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中情感和情节的心灵共鸣和共同体验,阅读后,我意识到写读后感是表达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有效方式,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长江湖的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1
今天,我看完了金庸的《笑傲江湖》,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令狐冲。
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救下了被采花大盗田伯光胁持的尼姑仪琳,却被田伯光刺成重伤。仪琳为了救助令狐冲,将令狐冲带到了禁地群玉院为他疗伤,结果被号称“君子剑”的岳不群发现。
令狐冲参加一位武林前辈金盆洗手的典礼,结果那位武林前辈受人迫害,临死之前交给他一本《笑傲江湖》的曲谱。令狐冲带着这本曲谱回到了华山。
回到华山后,师父罚令狐冲在玉女峰思过崖面壁思过一年。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了一个山洞,山洞里记载着五岳剑派各种各样的剑招,以及这些剑招的破解方法。不久他偶遇华山派风清扬风老前辈,得到了风清扬的指点,练就了独孤九剑。一天他在崖上遇见了桃谷六仙,发现桃谷六仙武功高强,桃谷六仙想带他去找仪琳,他却因得知师父师娘遇见了嵩山等派气势汹汹的使者,急忙奔下山来查看。
来到岳不群夫妇迎接客人的地方,令狐冲发现成不忧正要与师娘过招,急忙拿着一把扫帚与成不忧开打,结果被成不忧掌力所伤,内力全失。师妹交给他《紫霞秘籍》,要师弟帮助他修习。他却不肯,点穴将师弟僵住,硬撑着去寻找师父,要师父回来拿书。他与师父回来时,师弟却已死去,《紫霞秘籍》失踪了。
大家一起来到洛阳,师父等人怀疑令狐冲偷学了《辟邪剑谱》,其中王家驹、王家骏兄弟便来搜他的身,搜出了《笑傲江湖》的曲谱。王家驹、王家骏跑去请城中一名琴师演奏。那名琴师被深深陶醉了,与令狐冲成了知己,教他抚琴。
几天后,大家便动身前往别处,路上因为一次意外,令狐冲与大家分开了,与一个名叫任盈盈的姑娘相识,后来又遇上了从魔教总部黑木崖逃出来的向问天。令狐冲看到有许多人正在围攻向问天,叫他离远点,令狐冲心里的倔强上来了,冲上前去保护向问天。最后,追捕向问天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开始逃奔。在逃奔路上,两人义结金兰,令狐冲拜向问天为大哥。向问天带着令狐冲来到梅庄,说要令狐冲与梅庄中的四位庄主——江南四友比试剑法。结果江南四友最后全部败在令狐冲手下。在他们回客栈的路上,丹青生又叫住他们,说有一位高手——任老前辈想与令狐冲过招,带着他来到一个地下铁牢,让他与任老前辈过招,过招时两人不分上下,最后令狐冲昏倒在地。
令狐冲醒转之后,发现自己被囚禁在地下铁牢之中。偶然一天,他在床上摸到了一些小字,发现这些小字写的是一门奇特的功夫,他在地牢中无所事事,便练起了这门功夫。功夫练成之后,一次黑白子给他送饭时,他摸到了黑白子的手腕,竟吸走了黑白子的内力,挣脱出铁牢,把昏倒在地的黑白子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给黑白子穿上囚衣,将他关在铁牢中,令狐冲于是逃出了梅庄。
逃出梅庄之后,令狐冲心想如果那任老前辈不是个坏人,自己应当救他出来才是,于是返回梅庄。正当他要潜入地牢之时,发现有几个魔教长老正在训斥江南四友,说他们没看好一个名叫任我行的人。正在这时,向问天和任老前辈来了,与令狐冲打过招呼后,强迫那些魔教长老服下隐含可吞食大脑的尸虫的“三尸脑神丹”。
向问天邀请令狐冲加入日月神教,也就是魔教,令狐冲想了想,不肯入魔教。于是跟向问天和任我行在梅庄外分手,来到一个客栈居住。后来令狐冲扮作军官,解救了中魔教埋伏的定静师太和一些恒山派弟子,又在一个小镇上从假冒魔教的嵩山派钟镇等人那里解救出了恒山派弟子,答应因受伤过重将死的定静师太保护好那些恒山派弟子,将她们护送回恒山。
在回恒山的路上,他们接到定闲师太和定逸师太的来信,说她们被绑架了,希望弟子们赶紧前去龙泉铸剑谷解救她们。好不容易来到龙泉铸剑谷,令狐冲解救出了定闲师太和定逸师太,抓住了绑架她们的人,原来她们也是被嵩山派的`人绑架了,嵩山派的人强迫她们同意五岳剑派合为一派,她们不肯。
后来他们得知任盈盈被困在少林寺,两位师太去少林寺求情,释放出了任盈盈。两位师太却遭人暗算,死在了少林寺,临死前对令狐冲和弟子们交代,一定要令狐冲当恒山派掌门。
回到恒山,令狐冲刚当上恒山派掌门,就被通知要前去嵩山商议五岳剑派归一,商议应由谁出任掌门。
来到嵩山,大家决定以比武的方式来确定掌门人。最后岳不群以《葵花宝典》中《辟邪剑法》的功夫夺得了五岳派掌门的位置。
后来令狐冲听说恒山上所有弟子都被绑架到了华山,他来到华山寻找,偶然来到一个聚集着很多五岳派高手的山洞,正当想要退出的时候,一块大石堵住了洞口。最后好不容易逃出了山洞,解救出了恒山弟子,又被请到魔教教主任我行那里,任我行再次问令狐冲愿不愿意加入魔教,令狐冲还是不肯。任我行大怒,宣布一个月之后将会来到恒山,杀光恒山弟子。
一个月后,魔教中人果然簇拥着“任教主”来了,只不过来的是任我行的女儿任盈盈,她是来与令狐冲拜堂成婚的。
看完这套书,我发现在这里面,善良勤奋勇敢有担当的人总是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也许这就是作者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有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应当做一个善良勤奋勇敢有担当的人吧。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2
实话实说,读了《笑傲江湖》是第一次读金庸之作,也曾牢牢记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但还未来得及细细品读。只想起同学间开玩笑时说着:“我看你现在很像《笑傲江湖》中的一个人。”“谁?令狐冲?”“东方不败。”的那点儿诙谐。而这一部小说,值得深思的是展示出的人性,以及人生真正需要追寻的东西……
从左冷禅、岳不群等人物身上,我似乎看见了影射着当时社会现象的样子。他们能背叛自己的朋友甚至亲人,坠入那无尽的深渊,最终命丧黄泉。那是东方不败炼成《葵花宝典》后的模样、是小说前段,林平之喜爱打抱不平,但却因为仇恨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走向邪恶的道路,最终堕落……追寻那虚伪的权利,荼毒了多少灵魂。受着心中权利欲的驱策谋划计策做出许多违背良心的事,实在让人叹惜……
而令狐冲和盈盈不同,他们对权利没有兴趣,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隐士”。令狐冲追寻着个人自由与个性解放,而愿意放弃所有功名的美好品质实在让我感慨万分,他也许是天生的不受羁勒;盈盈对江湖豪士有生杀大权,却宁可隐居陋巷,她重视着自由与个性的舒展,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爱情……
太多对人生截然不同的追求,让我看到了许多不同的结局。那“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追求,最终也并未有人实现。任我行被东方不败囚禁复出后发现教里的物是人非,但后来却也渐渐习惯并受用起来。当他哈哈大笑,说道:“但愿千秋万载,永如今……”时,突然声音嘶哑。他一运气,只觉得胸口抽搐——他死了。他始终没有摆脱那权利和高贵的束缚。而那“千秋万载”的追求,也便化为虚无。真正能主宰世界的,是毅力、是精神、是灵魂……
不论如何,那“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就是令狐冲这类人物所追求的目标。每个人的人生追求或许都不尽相同,或是那权利与高贵的风光,或是那不羁的自由,或是不愿出人头地的平淡至极……也许就是未尽的追求与期望,才会有对这个世界的不舍与遗憾。为了追寻的目标,人才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而不单单是躯壳;追寻的路上使得人生发出光芒,没有这些光芒,才是最可悲的;而不尽相同的追求,才不枉一生。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3
?笑傲江湖》是我最爱的一部金庸作品,与郭靖乔峰比,令狐冲有太多不够“大侠”的缺点,但却是最让人感觉痛快的角色。
金庸说,除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英雄”的理解有所改变,英雄其实也有卑鄙的一面。
确实,英雄也是人,也会有缺点,也会有让人生气想骂人的冲动!
面对令狐冲对华山派的执念,常常看到有书友骂他蠢,应当是“恨铁不成钢”,但其实,对于令狐冲来说,华山派有他所有在乎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时光,以及他一开始的人生信念。换作我们任何人,对这些能不眷恋吗?
李荣浩有首歌里唱“一生无非几个欢笑悲哀,和爱你的女孩”,每次听到这句,我心中总是涌起心酸又满心柔软,我想令狐冲对华山派也是这般心情吧,心酸甜蜜到难以割舍。
令狐冲让我们生气又心疼,所以就有了盈盈,她爱他信他助他,也包容他。金庸笔下的女孩子,盈盈不算出彩,虽也聪明睿智,美貌无双,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想这少的,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主角爱情的平凡之处吧!
我觉得这种爱情看得很透彻,有种老夫老妻,睁只眼闭只眼的味道。我一直在想令狐冲爱盈盈吗?盈盈“占尽了天下所有的好处”,美貌,权势,家世,万人拥戴的地位……可问题是,他对她有感激有敬重甚至有畏惧,也许还有作为男人对漂亮女子的喜爱,但却没有发自内心,割舍不下又不能自抑的爱恋。盈盈心里也明白,但她没有使性子,选择包容陪伴,这是不是更像“人到中年”的.感情?
?笑傲江湖》是金大侠后期的作品,文字上已炉火纯青,且摒弃了很多世俗的束缚,随性潇洒,读来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正如令狐冲使剑,轻盈,自在,不拘规则;而对人物更加宽容而怀悲悯之心,最后的大战终究没有发生,反而被皆大欢喜的结局取代,让人相信:没有什么不可以释怀!
最后对自由的诠释虽有点俗套,但倒是值得细细品味!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4
没日没夜的看完了我的第一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
首先,看完本书,我对金庸老先生的文化造诣非常钦佩,书中提及佛法剑法五岳历史等各种文化,金庸先生把这些东西融合在小说中,这是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然而把这些东西运用到写作中更是难。
其次是剧情,我觉得看这种书,比之看美国大片刺激的多了,剧情曲折,扣人心弦,我很吃惊金庸老先生是如何构思出如此一个精彩的故事。
然后是在书中穿插的爱情、友情、师徒情、亲情、侠气等等,尤其是其中写令狐冲为小师妹所苦恼的那段,令我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或许金庸老先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看透了其中的种种,然后写入了书中,把令狐冲比作那个情窦初开的自己。再说说侠气,江湖真的将就一个义字,很多时候又将对手置于死地的机会,但因所谓侠义而不了了之。那个江湖的人很看重这种东西,那是为人之根本,比之生命更加重要百倍!再说说洒脱的令狐冲,他的那种管他人说什么我就这么干了确实是我所欠缺的一种品质,不顾流言蜚语,做自己应当做的,不管他世俗的眼光!
再说一下其中的三位女主角,站在令狐冲的角度:他钟爱小师妹,但小师妹当他作哥哥,喜欢了那个小心眼的林平之,我们会说她没有阳光,什么都不懂,但她就是喜欢了,那能怎么样的,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啊。仪琳,这个女子是那种为了爱人什么都可以做的女子,什么事情都先考虑别人,自己难过也不说,这种女子似乎最后总是受伤的那个,但她最后选择一心向佛,戒除六根,我对她这种选择很是赞同!任盈盈是我们每个男人都喜欢的那种女生,善解人意、开朗活泼、是非分明、一心一意,我也喜欢这种女生。
最后从各英雄的结局来看,武功最高的东方不败落得个不男不女的下场,任我行欲望太强,企图太大,岳不群想的太多,活得太累,令狐冲虽说洒脱,最后落得个美好的结局,但我觉他拎不清,若不是仗着自己运气好,有点天赋,不一定能成什么大气候吧。我个人这么认为!
不管怎么样,读完这本书,我最大一个收获便是增加了点自信,更理解了不在意他人看法,做自己的内涵,我缺乏自信,但我更需要强大自己!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5
初读《笑傲江湖》,是奔着令狐冲来的。经常听说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大多潇洒,有侠气,我便一本一本的读。可是,读完以后我才发现,最令我难忘的不是豁达不羁的令狐冲,不是娇美任性的任盈盈,不是单纯坚定的仪琳,而是那亦正亦邪的林平之。
林平之,听这名字你或许以为这人生活平坦,可是,他其实与游坦之(《天龙八部》人物)一样,一生悲壮而惨烈。
书的开始,林平之是一位锦衣少年,在雪白的坐骑上打猎,生活轻松无比。他是“福威镖局”的少镖头,锦衣玉食。可是由于他家的《辟邪剑谱》是江湖上的武林秘籍,余沧海为了修炼此功杀了林平之的父母。
这本是大仇,加之林母的遗言是“为父母报仇”,林平之生活于复仇阴影中,便不顾一切学好武功,先拜了人品极差的木高峰为师,再拜了“谦谦君子”岳不群为师。为了练《辟邪剑谱》自残,杀了世间唯一真心待他的岳灵珊,最终沦为恶人,被囚于西湖之底。
林平之可恨吗?他可恨。为了复仇变得非男非女,狠辣凶残,最终手刃仇人,杀了最爱自己的人。
林平之可怜吗?他可怜。他本是贵公子,却惨遭灭门,一直活在复仇的阴影下。
可是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自生自灭。
读《笑傲江湖》,世人多爱令狐冲,而我独敬林平之。无论前方有多危险,他都执意为父母报仇,是个孝子;他绝不滥杀无辜,即使最后一刻刺死岳灵珊,也是不想让她受左冷禅的侮辱折磨,自己也好在这世上了无牵挂,专心复仇;他是弱者,在被逼无奈下仍心性纯真,一腔正气。
可是他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时代使然。
一个恶劣、尔虞我诈的时代毁了他,他用自己微弱的能力反抗,反抗这残酷的命运,可他终究敌不过历史的潮流。
在西湖深不可测的湖底,他如同一只孤傲却仍旧高傲的狼,也许,他更希望耳畔传来昔日那清脆娇柔的“小林子”吧。
只是红颜已逝。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6
年轻时看此书,看电视剧,只觉得热血澎湃,恨不能如令狐冲一般,快意恩仇,我行我素。然人到中年,又别有一番滋味。
比如说,《葵花宝典》《辟邪剑谱》,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东方不败做了,岳不群做了,林平之也做了。以前觉得很不理解,现在其实想想,有很多人也这样做了。比如说,沉迷于游戏伤眼睛,但谁都在玩,如果游戏上写着,欲玩游戏,先废双眼,估计玩的人就很少或者没有了。再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得肺癌的概率很大,如果酒瓶上先写着:欲饮此酒,先废一肺,估计就没人喝了。可见,把《葵花宝典》看做邪恶的功夫有失偏颇,至少人家先把严重后果告诉你了,练不练在你。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还有一种功夫叫七伤拳,害人害己,那才叫邪恶呢。
关于拍马屁,金庸先生笔下的马屁都到了夸张的地步,什么文成武德圣教主,什么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不是一个人,是很多人,不是说一句,而是每天都在说,有点皇帝上朝的感觉。其实现在也有,比如,一窝蜂称颂一个人,一句闲谈,都称颂,英明神武,实在是恶心极了。想起了倪匡先生的'评金庸小说,他敢说,我不敢说,怕给自己找麻烦。
?笑傲江湖》里我喜欢定逸师太,敢爱敢恨,敢说真话,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直接声援刘长峰,直接拒绝五岳并派,直接让林平之拜师都让我佩服。最让我佩服的是居然把恒山派掌门传给令狐冲,让一个大男人领导一群小尼姑,在现在恐怕都很难更何况是那时候?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令狐冲居然接受了。这是唯一一个正面人物死了却让我开心一笑的场景。
喜欢《笑傲江湖》里的邪派人物,一个个敢爱敢恨。桃谷六仙的天真烂漫尤其成了我的笑点。就是大淫贼田伯光也有守诺的时候。比如,令狐冲设计让他拜仪琳为师,那就真拜了。现在的人有几个能做到?
联想到自己,倒反而像岳不群。教给学生,遇到邪派人物,不问是非,拔剑就杀。不结交匪类,是不是有点像告诉孩子们不要跟坏孩子玩?大家别对号入座,有点影子而已。
开开心心看了两天,就这么点体会。语文老师该说这作文不合格了。
长江湖的读后感篇7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它不愧为四大名著!
长江湖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人读后感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