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完美的作文除了结构完整,还要向读者传递正向的情绪,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作文的题目,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时事评论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时事评论作文篇1
国家工商总局27日公布《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消费者应当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网络商品销售者发出退货通知,销售者应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义务,并在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但鲜活易腐、交付的报纸、期刊等7种商品不在此列。(9月28日《光明日报》)
在网购过程中,顾客只能凭借商家提供的视频、图文描述,判断商品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这种判断,往往是感性的,难免与现实需求出现偏差。而这,也造成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出现大量的购物纠纷。为提高购买商品的匹配度,很多购物平台主动推出七日无理由退货。可见,七日无理由退货不仅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措施,更是避免纷争、提升网购平台美誉度的重要举措。
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七日无理由退货最初由网购平台制定,那么其中的条款也就难免偏向商家。比如规定,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拆封后易导致商品性质改变的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而相关部门在制定的《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沿用了相关规定。对消费者而言,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以鲜活易腐的商品为例,假如顾客网购大闸蟹,图文描绘中是3两一只,可打开包装一看,却大多只是2两大的螃蟹,如果不可退货,顾客只能哑巴吃黄连。同样,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不可退货,也不利于消费者。现实中,消费者采购打折、有瑕疵的商品,尚且能随时退货,而到了更自由的网上,反而没了“反悔权”,这合理么?
★ 发言稿200字
★ 心得体会200字
★ 200字摘抄
★ 检讨书200字
★ 观后感范文200字
★ 思想汇报范文200字
★ 爱情故事200字范文
★ 200字随笔
★ 札记范文大全集200字
★ 民间故事200字
文档为doc格式
2023时事评论作文篇2
本想只剪个10块钱的头发,结账时却要付1776元,花3000多元办了卡打了折,还要付600多元。这个头发理的,宁波小伙小顾感觉自己被“坑”惨了。(9月28日钱江晚报)
自从有了“扶不起的老太”,公众在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多一个心眼”;自从有了“宰人岛”、“天价虾”的传说,公众在消费的时候不得不对自己的消费价目“刨根问底”;当我们在百度输入“天价理发”的时候,呵!被“坑”的又何止小顾一个人呢?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莫让“天价理发”荒了人心。
纵观“天价虾”、“天价理发”他们干的都是“刀尖上舔血”的买卖,小顾所遭遇的“天价理发”如此:店家见“谈不拢”,态度开始强硬;“天价虾”亦是如此:僵持一段时间后,周围有其他饭店的食客劝走吧,但是当作势要走时,老板就拿着一根大棍子,威胁,并且打电话叫人过来,说吃完霸王餐想跑。这对于一名“外地人”,当然是“致命的威胁”。有的人为了自己能够全身而退,擦擦眼泪,只能让钱受苦了,于是“天价虾”、“天价理发”赢了。有人咽不下这口窝囊气,选择报警了,结果被曝光了。
无论“天价虾”还是“天价理发”分明存在价格欺诈依然无疑,要不然绝对不会产生“天价虾”按个算,“天价理发”按夹子算。
2023时事评论作文篇3
时事评论作文
电影《唐山大地震》从7月22日零点至7月25日24点,首周末票房超过1.6亿元,创国产影片票房新高。许多人走出电影院时眼睛还挂着泪珠,一些看完电影的观众说:好久没有这样感动过了。
这部影片的出现,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其意义超出影片本身,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次胜利之作,影片之所以被广大观众所认可,票房创历史新高,主要有以下三点。
突出展现个体经验。《唐山大地震》突出了个体经验的表现,通过主人公李元妮一家人长达32年的情感救赎过程,反映了唐山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并且对地震及灾后个体经验的呈现,贯穿电影始终。任何宏大的电影命题,只有通过个体经验的表现,才能让观众看到其中的意义。面对一个灾难性的历史事件,我们往往选择面对集体,怎样抗震救灾,怎样重建家园,这样的表现方式虽然非常正确,但存在艺术叙述的不合理,过多的宣传和说教,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同。
拍摄态度朴实真诚。不同于以往的商业大片,追求炫目的画面,《唐山大地震》克制了创作中难以避免的技术冲动和戏剧冲动,用真诚而自然的拍摄方式,形象生动的对白,赢得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同,而中国的电影需要的正是这种态度。
融入主流价值观。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影片,都会传递一种主流价值观,《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亲情的可贵、生命的珍贵,以及生活的温暖和希望,让每个人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都有一点温暖和爱,观众的情感得以接受。
时事评论作文(二)
泥石流吞噬甘肃舟曲 天灾无常引沉思 **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噩运降临正处于熟睡中的甘肃舟曲。因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三分之二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从灾前舟曲的全景照片,几乎可以嗅到那个宁静山城的袅袅炊烟,而那一片祥和就在一瞬间被改变。一个村庄被泥石流整体没过,()250万平米区域被夷为平地,超过5万人在此次灾难中身陷险境,缺少生活必须的饮用水和食物。 这已经不是泥石流第一次降临舟曲了,对于灾害的预防与预警工作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当然,现在还不是反思的时候,但下一次灾难的发生不会坐等人们去慢条斯理地理顺思绪。检索媒体五年前的报道,就曾有关于“陇上小江南”舟曲县水土流失严重而导致泥石流频发的警报。在天灾无常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人类活动造就了现在的这一切? 太残酷,太惨烈,容不得我们哪怕稍微喘一口气、再去想事情的前因后果。面对灾难,人类能够做的,不仅仅是重复的不知所措,而且应当包括对教训的.深切记取,以及对自身错误的清醒认知。死者已逝,有多少,根本就是在睡梦中被泥石流所吞噬。活着的人们,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继续?
心在痛,血在滴,为在一次次灾难中逝去的同胞,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民族。伤痛需要爱来弥合,爱有待再长一些的痛感来得以张扬:是这些痛,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时事评论作文(三)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形象,不是靠自己怎么说、怎么装,而是靠自己怎么做、群众怎么看。只有做到亲民、为民 、利民,才能在群众中有着高大的形象和很高的威信。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说明,人心向背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兴亡的根本因素。人心向背是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 认同或满意度的问题。关键是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全力实施为民、利民、惠民的群众满意工程,确保群众满意和支持,这样我们就会在群众心目中有位置,我们说话办事就有公信力和权威性。要始终以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果真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坚强靠山。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作为人民培养的党员领导干部当然有责任、有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由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把自己的生死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生命才最有价值。相反,心中只想着自己的名利和地位,时时处处当官做老爷,最终将会被我们的人民群众所不齿,甚至被赶下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常修为民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来回报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
2023时事评论作文篇4
时事评论背景:
12月28日,成都商报刊登了《建在秦都遗址上的新城被曝多处项目涉嫌违法》一文,引发部分媒体转载及关注。同天,封面新闻也推出了《秦咸阳宫遗址或缩水一半建楼 冯仑被指拿地37宗》的报道。随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官方微博回应称,在秦咸阳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在建项目立即全部停工。
时事评论观点:
此前,因未履行文物审批手续,秦咸阳城遗址保护单位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于2016年1月,向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27个建设项目发出停止侵害通知书。然而,通知书形如螳臂当车,根本阻挡不住各大项目的推进。甚至,由于27个项目南北挤压,迫使秦咸阳城遗址保护区不得不让步: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从原来72平方公里,或将缩小为36平方公里。城市发展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单纯依照《文物保护法》来行事,自然很简单,该禁止开发的就禁止开发,该控制建设的就控制建设。问题在于,西安与咸阳两座城市中的大量文物保护区域,往往位于城市扩张的必经之路上,还动辄数十平方公里,在经济发展大过一切的现实语境下,想尽办法突破文物保护的阻碍,似乎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尽管西安咸阳人清楚知道,西咸新区成立后,秦咸阳宫遗址保护区所在的秦汉新城,因为文物遗址众多、帝王陵众多,发展一直处于西咸新区五大新城的末位,但不开发不建设,恐怕也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从媒体报道的地产项目侵占遗址保护区的现状来看,西安还是未能摆脱地产驱动的固有城市发展路径。如何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当地官方治理水平。
西安当年修建二环路的时候,为了绕开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二环路甚至不惜在保护区周边绕道而行,这似乎说明,在城市承载量足够的情况下,更坚定地保护文物,就是一种更正常的准则,但一旦缺乏其他的发展承载力,在低成本低价的驱动下,遗址保护被忽视、被侵占,似乎就是一种必然。
咸阳塬上埋皇上,这是关中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西安咸阳周边众多的帝王将相陵墓,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宝贵财富,如何在gdp 的发展驱动下,有效留存这份财富,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命题。
2023时事评论作文篇5
互联网+改变着信息化时代政府的行政服务模式,网上办理更能让老百姓随时随地享受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然而,有些政务窗口占用着政府资源,却常常冷冷清清。
政务服务窗口天天面向群众,直接服务群众。近年来,随着政务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审批项目的不断简化,特别是很多的行政审批事项在网上都能办理了,老百姓感到办事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快捷,既省时还省力,老百姓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这一可喜变化,公众看到的是政府服务的改进,感受到的是政府效能的提升,收获的是群众满满的点赞。
政务职能的转变,行政服务效能的提升,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然而,有些政务窗口占用着政府资源,却常常冷冷清清。在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行政服务大厅,每天最多十几个人来办理,窗口的主要任务就是收一收资料。和之前很多媒体报道的遇冷窗口不同,类似这样的遇冷窗口,是因为互联网+带来的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效果,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大部分工作量在网上就能够进行,而通过政务大厅受理服务量越来越少,让服务窗口遇冷。
一些地方、少数部门设置的政务服务窗口并没有随着行政审批事项的减少而改进,政务窗口虽然门前冷落,但依然有人值守,带来的不但是政府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人力的浪费,这些,不但与提升行政效能的初衷相违背,也与改进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不相适应。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观念还没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办理事务还停留在老办法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行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及时改进,造成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窗口设置是统一部署的,窗口人员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窗口的设置和撤销,并不是一个部门说了算,明知窗口作用不大,但还得硬着头皮开下去。之前排队等候的火热场面不再,之前堆积如山需要处理的资料不再需要打硬仗,窗口火热的场面开始遇冷,犹如暖春里的倒春寒,让窗口遭遇冰火两重天,带来的不但是窗口遇冷,更为行政部门带来了新的思考。破解窗口倒春寒,需要的是政府服务方式转变,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政府服务的改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窗口的设置,唯有遵循因时而变,才能适应服务群众的需要。窗口的作用发挥,也需要遵循因事而设,才有存在的价值。窗口的遇冷,折射出来的是服务方式需要改进、服务手段需要提升。面对业务量不大、占着行政编制岗位的遇冷窗口,相关部门不妨从转变职能入手,对窗口开设的必要性、窗口的工作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没有必要开设窗口的部门,该整合的整合、该撤销的撤销、该改善的改善,及时化解窗口遇冷的尴尬。同时,更加注重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擦亮为民服务的窗口,就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3时事评论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