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心得体会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不断成长的个体,永远充满可能,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情感整理成文字,使其更加明晰,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篇1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英雄则是历史的推动者。近日,中央军委对守卫祖国西部边陲的5名官兵进行表彰,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以国之名回应人民崇尚英雄的心声,充分表达了对英烈的崇高敬意。英雄走了,但英雄的精神不会走,英雄的气概必将永久留芳。
表彰的背后是要铭记英雄的事迹。“清澈的爱,只为”,“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外军的公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他们四名牺牲的军人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只有18岁,王焯冉23岁,肖思远24岁,陈红军也才33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坚定的信仰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巍巍雪山之巅。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请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表彰的背后是要激扬英雄的精神。最是英雄催人进。英雄的故事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他们“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的赤胆忠诚,他们“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铁血坚守,释放出最为慷慨激昂的精气神和震撼无比的原动力,让无数人致以由衷的敬意,仿若英雄从未离去、英雄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为我牺牲”,英雄烈士的壮举,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人们始终都会铭记。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约有20万名烈士为国牺牲。正是这些英雄的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有了我们强大的祖国和人民的'岁月静好。然而,络上却出现了一些扭曲英雄形象、歪曲事实真相的声音,令人愤慨。今天我们崇尚英烈、学习英雄,就是要唤醒民族的初心,让更多人“记得来路”,赓续英烈精神,照亮逐梦前行道路,凝聚起激励我们前行的磅礴力量。
表彰的背后是要传承英雄的火炬。“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过去,李大钊、焦裕禄、黄文秀、陈祥榕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串串难忘的名字,挺起民族脊梁,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谱写一曲曲感动天地的壮丽史歌,擘画出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深刻坐标。英雄是大难大险中走出来的主心骨,是砥柱中流、守护万家灯火的“定海神针”。无论过去还是将来,英雄精神都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都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是充满风险挑战,在征服“娄山关”,跨过“腊子口”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传承英雄精神,淬炼敢打必胜的过硬本领,只有我们勠力同心地接过英雄手中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干事业”,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篇2
读懂“英雄表彰”背后的深意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英雄则是历史的推动者。近日,中央军委对守卫祖国西部边陲的5名官兵进行表彰,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以国之名回应人民崇尚英雄的心声,充分表达了对英烈的崇高敬意。英雄走了,但英雄的精神不会走,英雄的气概必将永久留芳。
表彰的背后是要铭记英雄的事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外军的公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他们四名牺牲的军人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只有18岁,王焯冉23岁,肖思远24岁,陈红军也才33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坚定的信仰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巍巍雪山之巅。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请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表彰的背后是要激扬英雄的精神。最是英雄催人进。英雄的故事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他们“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的赤胆忠诚,他们“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铁血坚守,释放出最为慷慨激昂的精气神和震撼无比的原动力,让无数人致以由衷的敬意,仿若英雄从未离去、英雄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为我牺牲”,英雄烈士的壮举,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人们始终都会铭记。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约有20xx万名烈士为国牺牲。正是这些英雄的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有了我们强大的祖国和人民的岁月静好。然而,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扭曲英雄形象、歪曲事实真相的声音,令人愤慨。今天我们崇尚英烈、学习英雄,就是要唤醒民族的初心,让更多人“记得来路”,赓续英烈精神,照亮逐梦前行道路,凝聚起激励我们前行的磅礴力量。
表彰的背后是要传承英雄的火炬。“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过去,李大钊、焦裕禄、黄文秀、陈祥榕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串串难忘的名字,挺起民族脊梁,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谱写一曲曲感动天地的壮丽史歌,擘画出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深刻坐标。英雄是大难大险中走出来的主心骨,是砥柱中流、守护万家灯火的“定海神针”。无论过去还是将来,英雄精神都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都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是充满风险挑战,在征服“娄山关”,跨过“腊子口”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传承英雄精神,淬炼敢打必胜的过硬本领,只有我们勠力同心地接过英雄手中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干事业”,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篇3
党员干部也要多些“清澈的爱”
2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文章首次披露了20xx年6月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细节。中央军委授予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某机步营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烈士陈祥榕18岁入伍时便写下的战斗口号,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边防官兵那清澈、纯粹、坚韧而炽热的爱,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去铭记、去学习、去传承。
多一些深爱祖国。万千边防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听党指挥、守边护边、闻令而战,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成为一根标杆、一座界碑、一面旗帜!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对党忠诚、与党同心,站稳立场、保持定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党员干部唯有赓续红色基因、永葆赤胆忠诚、不断砥砺前行,才能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多一些热爱工作。烈士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要切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敢于在改革攻坚的主战场冲锋在前,甘于在基层治理的第一线恪尽职守,善于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默默奉献……
多一些关爱群众。“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断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边防团这样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却能成为融化昆仑寒冰的涓涓暖流。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则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多一些洁身自爱。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的喀喇昆仑,一个个年轻的胸膛里热血澎湃,一颗颗赤子之心清冽得像冰川里流淌的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上好清正廉洁的必修课,自觉防腐拒变、建立思想的“防火墙”,强化规矩意识、明确行为的“警戒线”,坚持立党为公、把好权力的“方向盘”,主动示范引领,树起改进作风的“风向标”,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篇4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近日,一段还原喀喇昆仑戍边英雄与数倍于己的外军英勇战斗的现场视频首次披露,无数中国人民为之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感谢、感激、感动之情交织于心。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却永垂不朽,年轻干部作为新时代党的新鲜血液、干事创业的主力军,要铭记烈士、深植英雄精神,从戍边英雄身上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伟力。
赤胆忠诚铸军魂,以初心映照使命。00后战士陈祥榕用一生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八字战斗口号,简单清澈之中尽显纯粹爱国初心;青年战士陈红军放弃公安特警招录,选择高寒缺氧、满目尽是荒漠冰川的高原一线,在风雪洗礼、生死考验中践行“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的坚定信念;边防团团长祁发宝面对重围张开双臂,用血肉之躯挡住来犯之敌,誓死捍卫国土……雪山回荡英雄气,一代代戍边战士舍弃小我,成就大我,他们用青春、鲜血甚至生命将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高原上。面对重大风险、危机磨难,年轻干部要将对党绝对忠诚摆在首位,涵养“党叫干啥就干啥,党不让干啥就坚决不干”的行事作风,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逆水而行、迎难而上,永远做对党忠诚的战士。
勇敢担当展军容,用铁肩抗起重任。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随着立春的到来,大江南北暖意渐浓,喀喇昆仑高原却依然严寒彻骨,最低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在一年中最冷之时,全体戍边战士的热情却只增不减,充分利用冬季寒冷时节,集中研究高原实战中诸多重难点问题。春节期间,官兵战士们无休息、抓训练、深学习,充分运用新装备,发挥战斗力……无数戍边战士咬紧牙关,敢于担当,用铁肩扛起“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重任。“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年轻干部要学习戍边战士的吃苦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挑重担,主动跳出舒适圈,勇于接烫手山芋,自觉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上去蹲苗历练,在摸爬滚打中长本事、增才干、富经验。
团结协作塑军威,集涓滴汇聚汪洋。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不管是肖思远战士在突围后义无反顾返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抑或是王焯冉战士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舍身营救被冲散的战友,还是祁发宝团长带头跳水探路,背起战士蹚冰河……在边防斗争中,全体官兵上下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相依,他们用涓滴之力凝聚起团结战斗、勇夺胜利的磅礴伟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眼未来风光无限美好,年轻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先锋队更要团结一心拧起一股股钢铁般的力量,抓住机遇,勇迎挑战,铆足干劲,汇聚起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磅礴力量,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篇章。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薪火相传。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年轻干部要以戍边英雄为榜样,对标自我,向他们学习忠诚爱国、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坚毅精神,汲取奋斗力量,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篇5
2020年的春节如约而至,可是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截然不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东方这片神圣的土地。
面对这场严重的疫情,我们的白衣战士,警察,城管……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逆向而行的英雄。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在人们都在歌颂、赞扬这些英雄的同时,我也要说一说我的爸爸和他的同事们。
大年初一的下午,我们全家正在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爸爸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挂了电话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到了很晚还没回家。我就跑到妈妈那里问,妈妈告诉我,县里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乡镇、街、村居都要立即行动起来。爸爸先是参加了紧急会议,接着回到社区进行工作部署,要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检查、测体温、登记、入户宣传、摸排等措施。后来,爸爸终于回来了,爸爸严肃地对我说:“接下来爸爸工作会非常紧张,你要乖乖的和妈妈地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从那天开始,爸爸总是早出晚归。我从爸爸妈妈的谈话中得知,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在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和摸排的同时,在村口、小区口设卡,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大伙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我们在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时,那些值守人员正就着方便面、八宝粥,吃着干粮,当我们在暖和的被窝中做着美梦时,他们却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坚守岗位。他们没有隔离衣,只有一层薄薄的口罩,他们也没有执法证,只有人们熟悉的脸,却也挡在了疫情的最前面。他们没有请战书,一个通知就马上到岗;他们告诉别人居家不要外出,自己却天天出去宣传、排查。
他们是最基层的工作者,做着最不起眼的工作,有时还不被理解,却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自身辛苦换群众心安。我觉得他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