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我们可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通过写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带评语的作文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带评语的作文篇1
1、你真是写作高手!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并切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
2、阅读你的文章是我的一种荣幸,几年后或许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
3、可喜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作文,我仿佛看到了小作家!
4、本篇作文选材新颖,构思精巧,动用了对比、反衬等多种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细致形象,读后让人久久难忘,是一篇上乘的佳作……
5、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很美妙,独特,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很喜欢,希望以后还能享受到,老师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6、很喜欢你这篇作文,风趣、幽默之中不乏哲理,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如果书写再漂亮些,不就更锦上添花了吗?
7、本文构思巧妙,内涵深刻。表面看来,小作者是写用自己的双手捏泥巴,细细品味则是用赤诚的童心?塑造?全新的校园,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学校发展远景的企盼,主题积极。语言生动、活泼,有童真童趣。
8、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作前,也应该花些功夫。文中的人物语言真实,尤其是妈妈的一段话,原汁原味儿。
9、以设问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结尾紧扣文题,抒发了作者复杂感情,真实。首尾照应,且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10、这篇写人的记叙文,只写了一件事却十分典型,能够充分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见,小作者会选材。本文结构严谨,于朴实中见真情,这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色。
11、从题目即可看出,此文取材也很新颖,构思也巧。内容详略得当。
12、本文开头直接入题;结尾简洁,紧扣文题。语言生动,描写细腻。作者对鸭梨的形状、颜色、味道进行了具体描写,其中?矮墩墩?、?黄澄澄?、?甜丝丝?等词语用得恰当。
13、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只要你仔细观察它,它就会给你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
14.字是人的脸,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
15.张明曾经和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可现在,人家连续三次作文得优,而你有好多错别字,够悲惨了!你呀,你呀!不是没本事,而是没志气!?
带评语的作文篇2
1、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2、…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3、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5、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6、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7、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8、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9、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10、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11、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12、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作文过程:
1、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
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带评语的作文篇3
1. 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 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3. 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4.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5. 文章自始自终充满着对的尊敬与感激,情深,感人肺腑,这正是本文的震撼力之所在。
6. 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7.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8. 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可见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9. 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10. 音乐是美的,而本文的语言同样优美。诗一般的语言梦一般的想象,多美啊!
11. 文章的读与感联系紧密,事例叙述行动,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12. 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13. 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氏。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带评语的作文篇4
1) 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2) 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3)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4)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5)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6)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7)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8) 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9)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10) 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11) 全文几句俗语的引用恰到好处,以怀旧为线索。这正体现了你的思想意识。
12) 你的文章很有创意——用几何证明题的形式来完成构思。全文文学色彩很浓!
13) 作者“形散神聚”地驾驭能力很强,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行文如流水一般,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
14) 作者主要通过设置悬念和侧面描写,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当代优秀军人的形象。这种写法值得借鉴。结构严谨。于朴实中见真情,这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色。
15) 标题好。“空盒子”给人一种神秘感,具有很强的悬念效果。同时,从题目即可看出,此文取材也很新颖。构思也巧。运用倒叙手法,由眼前的盒子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着懊悔之意,同时也体现了妈妈在教育“我”的问题上用心良苦。
带评语的作文篇5
冬日下午的阳光,总是如此慵懒无力。即使这样,仍少不了村里人在它的笼罩下取暖闲谈。奶奶也是其中的一员,我陪着她,也享受着午后的悠闲。
“妮子,吃饼吧?”奶奶将她手中的饼伸到了我面前。一根银丝连接着她干涸的嘴唇和饼上的断痕,又随着距离的拉长而消失。
“我不吃……哦,不是,是……是因为我不饿,真的,真的不饿。”我摆出信誓旦旦的模样,似乎连我自己都深信不疑。“啊?你刚才不说有点饿嘛?说你没吃饱!”“啊?哦……我现在饿过头了,就不饿了。”我的脸在发热,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变红了。
“她是嫌你脏!”不知谁的一句话顿时掀开了我的秘密。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表情,只是望着奶奶!她充满疑惑的脸顿时变为尴尬,脑门上的皱纹由紧而松,眼睛里没有神情,嘴巴依旧张着,只是不再闭合。阳光照着她银色的头发刺着我的双眼,我垂下两眼,不知何去何从。大概过了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她端起她的椅子走了,看着她吃力的背影,我心中涌出了一股酸涩。
这以后,日子还是照常,奶奶对我依旧很好,只是不再主动给我东西吃。我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后来我明白了,我缺少接受关爱的能力。老人的心是脆弱的,如同她们疲惫的身体,但她们依然是热情的,总想将自己剩余的时光全部化作爱将晚辈包围,而爱的给予方式就是与你分享。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喝水的时候,一碗水总是奶奶先喝,我再喝。她总是说,热水太烫,我把热的喝掉,你再喝温的。其实,她留下的不是什么温水,而是爱,温润的爱。
后来,等我明白分享的意义时,时间已不给我弥补的机会了,它带走我的遗憾,牵着奶奶的手,匆匆走了!现在,我将早已知晓的分享不断复制,载上我的爱,飞入亲人的心田。“妈,这种口味的月饼真好吃,您吃吃看!”圆圆的月饼,在两张挂着弧度的嘴边徘徊着,最后消失。
批改评语:文章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她充满疑惑的脸顿时变为尴尬,脑门上的皱纹由紧而松,眼睛里没有神情,嘴巴依旧张着,只是不再闭合”将一个老人因为遭到孙女的嫌弃时那一种尴尬、惊讶、失望、难受等诸多复杂的心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出来。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自己懂了分享的意义,学会了与亲人分享,“圆圆的月饼,在两张挂着弧度的嘴边徘徊着,最后消失”,言已尽意犹未了.
带评语的作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 上台带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