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无法写出一个优质的工作总结,通过工作总结的写作我们是可以让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有记录的,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场消毒工作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场消毒工作总结篇1
随着时光在匆匆流失,在不经意间又到了秋叶纷飞,寒风刺骨的季节,同时一学期又将过去了,在这一学期里有欢乐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进步,感谢凤鸣幼儿园的各位领导及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这里,我也应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能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现将这学期的事情总结如下:
一、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制度,严格执行消毒工作。
我坚持做好室内环境和玩具的消毒工作,把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能够配合其他老师工作,为幼儿准备活动用品,户外活动时,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时我先讲规则,并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二、积极协助老师组织活动,做到眼疾手快,保证幼儿的安全。
能做好班级的各项消毒,以防病毒感染。能搞好班级的卫生工作。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桌面、活动室的四角无杂物,以免蚊虫的滋生,让幼儿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能培养好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以防幼儿病从口入。
三、在活动中能注意幼儿的安全,多关注体弱幼儿,适当增加他们的活动量,并注意及时给他们抹汗和更换衣服。
能做好幼儿活动的护理工作。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幼儿增减衣服,活动前注意提醒幼儿喝水,活动时注意给幼儿抹汗等等。
四、工作中,我服从领导分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并对照保育员职责逐条逐项地进行自查。
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我从事幼教工作已经有二十余年,但是我深知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有时也在家看点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使自己成为德育、教育、保育都合格的教师。
场消毒工作总结篇2
时光流逝,转眼间二月份的工作结束了,做为一名保育员。我在领导和各班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尽职尽则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很荣幸能与现在的各位老师共同进步,我也在大家的身上学到不少的知识。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方面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本园的《保育员的职业守则》为基础,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为目标,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严格遵守认真学习保育知识,不时提高保育质量。积极参与园里举行的各种保育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主要工作
坚持每天的消毒工作,教室、寝室、用具、玩具用84消毒液消毒,床上用品勤洗换,保证被褥都晒足够阳光。使孩子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幼儿营造通风、干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是责任和义务。
为了避免近期流行甲型流感病的发生,除每天用84消毒液消毒外,还定时对教室和寝室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同时做好常有关方面流感病的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工作态度
我在保育员岗位上做了很多年,我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团结奋进
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团结是最重要的,做为保育员,与老师之间的团结奋进,密切合作那是更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师和保育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经常沟通,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个幼儿,使孩子健康生长。
五、不足之处
在这个月的工作中,我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急躁情绪,在完成一些工作的时候有些散漫的态度,虽然之自己领悟到“勤”的道理,但有时心里的“惰”确在作祟。所以有些工作常常会出现个种漏洞,这也也让我受到了园领导的不少批评。
错不怕,能改就好,所以我决心改正以上缺点,并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进步。
望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从他们身上让我感受到一种自豪感,转眼随着二月的结束,这个学期也结束了。这个学期的集体生活,使孩子们学会了许多,各方面进步也不错,这里,我也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场消毒工作总结篇3
为了加强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幼托儿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我所于20xx年3月7日起对全区五十六所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一、监测内容:
1、物体表面(课桌、玩具等)消毒效果监测。
2、保育人员(保健员、教师)手的消毒效果监测。
3、室内空气(教室、卧室)消毒效果监测。
4、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监测
5、室内微小气候、噪声、照度、二氧化碳值的检测。
二、采样检验方法:
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样全过程无菌操作。
三、监测结果:
本次共监测了五十六所幼儿园,监测各类样品1752份,合格1587份,合格率90。6%。其中各类物体表面616份,合格528份,合格率85。7%;监测紫外线灯264支,合格226支,合格率85。6%;空气2份,合格218份,合格率100%;教室照度218份,合格207份,合格率95%;教室温度218份,合格215份,合格率98。6%;教室内噪声218份,合格193份,合格率88。5%。
四、存在问题:
1、从56所托幼机构整体情况看,与去年同期我们检查的情况相比,整体监测合格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些幼儿园的硬件建设达不到规范要求,功能布局不合理,活动室与幼儿卧室共用一间,采光通风效果不好。
2、卫生消毒管理人员的卫生消毒意识方面需在进一步加强,一些幼儿园的消毒设施配备不足,如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不足,辐射强度不合格,紫外线灯超过使用时间而未及时更换。
五、建议:
1、幼儿园功能布局要合理,活动室与幼儿卧室应独立开设,要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2、应尽快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的紫外线灭菌灯,准确记录紫外线灯的消毒时间和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继续加强消毒管理人员、幼儿老师及保育人员的卫生意识,课桌、玩具以及幼儿经常接触的物体要经常消毒,教室与卧室要常通风,被子、床单、不可湿的玩具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可湿性玩具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课桌、椅子、门把手要每天用消毒液擦洗。教师、保育员要教导幼儿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和课外活动后。
4、加强幼儿的卫生宣传,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场消毒工作总结篇4
1 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
我院消毒供应室由分管护理的副院长直接领导,由护理部及院内感染科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科内配有一名质量监督员和一名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协助护士长搞好各种医疗用品的质量检查工作。科内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领导管理体制。
2 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的要求,在建筑方面做到了最合理的建设。该室位置远离污染源,又接近临床科室,处于相对独立、无污染的区域。室内三室划分明确,严格区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取强制通过方式,形成由“污—净—无菌”的运行路线,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逆行。地面、墙面、屋顶光滑,采用瓷砖贴墙,水磨石地面,便于冲刷和消毒,做到无尘埃脱落。室内还配有通风净化设备、冷热水装置、紫外线消毒设施以及防蝇、降温、取暖设施,购置了先进的脉动真空压力消毒器,杜绝了因设施陈旧造成的院内感染。
3 有效的质量监控标准
3.1 医疗用品及人员配置质检标准 护理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选用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到供应室。由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科定期到科内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科内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三基”知识考试,定期学习院内感染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院内感染流行。各种医疗用品的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由护士长及质检员在工作中随时随机检查,确保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
3.2 细菌、微生物学检测标准
3.2.1 环境微生物检测 室内卫生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每日不少于1h,消毒液擦拭每日1次,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清扫制度。各区域抹布、拖把分开使用,用后悬挂晾干。定期对各区域进行空气、物表细菌微生物检测,各区域空气、物表细菌数都在正常范围内,无超标现象。
3.2.2 消毒液的微生物检测 我科所使用的消毒液是经院药品检验科严格检测过的,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其消毒效果,对消毒剂采取现用现配,特别是含氯消毒剂,因具有挥发性,所以做到每日进行化学检测。生物检测溶液,其细菌含量t;100cfu/ml。灭菌剂每月检测1次,检查不得有任何微生物。
3.2.3 无菌物品检测 院感染科不定期派专人到科室进行无菌物品采样,灭菌后物品不得检查出微生物。
3.3 消毒、灭菌设备检测标准
3.3.1 紫外线灯的检测 为确保紫外线灯管效能的有效发挥,对紫外线灯管采取日常检测、强度检测、生物检测。严格灯管的使用保养原则。日常检测的内容包括灯管的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强度检测每季度1次,且保证新灯管强度不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μw/cm2。生物检测必要时进行。
3.3.2 压力灭菌器效果检测 我院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实验检测,保证柜室内无残留的冷空气。每锅进行工艺检测并做好记录。每包进行化学检测,每月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生物检测。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及质检措施,我院从未发生因消毒物品不合格引发的院内感染现象。
.
工作总结ppt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ppt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报告
场消毒工作总结篇5
一年来,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消毒供应中心在各个方面又了很大的进步。全科护理人员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努力工作,保障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供应,确保全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以质量为核心,抓全面质量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1、科室每月接受护理部及感染科检查1次,接受市卫生监督所检查3次,接受省卫生监督所和省疾控中心检查个1次,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并纠正。
2、扩展面积、调整流程布局,使其更加符合规范,利于工作的开展。
3、引进各类新型设备:高温高压灭菌器2台、全自动清洗消毒机1台、蒸汽清洗机1台、纯水处理系统1套、医用封口机1台、高压水枪1个、高压枪1个。
4、组织应急演练共4次,如职业暴露、停水停电等应急演练;操作技能演练共12次,如成人心肺复苏术、手卫生、检查包装区工作流程、高温高压灭菌器操作流程、手工清洗操作流程、特殊感染器械处理流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等。
5、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如消毒供应中心继续教育与专科业务培训制度、高温高压灭菌器故障处理预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操作流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医用封口机操作流程等。
二、业务管理工作
1、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新建,使其更加符合规范,利于工作的开展。
2、及时传达院务会和每月的护士长例会精神,强调科室事宜50余次,按时完成各种记录与各项考核。
3、科室坚持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保障第一”的服务工作理念,确保“无菌物品零缺陷”的宗旨,组织工作人员科室业务学习 每周1次,扩大知识面以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綜合素质,更好为临床服务。
4、对工作人员进行“三基”培训,11月底组织全科护士参加全院的“三基”理论考试4次,合格率100%,科室组织专科知识和院感知识考试每季度一次。
5、坚持每月业务及管理查房4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质控组每日对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纠正。
6、今年我科参加本科学习3人、1人参加省卫生监督所消毒员培训。
三、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每月下临床面对面沟通4次,做好与临床沟通记录,并及时反馈提高服务质量。
2、每月一次质控会议汇总讨论,对本月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修改规范工作区记录,使其更加符合质量追踪可溯性。如:清洗消毒记录、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记录,高压灭菌记录。
3、所有器械包内使用第五类化学指示剂既爬卡,便于临床工作人员核查,将原布类包装改成无纺布包装,延长无菌有效期同时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4、为了更好服务于病人,无菌纱方和口护包内棉球改为无菌小包。
四、院感管理工作
1、成立院感质控小组,严把各操作区质量关,严格卫生部感染规范标准的落实。
2、每季度对操作区进行空气、物表、手卫生的抽样检测。
3、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手卫生操作的培训及考核。
4、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如:每天进行空锅b-d测试、每天进行物理化学监测、每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器生物监测、每天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每周对清洗器械进行清洁度检测抽查等。
5、规范一次性卫生用品库房的管理,严格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入库、储存、发放管理,根据临床需要进一步规范调整临床领用次数及时间,严禁不合格无菌物品发入临床。
6、各项院感监测指标、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合格率100%。
五、护理教学
1、完成卫校等大中专生的临床带教20余学生。
2、今年我科参加本科学习3人、1人参加省卫生监督所消毒员培训。
六、安全管理
1、设备按规定维护保养。
2、各区按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3、组织参加医院消防知识的学习及现场演练。
七、20xx年护理目标完成情况及工作量统计
护理目标完成情况:物品灭菌合格率为100%临床服务满意率为100% 表格书写合格率为100% 三基三严平均分为98.25分 护理事故发生率0 工作量统计。
八、存在的不足
1、个别工作人员劳动纪律较差。
2、操作区偶尔记录不及时、欠规范。
3、工作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不强。
九、20xx年的重点工作
1、进一步培训护士的理论及专业操作能力。
2、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和管理水平。
场消毒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