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教师通过写教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的评估和反馈时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交叉粘贴的方法进行编织。

2.对编织活动产生兴趣。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感受篱笆的美感。

活动准备:

已画好小花的画纸、彩色纸条(黄、绿)、胶水、小象手偶。

活动重难点:

能用交叉粘贴的方法进行编织。

用两种纸条上下交叉的编制方法进行编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看,这是谁?(大象家种了许多美丽的'花,大象妈妈决定做一个篱笆。小象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帮助妈妈来做这个篱笆。)

2.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小象一起学习做篱笆吗?

二、探索编织的方法

1.这是一张怎么样的纸条?

2.看看老师把他变成了什么?

3.刚才老师是怎么把长长的纸条变成大嘴巴的啊?

4.请个别幼儿来尝试。

5.边念儿歌边示范:“绿纸条出来玩,粘一半,黄纸条出来玩,粘一半;黄嘴巴朝上面,绿嘴巴朝下面。

6.再次重复前一步示范方法。

三、幼儿操作

1.我们都学会做篱笆的本领了吗?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交替粘贴。

四、欣赏与评价

大象妈妈很开心,觉得你们和小象做的篱笆一样好,都很能干。

活动反思:

首先在出示小象纸偶的时候,幼儿一下子就被小象吸引过来了。在示范讲解时,我还用儿歌讲述,重复的儿歌讲述,幼儿基本能根据我的方法操作,但在粘贴上有所困难,需老师帮助后才能完成。最后我将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有成就感,还告诉自己的同伴:“这个是我做的,这个是我做的。”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篇2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 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歌唱和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学习游戏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3、通过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活动准备:

指偶一个活动过程:

1、朗诵儿歌〈拉大锯〉进教室。

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师:小朋友,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幼:看大戏。(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找朋友结伴游戏。

6、和父母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师: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吗?(音乐《找朋友》找到爸爸妈妈做游戏。)

7、歌曲〈小宝宝睡觉〉。

8、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出教室。

评析:小班幼儿年龄小,学唱新歌是比较难的,而且第一课时不是很好上,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手指游戏《点点豆豆》,并配以欢快活泼的曲子,让幼儿边唱边玩慢慢习得。正因为点豆游戏有一定的情节,趣味性,这就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题性了保证,活动中采用了手指拟人的手法唱歌,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多种形式,主动地去歌唱游戏,幼儿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手指点豆顺序进行讨论外,还进行了初步的结伴游戏,从而对幼儿进行了交往和遵守规则等社会化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快乐的。另付:儿歌《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恩歌曲《点点豆豆》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篇3

一、内容与要求:

1、感受三拍子乐曲柔美、悠扬的旋律。

2、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乐曲中的情景。

二、活动准备:

1、“小白船”课件。

三、教学内容:

1、欣赏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乐曲旋律

t:“前天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乘坐了轮渡船,小朋友觉得开心吗?那么你乘渡轮时你有些什么感觉呢?今天,郭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别的船。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关注乐曲的节奏(强弱弱)

t:“哪个小朋友听出来,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你怎么听出来的?”

3)再次欣赏音乐

t:“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老师也觉得这段音乐轻轻的,柔柔的非常好听。那么你们想再乘坐一次吗?那么这次可要听仔细哦,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它好象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t:“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简单的内容,并且请个别幼儿上来表现一下)

4)利用多媒体欣赏音乐,理解歌词。

t:“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们听到的是一样的?(播放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用语言、动作表现歌曲:

1)集体表演:

t:“现在郭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小白船上来,我们一边听跟着小白船来做动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个别幼儿表演:

3)再次集体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动作节奏等。

3、结束:

t:“小白船越飘越远,飘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让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四、反思:

1、音乐欣赏《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欣赏兴趣、感受乐曲风格等,是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这样一节音乐活动,我觉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大胆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受其知识水平的制约,一般须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

2、由于这首歌中描绘的情景不是幼儿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无法让幼儿体验,因此,理解歌词成了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点、难点。

措施:根据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我们决定借助多媒体图像功能,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因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也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掌握和理解歌词内容。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音乐、手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

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篇5

音乐游戏:数高楼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唱清歌词,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3、边唱歌边与同伴按《数高楼》的节奏合作用双拳逐个依次累加成“高楼”。

4、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按歌词设计的图片一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拔根芦柴花”舞蹈。

二、出示图片,熟悉歌曲《数高楼》的歌词内容。

1、说一说图片上画了些什么?

2、边按歌词顺序指图,边说歌词,并念准数高楼的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

1、倾听旋律念歌词。

2、随乐轻声跟唱。

3、完整学唱。

四、学玩游戏“数高楼”。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图谱的提示下完整的演唱歌曲。

2、能够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图谱,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幼儿:“鳄鱼和恐龙!”

教师拿着鳄鱼和恐龙:“大二班小朋友你们好,猜猜我们来到大二班干什么的?”幼儿猜测……

教师:“我们是来跳舞的!”出示“来跳舞”字条,教师和幼儿依字读“来跳舞!”

二、新授歌曲《来跳舞》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前半段。

(1)(伴奏)教师唱:“恐龙来跳扭扭舞。”教师:“恐龙跳的什么舞?”幼儿答:“扭扭舞。”

教师:“猜猜恐龙会怎样跳扭扭舞?”幼儿创编各种动作。

教师:“我们来看恐龙怎么跳的?”

(伴奏)教师边唱边指图片。

教师:“怎么跳的?”幼儿答

教师:“用歌曲里的话来回答我?”(伴奏)

(2)教师:“听听鳄鱼跳的什么舞?”(伴奏)教师演唱“鳄鱼来跳踢哒舞”。

教师:“什么舞?”幼儿:“踢哒舞。”

教师:“猜猜鳄鱼会怎样踢哒舞?”幼儿创编。

教师:“我们来看看恐龙是怎样跳踢哒舞的?”(伴奏)教师边唱边指图片。

教师:“怎么跳的?”幼儿答

教师:“用歌曲里的话来唱着回答我?”(伴奏)

2、教师运用图谱引导幼儿学习唱歌曲的后半段。

出示图谱,教师:“图谱上都画了些什么?”幼儿:“手和很多嘴巴!”

教师:“这些嘴巴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我们学学图上的嘴巴,看看能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尝试。

教师:“马上老师要唱四句声音,请小朋友按着老师唱的顺序来给歌词和图片配配对?”

(伴奏)教师演唱:“哗哗,哈哈哈。噢噢,呵呵呵。”教师:“我刚才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请小朋友来根据老师唱的顺序来给图片排队。”

教师引导幼儿用图片为拟声词配对。

教师:“我们来唱一遍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

(伴奏)我们看着图谱来一遍。

3、(伴奏)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边唱边出示图谱。)

教师:“老师把这些关于恐龙和鳄鱼跳舞的图片,编成了一首歌。请听歌曲《来跳舞》”

4、幼儿完整学习歌曲。

(1)(伴奏)教师大声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2)(伴奏)幼儿尝试看图谱演唱。

5、幼儿唱歌教师示范动作。

“现在刘老师做鳄鱼和恐龙,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来给你们伴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每句做的动作。”

(伴奏)老师跳舞幼儿唱歌。

(伴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恐龙和鳄鱼,一起来跳舞吧?”

(伴奏)“试试自己根据歌词创编不同的动作,我们边唱边跳舞吧?”

三、和鳄鱼、恐龙道别。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

音乐活动设计教案8篇

大班音乐问候课教案7篇

音乐手指歌教案5篇

小篱笆音乐教案7篇

大班音乐活动云教案反思7篇

有关蚕的音乐教案优质7篇

碰一碰小班音乐教案8篇

音乐小燕子教案8篇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7篇

大班音乐小篱笆教案8篇

幼儿园优秀音乐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