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通过认真写教案,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8篇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活动一: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其生动、有趣的内容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及动物妈妈们给予小蝌蚪的帮助和安慰,幼儿并没有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中班幼儿能基本完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可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挖掘故事背后深层的教育价值,激发幼儿在讲述模仿小蝌蚪在一次次的寻找妈妈过程中,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进入表演情境,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故事中的关爱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的急切心情。

3、喜欢阅读活动,体验动物妈妈们帮助小蝌蚪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2、欣赏故事,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对话。

(1)播放课件,理解小蝌蚪与动物妈妈们之间的角色对话。

提问:小蝌蚪都遇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小蝌蚪是怎样问鸭妈妈的?用了哪几个好听的词?

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又说了什么话呢?

(2)总结提升:小青蛙的特征、动物妈妈们的出场顺序。

3、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大胆模仿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对话,感受找到妈妈后的愉悦之情。

(1)师幼互动讲述,理解、熟悉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角色对话。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声音表现与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话的情节,感受找不到妈妈时的急切,以及找到妈妈后的喜悦之情。

提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说话的语气应该怎样?动物妈妈们看到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又会用怎样的语气和小蝌蚪讲话?它们找到最后妈妈了吗?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结:因为小蝌蚪尊敬动物妈妈、讲话有礼貌,所以最后开心的找到了青蛙妈妈。

4、鼓励幼儿尝试选择角色进行对话、交流,体验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快乐。

提问:小蝌蚪长成小青蛙后,每天做什么?

如果你是小蝌蚪,还会和小伙伴一起做什么呢?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

2.初步理解和学说重叠词:乌黑乌黑、金黄金黄、洁白洁白。

3.感受诗歌中鸡妈妈对小鸡的爱。

活动准备

?鸡妈妈的翅膀》课件、教师教学资源、鸡妈妈的头饰、小鸡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鸡妈妈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动物(母鸡),请你说说他的名字。“母鸡”这个词非常确切,我们一起说一说。

2.欣赏散文诗,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师:你们喜欢母鸡吗?它也非常喜欢你们,今天,它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后请你告诉老师散文诗中都有谁。

3.分段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1)欣赏第一段散文诗。

散文诗中提到的鸡妈妈的翅膀是怎样的?

鸡妈妈的翅膀下有什么?(小花花)

(2)欣赏第二段散文诗。

师:鸡妈妈吗翅膀下的小花花是什么颜色的?用一个好听的词说一说。

小黑花,乌黑乌黑;小黄花,金黄金黄;小白花,洁白洁白。

“乌黑乌黑”这个词前面两个词和后面两个词是一样的,这样的词是重叠词。

请你从生活中找一找,“乌黑乌黑、金黄金黄、洁白洁白”的东西,说一说。

(3)感受鸡妈妈对小鸡的爱。

这些小花花是什么?(小鸡)

想一想小鸡藏在鸡妈妈的翅膀下会有什么感觉?

你妈妈是怎么爱你的?你该怎么爱你妈妈?

4.玩游戏,加深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小鸡在鸡妈妈翅膀下的温暖。

师:今天老师来做你们的妈妈。看老师是什么妈妈?出示鸡妈妈的头饰贴在胸前,那你们是什么?(小鸡)出示小鸡的头饰,你们可以贴在你们身体的任何地方。开始时蹲在“妈妈”的翅膀下,听到喊谁的时候,谁出来在草地上跳舞。

5.活动延伸。回家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情。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得社会生活与美术及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让幼儿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自己的策划、制作、表演、展示,从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体验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己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给妈妈过生日》的情节进行角色表演。

2、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让幼儿学会与母亲与家人的良好沟通、

难点:如何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以及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给妈妈过生日》

2、了解妈妈的生日时间、

3、思考如何用行动爱妈妈、

4、头饰及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谈话:

1、教师出示幼儿的头饰。

2、教师的导入:小林妈妈就要过生日了,她送什么礼物给妈妈最好呢?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

3、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故事《给妈妈过生日》里面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故事《给妈妈过生日》

1、幼儿听教师讲故事、

2讨论交流。

三、说一说、画一画:你想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1、教师:你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你想送什么给妈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想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四、延伸活动表演游戏妈妈过生日。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活动使他们知道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虽然可能是一份小小的礼物,一个小小的《父母生日会》,但从中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让孩子们体会到给父母过生日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重点:

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1~8]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9~12]小节:老师带领在xx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1~8]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9~12]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13~16]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师: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找东西吃、做游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篇幅比较大,相对比较复杂的故事。而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此类情节复杂、角色较多的故事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虽然在平时的课间活动中我们有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是,要让托班的幼儿记住故事中的语言,把它表演出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对故事进行了精简,考虑到托班幼儿对于重复的语言对话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让他们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小蝌蚪的对话都设计为: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而其他动物我们也同样遵循这个特点:“不是,你的妈妈是……”,这样的设计不仅简单,易理解,也为后面幼儿的角色表演减低了难度打下了基础!

小百科: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理解妈妈的辛苦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能够围绕主题有感情的讲述

难点:讲述妈妈做什么工作,外形特征以及平时是怎样照顾自己的

活动准备

1:歌曲《我的好妈妈》的录音带

2:玩具电话一部

3:教师准备妈妈做家务以及不同职业的图片,孩子带自己与妈妈的合照

4:事先请幼儿的妈妈向子女介绍自己的工作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

1:听歌曲《我的好妈妈》,边听边根据歌词做律动

2:教师出示图片讲述范例,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以及讲述的内容和顺序

3:教师请幼儿分组讲述自己妈妈的外形特征,做什么工作以及和自己一起做的有趣事情。(可以看着与自己的合照讲。要求语言完整流畅,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说清楚)

4:教师通过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妈妈的辛苦,加深幼儿对妈妈的热爱。

5:教师引导幼儿做“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拿起电话跟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二: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有感情的演唱《我的好妈妈》

三:延伸部分

通过每个幼儿自己的讲述要求幼儿根据妈妈的外形特征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然后讲讲以后要做个怎样的孩子,长大后要怎样孝敬自己的妈妈。

教学反思

本班幼儿学习过《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也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因此我设计这次活动,引导孩子讲述自己妈妈的职业及习惯,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和理解妈妈的辛苦。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对孩子的爱。

2.爱妈妈,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3.愿意与妈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故事:“看我的,妈妈!”小熊叫道,“我要去抓鱼。”“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可是小熊已经跑向小河边了。

熊妈妈也跟着跑向河边。

她看到小熊跳到一块石头上。她看到小熊伸出爪子去抓鱼。然后,小熊开始晃晃悠悠。

扑通!小熊一下掉到了水里。

“这下糟糕了。”小熊心想。

“不错啊!”熊妈妈笑着说,“但是,你现在要看我是怎么做的。你要先学会游泳,再去抓鱼。”

小熊看到妈妈在河里自由自在地划水。

“现在轮到你了,小家伙。”她说。

小熊学着妈妈的样子划水。

“太棒了,”小熊心里说,“我爱妈妈。”

“看我的,妈妈!”小熊叫道,“我要去摘果子。”

“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

可是,小熊已经开始爬树了.......

作品赏析:

这本图画书以“爱”为主题,旨在培养小朋友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的习惯,也让家长在为小朋友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说出“我爱你”。

这是一本精美的绘本,以可爱的小熊为形象,讲述他与家人发生的温馨故事,图文间洋溢着融融的亲情——小熊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他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充满疑问。幸运的是,无论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总是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他学会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每一次获得帮助之后,小熊都会对家人说“我爱你”,而小熊的家人也总是温情地回应说“我也爱你”。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知道妈妈照顾孩子的辛苦。

3.运用彩泥等多种美术材料制作手工贺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活动准备:

1.3月4日布置任务:通过周末的时间在家观察妈妈一天都在做什么,了解其辛苦。

2.彩泥、烤箱等美工材料。

3.《母与子》图片、有关三八妇女节的图片及视频。

4.《感恩的心》《妈妈的歌》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出示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知道妇女节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二)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2.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三)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一份精美的礼物送给妈妈表示对妈妈的爱以及关心、理解。为幼儿提供制作礼物的材料:彩泥。起码幼儿发挥想象力,给妈妈亲手捏一个陶艺礼物。

(四)请妈妈进入教室和宝宝一起庆祝节日。

在离园前半小时请妈妈来到活动室,事先说好让妈妈们悄悄的进入教室找到宝宝的小椅子坐下,宝宝们化好漂亮的妆藏起来。当《感恩的心》音乐响起,所有的宝宝一起出来,找到自己的妈妈,拥抱亲吻,把手心里藏着的礼物送给妈妈,并且说:“妈妈我爱你,祝您节日快乐”。

妈妈和宝宝一起手拉手跳《妈妈的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在妈妈们深深的感动中,在一滴滴饱含着激动、快乐的眼泪中,所有人感受爱的温暖,感受把爱送给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的家庭氛围。

2、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妈妈过生日》的挂图。

2、《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出示挂图"大蛋糕"

师: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吃蛋糕呢!(幼儿回答)播放歌曲《祝你生日快乐》师幼一起唱生日歌。

二、

1、出示挂图

(1)师:请小朋友来猜一猜,今天谁过生日?(妈妈)你是从哪看出是妈妈过生日啊!(幼儿观察图片回答)

师:图中的小朋友和爸爸给妈妈做了她最喜欢吃的菜,你想一想图中的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你的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幼儿讨论)学念儿歌

2、妈妈过生日只做两个菜,够不够啊!那怎么办?(幼儿思考)出示图

(2)提问:爸爸在做什么?(切黄瓜)小朋友会干什么?(放醋和糖)学念儿歌

3、出示图

(3)师:把做好的黄瓜给妈妈尝一尝,你想想妈妈会怎么说?(幼儿讨论回答)请幼儿学学很香的样子。学念儿歌

三、学念儿歌

1、老师把妈妈过生日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给妈妈过生日》

2、教师朗诵儿歌《给妈妈过生日》

3、幼儿学念儿歌

四、仿编儿歌

1、教师示范创编儿歌

2、师:你的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啊!(幼儿回答)幼儿创编儿歌

五、师幼一起完整的朗诵儿歌师: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妈妈在家还做些什么事情?你在家的时候都会帮妈妈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妈妈每天都把小朋友照顾的特别好,给小朋友买衣服、做饭、送我们上幼儿园……妈妈很辛苦,所以,我们在家的时候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个懂事、乖巧的好孩子。

六、小朋友放学回家的时候,把学的《给妈妈过生日》这首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都有爸爸妈妈忙着为自己过生日的生活经验,本次活动从爸爸和"我"为妈妈准备生日入手,流露出浓浓的家庭亲情,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馨。活动的导入部分比较有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宽松的氛围,自然地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的形式,既能帮助幼儿有序的理解儿歌,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来创编儿歌。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8篇相关文章:

夏天语言教案6篇

大班语言鹅过河教案7篇

语言欢迎教案6篇

夏天语言教案精选6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优质5篇

中班语言小雪花教案6篇

好妈妈作文100字作文6篇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5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最新6篇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参考5篇

好妈妈语言小班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