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虽说是记录我们内心想法的文章,但是在写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写作格式的哦,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铸忠诚心得体会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1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借鉴,我们有光辉史也有屈辱史,我们有奋斗史也有落后史,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割地赔款,殖民统治,给了我们最深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肉终将被强食,中国人民处于水火之中,迫切需要走出国门,谋求发展。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共产党的成立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我们付出不懈努力和生命的代价,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的人文志士求学深造,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一生,当代的青年人,更不应该忘记这一段屈辱史和奋斗史。
系统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工作质量的重大举措。选准用准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骨头,要打赢这场硬仗,我们必须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选拔任用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将责任扛在肩上,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向前推进。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2
好干部的标准,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我们则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新的历史特点的好干部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党员干部要忠实践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求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3
最近单位组织观看了李强老师关于《感恩 责任 忠诚》的培训光盘,看完之后,我认为还是很有启发的。作为一名比较成熟的老员工,"谦虚谨慎、踏实工作、团结同事、爱岗敬业"等等早已实践于平时的工作中了,而听完李强老师的课,给我触动最深的有两点,那就是"有一技但不长"、" 有组织才有团队,有团队才有力量"。
"有一技但不长"这句话让我思绪了良久,作为一名有着四年工龄的员工,其中一半时间从事着仓库保管员这项工作,所以面对仓库里材料的入库、配料、出库、盘点等工作,让我感受到的就是"知道不等于会,会不等于精"。听到李强老师讲的"把一件事情做精做透就叫‘长’"之后,我理解了:不能把平常做的小事情不当事,把这些小事情都做得完美了,那也会是我的"一技之长"。就像我们平时所做的入库记账、出库记账、做好帐本一样,几年都是如此,也是我们的一个特长,因为我们"坚持",这个没有任何人可以和我们相比。 "一技充其量只能养家,之长方可致富"李强老师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用他诙谐生动的语言告诉我要认清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让自己的"一技"变成"长",只有这样你才是真正的成功了。
"有组织才有团队,有团队才有力量",这句话堪称经典。李强老师代八戒说的一句"全凭跟对了团队"笑倒了全场,笑过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李强老师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并不能取得成功,成功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因此要忠于组织,团队制胜。并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而最终也能成佛,全凭跟对了团队。进而指出仅有两种情况的出现,一个人才能离开团队。一是江郎才尽,个人不能再为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是个人不适应组织的发展,不被组织所需要。对于李强老师的这些观点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认为李强老师讲的有点片面。对于个人英雄主义,我的理解并不是有勇无谋、独断蛮干不讲求团队与合作。相反,我认为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是具有超强人格魅力的人,这种人有胆有识,思考周全又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与核心。一个好的团队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才能带领这个团队走向成功、创造辉煌通过个人英雄主义者的凝聚力,组成一个牢固的团队,走向成功。如果一个团队都是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我想迎接这个团队的不是成功而是解散。当然这里讲的成功还是团队的成功,个人英雄主义还是要靠大家的拥护才能实现。因此,猪八戒的成功也与他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应该全面的对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对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一个较大的命题,不再展开来说。
总之,就像李强老师所说的,听这堂课,如果他有一句话你觉得有用,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虽然还有一些疑问与不认同,但是我觉得他的话不止有一句让我有所触动。关键是我觉得这堂课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牵引着我进行深入的思考,而我的思考可能会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这堂课还是很有作用的。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4
通过“忠诚教育”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党员,就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就是忠诚于学校,就是心系学校发展,自觉遵守学校制度,语言和行为都有从维护学校利益为出发点;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就是热爱岗敬业,就是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努力在平凡岗位上为学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忠诚于党
忠诚于党,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是《党章》规定的每一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作为党员,入党之日就宣誓对党忠诚,每个党员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誓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党员,只有忠诚于党,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才能找准人生坐标,把正前进方向;只有忠诚于党,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伟大事业,才能拥有发展进步的广阔舞台,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只有忠诚于党,全身心地投入现代化建设,才能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个人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只有忠诚于党,为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而努力奋斗,才能克服任何艰难困苦,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书写出壮丽多彩的人生。
二、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
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每位老师的最高美德。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指人民教师对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尽心尽力,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首先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立足本职,扎实工作。还要遵守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学校利益,做一名“忠诚学校,敬业爱岗”的好职工。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5
学习之余,妈妈便找了些书给我看,那天看完《忠犬八公》这部书,我坐在沙发上,哭得稀里哗啦,久久沉寂在那份感动里……
文字是怎样诠释上野教授和八公的真情故事呢?我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去看了这本书,结果除了感动,还有深深的震撼。
我感动于上野教授对小八的爱。多少人在那个晚上和小八擦肩而过,竟被教授遇上了,似乎冥冥中他们俩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当教授把它抱在怀里带回家后,不管他的妻子如何反对,小八还是留了下来,从此再也没分开过。他们一起抓臭鼬,一起嬉戏,当上野教授想让小八玩捡球游戏时,小八不愿玩,于是,教授当起了示范,亲自趴在草坪上把球衔在嘴里。
我还感动于小八对教授的爱。他用十年的等待,回报着教授,每天早上陪伴着主人上班,下班时便早早的在车站等候,当遇到主人时,它异常兴奋,狂吠不已,直奔主人怀里。当主人因病去世后,它仍然每天默默的守候在那个台子上,它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孤独的呆在废弃的火车底下躲避风雨,任凭身后的树叶由黄变绿,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再由绿变黄,不论风霜雪雨,十年如一日,始终没有放弃等待。看着小八那原先健壮的身躯日渐憔悴,可他依旧每天趴在那个位置,依稀的眼神盯着出站口,等待着主人的回来,卖小食的老人为他偷偷抹眼泪,售票员大叔为他摇头叹息……他用同样的姿势等待着,但却等不到同样的那个人,永远也等不到,一直到死去,真是感人至深,催人落泪。他用自己的生命回报着教授,这已经不仅仅是缘分,而是人世间的一份真情。
狗的世界是黑白的,没有任何精彩鲜艳的颜色,但它的这种忠诚,远胜于所有的精彩。
读完这本书,上野教授与八公之间的故事久久萦绕在我脑海中。让我深刻理解了“真情”、“忠诚”的含义,我要珍惜身边来之不易的亲情、友情……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6
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自觉传承部门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增强带头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持续发挥表率作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开展好“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
铸忠诚心得体会篇7
阿拉山口市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是我国唯一集铁路、公路、管道三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和国家能源大通道。阿拉山口素有“风口”之称,常年8级以上大风长达160多天,12级以上大风几十天,属我国“四大风区”之一,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气候环境决定着消防指战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阿拉山口市消防救援大队自1995年组建以来,全体指战员吃苦不言苦、苦干不苦熬、苦中作贡献,经受住了生与死、血与火、苦与乐的严峻考验,用“火海敢闯、刀山敢上”的勇气和“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行动为驻地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坚持政治建队铸牢忠诚队魂
建队26年来,大队先后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廉政勤政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大队”等各类表彰5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2012年被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授予“忠诚履责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2015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天山消防铁军”荣誉称号。
全队先后1人荣立二等功,17人次荣立三等功,1人被评为“全疆优秀人民警察”,1人被自治区委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
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实战实训
为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竭诚保民平安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实际,主动融入“全灾种、大应急”体系,不断探索和谋划大风天火灾防控新举措,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大风天火灾防控联动机制,并依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消防宣传工作。
因阿拉山口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全年8、9级以上大风司空见惯,市区木材厂、棉花加工厂较多,受大风影响极易造成火灾隐患,大队党委常存忧患意识,主动作为,积极组建“大风天消防巡逻队”,开展大风天24小时巡逻,确保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处置,为驻地群众撑起一道安全屏障,阿拉山口也连续多年未发生火烧连营事故,大风天指战员驾驶消防车辆外出巡逻时的景象,已成为了阿拉山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结合大风天实际,大队制定20家重点单位强风天气火灾扑救预案,开展“高、地、大、化”等重点场所监督检查和熟悉演练,逐一修订完善数字化预案和“一厂一册”台账资料,加强与应急、气象、地震、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强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便民警务站和社会单位的联勤联动,开展全要素拉动演练,检验处置对策,优化作战编成。
建队以来,开展六熟悉和演练3000余家次,大风天巡逻6000余次,参加政府维稳拉动190余次,接警出动1766次,出动车辆4989辆次,出动警力18926人次,成功处置了2004年“7·18”哈萨克斯坦国入境火车脱轨成品油泄漏、2012年“4·18”大风天换装线皮面堆垛火灾扑救和2015年“2·26”暴风雪营救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共抢救疏散被困群众579人,抢救财产价值5.06亿元,大队全体指战员用忠诚、智慧、勇敢筑起一道道保护国门风口安全稳定的坚实“防火墙”,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聚力爱民为民树立良好形象
大队党委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学雷锋、树新风”等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指战员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为驻地分忧解难。
阿拉山口市地处博州抗击新冠疫情最前线,外防输入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大队严格贯彻执行党委政府各项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意识,以毫不放松的监督管控措施牢牢守住了隔离点安全,成为辖区群众安全的守护神。
建队26年来,15年传承接力不间断照顾1户孤寡老人,先后帮扶困难家庭20余户,照顾孤寡老人11人,资助贫困学生15人,帮助43名待业青年解决了就业问题,全体指战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民为民铮铮誓言,唱响了民族团结赞歌。
铸忠诚心得体会推荐7篇相关文章:
★ 求忠诚演讲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