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蚕的日记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蚕的日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依据日记进程,大胆猜测,连贯表示。
2、在图片排列的过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小筐、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朋友们好!我是应老师,现在给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是什么,这两个字认识吗?
幼:日记。
师:日记是什么?幼:记东西的
师:老师写日记是记工作,你们记日记是写什么呢?
有的日记记录的是高兴地事,有的记录的是难过的事。
总之是难忘的事,把难忘的事记下来就是日记
师:(出示小老鼠)今天老师带来的这边日记是谁的呢?这个日记本是他们俩的,看看他们的这本日记本用图画记录的是什么东西?
师:他们带的什么?原来是这些东西
幼:照相机、地图、绳子、笔,降落伞,勺子,望远镜
师:这两只小老鼠的日记本里出现了照相机、地图、绳子、笔,降落伞,勺子,望远镜,是关于小老鼠的什么日记呢?带这么多东西去干什么?这次要去丛林里去旅行,对了。这就是一本《小老鼠的探险日记》,它们要出去探险了,它们想要去找一个大型的野生动物,哪怕能找到一个也心满意足了,
观看ppt课件大型野生动物的影子,我们看到了什么动物呢?
大象,犀牛,梅花鹿,袋鼠,牛,鹰
二、中间部分:
(一)、观察图片1——4幅图。
1、小老鼠这次的探险就是为了去找大型的野生动物,于是两只小老鼠就背着准备好了行李出发了。它们来到了一座大山前,它们决定来这座大山内这里寻找动物,于是小老鼠的探险日记也开始了。
2、小老鼠的记录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1天:它们爬上了一座悬崖
第2天:它们在山上走了好久
第3天:它们看到了一只大鸟,还给她拍了张照片。
第4天:它们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看看有没有大型野生动物的身影。
3、小朋友们,小老鼠的记录记到这里有几天?这四天了记录了什么事,你们还记得吗?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
4、老师完整讲述4天日记。
(二)观察5——10幅图,并进行猜测。
1、现在有四天小老鼠的日记,但是小老鼠的探险日记总共记录了10天,那10天的日记剩下的还有几天?
接下来的日记还有6天,老师要求你和你的朋友们要把接下来的6天的日记记得清清楚楚,6天的日记要是让一个人去记有些困难,你们三个人一组,你们商量一下怎么记,大家一起来记住小老鼠每天做的事
2、老师完整讲述5——10天内容。
第5天:两只老鼠什么也没找到,继续往前走,他们在高高的悬崖边,好险
第6天:降落伞帮助它们安全着地。
第7天:他们发现一个巨大的的山洞
第8天:他们在山洞里什么都没发现,饿极了,坐下来吃了东西
第9天:他们累坏了,在山洞里睡了一觉。
第10天:它们走出山洞下雨了。
3.这里有大屏幕,上面会出现滚动的数字,你们说停我就停,你们就说停下的数字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根据出现数字,讲述相应发生的事情。
4.小结:看看回答的是不是正确。
5.这就是总共这6天的旅行内容,它们走出了山洞,但是下雨了,它们要回家了。
三、根据10天的旅行内容按顺序拼图
1、师:10天探险,他们要回家了,它们的旅行完美吗?
但是它们是为什么而去呢?
幼:去找大型野生动物,但是它们找到了吗?没有
它们所以觉得好遗憾,并不完美,可是这10天的日记,如果你把他们仔细准确的拼起来,拼成一本书的一页,你会发现奇妙的事情,这里有一块拼图,前面是小老鼠探险日记的前四天,后面是6天,你和你两个朋友三个人一起准确的把它们都拼起来,准确拼好以后你会有一个新的发现。
2.幼儿动手合作去拼图
拼完后看看小老鼠要找的大型野生动物有没有找到。
3.师:播放课件ppt,按顺序出现旅行的内容,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犀牛的图片
这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其实小老鼠的旅行在大型野生动物犀牛的身上做了一次旅行,小老鼠出了山洞,它们两个就准备回家了,它们没有找到野生动物,感到特别的遗憾,一往无前的往前走,他们应该回头看一看。
四、结束离场
好了孩子们,小老鼠们进行了10天的旅行,接下来我希望你们也能进行你们自己的旅行好吗?
蚕的日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观察中自己感兴趣的,最想写的部分内容按顺序写一则观察日记。
2、引导学生写日记做到格式正确,内容真实、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善于发现新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观察中自己感兴趣的,最想写的部分内容按顺序写。
教学难点:
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写具体。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写下观察日记。
2、准备实验器材,给学生提供小实验项目。
3、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刊、查阅网站解决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忆,重温有趣的发现
创设通过闯关获取“小小观察家”的情景,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中有趣的发现。
设计意图:三年级小朋友勇于表现,争强好胜的心态,创设通过闯关获取“小小观察家”的情景,然后设计让学生回顾口语交际中的发现,自豪地介绍。诱发出学生强烈的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自信与自豪的情感,活跃了气氛,轻轻地掀开作文在学生心中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放下畏惧习作的心态,乐于投进习作活动的中。为下一环节的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畅谈感兴趣的观察,点拨观察的方法
1、小组交流观察日记中最感兴趣的内容,评出最热烈的小组。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有机会在无戒备、轻松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日记,听取和采纳他人见解,彼此的互相取长补短,有效调动了学生说的积极性。而且设计组间相互竞争,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使交流更有实效。
2、全班汇报交流观察日记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引导生生互评。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各类点拨1到两种)
植物类
含羞草
a、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器官观察含羞草的形状、生长特点等内容。
b、引导学生将验证碰含羞草叶子合拢的实验过程有序地介绍。
睡莲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学习《花钟》的表达,将观察睡莲展开和合拢的经过说清楚。
发豆芽
引导学生抓住发豆芽的变化,将发豆芽的过程介绍清楚。
玫瑰
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玫瑰花的花、叶、枝、茎的特点。
……
动物类
乌龟、金鱼、蚂蚁、水甲虫等等
引导学生抓住样子、性格、习性、有趣的现象等内容说清楚。
3、科技等其他方面。
引导学生抓住发现中发现的现象及探索发现现象的观察或所做的实验的经过介绍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形式的说,如:学生描述,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等形式,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习得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并“润物细无声般”引导学生将习得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观察日记中。有效地体现单元内容间的连贯性与承接性。
三、自主习作,绘写发现
学生自主习作。
要求:选择观察中自己感兴趣的,最想写的部分内容按顺序写一则观察日记,语句通顺,并注意将观察日记的格式写正确。
设计意图:以闯关形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自主习作,提高了写作的动力。
四、集体会诊,修改作文
挑选学生的两、三篇习作,学生朗读作文,引导其他学生评议。评议要求。
1、发现一个优点,提一个建议。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修改,在师生互动中评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修改习作的能力。读写结合,不仅体现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也凸现了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总结评奖。
师:大千世界充满无穷的奥秘,平凡的生活却处处充满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再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一定能发现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物。只要你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说不定有朝一日你的发现会震惊全世界的。
3、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作文,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观察日记
观察方法
眼──看
鼻──闻
耳──听
手──摸
脑──想
蚕的日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日记的格式,并学会自己写日记。
4、 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女孩的日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块儿认真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师解题:"则"就是"篇"的意思,"日记两则"也就是"日记两篇"。
二、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
1. 联系课文理解不认识的字词,然后同桌交流。
2. 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读,并纠正错误的地方。
3. 认完后小组内多读几遍。
4. 读完后学生随教师练习笔画顺序。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然后思考。
2、这两则日记,小作者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3、课文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4、板书梦裙子 高兴 失裙子 失望
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板书 见阿英 理解
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板书 梦送书 希望
7、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两篇日记,你们找下日记格式和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 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多读几遍,多写几遍,做到会读会写。
蚕的日记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读了《蚯蚓的日记》这一绘本,被书中小蚯蚓俏皮的形象、本真的个性、执着的勇气深深吸引并打动。透过那一页页惟妙惟肖的图画日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仿佛看到了蚯蚓世界以外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正在经历着成长的孩子。绘本也幽默诙谐的形式阐述了蚯蚓特点。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氛围里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与绘本里幽默诙谐的画面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3、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
难点:在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活动准备:
ppt、蚯蚓姐姐图片、蚯蚓日记每日事情统计表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引起阅读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蚯蚓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写日记的?
"蚯蚓的日记"是这本书的名字。
蚯蚓在他的日记里到底写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1、逐副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蚯蚓教蜘钻地,了解蚯蚓会钻地的特点)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
在这一天里,有谁?
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蜘蛛教蚯蚓倒立走路,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依附在树枝上)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有什么变化?
对了,3月21日,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走路了吗?
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3)、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蚯蚓做了一个噩梦,了解蚯蚓是吃垃圾的特点)师:这件事是发生在哪一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蚯蚓日记的最上面都标有日期,记录这一天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在这一天蚯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师讲述故事:昨天晚上蚯蚓做了一个噩梦,遇见了巨大的鸟,妈妈告诉它睡觉前不能再吃那么多垃圾了。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蚯蚓参加舞会,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师:3月23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蚯蚓可能才做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它到底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它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跳舞的(教师边讲述边以动作演示)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5)、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姐姐照镜子,了解蚯蚓的头和尾巴是一样的特点)(出示姐姐的图片)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
蚯蚓和它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
事实是这样吗?
(6)、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看牙医、不用洗澡
了解蚯蚓没有牙齿住在泥土里的特点)师:昨天是3月24日,今天是?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永远不必看牙医?
为什么蚯蚓可以拖着泥土进屋?
为什么蚯蚓可以永远不用洗澡?
三、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了解日记的基本含义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完整阅读3月20日到3月25日蚯蚓的日记。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吧!
3月20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诉进行张贴绘本简易图片,并进行ppt画面再回顾)3月21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2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3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4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5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看了蚯蚓的日记,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日记吗?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等事情,而且每篇日记都要标有日期。
四、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运用神秘的语气启发幼儿对蚯蚓3月26日日记的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五、延伸部分你们也想写写自已一周的日记吗?我们一起回去试试吧!
蚕的日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 、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体验阅读的快乐。
3 、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激发幼儿尝试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 ppt 《蚯蚓的日记》
2 、白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幼儿猜谜,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动物猜谜歌》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能猜出来。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听好了,谜面是“天生爱动到处钻,松松土来施点肥。”这是哪一种小动物?
2 、我这有一本书,讲的就是关于蚯蚓的事情,请你来看一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出示ppt)3 、小结:有一条可爱的蚯蚓在写字,其实它在写日记呢,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蚯蚓的日记》(点击ppt,出示名称)
4 、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吗?(幼儿讨论,教师不给出答案)
5 、日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一起到书里找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日记,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1 、(ppt)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看看蚯蚓在这日记里写了什么。
①日记里有谁?他们在干吗?
②其实,蚯蚓正在教蜘蛛钻地呢,你觉得蜘蛛能成功吗?
③蜘蛛是怎样学的?成功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观察蜘蛛和蚯蚓的表情和动作。)
2、你知道蚯蚓的这篇日记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小结:原来在上面的数字是日期,它告诉我们日记写的时间。
4 、总结:蚯蚓的第一篇日记,记录的是他这一天发生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儿:3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钻地,最后失败了。蚯蚓还会写什么日记呢?
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钻地,最后失败了。蚯蚓还会写什么日记呢?
1 、(ppt)看这是蚯蚓的第二篇日记,你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吗?在哪看出来的?
2 、爷爷经常对蚯蚓说,讲礼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4月1日这一天,我遇到蚂蚁就对他说“早安”,你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3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
4 、小结:4月1日,蚯蚓在里边对着每一只蚂蚁说“早安”,在那边整整站了一天。蚯蚓觉得这是一件比较傻气的事情,所以就写在了日记里。
6 、蚯蚓还会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1 、(播放尖叫声)什么声音?你觉得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看看蚯蚓的日记,来了解下吧。(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3 、蚯蚓看见他们害怕的样子它觉得怎么样?看见蚯蚓用得着害怕吗?
4 、小结:4月20日,在公园里,蚯蚓故意把孩子们给吓跑了,他还很得意。蚯蚓想,我这么小,他们这么大,还怕我,真有趣。所以蚯蚓把这件有趣的事情记在了日记里。
1 、这是蚯蚓的第四篇日记,你知道这篇日记的内容吗?(请幼儿讲述)
2 、小结:5月28日,蚯蚓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的舞会,一起跳舞。
3 、你知道蚯蚓是怎么跳舞的吗?(请个别幼儿模仿)请你们一起学学蚯蚓跳舞的样子。(播放音乐)
蚕的日记教案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同志甘做“傻子”的精神,懂得如何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他人的人。
3.理解本课“傻子”的含义,批驳错误的观点。
4.学习课文方法,练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为他人做好事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为重点;连段成篇,把几段话联在一起,写成日记为难点。
教学思路:
读议结合,读中悟意,以养成教育为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从平凡的、日常的、细小的工作做起。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正确认识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自觉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教具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一幅雷锋画像,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导入 课题。
1.先请同学们思考,本学期,班里哪些同学做了好事?
2.激发兴趣:上面大家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有的是见到的,有的是听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些做了好事,别人并不知道,或许过了很长时间别人才知道,或许别人永远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我们班哪些甘做无名英雄的同学,做了哪些好事,说出来,大家听一听(抽两三名学生说)。
小结导入 新课:大家所说的小朋友都很好,愿意为别人做好事,反映了这些同学都有高尚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做好事,他做了哪些好事,你知道吗?(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在听时思考问题:①雷锋做了哪些好事?②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上反映了雷锋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精神?③当别人说雷锋是“傻子”时,他是怎样想的?
2.抽两三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补充完整。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抽学生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上的错误。
2.利用生字卡教学生字,教读后,抽两三名学说结构,组词语。而后学生做书空练习,帮助识记。
3.学习新词。抽两三名学生读书上的词语,口头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学生练习,巩固字词。同桌二人,一人报字词,一人写,写完后交换批改,登记分数,看谁分数高。
四、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自学课文中第一则日记。
2.提问:①雷锋做了哪些好事?(把100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②有人说雷锋是“傻子”,他是怎样看的?(不对的。)③雷锋寄钱给灾区人民,有人说他是“傻子”,这种说法为什么不对?
3.讨论,回答。抽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抽学生帮助补充。
4.学生熟读课文,思考雷锋说的话。
五、理解雷锋说的话,归纳主题思想。
1.抽几名学生读一读雷锋说的和想的句子。
2.雷锋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组织学生讨论,说说如何理解对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3.理解课文中“傻子”的含义,学习引号的用法。教师:这里的“傻子”带有引号,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傻子”用的是反意,引号是表示相反意思,其实不是傻子的意思。雷锋总结出了: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4.联系实际,学习引号的用法。
5.讨论,归纳主题思想。学习雷锋同志,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六、细读课文,全面领会内容思想。
七、组织讨论,进行思想教育。
1.提出问题,思考:①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2.组织讨论,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
3.组织学生评论,抽几名学生说说谁说得最好。八、作业 。
1.抄写生字,组一个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学第二则日记。
1.学生轻声读课文。
2.提问:①雷锋星期日做了哪些好事?②雷锋做好事,是怎样想的?③雷锋有哪些高贵品质和精神?
3.讨论,抽两三名学生回答提问,师生共同评议,补充完整。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提问:①雷锋星期日为战友做了许多好事,本来很累,可他为什么“感到很快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众把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些句、段,最能反映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抽几名学生回答,读一读你找的中心句、段,并口头说说这些句和段说了什么意思。)
4.学生熟读这些句子,力争会背会写。
三、熟读课文,理解雷锋的高尚品质。
1.学生熟读课文,思考:这则日记说了雷锋做了哪些事,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和什么精神?
2.指导学生讨论。归纳:反映了雷锋为别人做好事,甘做无名英雄的精神。
3.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应该学习雷锋的什么品质、什么精神,你自己应该怎样做?
4.组织讨论,抽学生当众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学习日记写法。
1.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这篇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写的,与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讨论,抽两三名学生说一说。
4.讲授,明确:课文形式运用的是日记。日记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先要写清日期(年、月、日),较详细的,还要写上天气,星期几,有的还有标题。然后就是正文,用几段连贯的话,把主要的事情交代清楚。
5.思考: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很多,请同学们思考,学写一则日记。
五、练习及作业 。以学雷锋做好事为主题,写一则日记。
蚕的日记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