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作文都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作文是培养我们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1
李清照以其绝代风华,而名动当时。在整个中华文化圈,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出生书香门第,号易安居士,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虽说是一介女流,但她性格伉爽,颇有“江湖侠女”豪情。然而,心思却又细腻婉转,写的词清丽温秀,被称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
她早期生活优渥,父亲身居高官,亦为当时代的一名学者。也正是这种家学渊源,使得李清照自童年时起便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期李清照出嫁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也就是后来有名的金石专家。要说李清照前期过着锦衣玉食、任情使性的生活,并不为过。因为纵使婚后她仍然喝酒好赌,性格温婉的丈夫都一一接受。
然而,所谓好景不再,世事无常。随着金兵南侵,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作为一名地方官,本应有守土之责,但面对金兵的强势进攻下,竟弃城出逃。就在丈夫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也许是无意,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诗,对丈夫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其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句,更是让丈夫羞愧万分,李清照在这里似乎显得颇为刻薄。当然,话又说回来,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英雄豪杰、在危难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呢?在事业受挫、婚姻见疑的双重打击下,赵明诚终于郁郁而终。
金兵继续南追,而她作为大宋的忠实子民,也只得继续南逃。
就在此时,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从李清照的立场来说,在落魄江湖之际,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倚靠。所以,估计都没有多想,面对追求者,就匆匆结婚了。但这次不同往昔,这次婚姻是她人生中的一个灾难。这个名叫张汝舟的男性,所珍重的只是李清照的丰富收藏。然而,当发现所图难成之时,竟对李清照拳脚相加。
性格刚烈的李清照自不甘任人摆布,她冒着牢狱之灾,坚决告官与张氏离婚。当然,由于家族势力的原因,李清照并未在监狱滞留多久,九日之后,她得以获释。再次孑然一身,李清照并未意志消沉,相反,她的创作热情进一步高涨,写下了更多脍炙人口的词作。
公元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结束她可歌可悲的一生,享年至少73岁。
从李清照个人来说,她的后半生,也许是个悲剧。但对中华文化来说,却又是一个幸事。因为作者以其天赋才华,为古代中国贡献了许多天才之作,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知识宝库。今天,我们有幸读到众多凄婉动人的词作,必须感谢词人的创作热情。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2
在我眼中,李清照是一个坚强的,顽强的,关心朝政的,豁达的。她还是一代词宗,旷世文豪,这从她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她也没有一般小女子的俗气,从而体现出的是诗词华丽,气质高雅的贵族小姐。 她的.一生是坎坷的,因为她的坚强和顽强,才可以活下去。而她一生收集的金石字画,也因为金兵的入侵而毁于一旦,如果她不坚强,也不太可能有信心活下去呀。
她的坚强和顽强,是从金兵入侵了之后就体现出来了,她没有去躲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而是跟着宋高宗一起逃亡,但是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生死之交的决定,这一种坚强,是一般的小女子所没有的,说她关心朝政,这也是个事实,她经常慨叹自己不能去和士大夫一样去谈论朝政,当有两个使臣去金国出使的时候,她也和士大夫一样,写了几首给他们鼓励的,鼓劲儿的诗,这也体现出了她是非常渴望去商量朝政,谈论政事的,说她是一代词宗,旷世文豪,是因为她的《醉花阴》把赵明诚看的惭愧了,羡慕了,嫉妒了,还把她的那几句掺到自己词里了,让他的朋友说只有他掺的那几句写得好,也确实,一般的女子是写不出这样的韵味儿的,那种细腻的心理描写的,连大词人都不一定些的出来呢。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清照,虽然没有子嗣,可是,他们留下了见证他们有过经历的一本书《金石录》,这记录了他们的坎坎坷坷,一时一刻,一天一年,这也是他们唯一留给后人的一本重要史记。在我眼中,李清照永远是才华横溢的,高雅的一位女子。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3
如果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多想和你登上那叶诗的扁舟,在黄昏后共饮一杯酒,分担你“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我多想和你去踏青,去聆听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伤心境,去劝说你,理解你。你的每一句话映衬心声的诗歌。你的一笑一乐,一悲一泣,都会牵动我的心,同时从你的人生遭逢中或多或少的总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你的生活可以用“坎坷”来形容。你早期生活优越,跟大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明诚病死,你的境遇孤苦。生活动荡不安,颠沛流离。这些都可以从你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你的诗文前期以悠闲生活为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从你的行文字里也流露出了对中原丈夫的怀念。着实让人感动。
但是,你可曾想过,你的忧伤只会让你的心情与身体日日下降。你如此的折磨自己,你的明诚会忍心吗?人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磨难,应正视这份艰难。是它在磨炼你的意志。如果整天的抑郁,忧愁,消极,你的生活便会失去往日的绚丽,生活在痛苦的阴云之中,慢慢堕落。
或许你的忧伤是缘于对丈夫的真挚感情,对国家的热爱。我们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去“忧伤”,可以把忧伤转化为动力,像花木兰,穆桂英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至于丈夫,你可以用快乐的心情与健康的身体状况去生活,以此来让你的丈夫安心地死去。
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得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及防范;当我们屈服于痛苦时,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物价的财富。
请记住!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水消逝,干润不了整条河流,在我们面对困苦时,用乐观的心态去解决,李清照,希望你能和我们一同快乐飞扬!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4
从弦上缓缓流出,一个才华绝顶的女子,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着愁思。
少女时期,你天真无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春季,你穿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的貌美如花,内秀如竹,你博古通今,你告诉我,女子应好读,应自强,女子绝不比男儿差!正当你在享受着娇宠和才气时,上天发现了你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你写些闺怨闲愁,历史会从你身边白白走过。于是,上天斩断了你的爱河。你的愁绪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愁了,国不是国,家不是家,人也不是人……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在国破山河之际,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沼,直入黄龙城”,却换来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迫害忠良的事;你想追求一份安慰与寄托,却换来“不终晚节”的千古骂名;你想将平生所学相授于人,却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
你乘一扁轻舟,在乱世之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断香残酒,你没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没有像杜十娘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平民之身,想统治者的过错,想国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你教会我,女子应该坚强,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
当你看到元夕时的少女,你回想以前,女扮男装,与丈夫看花灯,想到了曾经的那般快乐,你默默地从书架上取下丈夫的书,在微弱的灯光下,轻轻抚摸,你闭上双眼,两行泪光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凄惨的光……。你继续乘一叶扁舟四处游走,在黄昏,你独自倚在窗前,一排大雁飞过,又不知几何,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你在窗前不禁喃喃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乱世美神,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心中的阳光,你牵引着我的思想,引导着我向前,让软弱的我充满力量,让我不再轻易向生活低头。叶落了,雁走了,花谢了,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阳光下。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5
在群芳争艳的宋词中,清照的词是那朵最美的梅花——孤傲、凄美。若将所有词人都比作夜空的繁星,清照不一定是那最闪耀的一颗,但却是最独特的一颗,那么清丽,那么婉约,那么超凡脱俗。走进清照,我被她的才情折服;感悟清照,更觉得她是误落凡尘的绛珠仙女——林黛玉。
李清照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饱经艰难困苦。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亦有过无奈痛心的感触,最终,李清照将平生的种种伤痛,幻化成了一首又一首凄丽哀婉的诗词,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古不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的清照,不谙世事,活泼、快乐、悠然、无忌。她陶醉于山水间,像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钟爱自然,质朴纯真。在这个时期里,她创作出的诗词,无一不充满着快乐的'气息,像一条清甜的溪流,“叮咚叮咚”地在人们心间流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后所作,字字句句流露出对丈夫深深的思念,那是一种种揪心的缠绵,刻骨的爱恋。都说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子是最美丽的,而此时的清照便是那一位醉心于爱情的含羞的少女,独具韵味。每每读她此时所作的诗词,总感觉在这哀婉动人的句子背后,有一位含羞的少女,正执笔挥写于白纸之上。此时的清照,像是枝头上一颗半熟的青梅,酸酸的,甜甜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之后,清照的词中多了几分凄凉,少了几分色彩,晚年的清照,不再拥有童年时的那份纯真,也没有了少女时的那种羞涩。读她此时的词,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让人感慨无比,心生怜爱。
走进清照,体会她的纯真与欢乐;品味清照,和她一起共享少女的羞涩与哀思;感悟清照,咀嚼她那独特的家国悲愁。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6
悠悠中华五千年,济济人才数千万,篇篇佳作百年传,口口传诵今朝在。所以赵翼大笔一挥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打开了李清照一生的光彩,十六岁的李清照正值青春年少,却早已显现出她的写作天赋,之后一路走来,不但佳篇不断,还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让世人赞叹。使得宋朝文士王灼感叹道:“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而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更是说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宋朝的一大女词人。对于一个封建制王朝来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所以多数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李清照,竟然能过在宋朝的历史上画出自己精彩的一笔,实属不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中国封建帝制的阴影下,这似乎成为了每个生活在古代妇人所必须遵守的条令,可李清照却不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束缚,不但对自己的公公毫无忌讳的说出:“赤手可热心可寒。”更是在自己心爱的丈夫去世后,为了保护那仅剩的一点文物收藏,选择了与张汝舟再婚,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毅然决然的决定离婚。纵然她面对着“贞女不事二夫”的社会舆论,也无所畏惧。她的爱憎分明,她开放的性情岂女子所为?可就是李清照在那个时代书写了她的不简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步入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没有子嗣……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承担了一个男子都难以承受的重担,可她,挺住了!都说人生最叹老来悲,她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挫折之后,也只是在一腔愁苦,老泪纵横完了,找回了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她超越了平凡女子所不能承受的悲凉、痛苦、孤独、忧心,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既有“人比黄花瘦”的柔情,又有“死亦为鬼雄”的豪气,更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忧伤。李清照,一个历史上的佼佼者,一个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的佼佼者!
与李清照的作文篇7
选一个悠闲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李清照的词句。书中的笔墨晕染开来,将我萦绕,促使我走进她,走进那首《如梦令》之中。
初识易安,是在万千词山诗海中,众多绮丽佳句中的惊鸿一瞥,便再难以忘怀。许多人喜欢她后期的词句,宛若杜鹃啼血,声声叩击人心。我却爱极了这首,易安少有的少时小儿女情态,尽在这首小令中。
一首如梦令,使你又想起了那个溪亭的午后。几杯清凉的酒,几缕自在的云,几位年少的才子佳人。欢声笑语间纷纷举盏,吟诗作赋直到沾染上几分醉意。
众人皆兴尽散去,你却意犹未尽。明知夕阳西下,却仍对着美景独酌,直至大醉。天边的云让夕阳度了一层火色,不知何时跑到你颊边,两朵飞红。直到天色转暗,凉风习习,醉意醺醺的你才想起归家。起身远眺,脚步虚浮,四周却是茫茫的一片,哪里都有葳蕤的花木,何处都有悦耳的莺鸣,独寻不见来时的踪迹。
幸好来时的小舟还系在岸边,于是解开小舟,你向前方的岸划去。可是小舟怎么不如来时听话了呢。兀自在水中打着旋儿,非但没有将你带到岸边,反而闯入了朵朵藕花深处。四周漂浮着淡淡的荷香,无数娉婷的身姿摇曳,你醒了三分酒,却又因这景儿醉了七分。你奋力划桨,可不料想惊起了栖息于此的水鸟。随着他们拍打翅膀的声音,仿佛在为你加油,争渡,争渡。
从这首小令中走出,我仿佛看到一幅画。几笔色彩描绘了最飘逸鲜活的景儿。此时的李清照,还未有满腹愁绪,更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喝醉了酒在石板凳上一番好睡,四周芍药纷飞,尽显闺阁女儿心。我不知李清照是否能洞悉之后的颠沛,可这首小令就像一个预言,告诉我这般洒脱恣意的女子一定不会庸碌于世,必是名传千古的才女易安。
“少年情怀自是得。”如花般的年纪,在最有满腹情怀的时期,我决定从书本中探出头,不能如易安般清风明月醉酒,也要寻一份自己的自在藕花深处。
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 与城市的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