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让很多人都开始注重自身修养,写心得体会就是提升内在的有效方式,写心得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切合实际,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6篇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篇1

一、支部建在网上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支部建在网上的运作机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三个阶段。分别是:网上有党员,网上有支部,支部在网上。

第一阶段 网上有党员。即我们的党员积极上网,积极发言讲话,积极讲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党的形象、捍卫党的根本利益的话。

第二阶段 网上有支部。即我们的支部除了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之外,还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第二阶段的党员在网上出现的情况与第一阶段相比,思想上是从自发发展到自觉,人员从零散不固定的发展到相对固定,时间上从偶然的发展到定期。第一阶段中党员在网上的发言是对(党)外的,属于宣传性质的,第二阶段中党支部同党员之间的发言,是对内的,是指示与汇报、是教育与学习、是部署与服从,属于管理性质的。

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即:党支部移居网上,完全在网上开展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党务工作。第三阶段同第二阶段相比,在网上开展活动从支部活动的第二场所或方式发展为第一场所或第一方式,从支部活动的非常态化方式发展成为支部活动的常态化方式,从只是对个别的、一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到对所有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部在网上实施,从大部分的党务工作不在网上处理运作发展到大部分的党务工作都在网上运作完成。

二、实现支部建在网上所需具备的社会条件

必须指出,政党的组织形式是受所处的社会历史、政治环境、文化心理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的。

当初,支部之所以要建在连上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纷争,谁有军队谁就可以称霸天下,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等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独树一帜的政治主张,但就是因为有了军队,他们就能在中国的政坛上走马灯似的轮流坐庄,而即使在政治主张、治国理念、人品威望上都受人尊敬的孙中山因为手里没有兵马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要受到陈炯明、许崇智等军阀的威胁。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直至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至多也只能靠政治理念去影响、感动某支军队的负责人,进而局部地控制某一支军队。应该说,八七会议后的中共中央集体都认识到了军队对实现革命主张、建立革命政权的重要性,而正是毛泽东,以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把当时的中共中央的理想落到了实处,他一反南昌起义前共产党自上而下地影响军队的模式,创造了自下而上设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师政治部的方式控制军队、党组织完全同军队合二为一的模式,这也就成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党之所以要去控制军队,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能通过军队控制天下。后来这一成功的模式进而拓展到党控制国家机器、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直至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从而实现了党控制国家、控制社会的局面。

而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一阶段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舆论阵地、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思想和民众心理的力量,因此,我们的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发出自己的声音,直至成为网上的意见领袖。它是在互联网声势渐炙的社会环境下、在我们的许多党员都拥有上网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出现的。它要求在巩固已有的传统宣传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占领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以目前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二阶段的出现,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党员)的增加,党利用互联网远程快速传输的特点来开展党员管理工作,它是在互联网影响社会渐广渐深,有流动党员的地方就可能有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技术条件下出现的,目前的中国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三阶段需要互联网发展到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有人的地方就有互联网,人们在互联网上生产甚至生活,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的第一社会,互联网上的主流意识可以影响整个国民思想、情绪,进而控制整个国家。当这样的社会条件出现时,我们才应该把支部建在网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三个阶段中的互联网的特性是不同的,第一阶段网上有党员之网,它是媒体;第二阶段网上有支部之网,它是传输工具;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之网,它就是人类社会。

应该说,目前,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这一状态,互联网还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第二社会,网上反映的人与事,也要拿到网下来解决。即使在美国,奥巴马把互联网运作成了他的宣传部、组织部、财政部,都还只是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宣传功能和传输功能而已。

三、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及其蕴含的理念

虽然支部建在网上还只是一个远景,但它作为一种政党组织形式所蕴含的先进理念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支部建在网上(指第三阶段)同支部建在连上相比,在组成支部的党员类别上,打破了目前以工作单位、居住地域为界的格局,而代之以相同行业、相同社会观点、相同利益诉求为单位来组合支部;这样,空间距离不再是支部组成的条件,地理空间相近的人员可能不在一个支部,远隔千里的政治观念相近、相同者会在一起过组织生活。在党员的组织关系上,淡化了党员对某一具体支部在组织形式上的具体归属,而强化了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治国理念的认同。党员并一定总是某一个具体支部的成员,他可以因距离的原因、观点的原因、党的某项工作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在不同的支部间流转。在支部与党员的关系上,支部不再是党员的领导者,而成为党员的服务者、党的某项活动的协调组织者;支部与党员之间淡化了金字塔式结构关系,而形成多点交互、平行网状的特点。在党同党员之间联系上,淡化了现实利益的关联,强化了政治理念的吸引。

平心而论,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同支部建在连上(实质上是支部建在单位)相比,突出了互联网虚拟的特点,在这种运作形式下,支部对党员的影响和控制力要小于支部建在单位,它注重的是对党员思想意识的影响,而我党传统组织形式中支部同党员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都有无处不在的关联。

支部建在连上与支部建在网上做为两种不同的政党基层组织形式,一种严密、一种松散;一种强调从思想到行动的组织性,一种注重政治观点的相近性;这种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来源于对政党---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独特政治现象的性质、作用、规律的认识、思考、实践的不同。自17世纪末英国形成辉格、托利两大党后,政党这个角色正式在人类文明舞台上粉墨登场,所到之处,搅得风生水起,天旋地转。但它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度里的表现形式是大相径庭的,有时它表现为一种强势组织,可以拥有精英人才、领袖人物,可以拥有军队武装、地方割据,可以拥有庞大党产、财团献金;形成像支部建在连上(单位)这样具有极强战斗力的组织。也可以是一种弱势组织,可以是相同主张的人们的松散的会员式组织,可以是因选举而聚而动,选举之后就散就伏的间隙性组织。政党的组织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因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条件而定。中国共产党凭借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形式成功夺取了全国政权、凭借支部建在单位 的组织形式在中国稳固执政数十年,无疑证明这一政党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然而,我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党的目标任务变了,所处的国际国内的环境变了,同时放眼整个世界,政党理论更加丰富,政党实践更加多样;如何借鉴世界各个政党在组织形式上的成功经验、避免前车之鉴,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需要我们积极而慎重地选择与探索的。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篇2

春节,本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但是今年却与以往不同。

几千多名医护人员,组成了几百多个医疗队伍,赶往武汉,参与救治,所有人冒着被疫情感染的危险,竭尽全力救治他人。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吃简单的饭,困了就睡在地板上,为了不脱防护服,他们忍住不喝水,不上厕所。

以前我不知道为什么叫他们白衣天使,现在我知道了,因为他们都是生命的守护者,在病毒面前,他们逆行而上,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我要向他们致敬。

在危机出现时,一个人站了起来,他就是中国中科院钟南山院士,他说“把所有重病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他多年救治病人的辛苦。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的讲话,他给了我们信心,给了我们必胜的勇气。

据初步调查,这种病毒来自野生动物,所以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乱吃东西,不捕捉野生动物,不吃野生动物!

我相信在白衣天使们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大家一起走出家门。

向白衣天使致敬,为你们加油!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篇3

支部建在连上是增强党在基层连队核心领导作用的关键

党支部在基层连队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执政党的地位决定的。1920xx年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同志提出支部建在连上;1920xx年的古田会议通过决议形成定制,这是我们这支军队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重要原因,也是保证党在基层连队核心领导地位的一项重要制度。一方面,支部建在连上能够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中,就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教育军队和规范军队。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把我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就必须加强这个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党对军队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归根到底要依靠党支部这个一线战斗堡垒贯彻到基层官兵中去,并依靠党支部组织和带领基层官兵具体落实。支部建在连上落实不好,党支部不坚强,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不可能变成官兵的自觉活动,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连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官兵上下旺盛的战斗意志,便难以实现。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篇4

把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共产党实践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1920xx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三湾,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同志经过认真思考、深刻汲取现存的经验和思想,提炼、确立了把支部建在连上这样一个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模式。

第二、在军队当中,连队一级团队是先锋,要冲在前、战斗在前。粟裕同志曾经问毛泽东同志,为什么把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同志的回答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连队是刀,共产党员是钢。意思是,连队是工作先锋,支部要率领党员冲在前,解决问题。在今天的工作现场,就是要激励支部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做工作,和党员、员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切忌把自己当作是一级管理者、传声筒,悠闲自得、将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传达下去就完事大吉。

第三、党支部组织的规模适中,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化工作力。党支部率领几十人的规模团队开展工作,下设几个党小组,机动性强,便于组合调度,便于快速抓住工作时机,能够及时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展示出特色化的工作力。过去在军事组织中,连队一级团队是先锋,今天,支部所在的团队依然是具有规模化功能的组织,无论是在社会建设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都需要充分激发这样的团队活力,向前趟,寻求创新服务、跨越发展模式。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篇5

80年来,尽管我军的体制编制、官兵成分、使命任务和社会环境等发生很大变化,"支部建在连上"的某些内容形式亦有所调整,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光耀古今并予未来以深刻启迪。"支部建在连上",确保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

"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指挥枪、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的基本精神,一是人民解放军必须完全地绝对地无条件地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军队闹独立性,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向党争兵权;二是除共产党和她的助手--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可以根据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在军队中工作以外,其他政党都不得在军队中发展和开展工作;三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中央、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强调"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立军之魂,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篇6

1920xx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对于当前党的基层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事业有了基础和平台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前提是要把平台搭稳搭好。我党我军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首次实行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的制度,这使得党的决定、规定在基层单位有了组织载体,从而有效解决了党对军队基层的领导问题,最终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空前提高。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基层管理有了章法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管理。建军初期,支部建在连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起义部队人员思想混乱、队伍成分复杂、组织管理弱化等问题,而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无不发挥了巨大的建设引领作用。

当前,就是要针对有的农村党支部带头人素质不高、有的社区党支部服务群众不到位、有的企业党支部发挥作用不突出、有的机关党支部开展活动不经常等现象,牢牢把握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组织更具活力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要提升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斗争力量不断壮大。突出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功能,焕发出大活力,不仅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殷切期望,更是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求。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思想主张更聚人心

(据《学习时报》20xx年12月11日第a5版,作者:陈明明)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观看以案说纪心得体会参考6篇

观看教育片心得通用6篇

观看赛龙舟作文6篇

观看腊子口观后感6篇

观看张桂梅事迹观后感6篇

支部学习心得体会6篇

观看航天心得体会8篇

观看脱贫攻坚表彰心得体会8篇

观看篮球比赛心得体会8篇

观看楷模的心得体会7篇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