是一名让职工有信心、让工区放心、让工队省心的班组长。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人员。一年来,在他的传、帮、带下,很多工人成为工区的技术能手,并带领全体班组人员认真学习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施工,所施工的衬砌仰拱均达到合格标准。
做好一个班组长,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汝富强同志一直巩固自己的基本功,孜孜不倦,勤于学习,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同时丰富的现场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施工现场,严格盯控隧道台阶法施工的管理、初支钢架的连接质量、锁脚锚杆的焊接、封闭成环紧跟情况等。在他的指导下,先后顺利贯通大丰二号隧道、大丰三号隧道、香源隧道,且“零事故”使隧道施工有效可控。在他的带领的大丰二号隧道施工时,设计Ⅴc围岩,现场实际围岩级别稳定,可以变更为Ⅳc围岩施工。他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及时与现场技术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通过现场核实和开会研究,采取了变更设计,提高了现场施工进度,且减少了钢筋的损耗,为项目节约了成本。
在现场工作中,汝富强同志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把现场安全关。在多年来的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模范遵守工区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蒙华公司《隧道管理二十条》。汝富强同志几乎每天提前约半小时到现场,了解上一班的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区下达的新任务,把握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了解现场情况,进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坚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整改。他还加大班中动态巡查力度,坚决杜绝带着隐患生产。班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现场,坚持班后隐患复查,坚持做到了不带隐患交班。在维护生命安全、有效防范事故、促进工区安全生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自汝富强同志担任班长以来,在他的带领下,班组至今未发生过一起破皮红伤事故。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现场管理有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月班组长评比考核中都表现突出,还荣获蒙华铁路31标项目经理部优秀班组长荣誉,而且凭借自己的刻苦学习,获得“一级建造师”资格。
在班组管理上,他十分注重加强团队建设。为保证队伍的稳定,他坚持与作业人员谈心交流,他要求自己每月至少和本班每个人谈一次心,精心细心排查安全薄弱人物。由于他经常对本班职工谈心,谁家有难事,哪个职工有情绪,他都了如指掌,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及时消除了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了提高了班组凝聚力。处理班务工作时,铁面无私,他劳动组织能力强、任务分工合理、明确,任班组长以来,该班没有出现过一起因工分或者劳动分工不合理引起的纠纷,在二工区中享有较好的口碑和声誉。同时他也是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班组长。他经常总结自己的班组工作,方方面面、条条块块,每个阶段每件事情都要及时全面总结,从中发现成功和不足、经验和教训,通过反思、总结继而提炼出对工作有帮助的东西,然后加以推广和发扬。他还善于向别人学习,提高和开拓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处理问题要找到最佳途径。
在生产中帮助新作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让他们在生产的同时学到一定的技术和工作经验,让职工能够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汝富强经常这样教育班上的人员:“干好工作,一要有责任心,二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一名采煤职工,若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所说的安全生产和一切都只是一句空话。”工作之中,鼓励和帮教每一位职工学习锻炼业务,是每一位职工都能够成为行家里手、技术骨干,都能够独立工作。
汝富强同志,业务技能素质过硬,政治坚定,作风务实,勇于创新,组织能力强,班务处理合理、公平、公正,能自觉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及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改进和加强班组建设上做出了贡献,在其本职岗位上也取得了突出业绩,是一名优秀的班组长。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汝富强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做一名更加合格的、优秀的兵头将尾。
村组长事迹材料篇3
浆粕厂二车间保全二组担负着二车间一半设备的维修工作,现有10名员工。一年来,该岗员工在保全组长王焕登的带领下,以公司总工部、分厂指导下,立足岗位,严细管理,务实创新,以优良的作风赢得了厂及全公司员工的称赞。
一、兴学习之风、练业务素质,全面提升技术水平。该组以厂“绿色管理”创优活动为契机加强日常技术培训,通过开展“一日一练、一周一技、一月一考”,建立岗位练兵台,互学互助结“对子”等灵活多样的岗位培训活动,营造一个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保全工不但资料报表的填写和读书笔记记录有了很大进步,实际操作的技术水平,尤其是维护修理水泵的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还经常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召开班组技术座谈会,大家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巡检小窍门讲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时间长了,员工们熟能生巧,个个独挡一面。大大小小十几台设备,每台设备的运行参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基础数据范围内上下波动,岗上员工经过长时间摸索,通过“听、看、摸、闻”就可判断并调节每台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
二、细心加专心、巧干加实干,做好设备维护工作。一车间设备使用已近20余年,老化的设备要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行,就要付出双倍的劳动。在设备日常管理中,每个保全工始终坚持“检查及时,保养到位,维修合格,记录准确”十六字管理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设备的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点,他们严格执行“清洗、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法,做到日常保养与专项保养相结合,不拖不欠,设备承包到个人,实行专人管理和目标考核;在维修上,一方面不等不靠,加大维修力度,另一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维修水平;在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录取上,更是一丝不苟,真实反映每台设备的实际情况,为维修保养,提高可靠的依据。
三、集腋成裘,节能降耗从一点一滴做起。保全通过全员参与,在工作中提倡“成本管理、人人有责”的思想,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多搞节约挖潜。为员工创造一个班组节约一度电、一吨油、一把拖布等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的氛围。为了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每年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润滑油。看到往常那些加入设备中的润滑油,在完成润滑使命后,经过合理的渗漏,白白地丢掉,员工们十分心痛,他们自动找来一个小水桶,每日都从地漏中的污水中回收漂浮在上面的润滑油,并将回收回来的润滑油过滤后,与新润滑油掺和后再使用,每月节约润滑油540公斤。
四、互助互帮、团结向上,争创先进班组。重视团队的力量,在人员管理上,保全二组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增强本岗员工队伍的凝聚力,营造温馨环境。师带徒、徒帮师,言传身教,使全组素质上水平。作为组长有责任带领大家学习钻研技术;作为技术高手有义务培养技术骨干。出于这样的认识,组长和技术高手在班站管理中、在“传道、授业、解惑”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们带领全组职工长期坚持搞素质教育和技术小比武活动,教育职工增强责任心,刻苦钻研技术。“只有熟练自己的业务,干起活来才能得心应手!”成了全岗职工的共识。
保全二组还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抓起,用制度规范岗位员工的言行。年初,为了更好地完善交接班制度,保全二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改以往在岗位上交接为面对面交接,每天由组长、交班保全与接班保全一起到现场面对面交接各种运行参数和设备运行情况,把生产存在的问题当面交接清楚,以便接班人员和组长能够及时掌握生产情况,重点问题,重点监护。有效避免了事故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
一直以来,保全二组员工通过不断努力,出色的完成了厂及站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全面提升了基础管理水平,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村组长事迹材料篇4
锅炉分场制粉班现有17名职工,其中男职工15名,女职工4名,中共党员3名,35岁以下青工14名。所辖设备包括:#5-#14炉排粉机、给煤机、制粉系统、原煤斗等。
xx年制粉班在锅炉分场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积极开展了设备检修、技术培训、班组建设、设备技术改造等工作。充分发挥了班组人员的职能和作用,确保了设备可靠安全运行。
一、抓好安全教育学习、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不断完善班组人员安全生产措施,进一步明确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如充分利用班务公开栏对班员进行反违章曝光等,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增强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班组认真开展每周三的安全活动,对每次安全活动的内容、要求、措施、考核都作了具体规定,使安全活动真正收到实效。坚持开展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分析。
根据本班组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抓好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并多次被分场评为月度无违章班组,提高了班组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
二、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结合班组的工作特点,制定和规范了危险点分析预控单,并对每项工作都进行危险点分析,把危险点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牢牢控制在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中,在生产工作中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
班组对重大工作坚持认真执行三项措施,有效地杜绝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春检、秋检、安全月”三大项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如自查缺陷39项,且全部进行了消除。对转机防护罩,平台楼梯栏杆、沟盖板,介质流向等查出的17项缺陷和隐患,且都全部进行了整改。对所辖的单轨吊,也先后进行了三次缺陷检查和消除。对电动工器具也按要求进行了试验。班组每月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定期检查一、二种工作票,并作好记录班组安全管理记录,完善了班组安全基础管理制度。
三、顺利完成全年检修工作任务
完成了#6、#10炉大修、改造及#10炉尾部脱硫增湿系统工作。在大修改造的各个时期,全班职工更是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检修工作中,昼夜奋战、密切合作、严密组织,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总是以安全为基础,以质量为根本,以工期为工作目标,强化安全管理,扎实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大修改造任务。并且完成了#11、#12、#13、#14炉小修任务。班组全年消除缺陷近500项,还对二厂给煤机进行了整改,从根本上治理了链条断的隐患。
四、安全管理方面
班组针对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根据班组实际工作情况,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使班组工作人员从主观上克服了麻痹大意、安于现状的不良倾向,从客观上也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提出超前控制的反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同时班组人员通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反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等,提高了技术业务水平,转变了作风。通过加大反违章力度,考核奖惩力度,使遵章守纪成为班员的自觉行为。
为了确保年度大修、改造工作的人身、设备安全,班组按照标准化大修的规定,坚持每项工作任务都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不但确保了大修任务的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而且使每台大修机组效率高于大修前。
面对新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班组职工决心在今后工作中,精诚团结,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力争让各项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村组长事迹材料篇5
林班长,20xx年12月进入泰州移动,十多年来,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直从事集团服务相关工作,现担任泰州移动姜堰分公司政企部集团客户班班长。他一直秉承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发光发热。他先后获得“江苏公司先进工作者”、“泰州分公司先进个人”、“泰州分公司服务明星”等荣誉,带领的班组先后荣获“江苏公司标杆班组”、“泰州市级青年文明号、标杆班组”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被评为20xx-20xx年度中国移动优秀班组长。
勤勉严格,夯实基础管理筑基石
十年的班组长经历,林班长摸索出了一套特有的基层班组管理模式,他提炼的“四会”制度(每天“晨会”、每周“培训会”、每月“总结会”、每季“头脑风暴会”)被公司作为优秀实践案例推广。他对客户经理进行常态化培训,夯实业务基础,针对新进客户经理采取一对一师徒帮扶模式,从基础工作、集团拜访等进行全过程引导,让新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各项流程,尽快融入团队,胜任工作任务。
为了让客户经理熟悉掌握自身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他牵头制定和固化客户经理工作模板,规范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流程,管“实”理“清”工作内容、跟踪工作过程、排查工作不足,及时改进提升,始终坚持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不把问题留到明天。坚持严格的管理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班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吃苦精神,为班组取得系列优异的业务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率先垂范,争当业务拓展排头兵
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林班长陪同客户经理上门洽谈业务,带领团队现场营销,主动支撑一线员工,及时掌握团队成员的思想动态,重视员工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班组拓展的信息化项目成功案例屡屡成为全区复制参考的模板。他参与每个项目的拓展,始终以“领头羊”的角色挑担子,扛责任。
在一次项目拓展中,因诸多原因该项目一直处于停滞不前、久攻不下的状态,在项目陷入绝境时,林班长想法设法,竭力争取,终于获得一次面对面接洽的机会。他紧抓机遇,迅速组建项目攻坚团队,以坚持不懈、绝不放弃的精神,历时一个半月,通过多轮次方案沟通、反复现场勘察,优化改进,最终凭借优质服务与专业实力,成功签约。
作为一名基层班组长,林班长扎根集团服务一线多年,始终坚守责任担当,用实绩彰显价值,用奉献书写青春,为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村组长事迹材料篇6
劳动者,是时代和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是时代之风。巧巧,从事电力行业近三十年,担任变电所班组长21年,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严于律己、刻苦奋斗、兢兢业业,虽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追溯走过的路,却有着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勤勤恳恳,为千家万户送光明、保安全的平凡工作生涯。
青春在基层一线闪光
从参加工作,在巧巧同志的眼里,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当绚烂的礼花腾空而起,当迎岁的鞭炮响起,当一家人乐呵呵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而她二十多个春节依然在坚守着岗位。为了千家万户的光明,虽然遗憾但却从无怨言,她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万家灯火。工作中,她凭借凡事都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劲头,向老同事请教,历经数年在不断成长,她深信必须在磨练中砥砺思想,在出力流汗中磨练意志,在创新实践中锤炼本领。
“我是党员,我必须去,而且我经验丰富,有优势。”
20xx年10月,甘肃面临严峻的疫情遭遇战,而甘南出现密切接触者,形势严峻,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主动扛起责任与担当,坚守在变电站,把防疫后方作为“主战场”,确保全县供电有序。连续上岗一个多月的她,办公室每天“灯火通明”的状态,时不时要在主控室检测设备。
为确保35千伏城关变正常有序运转,确保各类用电信息准确,“较真”的她经常一打电话就停不下来,满满的通话记录里,与家人的次数屈指可数,在工作上她就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女强人”,可是在家里,是一位“不尽责”的母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天工作起来,自己来不及吃饭,将就吃几口就匆匆忙忙地走进主控室,一遍一遍地观测用电负荷的变化,时刻守候在值班电话前,生怕错过每一通电话。在疫情期间实行“最小化”办公模式,她一个人在变电站一待就是连续一个多月,在她的眼中设备已经是“最亲”的了。她总是牵心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尽管家中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在她心里变电站运行正常才是她最大的欣慰。
魅力在历练中绽放
总有人问:“作为一名女同志,工作那么拼干嘛?”她认真地说:“其实没别的,就是觉得既然做了,就尽量做到最好。”质朴的话里蕴含着宝贵的品质,诠释着一名基层变电所员工的真谛。这些年来,巧巧同志以她出色的工作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岗位承诺,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20xx年,九甸峡工程在藏巴哇开始蓄水,如果说,九甸峡工程是一座造福万民的丰碑,那么九甸峡移民就是创造这一丰碑的历史工匠,时任洮砚乡变电所所长的巧巧同志接到上级通知,群众搬迁,电力不可或缺,电是刚需。变电所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搬迁群众和施工队保障电力供应。面对搬迁时间紧迫且水平面不停上涨随时可能将变电所淹没这种危急关头,巧巧同志临危受命,带领变电所全体职工不分昼夜值班保电,检测记录每一次水位上涨情况,随时检查路况以确保设备和职工的安全撤离路线。
天不遂人愿,几场暴雨直接导致水面急速上涨,规划好的撤离路线被暴雨冲垮,但是群众的搬迁还没有结束。巧巧同志彻夜未眠规划了新的撤离路线,她对同事们说:“电力设备不能泡水,但是水位不停上涨,门前的道路已经被淹了,咱们必须重新规划。”随即带领同事们昼夜不分将变电站部分设备搬至洮砚乡峡口,建立起临时变电站,峡口海拔高,又逢暴雨夹杂着狂风这种恶劣天气,值班人员的帐篷时不时就会被风吹跑,巧巧同志直到现在都对当时大家一起大半夜追帐篷的狼狈样子记忆犹新。
村组长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