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我们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作文是磨练意志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克服写作中的困难,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的春节30作文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春节30作文篇1
“爆竹声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厨房里一会儿传来炒菜的声音,一会儿飘来扑鼻的香味,让我闻着口水直流,在低头看看我自己,我在包饺子呢!奶奶正坐在我的左手边揉面,擀饺子皮。我和奶奶配合得很默契,有条不紊。你们猜猜这是在干嘛呢?对了,做年夜饭!
妈妈和爷爷在厨房炒菜,煮饺子,爸爸和叔叔去买些饮料、零食之类的,奶奶和我在包饺子,弟弟则在旁边为我们递东西。我们这一家人,和和美美,分工合理,这场景温馨的仿佛一张带着岁月味道的`老照片。
不一会儿,菜陆陆续续地上齐了。满满一大桌子菜,有春节传统的饺子,有寓意“年年有余”的鱼肉,还有一堆我喜爱的菜!就说说那红烧鱼吧,鱼身放着些葱丝,盘里还流着汤汁。一阵香味飘来,谁会拒绝这香味呢?
大家都洗完手,摘下围裙,围着餐桌入座。爷爷奶奶坐在正中位置,我和弟弟拿饮料给爷爷奶奶倒上:“爷爷奶奶,祝你们鸡年大吉,年年有余。”爷爷奶奶笑呵呵地说:“谢谢,也祝你们身体健康,学习更上一层楼!”接着,我们给爸爸妈妈,叔叔们拜年,送新年祝福!最后爷爷奶奶宣布:开饭了!
我们举杯同庆,“过年好!”这才动了筷子,我和弟弟分别给爷爷奶奶夹了菜自己才开始吃,此时此刻,我觉得饭菜十分可口,因为这是一家人共同做出的团圆饭,年夜饭!
我们全家人进行了光盘行动,春晚开始了,我和弟弟帮妈妈收拾了盘子后,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节目载歌载舞,幽默滑稽,感动万分,我们边看边聊,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大家在一起的时刻多么幸福!多年后回忆也会历历在目,不是吗?
这团圆节,我喜欢!
我的春节30作文篇2
盼望着,盼望着,盼望了一年的春节终于到了。
家家户户贴上了喜庆的春联,大家都早早的起床,放鞭炮,包饺子。
吃过年夜饭,大家都在家看春节晚会,等待新一年钟声的敲响,当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新的一年到来。
大年初一,人们起得很早,吃饱饭,大人们出门去拜年,小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服,也忙着去拜年,目的是为了得到红包——压岁钱。
在春节里,人们的脸上总是喜洋洋的,见面的第一句话总是“过年好”,我多么希望每天都是春节!
第二篇:我的春节
再过10天就要过年了,我们家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牛奶,花生,雪碧,可乐,糖,瓜子等等。
妈妈过年不放假,我们就在家里过年.妈妈下班回到家,我们就和妈妈打扑克,看电视,喝饮料,吃糖,花生,核桃,瓜子.这些东西好吃,好喝,可是,有些东西对牙齿不好。
我喜欢做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包饺子。
大年除夕,妈妈把韭菜,鸡蛋剁成了馅,再把擀好的面,切成了方块,妈妈做好了这些,就端出来包,我们大家一起包饺子,我取出了一枚硬币,我来包硬币,包的是一个小草帽,妹妹包了几个长方形的饺子,特别丑,妈妈包的比谁都漂亮,爸爸比妹妹包的还要丑,他包的是一个草帽.说明爸爸不会包.包完了,我们就剥蒜,妈妈煮饺子,我们剥完了蒜,就拓蒜,妈妈把饺子煮好了。我们大家一起吃饺子.本来,妹妹要吃一碗,结果,妹妹吃了两碗,这是因为,她想吃到包硬币的饺子,我们大家吃来吃去,最后,还是妈妈吃到了硬币。我们说过:“谁吃到了硬币,谁就发财.”这年妈妈肯定发财。
我的春节30作文篇3
一眨眼,寒假就快要结束,回想快乐的寒假生活,就好像一个泡泡乐园,每一个泡泡都承载着一段美好、开心的小故事。瞧,这些调皮的泡泡精灵们飞过来啦!说起大年三十这一天,我早早地起床,直奔奶奶家,因为我要去贴春联,这种“重大事情”怎能少得我呢?
我跨进家门,奶奶正在调制糨糊呢。准备工作就绪,我便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鸡爪”,拿起对联,取出一张,用刷子蘸上粘稠的糨糊,跑到大门前,往门上一贴,接着又贴上另一张。看着自己的“杰作”,我不禁仰天大笑:“我真是天才!哈哈哈!”“天上的蠢才!”突然一个脑瓜崩无情地敲在我的头上。原来是姐姐,她指着这副对联说:“糨糊抹得不均匀,你看有的地方都挤出来,而且上下联反!”“反?可这上下联该怎样分呀?”我一脸疑惑。姐姐装出一副老先生的样子,说:“这个嘛,我来告诉你。古人对对子讲究‘平’和‘仄’,‘平’就是现在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一般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哦,原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贴春联也有规则呀!
我竟把上联“福门吉祥千财旺”和下联“家顺人和万事兴”这哥儿俩弄错位置,变成“左上右下”啦!唉,我这糊涂虫真是丢人丢到家!接下来,我在姐姐的指导下又一次“再创辉煌”!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沾满糨糊的刷子,从上到下,不紧不慢地均匀地涂在对联反面,由于动作不娴熟,小手上也沾满乳白色的'糨糊,变成花猫爪,然后我笨手笨脚地将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贴在右边,用手轻轻抹平,把挤出的糨糊擦去。嘿,上联大功告成!按照这样的方法,又将下联“红桃开口贺新年”安家落户。
哇!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好有成就感呀!
我的春节30作文篇4
长辈发压岁钱红包,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除了传统红包外,我常常收到一份另类的、私人定制版的“红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先从大外公的人生经历说起吧!
大外公年少时家境贫困,交学费时捉襟见肘。教材需向同桌借着看;曾外祖父揣着5分钱借遍所有的邻居,凑不齐6分钱买半斤盐;当时家里难得才能吃一次白米饭,大外公就将自己在学校的口粮省出来,带回家过年吃。如此窘境比比皆是。在同学和邻居的帮助下,大外公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完成了小中高的学业。日子虽清苦,学习生涯却很丰富多彩: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第一次接触五线谱,第一次进阅览室……
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大外公辗转汽车、火车来到金华,晚上蚊帐里满是臭虫,不得不在婺江边的窄石凳上躺到天亮,匆匆吃了早饭就参加考试,却不幸落榜。第二次高考时,大外公边在家乡帮助办学,边自主复习,考取了杭州师范大学,我几乎能想象大外公站在校园中,贪婪地注视着,欢呼着“我,是一名大学生了!”大外公怀着为国育才的理想,在永康西溪中学、永康二中、明珠学校种桃种李种春风,一种就是四十二年。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这位耄耋老人,至今都行走在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上,虽然步子缓慢,却坚定。 退休后的大外公乐于发挥余热,不仅在金华市老年大学任教两个诗词班,还担任金华市婺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一职。
每次拜年时,大外公除了给我压岁钱外,还附赠另类的“文化红包”,那就是亲自签名的著作,如《历代诗词曲释评》、《中华新韵(十四韵)新编》、《婺城对联集成》等。抚摸着写着“韵佳侄外孙女惠存”的书,聆听着大外公的谆谆教诲,我感到特别温暖,特别幸福。从年少贫寒到老有所乐,大外公见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特别期待我们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文化。
收到这些另类的“红包”,我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代代相传!
我的春节30作文篇5
过年,是小孩子们最期盼的一天。这一天,小朋友们兜里装满了压岁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早上,我因过年太兴奋而睡不着觉,早早地起床贴对联儿。小区里早已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到处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笑声,距十里之外也能听得见。下午,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团圆饭,小孩、大人、老人,一个也不少。我们在饭桌上玩了许多游戏,输了的喝酒,不能喝酒的就喝饮料,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敬酒或饮料,并且要送上祝福语。最后,大人们都成了“醉汉”,小孩子们已经玩儿成了“疯子”。
晚上,鞭炮声断断续续的,楼下的人非常少,气氛有点冷清,因为大家都去看春晚了。桌子上摆了那么多美食,躺在沙发上,看着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听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我一边拍手一边笑。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花炮万箭齐发,在天空中绽放,将夜空装点的分外美丽。此时,楼下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没过多久,那么多的烟花爆竹就都放完了。
春节年年有,我年年盼,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我想,今年的春节过得一定还是那样开心、轻松、充实、充满想象,也许过得比往年更有意义呢。
春节,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人欢喜的节日。午夜后,人们都进入了梦乡。我想,他们的梦,一定是甜蜜的。
我的春节30作文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