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得好可以加分,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鲁迅故里的作文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鲁迅故里的作文篇1
绍兴的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故里自然也是名扬中外,大名鼎鼎的了。以前虽有耳闻,但不曾见到,今天,我就要去一览胜景了!
刚下车,我就见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不仅刻着“鲁迅故里”几个大字,还刻着鲁迅的半身像,只见他手里握着香烟,脸上露出一种坚定的表情,两只眼睛深邃地望着迷蒙的远方,这就是鲁迅!
踏着石板路,穿过拥挤的人群就来到了鲁迅的家。他的家很大,有几千平方米,十多个房间,坐北朝南,前临南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再往后走,就踏进了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经常来“光顾”的地方,现在百草园成了一处古迹,绿意盎然。
河对岸,便是三味书屋,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走过一石桥,那便是我先生的家了。”我走过了一座石桥,就见到了三味书屋——寿先生的家。屋子的正上方有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是清朝书法家梁同书题写的,在它的下方有一幅画,虽不知画的是什么,但觉得很美,令人着迷。在屋子左边的角落便是鲁迅的座位,据传当时鲁迅的父亲病了,他去换药,导致上学迟到,老师骂了他,但鲁迅没有告诉老师原因,而是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从而告诫自己,不再迟到了。鲁迅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绍兴的鲁迅故里,里面虽无鲁迅,但那白墙黑瓦一直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鲁迅故里的作文篇2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们全家去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在绍兴。
走进鲁迅故里大门口,看到人山人海的游客,两面是门店,卖者各种各样的土特产,有梅干菜、茴香豆、黄酒等等。其中有一家店在卖龙须糖,吃到嘴里像长了龙的胡须,细细的挂满嘴角,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我又买了一盒牛皮糖,芝麻味的,吃起来真的很牛啊。再向前走了100米,到了三味书屋,那里都是鲁迅看过的各种书籍,爸爸说:“鲁迅是从小就爱读书的人,所以他成了名人。”爸爸还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哦!做个有用的人。”又走了50米,到了鲁迅的卧室和书房等等,然后,我看到了一扇门槛很高的门,我问爸爸:“为什么这个门的门槛那么高啊?”爸爸说:“因为他们是大户人家,那时候大户人家的门槛都是很高的。”走到大堂,那里都是用木头做的家具,看起来很漂亮,很珍贵!我绕过了大堂来到百草园,那里有许多金黄的油菜,绿莹莹的小树,百花齐放,漂亮极了。妈妈说:“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常玩的地方,捉鸟打蛋也在这里。”绕过了百草园小门,来到了后院的唱戏台,下面是一个鱼塘,有许多小金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看见有许多游客在看戏,台上唱着绍兴的古越剧,游客们都拍手称好。
这一次的绍兴之旅,让我学到了很多,开拓了我的眼见,丰富了我的知识。
鲁迅故里的作文篇3
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故里。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鲁迅祖居,也可以称它为周家老台门,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住宅分为四进。第一进,为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鲁迅祖父的“翰林”匾。第二进,是德寿堂,也就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再后面一进——香火堂,是用于祭祖和办丧的。第四进,是座楼,供小姐们生活用。
走完了祖居,咱们就来到私塾——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一间小花厅,本为寿家书房。鲁迅在此求学6年。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桌子是鲁迅先生用过的原物,右边刻着一个“早”字。一次鲁迅为父亲买药而迟到了,受到了寿老先生的严厉责怪,就在书桌桌沿上刻了这个“早”,以此时刻提醒自己。此后,果真没迟到过。
现在我们再往回走,这个园子就是“百草园”。它是少年鲁迅的乐园。春天,鲁迅与小伙伴们种植花草;夏天,鲁迅在墙根捉蟋蟀;冬天,在雪地上捕捉鸟。
在鲁迅祖居附近,还有一家咸亨酒店,它是鲁迅几个本家联合经营的。大家不妨去那儿品品茴香豆,喝喝酒,感受绍兴风土人情。
鲁迅故里的作文篇4
今天,我们去了鲁迅故里。
一大早,就有三辆大巴车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我们乘坐的是4号车,可是老师让我们先到教室集合,再统一上车。到了教室,我看见已经有20多个小朋友在了,老师则没来。又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来,这时候,人已经特别多了。等到人都到齐的时候,老师说:“大家排队上车吧!”大家立刻欢呼起来,我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到了鲁迅故里,车子停了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下车了。我们首先去了鲁迅故居,里面有好多鲁迅用过和看过的东西。第二个参观的是三味书屋,里面有鲁迅在课桌上刻过的“早”字。不过,课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是用木头做的,因为那时还没有不锈钢和塑料做的课桌呢!第三个去参观的是百草园,可是我并没有看到几百种草,数来数去也只看到十几种草,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几百种草,我有点失望了。
参观完百草园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回学校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在嘈杂的人群中高声叫卖着。臭豆腐、羊肉串和冰淇凌的香味直扑我们的鼻子,馋得我们都直流口水。可是,我们不能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溜走”。
鲁迅故里是绍兴的一处名胜古迹,我们要爱护它们,更要尊重他们。绍兴是一座千年古城,除了鲁迅故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周恩来故居、大禹陵,还有蔡元培故居等等,真为自己生活在绍兴感到骄傲!
鲁迅故里的作文篇5
去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去绍兴游玩。经过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充满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浮雕上刻着的“鲁迅故里”四个大字,显得格外苍劲有力。顿时,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
走进街巷,这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有着许多古香古色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类特色小吃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驻足品尝。走着走着,便来到了鲁迅故居,他的家可大了,七拐八拐的,好多屋子。绕过正厅,有一个园子,那就是有名的百草园,鲁迅儿时的乐园。也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许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在前厅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可亲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小时候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看见一旁坐在椅子上的鲁迅认真听故事的样子,想象着当时的情形,此刻的我忍不住沉醉在当时的故事中。
走出百草园不远就到了鲁迅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在讲堂的中央有一块扁,上面刻着“三味书屋”四个醒目的大字,石扁下面是一幅画,画上有一只梅花鹿正伏在一棵古树下。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字是横着刻的,很像一个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巧玲珑的火把。爸爸告诉我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老先生严厉地对鲁迅说:“以后要早到!”勤奋好学的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小小的“早”字。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从鲁迅故居出来,天色渐暗,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雨丝,踏在窄窄的青石板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家似乎都沉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中。随手取出一把茴香豆,跟随爸爸妈妈上了摇摇摆摆的乌篷船,在头戴乌毡帽,手摇轻篙的船家带领下,结束了一天愉快的旅行!
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虽然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我们的心犹如受到了拂面的春风,今天天气仿佛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今天是冬令营。同学们各个兴高采烈,纷纷议论着。
这次冬令营我们要前往绍兴,去“访问”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和“瞻仰”大禹皇帝。
“到了!到鲁迅故里啦!”一位眼尖的同学激动地叫了起来。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望去,果然,“鲁迅故居”四个大字引入我的眼帘。车还为停稳,我们就像出笼的小鸟,蜂拥而下。下车后,飞奔向这次参观的目的地——鲁迅故居。来这里认识这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们跨过高高的门槛,踏着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走进了既富丽堂皇又古色古香的鲁迅故居。十分气派的大客厅里,一张张檀香木雕做成的桌椅,显得那么古老;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显得那么豪华……我瞻望着墙上鲁迅先生锐利的眼神,听着导游的介绍:五间二层楼房,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西次间是鲁迅诞生的房间。楼后隔一天井,是灶间和堆放杂物的三间平房。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在此度过,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在这里,我了解到了鲁迅先生的妻子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俗;在这里,我知道了鲁迅童年有个小伙伴叫闰土,他在这里告诉了鲁迅很多的新知识;在这里,我看见了“百草园”,高高的围墙上爬满了藤,一棵桑树,一棵皂角树,一片菜园,虽然还“覆盖”着残剩无几的白雪,但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它生机勃勃的场景,出现了鲁迅和那些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大院里的情景。
离开百草园,我们走过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走过一座小小的石拱桥,四个醒目的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的书房,教室。我们立刻涌向了里面,一张大讲桌上躺着一把陈旧的戒尺,周围6张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书桌述说着岁月的痕迹。鲁迅先生的书桌在哪儿,我伸着脖子想看看那个“早”字,可惜,导游说为了保护它,拍成了照片给大家看。望着“早”字,听着鲁迅先生为了给他父亲治病买药而药店当铺来回跑,为了告诫自己不再迟到而在书桌上刻下的“早”字,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艰辛的生活呀,可他依然努力学习着!想想自己那是多么的幸福……
走出鲁迅故居,我们品尝了“孔乙己”的茴香豆、绍兴的臭豆腐,我们忽忽悠悠漫游着。
最后“咔嚓”一声,在鲁迅先生的巨幅照片前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也随着大家一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朗诵离开了鲁迅故居。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大禹皇帝的纪念馆,知道了大禹治水的艰辛。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现在已经接近黄昏了,我们也恋恋不舍地上了车。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5篇《游鲁迅故里作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鲁迅故里的作文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