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往往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生活中有非常有多有意义的事情,一起来写作文记录下来吧,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弘扬传统文化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1
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的事迹正被广泛传颂,许许多多的人都被这个故事打动。“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这样朴实的一句话以及随后很多看似善小却为之的举动,在15年光阴的照耀下显得异常温暖而美好。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些深深扎入中华大地的传统美德的力量。
打动我们的是这个故事中闪烁的守望相助、诚信感恩的传统“因子”。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有无数像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那样朴实的人们,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着这些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崇高精神的生动体现,值得我们珍视并在潜移默化中传给下一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推己及人的兼爱价值观,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如同闪烁的珍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世界中的重要财富。如同参天大树的根系,默默地为迎风招展的枝叶提供着养分,它们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合力,让我们充满对未来的希望和为之奋斗的力量。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传统美德在心灵深处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的凝聚力。
在这个春天,教育正为这些传统美德发出更大的光彩而努力着。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身上闪耀的道德光辉,正是教育要追求的育人根本。学习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辐射出去,是教育的作用所在。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实现这些价值观的绵延。正直、公正、友爱、尊老、爱幼、诚实、信用,这些值得我们珍视的价值观将通过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精神血脉里,校园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更大传播的基地。
信守约定的群体,传承美德的坚守,汇成了这个春天中国大地上的一股暖流。河北农大26名毕业生的故事看似平凡的小事,却因为真实、感人,而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在这个春天,让我们把温暖留在心里,把感动付诸行动,把行动汇聚成民族振兴的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2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3
如果一个国家忘记了历史,那么这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可能是一片废墟。如果一个国家开始大肆地毁灭历史,那么这个国家的物质生活注定是一片荒芜。如果一个国家再也没有抗议的声音,再也没有人去追忆历史,再也没有人去总结历史的教训,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逐渐落后,逐渐淡出世界的视线。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想轻轻问一句:中国,你的传统文化还在么?
我走到一间教室。音乐课,音乐老师正在放歌。讲台上,一叠纷乱的纸,依稀能辨认出是几个流行歌曲的名称。老师开口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古曲《高山流水》。”教室里顿时不满声四起。轻柔的音乐没能安抚同学们浮躁的心。有同学竟开口道:“老师,麻烦你考虑一下我们的品味……这东西不是我们这些‘粗人’能欣赏的。”还有同学叫嚷道:“老师,换一首歌嘛。”教室乱成一锅粥,大部分同学都在抱怨。文化古曲像一个被遗弃的小孩,孤独地在那里吟唱。我默默地看着这一幕,默默地关上了门……中国,你的传统文化还在么?
长城。刺眼的阳光中,我仿佛又看见了一幅幅历史画面:一大堆百姓,赤着脚背着砖块。汗水,掉落。炙热的砖块发出“呲——”的声音。有人稍作喘息,鞭子便毫不犹豫挥了下去。呻吟声响起,却又淹没在喧杂的呵斥声中……长城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残留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迹……我忘情地抚摸着长城的砖土,仿佛每一块裂缝都有一个灵魂在向我讲诉曾经……一阵喧哗将我从幻想拉回。“爸爸,爸爸。‘到此一游’刻好没?”“刻好勒。”仿佛一盆冷水浇在我身上。我想冲过去跟他们理论,然,我的懦弱终究制住我。就这样,我目睹着他们在文化珍宝上刻上他们的专属痕迹,久久不能说出话来……传统文化,你还在么?隔着历史,我仿佛看见了传统文化在呻吟,在控诉……古老的房屋,摇摇欲坠。长城,满目苍夷。书籍,伤痕累累。文化古曲,被置于脑后。我们的文化渐渐被国人遗忘,传统,渐渐淡出国人的视线……
然后,不幸抑或幸运。传承文化的使命交到了我们的手里。作为中华人的我们,难道没有义务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吗?传统文化注定是一杯清茶,没有初尝的温润芳华,却苦中带乐。传统文化注定是一曲轻曲,没有华丽优美的装饰,却能安抚你烦躁的心。在物欲横飞的今天,请静下心来,品一杯清茶,听一曲高山流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4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仅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此刻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此刻,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样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此刻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5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6
五千年,历史巨浪的冲刷,民族精神的沉淀,才有如今——我身边如此绚丽而深厚的传统文化。
琴声袅袅我寻味
午后小睡初足,睡眼微睁。窗外一朵梨花优雅飘落。温煦的春阳将阳光搓捻成丝缕,穿过镂刻的窗,在香梨木桌上留下斑驳光影。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时而婉转,时而高昂,时而沉郁。我好似看到一位仕女,着白色素裙,朱唇轻点,冰清玉洁,端坐于窗外的梨树下。纤纤玉指在素雅的琴弦上轻灵跳动。柳眉时而微蹙,时而舒展;表情时而忧伤,时而欢愉。传来的是琴声,传达的是深情。
琴声袅袅,檀香冉冉。又入睡,梦里有古筝轻弹,檀香袅袅,梨花飘香。古筝,中华传统文化乐艺之一。我爱听古筝曲,它是心灵的架桥带着我走向轻灵,走像烟花一般炫丽的盛唐。
宣纸走笔我惊叹
一个闲适的午后,爷爷在写毛笔字,淡淡的墨香如摄魂般吸引我忍不住走了过去。雪白的宣纸在热茶水汽的围拢下,竟显得朦胧起来。爷爷执笔着墨,轻而稳的穿透水汽,在宣纸上走笔,笔走如游龙,恣意而大气。顿笔,回笔,笔锋浓转淡,皆是妙极!少许,一个个鲜活的毛笔字便跃然于宣纸之上,气势雄浑。黑与白的强烈色差刺激着我的眼,感染了我的心。
宣纸走笔,茶香悠悠,墨香淡淡。书法,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拿起毛笔静下心来写下稚嫩的一笔,王羲之的《兰亭序》在我眼前熠熠闪光,“我要练字!”爷爷听到后眉里眼里都是笑。我爱书法,它是淡雅的极致,让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青花瓷缠连我遐思
家中有一青花瓷,闲来无事,我总爱端详它。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它该是这样着色勾画的吧。瓶身描绘的牡丹,好似少女含羞带怯的妆容。釉色渲染了它前面的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让我想起阳光不燥、微风正好时,她的嫣然一笑,最后隐在清丽缠连的青花里。
青花瓷,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高超中华技艺的展现,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彰显。耳边响起了周杰伦深情演绎的“青花瓷”。
梦里古筝轻弹,檀香袅袅;宣纸走笔,茶香淡淡……
身边的传统文化,编织成一张瑰丽的巨网,网住了我生活中的快乐与思索。
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掀起的的巨浪,必将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道最瑰丽的风景线!而我一定成为最好的弄潮儿,因为我深深爱着它———祖国的灿烂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篇7
春节,是中国人公认的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与向往,寄托着中国人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与新一年的展望。作为历时最久,意义最大的一个节日,它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可随着年味日益变淡,一切似乎都发生了改变。
曾经,孩子们热切地盼望着,老人们激动地等待着,游子们迫切地期待着……无论何人,身处何方,春节期间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家人聚在一起,团圆开心地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餐桌上激烈地交谈,电视前笑声此起彼伏,屋外爆竹声接连不断,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春节乃是所有人最喜爱的节日。
而如今,年轻人们因待惯了城市而不愿回家与亲友团聚、餐桌上都低头盘弄手机无比冷清……各种现象无不显示着中国人对春节的态度日益冷淡,本是一家团聚、畅叙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却硬生生变成个人独享的时光,最终只能以尴尬收场。随着年味的减弱,似乎春节在中国的心中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而那缺失的一部分,早已被其他东西给填满。春节遭受“冷落”,已不是当初那个万人瞩目的“宠儿”,而是一个可有可无,可以随时丢弃的一个名称罢了。
信息朝代,消息更新换代只在一瞬之间。而中国,能够在这个时代占据重要部分,不仅是因为它的实力,而且是因为它得天独厚的文化。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可是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任由它们在世界上消失,我们又哪来骄傲的资本呢?当今很多人崇洋媚外,认为过洋节才是王道,追求新潮固然是好事,可是我们不能够忘记自己的本源,忘记祖祖辈辈已传统几千年的东西。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乃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坚持把传承中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使命,融入作为华夏儿女的血液里,让它永远传承下去。我们更应该拾起对文化的信心,不忘初衷,让中华民族特有的具有丰富底蕴的文化成为全世界的佳话。
几千年的时代变更也无法改变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几千年的沉淀让它有了更丰富的人文涵养,作为泱泱华夏的子女,我们应拾起对文化的自信,让中国在前进的路上更加闪耀。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