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读者通过阅读实用的心得体会,可以获得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能力,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敬畏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敬畏心得篇1
原创/头条学习作业/2020.03.27/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历经朝代不下二十个,大大小小帝王好几百,能够为后世称道并颂扬的却寥寥无几。然而远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事迹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奉为神灵祭祀膜拜,其中就有"三皇"之一的"神农氏"。
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也称“炎帝”,是华夏民族公认的祖先
那么神农氏又有怎样的业绩和贡献,受后世人们如此拥戴?我们从有关史籍记载和民间传颂的事迹中梳理总结,至少有三个方面:
01、创造"耜耒"农具,传播"五谷"种植,智慧超人贡献巨大受人拥戴尊为"神农"。
传说神农氏原属姜姓,是一处部落的首领。在上古人类结群而居的原始社会,能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必有过人之处。请看下列史籍记载:
※《史记. 补三皇本纪》载: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斷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拾遗记》说:"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淮南子》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
耜耒,上古简陋的创造"耜耒"农具,传播"五谷"种植翻土工具,传说为神农氏发明。
上述不难看出,神农氏不只是因为具"人身牛首"的奇异外貌,而受人敬畏被举为首领,更主要的是他勤劳勇敢、智慧超人,为部属民众做出巨大贡献。如他看见飞鸟口衔谷穗落地,触发灵感,拾起来试种,发明了种植五谷粮食作物。后来,在种植五谷的时候,发现耕种土地很困难,创造了叫"耜"和"耒"的两种翻土农具,人们垦荒种地就省力多了。由于炎帝发明了耒耜,并教会了上古先民种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神农氏"。
创造"耜耒"农具,传播"五谷"种植。被尊为“神农”。
02、发明麻布作衣裳、制造陶器烹煮食,设立日历明农时,开创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纪元。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告别了裸体时代;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饮食卫生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农氏还创立历日,分昼夜,明季节,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这些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对原始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开创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纪元。
原始人制作的陶器。
03、为解民疾,勇尝百草,以身试毒而死,受人尊敬被奉为"药王神"。
最为后人称道敬重的是,神农因亲自尝百草而身亡的事迹。故事梗概是:古时候的人们得了病,无医无药。神农十分焦急,就到天帝花园取瑶草帮人们治病,结果遇到天帝。当天帝知道了神农的志向之后,被他感动,于是赠他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回到了人间。得到天帝指点的神农开始尝吃百草,虽然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这里很清楚,神农氏尝百草的本意,是为了给属下民众治病。按常人想法,作为首领,他可以指挥或命令属下去完成这个任务,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亲力亲为,也没有因为也曾经多次中过毒而罢手,最终还是因为遇尝剧毒的草无解而死。他的这种勇于"以身尝百草,舍己为别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值得后人尊敬和纪念是理所当然。
关于这一动人故事,有多种史籍版本记载,姑且略举一二:
1、西汉的《史记》实录:"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
2、《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3、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神农氏亲尝百草,以身试毒。
对照民间传说,上举的三例都记载了神农氏"亲尝百草"的事实,应该比较确切,而"一日之间遇七十毒"似乎有点夸张,但多次中毒,也应该是实际情况。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史书虽无记载,属民间传说,也应该有缘由。
由此看来,神农氏管理部落不仅有办法、有业绩,更有奉献精神。他除了贡献智慧,还舍身为人。这样有智、有勇、有能、有德的领袖,哪有不受人敬爱拥戴崇拜的道理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也无法考证神农氏事迹的确凿证据,因为毕竟上古神农氏时期还没有文字类的记载,只是民间口口相传,并带有神话色彩。后来的史籍记述也是根据民间传说和故事人物留下遗迹考古而得来的。但任何传说的故事人物都有其原型,这是普遍认可的。
在这里我们也遑论神农氏的事迹掺杂多少的神话色彩,也可能"制耜耒、播五谷、发明麻布、制作陶器、认知百草药性"这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神农氏从小小的部落首领,被后世尊为"神农"、"药祖"、"三皇之一"、"华夏民族共同祖先"等等无尚荣誉,印证了一点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民心所向"。
神农氏受后人敬崇祭祀。
是的"民心所向"。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朝代更迭,无一不是与民心所向有关联的。从长达八百年天下的周王朝最终败亡在商纣王手上,到秦、汉以及唐、 宋、 元、明、清各朝历代又哪一不是因为民怨沸腾、民心背离导致衰灭的。最可笑的是民国袁大总统,鬼迷心窍与民心背道而驰,非要圆一圆皇帝梦,可惜不到三个月,皇帝梦演成黄粱梦,羞愧难当之际,一命呜呼哀哉!
民心是向善的,只要你办好事,民心就尊敬你;民心又是现实的,只要你为百姓谋利益,民心就拥戴你;民心更是不可违的,只要你罔顾民意,欺世盗名,民心就背离你,直置你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在执政过程会常常偏离,也许只是应了那句"当局者迷"而已!
三敬畏心得篇2
以案为鉴、防微杜渐。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这些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走上了歧途成为迷途的羔羊。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痛悔莫及的警醒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他们都曾深受党教育培养多年,可以说他们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都曾有过艰辛的跋涉,他们身后也都留有一串奋斗的足迹。放松警惕甚至心存侥幸,口贪得饵,从此开始过上战战兢兢的日子,直至东窗事发。终为钓者所虐,悔尤晚矣!前车后车,殷鉴不远。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从事工程勘察、检测、监测等工作,必须要实事求是,兢兢业业,要以行业规范、标准为操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名利、金钱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厚德自省、知足感恩。面对各种风险和腐败,谁都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个党员要增强抵御风险、抗拒腐蚀的能力,除了靠接受群众和组织的监督,再就是靠日常坚持不懈提升品德修养和自省觉悟。在思想浮躁、物欲横流、诱惑纷呈的社会转型期,厚德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自省是克欲之法、养廉之要。要善于居安思危、修身立德,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同时,还应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固然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更离不开同事的关心、组织的栽培、领导的培养、家人的支持。因此,我要倍加珍惜幸福,做好本职工作。不要等失去了个人自由、社会名誉、事业前途和家庭幸福这些远比金钱更加珍贵的东西,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要常怀知足感恩,更要努力做好工作,回报组织,报答社会。
作为一名党员应志存高远,激发奋进,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贤而则贤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紧要的关头只有几步。因此,要学会算人生大账。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好,时刻注意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常将警钟鸣心头。
三敬畏心得篇3
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作导航,人生之舟就必然偏离正确航向
之所以从主席台走向审判台,从一个夸夸奇谈教育他人的扮演者变成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从一个执行法律的监督者变成法律的被审判者,从一个对家人挡风遮雨的大树变成一个让家人牵肠挂肚的罪人,就是因为长期没有接受正确的世界观改造,对自己放松了要求造成的。案例警示我们党员干部在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学习和改造,在工作中要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行,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守为官之德,以高尚的人品、良好的官德、坚强的党性廉洁自律。
二、丧失正确的权利观,手中权力就必然会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三、脱离党组织的教育,就必然会与党离心离德
党组织的教育是党员干部思想进步的重要途径,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在党组织的教育中,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警示片中三位罪犯在谈到他们犯罪的根源时,都把放松学习、逃避党组织的教育作为首要原因。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学习,不接受党组织的教育,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最后与党离心离德,堕落成罪犯。他们的所作所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党员干部不管你官有多大、资历有多深、水平有多高,都应自觉和定期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并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应始终和党组织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避免个人主义观念的滋生和蔓延。
三敬畏心得篇4
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周国平
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是最朴素也是最高的人生信念,敬畏生命是最基本也是最高行为准则。有了敬畏生命作为心底温暖底色,我们热爱一草一木,热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了敬畏生命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有效避免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可以快速有效做出最科学抉择。
这次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最好的例证。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赢得广泛称赞,深得民心。民航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重点加强对涉及武汉航班的疫情防疫工作,做好一线人员个人防护。但在未发布统一要求时,面对突发情况,个别航空公司也出现了一些疑惑,一线人员特别是疫情区一线人员是否可以戴口罩?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时,如果将敬畏生命作为首要指导原则,公司在紧急情况下就能做出更科学更人性的应对。遵循敬畏生命基本原则,在情况复杂,千头万绪中就能轻松发现事件本质,能够排除掉其他因素的干扰,行为准则清晰简单明了,实事求是,采取行动就会科学有效,从而避免犯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
敬畏生命和安全第一本质相通,但我认为敬畏生命的适用更为广泛也更具人文色彩,敬畏生命是从信念上信仰层面来说,更指向人心。
三敬畏心得篇5
为进一步加强全院干警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总开关,6月上旬,市中院分两批共组织260余名干警赴镇江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干警们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撰写心得体会25篇,市中院组织专人对心得体会进行评定打分,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作品刊播:三等奖
0
8
栾世娇
守规矩、存底线、知敬畏
层层站岗的狱警、高耸严密的狱墙、固定活动的范围、统一的发型和狱服、随处可见的监控和监管人员,是监狱留给我的印象,压抑、拘束、不自由感油然而生。两名罪犯的现身说法,内容悔不当初,语气凝重哽咽,句句充满对家人的思念和改过自新的醒悟。相信,全院干警参加完此次纪检监察室组织的赴镇江监狱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后,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让我们更深刻的懂得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昔日再位高权重、高高在上,但一旦违法,必将身陷囹圄,名节不保;也让我们更明确的懂得了法纪的严明和自由的宝贵,作为司法队伍的一名干警,更应当守规矩、存底线、知敬畏。
存底线。作为法院的干警,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审判,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坚持用制度、按程序、依法律办事情,做决策,不逾矩,不越线。
知敬畏。作为法院的干警,我们要慎独慎初慎微,自觉敬畏法律、敬畏群众、敬畏权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全程留痕、互相监督。一心为民、公正办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将司法腐败人员作为警醒教育,杜绝司法队伍中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腐败行为。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国家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司法腐败之时,我们作为法院的干警,更应时刻保持警醒意识,规范自身行为,用行动清正司法队伍风气。
用一段摘抄的话,结束我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的心得分享。
老马难免失前蹄,少壮犹当自警惕
一念之差吞恶果,幡然如悔曙光期
良言四句望君酌,梦里可闻家人泣
法理人心莫辜负,洗心革面重塑己
作者系市中院刑二庭法官助理
编 辑:陈 怡
校 对:常文金
审 核:孙彩萍
来 源:监察室
长按扫一扫
关注镇江中院更多资讯
三敬畏心得篇6
我认为要学习三个敬畏,首先要明白,何为敬畏。我们可以在字典上查到,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可见,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那么三个敬畏就是要我们神圣的面对市场、订单和制度。
我们强调敬畏市场,因为市场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敬畏市场。敬畏市场,就是要我们在市场面前放下自己的私欲,尽职尽责。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未来。我们强调敬畏订单,因为订单是企业的发展之道。对待订单一定是、也只能是严肃的,订单代表了客户,客户为天。我们需要为客户提供专业、完善、高质量的服务。
我们强调敬畏制度,因为制度是企业的长久之道,公道正派、力度与韧性兼具的良好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守住江山,开拓未来。如何优化制度本身也是作为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行政后勤工作人员,我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才能真正将后勤工作搞到实处,搞出实效来。在企业这艘大船上,只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每个人担当好自己的角色,各尽其责,按照规则统一运转才能使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只有我们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算是切实的担负起了我们自身的责任。也只有我们听从指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做到对市场的敬畏,对订单的敬畏,对制度的敬畏。
三敬畏心得6篇相关文章:
★ 科三考试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