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每次写教案都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我长大了》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从中班升入大班,班上有很多幼儿已经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但幼儿对成人依赖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仍喜欢让成人一手包办。并且,幼儿的自己的父母欠缺关心的意识。因此,我开展了本次主题活动,将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参透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尝试不依赖成人,能主动去做事情,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责任心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长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选择活动形式将“我”长大了的画面表现出来。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幼儿热爱家庭、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
3、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1)让幼儿自由观察教室的环境。
(2)老师:你在教室发现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这些你能穿的合适吗?
2、引导幼儿简单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1) 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老师: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你们都穿不合适了,为什么?长大了你们学会了哪些本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吗?是谁辛苦把你们养育大的?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
(2) 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
(3) 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从婴儿长大的,现在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爸爸妈妈辛苦把自己养大,要懂得感谢他们,关心他们。
3、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
5、相互欣赏和介绍作品,结束活动。
小结
(1)引导幼儿体会成长的快乐并教育幼儿学会更多的本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他们。
(2)幼儿听音乐——《我长大了》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参与积极,准备的教具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方面,没能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果能够增加一个让幼儿亲自体验的环节,让幼儿感受一下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的快乐与满足,并从不同的交流讨论中增强情感的体验。
3、幼儿的积极性调整上还有待提高,幼儿的发言面不广,有好多幼儿是想说而不敢说。对幼儿的激励语、评价语应该更丰富些,这样有待于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后应在这方面多加锻炼和提高。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篇2
一、设计思路: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身机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才艺展示,感知自己长大了。
2、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长过程。
3、激发幼儿爱父母、爱生活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三、活动准备:诗歌《我最爱祖国》、各种职业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复习诗歌《我最爱祖国》,感受自己从小班到中班直到大班自己的想法的变化,体验自己长大了。
教师朗诵诗歌:小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中班的时候……现在我上大班了……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自己的想法不断变化,是自己长大了吗?上了大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学会了好多本领,那我们为什么能学会这么多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是妈妈的呵护,自己的努力,认真仔细,坚持、耐心、刻苦……在讨论中感受自己的长大的经历及自身的成长过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们知道自己长大了也会很多本领,那小朋友能不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自由展示,培养幼儿的大胆勇敢,体验自己长大及拥有本领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谈理想,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一下,当你继续长大,你上了小学、中学、大学之后,像老师这样你会有什么梦想呢?将来当你长得更大了,你会做什么呢?(引导幼儿想象,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积极性,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五、活动延伸:让幼儿在课下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的理想。
活动反思:
在丰收的田野上,有农民的收获;在城市里有工人的收获;在学校里老师有自己的收获……从大人们的收获的喜悦引入主题很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共鸣:那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
本课主题内容又包括“我长高了”“我懂事了”“我的学习进步了”三个活动主题。课堂实际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交流、观察和对孩子们的了解看来,本课时教学是比较成功的。总的来说,较好的.方面有:
1.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他们成长的经历组织教学,使他们感悟更真切、更深刻,确实感觉到自己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独立性、生活知识,文化知识有了很大提高,个人素质成熟了好多,使自己更加自信!
2.采用多媒体等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使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加之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加主动!
3.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也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1.学生是否能发现其他同学的进步,并为同学的进步感到高兴;
2.还有的同学,看不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信心还欠缺很多。
3.能否积极主动的采用多种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等。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其实我很喜欢你》是一个叙事性故事,以小熊想与小弧理成为朋友为线索,讲述了小熊为吸引小狐理的注意,先后采用演奏、爬高、送鱼、写信倾诉心里话等方法,使小厘从反感、绝到欣然接纳并回报的过程。故事情节生动、温容,内容易于理解,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故事中小熊交友方式的改变,使故事前后情节、角色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次活动,运用分段讲述的方法,推动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小熊的心理变化:想和小理交朋友时的美好期盼、3次努力尝试失败时的温丧和担忧以及最后成功交到朋友的输悦和兴奇;帮助幼儿深刻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教育意义,丰富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使幼儿体会到乐于交往、会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关好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中小熊和小理的心理,知道与同伴交往时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根据故事内容大胆地进行表演、能用表情、动作、语气表现出小熊和小狐理的不同心理感受。
3.丁了解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思意向同伴表达自己的真直实感受。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体教学资源包》课件4、“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幼几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活动建议】
1.以谈话活动切入故事主题,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以“交朋友”为主题,引导幼儿进行简单交流:想和别人交朋友时你会怎样做?
2.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 ー 7自然段,通过角色体验、同伴交流等方法,引导幼儿感受为什么小熊交不到朋友。
提问:小熊为了吸引小狐理的注意,做了哪3件事?它们成为朋友了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第8-14自然段,启发幼儿理解小熊是如何交到朋友的。
提问:小熊想用什么办法和小狐理交朋友?你觉得小熊意请小狐理吹喇明荡秋千、捉鱼,小理会喜欢吗?为什么?故事中小熊是怎样写信的?为什么要“端端正正”地写?
(3)讲述故事第15-17自然段,引导幼儿感受交到朋友的快乐、甜蜜提问:小熊和小理成为朋友了吗?它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小熊和小理成为朋友的过程,体验交朋友成功的愉说。
(1)完整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提间:小熊用哪种方法成功地和小弧理交上了朋友?为什么这句话会使它们成为朋友?
(3)引导幼儿迁移小熊交朋友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体验小熊和小狐理成为友的美好情感。请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主阅读《我长大了》第22-25页的故事《其实我很喜欢你》,进一步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附
其实我很喜欢你小熊家对面住进了小孤狸一家。
那只小狸长得真好看!不知道为什么,小熊老是想做一件事情,让它注意到自己。小孤狸坐在窗前弹钢琴。小熊觉得很好听,赶紧拿出小喇叭,“鸣哇鸣哇吹个不停。可是,小孤狸好像不太高兴,“啪”地关上了窗户。“是觉得喇叭声太吵了吗?”小
熊咕了一句。
小孤狸在草坪上荡秋千,荡得好高好高。“我也能爬得很高!”小熊赶紧爬上老枣树一哈哈,真的比小狸还高呢!哎呀,小熊的裤子被一根大大的树枝勾住了,“味啦一一”小熊穿上了开裤!小狸笑得直不起腰。小熊赶紧滑下树,灰溜溜地往家跑,边跑边嘀咕:
“有什么好笑的,真讨厌!”
小孤狸在河边照镜子。小熊看见了,赶紧跑到河里去提鱼。哇,一条好大的鱼小熊用力抓住鱼扔给小孤狸。可惜鱼溜走了,一块烂泥却正好到小狸的新裙子上。
“哇哇哇……”小孤狸哭得好伤心。小熊呆住了,一向话也说不上来。
闯了祸小熊好几天没敢出门。等它再想去找小孤狸的时候,妈妈却告诉它,小孤狸一家去外地了,要很久才能回来呢。
小熊孤零零地东转转、西转转,觉得好没意思。
回到家,小熊拿出纸和笔,想给小孤狸写封信。写点什么好呢?小熊问妈妈。妈妈说:“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
小熊写道:“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吹喇,好吗?”哎呀,不行、小好像不发听声
小熊又写道:“等你回来,我们一起爬树、落秋千。”呀,也不行,可不能再在小面前出洋相啦!
小再次写道:“等你回来,我们一起下河捉鱼。”哎呀,更不行,小孫狸那么爱干净。小熊支着脑袋想何想啊……想了半天,它笑了。
只见小熊在信纸上正正地写着:“其实我很春欢你。”这正是它想告诉小的心里话呀!小熊高高兴兴地把这封信进了小狸家的门址里。
这一天,小熊正在家里吹叭,忽然听见了小的声音。它一骨環爬了起来。“小熊,你看,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小狸手里捧着一个大大的海螺,“礼物”?小熊觉得自己在做梦,“你送札物给我吗?”“是啊,”小孫狸乐呵呵地说,“因为我们是朋友呀!”
你听,你听……”小狸把海螺贴在小熊的耳边。
哇,小熊听到了海浪拍打石的声音,听到了海扇动的声音……还有一个好听的声音在轻轻地告诉它:“其实我也喜欢你!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想像讲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2.通过活动,让幼儿对社会各种职业有一定的了解,萌发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积极地表现自己,养成耐心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画纸、水彩笔、木偶。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已有了大胆的想像和尝试性讲述经验。
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导幼儿想像讲述。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分别请幼儿讲讲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2.启发想像。教师操纵木偶,以木偶口吻讲述:假如我是一名设计师,我要设计一把伞,它不但能遮雨,而且能带着我上祖国各地,甚至飞上月球呢!这把伞能变得很小很小,像一支钢笔,它又能变得很大很大,下起雨来,几个小朋友站一起都不会淋着。你想打电话给你的好朋友吗?(.教案网出处)只要撑开伞,不仅能听到朋友的声音,还能看到人呢!你们想要一把这样的伞吗?别急,将来我一定努力设计出来。
3.请幼儿讲述“假如我是……”鼓励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充分发挥想像,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1:假如我是护士......
幼2:假如我是老师......
幼3:假如我是解放军......
幼4:假如我是科学家......
4.活动延伸主题绘画:假如我是……
5.各领域渗透科学:看专题片《未来的科学技术》,并进行讨论。
6.生活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
7.环境中渗透在活动室内提供各种职业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他们。
8.家庭中渗透带孩子上街,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情况。
活动反思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活动进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照片和婴儿,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教育幼儿关心、体贴父母。
2、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照片(小时候)一张、幼儿衣服(小时候)若干、三个月大的婴儿一位。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导入课题。
“老师带来张照片,请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们班的谁?”
二、让幼儿试穿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体在长大。
“老师这儿有许多小衣服,谁来穿穿试试?穿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三、请来婴儿和妈妈,让幼儿在和她们的交往谈话中理解体会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
1、请婴儿进场,让幼儿初步熟悉婴儿。
“老师请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宝宝和她的妈妈,你们想见见她们吗?”
2、启发幼儿提问,了解宝宝的生活情况。
“宝宝现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么问题问宝宝吗?”
四、通过谈话、比较等方法,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我们大家小时候都和刚才的可儿一样,几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妈妈帮忙。在老师小的时候,还闹过一次笑话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2、通过婴幼儿比较,引导幼儿畅谈自己的本领,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变化。
“就这样,我们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关心爱护下,从什么都不懂,到惭惭长大,学会了许多本领……小朋友,你们现在有什么本领?能告诉我们吗?”
五、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老师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特别想当一名教师,经过我的努力,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通过教师们评课,我明白了我的这节课上的比较的.狭隘,在课堂上只是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长辈,老师,同学,朋友的爱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要让孩子在慢慢长大的历程中感受到这些不同层次的爱才更深刻,更丰富。在课的设计上应更全面些。毕竟孩子的成长跟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大班《我长大了》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