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的作文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明确今后的写作目标,写作文时,语言要简洁流畅,更要打动读者的心灵,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拉萨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拉萨的作文篇1
前年八月,我们来到拉萨,刚下飞机,机场外湛蓝的天空便洗去了一身风尘。多少人,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仆仆,只为一见这里的蓝天白云。
车慢悠悠地行驶,窗外的一切如画卷般呈现:天水洗般蓝,白云低低地匍匐,大片大片,白得纯净。道路两旁的山丘,沟壑万千,低低的,像一忠厚的士兵。不知为何,心里涌起一股莫大的喜悦与神圣,大概这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吧﹗
八廓街,这是拉萨最热闹的地方,传说中的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仓央嘉措就是在这儿与玛吉阿米相会。随着人流,我们转入了八廓街,顿时被这儿的热闹吸引,两旁密密麻麻全是卖小饰品的藏人,他们穿着只属于他们民族的服饰,微笑着,常年的高原红透着健康的喜悦,嘴里并不大声吆喝,只是面对前来挑选的人细细解释着,摊位上,挂着琳琅满目的饰品,珊瑚红,松石绿…我走上去,挑选着,一串串手链从他们的手递上来:松石的石头,红色的配石,平时被我们所嘲笑的红配绿竟能如此协调。我掏出钱,真诚的递过,用微笑感谢着他们带给我与它的缘份。
逛了许久,我们走进了一家小酒馆---玛吉阿米。坐在沙发上休息着。酒馆里,到处堆满了西藏的淳朴与美丽。沙发旁,有一个二米高的木柜,上面堆满了小本子,那是用线缝成的。翻开一页,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用来记录旅人的心情。不知是谁,不知何年,无数在这停留的人,用笔写下,写下对这儿的热爱。我接过侍者手中的笔,道了谢,翻到空白的一页,延续着旅行的意义,写下我对西藏,对仓央嘉措最浓烈的热爱:那一年,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晚霞渐渐爬上了天幕,火红火红的像喝了酒的醉汉。我们走出了“玛吉阿米”,沿途的摊位也少了许多,整个八廓街竟空旷了起来。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心中无限宁静。
拉萨,在这里,我找到了宁静,找到了感动,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桃花源。
去拉萨的作文篇2
大家好!今天阳光明媚,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布达拉宫吧,我们将随着作家游览拉萨,领略古城的独特风情。
我身后的这座雄伟的宫殿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了。它海拔3700多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其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一应俱全,是“世界屋脊上的明珠”。1994年12月初,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藏族由于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露出佛教影响的痕迹。在旅行过程中,请各位游客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各种风俗习惯。其中有: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等。这些禁忌都在各位游客手中的《旅行手册》中做了详细介绍。接下来就让我们和那些虔诚的藏民们一起祈福吧。
那神秘迷人的拉萨古城,那里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
去拉萨的作文篇3
暑假到了,我和爸爸,爷爷一起去了拉萨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大门又大又美丽,门上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五彩丝线结成的五彩符,走进大门,我们看到了一张大大的地图,上面用藏语标出了该怎么参观的路线,我们走上了布达拉宫的楼梯,布达拉宫离我们越来越清晰。它的墙是红色,楼梯是灰色,在蓝天下显得格外雄伟。
我们进入了红宫,先参观的寝宫,床上有他们的衣服,桌子上有他们的经书。
随着人群,来到长廊,长廊上有壁画,画的有人还有佛,画得栩栩如生。
我们来到佛殿,看到一个巨大无比的像金字塔一样的雕像,听导游说,这雕像用了3吨的黄金,还有许多名贵的珠宝镶嵌在上面。我想:那时候哪来的那么多的黄金呀?于是我就问爷爷,爷爷说:“这些黄金都清朝政府赠送的。”我又问:“爷爷,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爷爷说:“我也是听导游说的。”
我们来到经书殿,我看见一块扁上面用藏、汉、满、蒙写着当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是献给清朝的皇上的。还看到墙上的格子里有许多的经书。我听见有人说,这些经书都是从唐僧西天取来的经书抄下来的。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布达拉宫的出口,在出口的两边墙上,看到四大天王:魔礼青、魔礼红、魔礼寿、魔礼海,个个面目凶神恶煞,两眼直瞪,龇牙咧嘴的,像是在各显神通捉拿妖魔鬼怪似的。
到了最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的布达拉宫。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回头仰望高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在金色的阳光下,它显得更加壮丽巍峨。
去拉萨的作文篇4
每每想到拉萨,只觉得心底就会有一丝悸动,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可真正来到拉萨,却只剩下一片茫然。
拉萨已经不太像一座千年教都,而更像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我们在各类宣传中只看到肃穆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只看到摇着转经筒的虔诚藏民,却没有看到它的另一面。从布达拉宫向下看,才发现它已经被一片繁华包围;八角街康巴藏人的忽悠本领,甚至要高于温州的商人;雪域高原之上,德克士里汉堡的香味与酥油的味道奇妙融合。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疑惑。这就是那座传说中的拉萨吗?这就是那座我们费尽周折、无数虔诚的藏民磕掉几十万个响头才能瞻仰的圣殿吗?
大昭寺门口,我看到黑压压一群人在哗啦啦地磕头,他们一言不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那个复杂的仪式。半个月后,这些藏民将会到达布达拉宫,想必他们一定会流着眼泪亲吻那里的石板和祖先的脚印,然后再像现在一样昼夜不停地反复磕下去。他们的额头会渗出鲜血,他们的嘴唇会一直干裂,他们的身体会疲惫不堪,他们长时间不洗澡的身体会奇臭难忍,他们甚至不能肯定是否会被活佛摸到自己的头顶。但是,他们将带着佛的祝福再磕回家乡,给亲人和爱人带回永久的祝福。
面前的景象触动了我,我怎么能够想象自己用三年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种痛苦而毫不现实的经历?完全生活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愿望中,不奢求任何财物的赐予,仅仅为了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自己的执着。除此之外他们甚至一无所有。
可他们有信仰!
他们几千年的信仰毫不虚伪,如同纳木错的湖水一样清澈。他们一代代地往返于千里迢迢的长路上,往返于心灵和神灵之间,任凭身边再多的诱惑也不为所动。旅行团的车子在藏区前进途中,我发现不管怎么样穿着的藏民,走路的姿势和脸上的表情都洋溢着一种自信,他不向这群招摇过市的车队行注目礼,照样走他的路,照样转他的经筒。在他看来,我们或许是无关的过客,或许是有幼稚的旁观者。衙门才是这里真正的永远的主人,他们是这片高原和天空最为虔诚的守护者和永不背叛的奴仆。
在乘机离开拉萨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作家都如此渴望回到拉萨。当你恋恋不舍地离开它的时候,飞过连绵的雪山和草地时,你才明白自己刚刚回来。我们的灵魂回归到自己心中最为洁净的土地。在那里,我们一无所有,在那里,我们只有安然。
去拉萨的作文篇5
暑假里,我们一家来到了西藏拉萨。
拉萨的树很美。
在拉萨森林公园漫步,游步道两旁一棵棵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拔地而起,笔直挺立,它们的枝叶十分繁茂,将阳光遮得严严实实,走道上一个光斑也看不见。这些树的根系很发达,根须从走道的木板冒出来,向外沿繁生,一条条垂挂在走道两边,如同流苏一般。走近看,树干上密布一个个旋涡,树皮粗糙而坚硬,留着沧桑的岁月痕迹。风儿吹过,树叶儿来回摇摆着,仿佛随心所欲的样子,在夏季的正午,走在这游步道上,一点也不觉炎热。叶子随风飘零,随手捡起一片,叶脉清晰可见。
拉萨的牛很憨。
牦牛是藏民的守护者。它们身体匀称健壮,肌肉线条粗犷,身上披着棕色的长毛,跑起来一甩一甩的,还时不时地低吼一声,声音浑厚。它们在草甸上,在水边悠闲地踱步、吃草,与天上唱着婉转歌儿的飞鸟互相映衬,一派无忧无虑的闲适景象,为宁静的高原增添了活力。
拉萨的水很清。
拉萨的水纯净至清。这些雪山融化汇聚的河流,是那样的清,清得连河底的沙石都历历在目;是那样的蓝,蓝得可以与蓝宝石媲美;是那样的静,静得只有微风拂过才泛起丝丝涟漪。
拉萨的人很亲。
第一次接触藏民,发现他们都是亲切又和蔼的。我们去做客,一进门,他们就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对我们的欢迎。围坐在大炕上,我们喝着酥油茶,欣赏着藏族同胞的歌舞表演,气氛很热烈,他们拉着我们载歌载舞,没有因为不同民族而有拘束,真正让人感受到藏汉民族一家亲呢。
拉萨是美丽而又和谐的天堂,它是高原上一颗亮丽的明珠。
去拉萨的作文篇6
我真正的故乡在贵州的一个偏远山区,但这次我要与你们分享的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西藏拉萨。
在拉萨市南郊区有一条大河-拉萨河。那里的冬天很荒凉,河面碧绿得像一块翡翠,四周却镶嵌着咖啡色的光秃秃的树和山,河面静的像一面镜子,河水冰凉得像“德克士”里的冰可乐一样刺骨。
只有那一群群的野鸭给它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风平浪静的河面上,成群结队的野鸭在河面上觅食、嬉戏,我对爸爸说:“爸爸,哪里来的这么多野鸭啊?有好几种呢,它们叫什么啊?”爸爸说:“它们是一种候鸟,是来过冬的,你仔细观察,看看有几种?”我在河畔上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它们,仔细认真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生怕打扰它们悠闲的生活。只见有黑白相间的、黄的、绿的……它们有的在水面上快速的划动,好像赛龙舟一样激烈;有的在水面上翻着跟斗觅食;有的在悠闲地梳理它们洁净的羽毛……不知道是没有发现我还是根本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正在这时,只见一只孤零的野鸭像忠实的侦查员在我们上方的天空盘旋,发现我们没有伤害它们的意图时,才放心的离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缠着爸爸问这问那,爸爸说:“以前没有那么多的野鸭来拉萨过冬,现在生态环境改善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也在一步步提高,才有这么多的野鸭来和我们人类和谐相处在共同的家园。”回到家,我上网查看了资料,才知道那里有好几种野鸭:黄的是赤麻鸭、绿的是绿头鸭、还有秋沙鸭……
我爱我的第二故乡,它孕育着大自然的无限的生命。
……
去拉萨的作文篇7
拉萨之所以叫圣城,因为它是佛,是神的所在之地,拉萨作文。在藏语里,“拉萨”就是“佛地”“神地”的意思。
拉萨城的兴起,是与佛教连在一起的。
13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牧场。藏民族的英明领袖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各部,并迎娶唐王朝的文成公主为妻。文成公主入藏时,从唐都长安带去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雕像,为了供奉雕像,松赞干布下令建大昭寺。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的方法,推测出了整个西藏的地形,并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大昭寺的地址。文成公主说,西藏形似一仰卧的魔女,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因而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灾驱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庙。殿内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小学生作文《拉萨作文》。拉萨之所以叫拉萨 (神地),也是源于这尊佛像。
于是,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拉萨古城随着佛教的传播一并兴起。
大昭寺内有一条绕着供奉着佛祖的大殿的转经回廊道,这就是充满着神秘的"囊廓",是内转经道,寺外的八廓街环绕着大昭寺,也是一条转经道,称为中转经道,与八廓街呼应,就是围绕整个拉萨古城,连同布达拉宫在内的"林廓",即外转经道。所以,拉萨就是以佛为中心而层层建立起来的“佛之地”。年年月月,春夏秋冬,每天前来朝拜和围绕佛像转经的信徒香客络绎不绝。拉萨,不愧为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城。藏族诗人道帏多吉这样写道:
人与佛、人与自然最近的净土
为世人留下永恒的神秘富矿
和平与天国的梦想
是唯一的精神粮食
去拉萨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