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能力的认可,尤其体现在书写体会上面,详细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上周二蔡书记带领我乡机关党员及部分党代表参观了永春县仙夹镇,下面我就仙夹镇与坑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对比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参观心得体会。
一、仙夹镇概况
仙夹镇位于永春县西南隅,距县城16公里。东、北与岵山镇接壤;西邻达埔镇;西南与南安蓬华镇交界,地处海拔较高,属山间谷地,辖龙美、夹际、东里、德田、美寨、龙水、龙湖、山后8个村委会,旅居海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近2万人,为永春主要侨区之一。所辖山后村为永春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泉州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所辖东里村是个为永春县级文明村、泉州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市级生态村和省级卫生村。
二、仙夹镇与坑头村的情况比照
就相似点来说,首先在沈海高速复线通车后,我乡距离高速互通口14公里,仙夹镇距离高速互通口9公里,都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其次,我乡与仙夹镇的乡村两级财政收入相差无几,都属于落后山区乡镇。再次,坑头村与仙夹镇山后村、东里村人口数差距不大,耕地面积同样缺乏,流出人口比常住人口多。
就不同之处而言,仙夹镇的优势在于,一是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良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起步早、起点高,早在20xx年全镇就结合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基本拆除了农村旱厕、猪栏,实现家禽圈养,部分村并配备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系统。二是乡贤经济实力较强,特别是侨资方面存在较大优势,永春县每年华侨捐资仙夹镇就占到20%,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三是注重对自身历史文化的挖掘,东里村漆画作品引人注目。四是仙夹镇与蓬华镇相邻,可以通过策划,形成与蓬华香草世界、永春牛姆林等形成一系列的旅游组团。
坑头村的优势在于,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坂美组团的建设,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后续政策经济支持力度,坑头村将比仙夹镇东里村、山后村有优势;二是通过我乡"3+1"宣传模式的推动,坑头村"五花一园"的知名度高于仙夹各村。三是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中国台湾、晋江两个树葡萄项目以及慢山庄的生态蔬菜配送等项目,将旅游产业与我乡原生态特色农业有机结合,壮大旅游产业链,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具内涵。
三、坑头村今年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坑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一是逐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创建了向阳第一家农家乐向阳驿站,解决了我们乡发展旅游业中"住"的问题,为游客们呈上了深具向阳风味的各式农家土特野味和优质服务。同时五花一园景区、路灯、门楼、栈道等都在不断完善中,旅游价值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上旅游的主题宣传策划,今年油菜花、格桑花、向阳花等花季就有万人以上到坑头村来。二是稳步推进家园清洁工程。坑头村一直积极实施"家园清洁"行动,特别是4月1日"环境整治月"活动开展以来,坑头村全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切实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纳入南安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村庄之一。三是全村路网建设前进有力。坑头村在2年来共拓宽改造道路6860米、硬化村道5456平方米的基础上,启动了道路亮化工程,新装路灯165盏,实现全村亮化工程,同时实施"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村主干道硬化至5米宽,成为全乡最宽村道,坑头至坂美的水泥路硬化工程、"五花一园"停车场硬化工程也在建设之中。四是香化彩化工程效益显现。坑头村今年在1.5公里的进村主干道两旁种植了桂花树,红花继木、罗汉松等名贵树种,开辟了特色"闻香路",实现了道路的"香化",并发动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抛荒林等发动村民在庭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及佛手果、油菜花、向阳花,既可美化环境,也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坑头村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曾说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通过此次参观考察,发现了坑头村的不足之处,今后坑头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着力增强班子战斗力建设。实行民主决策,做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统一思想、统一步伐、统一干劲。做到了村级班子成员职责清晰、任务具体、定位准确,形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队伍。对已初步改造完成的新村部结合相关的使用功能配套相应的办公设施完善阵地建设,对村务、党务公开阵地进一步规范建设。组织村干部到各地学习取经,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将坑头村基本情况、工作思路、措施成效整理制成宣传图册,并结合实际对"五花一园"名片介绍进行更新,向来客、游客发放。
二是着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以项目为抓手,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持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对全村牛栏猪圈逐步拆除,鸡鸭严格圈养,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宣传,逐步形成长效管理的机制,努力营造一个整洁、有序、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二是持续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为树葡萄和生态有机蔬菜项目提供后续服务保障。三是做好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工作,由集体统一提供苗木,在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中完成复垦的土地上、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村道两旁种植名贵树木、花草。加强对抛荒梯田利用改造力度,将抛荒梯田种上香花香草。四是优化村庄规划布局,打造乡村景观,建设内容包括:村道排水沟的彻筑、"五花一园"栈道、部分乡间小道铺设鹅卵石路、健身路径等项目。
三是着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一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召开大会研究制定坑头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组织村干部、老人协会深入各户宣传并签定承诺书。倡议群众"婚庆事宜倡新办、丧葬礼俗倡简办、其他喜庆倡不办、佛诞世习倡精办"。二是开展"环境卫生随手拍"活动。组织村干部、党员对村民门前屋后等地方进行拍照,并在公开栏予以张贴,通过"脏、乱、差"与干净整齐的村居对比,切实提高群众环境意识,推动群众自觉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三是建设人口文化阵地。利用原村部和礼堂建设集图书室、棋牌室、老人活动室、农家生活展览馆、警务室等一体的人口文化阵地,使之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学习、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
以上是本人通过参观对照自己对坑头村的了解提出的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篇2
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下,去__县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实地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看精品,使我受益非浅,拓宽了视野。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创新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尤其是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深深的触动了我。
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美丽乡村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实地感受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切实了解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不论是自绘、自建、自管的君山村,富有才文化的狄浦村,莲文化的环溪村,还是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的芦茨村,桃文化的阳山畈村,这些村庄都有它们共同点。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村庄自的古文化,非常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尊重民俗、民风,结合村庄的特色文化脉络,打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农村景观。
二是以美丽乡村为有力抓手,为发展特色经济及文化旅游搭建平台,如阳山畈村桃产业,芦茨村山水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使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建管并举,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如环溪村,他们的理念是以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做法,实行对农户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并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居住环境提升的有效手段。
这些精品村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整改、提升,在青山秀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让人直观感受到:
一是发展速度快,农民的收入水平,均是在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增长,表明发展的潜能巨大;
二是城乡无差别,所到之处,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无差别;
三是建设水平高,感觉到都是高标准,又风景如画;
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
五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去__学习考察后所汲取的精髓所在,既有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更深认识,也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具体总结如下:
一、做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
对我们乡镇干部而言,要发挥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作好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以村民理事会为推手,扎扎实实做好推动工作,并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学习群众的创新精神,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按规划要求改善提升居住环境,做到实实在在做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
二、做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既要强调为民办事,更要把握节奏力度,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不仅是做好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着重于提高群众发展致富能力,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要有创新
要用新的眼光和思路来开展新形势下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要善思考,需要我们用科学理论、理性智慧来认真思考二作大局,尤其是要学习吸收新理论新观点,学习吸收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办法,以服务的观点来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直面问题,不怕失败,脚踏实地去探索。善于把实践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并不断改进完善,才能形成工作特色,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既开阔了视野,又学习了经验。__县几年间飞跃的发展己为美好乡村建设垫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百倍的信心能迎头赶超,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县实情的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之路。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篇3
x月x日至x日__镇组织__村赴__县、__等先发地区考察学习乡村旅游,所到之处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乡村旅游、厚重的文化积淀,让大家心灵受到震憾,思想获得启迪,视野得到开阔,可以说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安徽黟县见证徽州文明。
通过学习考察黟县的西递、宏村、秀里、屏山等景点,湛蓝的天空、青翠的松树、茫茫的竹海、潺潺的溪流、连绵的群峰、秀丽的风光,无不令人陶醉。
宏村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入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泪光波光粼粼的南湖,对岸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湖中间有一座石拱桥,拱桥的两旁是碧绿的荷叶和含苞待放的荷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处,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水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创造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给予其高度评价:“像宏村这样美丽的乡村水街景观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西递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进入西递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峨的牌楼,给人以文化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走在青石铺就的道路上,跟随导游的步伐,穿越明清时期的小巷,听导游讲那明清时期的故事,每一座民居都有一段典故,每一段典故都演绎一段传奇,每一段传奇都寓省深刻、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让我不得不叹服徽州人的聪明和智慧,不得不汉服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个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秀里、屏山是安徽省首个影视基地,集山水、园林、建筑为一体,以影视、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综合体。像电影卧虎藏龙、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豆等在这里取景拍摄;电视剧儒林外史等在这里取景拍摄。
(二)驿境民宿重塑改革创新。
驿境是将农村徽派房屋进行改造,推开庭院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时一座用小瓦垒起的假山,一株株植物顺着假山攀延,让假山显得绿意盎然,假山下面喷出股股人造云雾,像进入仙境一般。主屋两层,从外表看与老式徽派结构一样,粉墙黛瓦马头墙,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在游客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屋檐下挂着几辆山地车。夕阳西下时,骑着山地车,在如诗如画的村落中转悠,有一种车在村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主屋中提供禅文化、茶道、酒吧、阅读、练笔等活动。房间内墙壁用当地黄泥土加秸杆粉刷的显得原生态,床位、洗浴等设施按照五星级大酒店的标准要求,夜晚特别的安静,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工作的压力,在这里有美丽的环境、静逸的夜晚、新鲜的空气,让你很快进入梦乡,而且睡得特别的香,临行时有一种真得不想走、还想留下来的意犹未尽之感。
(三)浙江安吉见证转型发展。
1、安吉余村见证了绿色发展。
余村是山乡巨变的一抹缩影,更是浙江农民绿色逐梦,步履不息的真实写照。2005年____在任浙江省省委书记,在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才是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封山护水,利用落差发展漂流。禁用农药,河道生态驳坎和两岸绿化,家家户户截污纳管。村干部带头发展农家乐。建立生态采摘园,一个有果可采、有花可赏、有景可游的四季果园。余村把生态景观、农耕文明、民俗节庆、地质探险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可游可赏、亦耕亦采、有趣有乐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7677元,是10年前的近5倍。余村280户农家有小轿车192辆,58户村民乡下有别墅、城里有洋房。
2、松果民宿见识了发展潮流。
松果民宿的主人周烽,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专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投资300多万元改造老屋,在屋顶加隔热层,房屋内墙、外墙重新装修。安装地暖和中央空调,9间客房按照美式或法式风格来装修布置。他租用村里一座闲置作坊,改造成复式餐厅,中餐西餐兼顾。2016年3月,松果民宿正式对外营业。同时流转30多亩的土地,一半种植有机水稻,一半种植红薯、花生、蔬菜、饲养家禽,绿色、生态、无污染,在这里游客不仅玩得开心、住得舒心,而且吃得放心。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来自上海、杭州、江苏、安徽的游客爆棚,真的是一屋难求、一餐难定。周烽将自己的民宿申请商标注册,打算参加创业大赛,将自己的经营理念与更多人分享,激励更多创业者坚定信念,勇敢追逐梦想。积极与周边农户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打造特色民宿,带动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业致富。
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__镇发展民宿要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镇党委、政府对发展乡村民宿高度重视,特别是沿山村及镇发展旅游的干部通过走出去,让大家长了见识,增强发展民宿的信心和决心,制定了民宿发展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内容,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民宿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试点发展乡村民宿,严格按照t2613.1标准对景观环境、住宿接待、特色餐饮、休闲体验及其他服务严格要求,突出民俗活动、农业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老等主题,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民宿产业,在试点成功后吸引周边群众加盟或者通过租赁农村空闲的民舍等形式,做大做强乡村民宿产业;将加大土地指标,资金投入,环保、消防、工商等准入许可和经营许可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化解乡村民宿发展的制约因素;将整合招商、土地、建设、美丽乡村、旅游等部门资源,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乡村民宿有序发展;将理顺机制,强化合力,解决办证难、融资难等问题,加大对民宿规划区内旅游交通、便民设施、生活设施、污水处理等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下一步将对龙泉寺进行扩建,建设“爱情隧道”的爱情广场、爱情文化长廊、旅游厕所、旅游服务区、旅游标识牌,面向全球征集100首爱情诗,举办国际爱情诗歌大会、举办集体婚礼、镌刻爱情诗歌于轨道打造吉尼斯纪录、招聘诗人形象大使、加强主流媒体宣传等形式,提升“爱情隧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享誉全球的爱情圣地,吸引__及至周边城市的市民来镇旅游,拉动乡村民宿的发展。
三、改革试点、示范引领
__镇发展民宿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改革试点,切勿盲目模仿、全面推开。黄山市一位许姓客商看中位于我镇龙泉山脚下一座废弃的油毡厂,其周边有自然景观优美的龙泉山,有历史悠久的龙泉寺,有禅文化的梅山庙,有人气爆棚的爱情隧道,有农耕体验的龙泉蓝莓,有拟作为美丽乡村的中份张村民组。这些因素非常契合乡村民宿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和田园风光等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要求。同时,将从__请设计师对废弃厂房进行设计改造,从外表看似乡野民舍,但内部装修不亚于五星级大酒店。
在这里游客远离水泥钢筋的冷漠,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以山野为家,与花草结伴,以虫鸟为伍,清晨在龙泉寺悠长的钟声中起床,在欣赏“蓝天与白云齐飞、青山共绿水一色”的美丽风光的同时,在“爱情隧道”乘着铁路自行车到龙泉蓝莓基地去采摘新鲜的草莓,中午在民宿餐厅吃一顿绿色有机、生态环保、原汁原味的农村土菜。下午沿着佛山路来龙泉寺品偿用山泉水沏泡的龙泉茶,在佛教文化中修身养性、感悟智慧和启迪哲理。
顺着龙泉山的环山步道,骑着山地车,欣赏龙泉山忽隐忽现的薄薄云雾、潺潺而动的山间清泉、亭亭玉立的苍松翠柏、沁人心脾的烂漫山花,在日落余辉下,在美丽仙境中,迎着清凉的山风,体验运动后的酣畅淋漓,体验登顶后的一览无余,收获付出后的喜悦心情。夜晚皎洁的月光撒在窗前,在数着漫天的星星、听着昆虫弹奏的摇篮曲中进入甜蜜的梦乡。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参观考察情况与感受谈一谈。在3月28日,为推进向阳乡"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为向阳景区建设积累经验,向阳乡党政班子、各村村主干、两个林场场长及五台管委会主任一行近30人在蔡书记、黄乡长的带领下冒雨前往洛江区马甲镇梅岭村及眉山乡实地参观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以及考察以展示宣传向阳窗口的慢山庄清源会所建设情况。
一、考察印象
参观考察过程中,大家一路看、一路议,充分利用空隙时间加强互动交流,一天的时间虽短,但兄弟乡镇周到的安排、热情的接待,使整个考察活动行程紧凑,重点突出,收获很大。这次的参观考察,可以说每走一处都有亮点,每看一处都有震动,每听一句都有触动,对我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作用。
二、兄弟乡镇的作法与亮点
一到洛江区马甲镇梅岭村视觉感很强:一是在进村道路彩化,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简易的几种植物,如桃花、三角梅等颜色鲜艳的花卉,与青山绿树构成一幅颜色分明艳丽的风景图;二是村民也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如农民把自己的房前屋后卫生搞得很清楚,还利用有限的空间种花草树木,珍贵树种等。三是村主干带头创业精神。
眉山乡以建设"三美"(视觉美、实用美、自然美)乡村为目标,善于运作政策,整合项目包装,积极筹集资金等措施,以项目为抓手,丛一把扫帚抓起,从自家门口的美做起,创建观山村典型,挖掘观山古大厝群历史渊源,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感悟和思考
通过实地参观和经验介绍,大家亲耳听、亲眼看、亲身体会,美丽乡村建设有共同点,各有优势也存在不足,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生态旅游建设,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特别是村主干思想上高度重视、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善拼敢闯,真抓实干,公平正派,有一股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带领群众积极行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村庄环境清洁,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基础工作作起,就象泉州市委黄书记说的从"一把扫帚"开始,推进村庄的净化、绿化美化,我们去参观的两个兄弟乡镇所到之处都无垃圾乱放、杂物乱堆,让人第一感观就很好。这也是我们比较不足的。因此环境整治是当务之急,开展家园清洁活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是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种植珍贵树种。无论是在环境卫生方面,还是在绿化、美化、香化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四旁四地"见缝插绿,发挥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
四是善于运用政策,创新村集体收入。资金保障是搞好"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十分注重用好政策配套措施,如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财和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支撑,灵活统筹整盘资金,推进整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注重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持续性的工程,不是做表面化的建设"新村庄",而是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让生态资源成为经济优势、让"美丽乡村"变成"生产力"!
因此,只要咱们大家共同努力,按照党委政府确立的"一路、二业、三地、四团、五客"工作思路,继续发扬"后窟修路精神"和"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的自力更生创业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精神,科学谋划,合力运作,相信咱向阳的"美丽乡村"会建设得更好更美,率先成为东溪流域"绿色崛起"的示范区指日可待。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篇5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在这里谈一下上周外出考察泉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一点心得体会,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3月28日在乡党政领导的带领下,我跟随考察团一行前往洛江区马甲镇梅岭村及眉山乡观山村实地探访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虽然整个考察过程一路伴随着风雨,但是我觉得不虚此行:
刚进梅岭村,就看到村道两侧都种上了桃树、三角梅等植物,在村委会周边一点点空地都被利用了起来种上了黄花槐、茶花、茉莉花、炮仗花等,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实现了绿化美化。身在其中,让人觉得很舒服。在梅岭村第一个印象就是整个村庄的绿化规划井然有序。第二个印象是,村庄干净整洁,没有看到任何鸡鸭放养、畜禽粪便遍地的景象。
再来到观山村,眉山乡党委吴书记在给我们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时,一再强调眉山乡以建设"三美"(视觉美、实用美、自然美)乡村为目标,从一把扫帚抓起,从自家门口的美做起,创建观山村典型,挖掘观山古大厝群历史渊源,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考察中,对比差距,寻找不足。今年虽然和环卫公司签订了村主干道的保洁合同。但是角落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仍然有待加强和提高。和眉山乡同为山区乡镇,关心和关爱留守老人一直是我们在做的事情,现在已经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在眉山乡的老少乐园,看到留守老人老有乐,棋牌室和南音室座无虚席。我们做得还不够,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卓厝村部的空闲办公场所建设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真正让老人老有所乐。蔡书记在春节时提出了对美丽乡村建设三个层次的追求。环境卫生整洁和老有所乐,只能算是一般追求,而我们还没有达到要求。梅岭村的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草药致富的实事摆在了眼前,梅岭村已经进入了更高级的追求,启动投资项目,实现本村村民增收丶村财增收,实现的追求是发展指数的提升。
我们已经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掉队了。在清源山的慢山庄考察时,慢山庄负责人吴志超说:他们相信用心并实实在在做事就能成功。向阳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怕从零开始,就怕从不开始;让我们从一花、一树、一把扫帚开始,为向阳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努力。谢谢!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篇6
在3月28日,为推进__乡“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为__景区建设积累经验,向阳乡党政班子、各村村主干、两个林场场长及五台管委会主任一行近30人在__的带领下冒雨前往__区__镇__村及__乡实地参观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以及考察以展示宣传__窗口的__建设情况。
一、考察印象
参观考察过程中,大家一路看、一路议,充分利用空隙时间加强互动交流,一天的时间虽短,但兄弟乡镇周到的安排、热情的接待,使整个考察活动行程紧凑,重点突出,收获很大。这次的参观考察,可以说每走一处都有亮点,每看一处都有震动,每听一句都有触动,对我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作用。
二、兄弟乡镇的作法与亮点
一到__村视觉感很强:
一是在进村道路彩化,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简易的几种植物,如桃花、三角梅等颜色鲜艳的花卉,与青山绿树构成一幅颜色分明艳丽的风景图。
二是村民也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如农民把自己的房前屋后卫生搞得很清楚,还利用有限的空间种花草树木,珍贵树种等。
三是村主干带头创业精神。
__乡以建设“三美”(视觉美、实用美、自然美)乡村为目标,善于运作政策,整合项目包装,积极筹集资金等措施,以项目为抓手,丛一把扫帚抓起,从自家门口的美做起,创建观山村典型,挖掘观山古大厝群历史渊源,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感悟和思考
通过实地参观和经验介绍,大家亲耳听、亲眼看、亲身体会,美丽乡村建设有共同点,各有优势也存在不足,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生态旅游建设,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特别是村主干思想上高度重视、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善拼敢闯,真抓实干,公平正派,有一股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带领群众积极行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村庄环境清洁,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基础工作作起,就象泉州市委黄书记说的从“一把扫帚”开始,推进村庄的净化、绿化美化,我们去参观的两个兄弟乡镇所到之处都无垃圾乱放、杂物乱堆,让人第一感观就很好。这也是我们比较不足的。因此环境整治是当务之急,开展家园清洁活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是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种植珍贵树种。无论是在环境卫生方面,还是在绿化、美化、香化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四旁四地”见缝插绿,发挥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
四是善于运用政策,创新村集体收入。资金保障是搞好“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十分注重用好政策配套措施,如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财和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支撑,灵活统筹整盘资金,推进整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注重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持续性的工程,不是做表面化的建设“新村庄”,而是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让生态资源成为经济优势、让“美丽乡村”变成“生产力”!
因此,只要咱们大家共同努力,按照党委政府确立的“一路、二业、三地、四团、五客”工作思路,继续发扬“后窟修路精神”和“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的自力更生创业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精神,科学谋划,合力运作,相信咱向阳的“美丽乡村”会建设得更好更美,率先成为东溪流域“绿色崛起”的示范区指日可待。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