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6篇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笔算下列各题。

25+42=36+21=24+35=

(2)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35+37

①尝试计算。

②汇报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③竖式算法。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提问:从哪位加起?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该怎样写?

④比较总结

例3和上节课的两道计算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反馈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积累提高

(1)森林医生,改正竖式中的错误。

(2)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题。

四、 总结提升

在做进位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例3:35+37=72

35个位和个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 317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5+2=7

7 2满十向十位进1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同学们,今天学新知识前咱们先回顾一下昨天学的旧知识。

1、竖式计算。

59+73= 83+38= 68+52= 58+94=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方法的?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不错,以前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不过,可要仔细观察,看谁能发现,今天所学的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学习估算。

昨天咱们计算了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总种数,今天这节课,咱们来计算一下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总种数。出示: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爬行类376两栖类284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1)、怎么列式?(376+284)(2)、下面我们先不笔算,先来估一估他们的和大约是多少?自己先估计一下,谁来把你的估算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1:把376估成400,284估成300,400+300得700,所以376+284约等于700。

生2:把376估成380,284估成300,380+30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3:把376估成400,284估成280,400+28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4:把376估成380,284估成280,380+280得660,所以376+284约等于660。

师:大家真棒!想出这么多估算方法。大家看,不管是用哪种方法估算,都是把两个加数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数?生: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师:对!我们在估算时,必须要估成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在这么多方法里,你最喜欢那一种?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估一估。

2、学习笔算。

师:好,估计完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下面我们来亲自笔算一下和到底是多少?学生都动手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看板演的同学计算对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先算个位,6加4得10,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

再算十位,7加8得15,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在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

最后算百位,3加2得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在百位上写6。

师:真棒,你说的又清晰,又准确。来大家一块说: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那百位呢?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生:那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师:大家看,这就是咱们今天所学的进位加法,谁发现了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完善课题)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五第1、2、5、6、7题。

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略)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情境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学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小组内共同合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ppt情境图,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情,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好好的玩一玩,好吗?(播放元旦快乐的图片。)师:大家认不认识这些字?

师:对!今天是20xx年12月16日,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元旦就是阳历的新年,到了这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庆祝元旦,(播放一组世界人民庆祝元旦的图片,请学生认真欣赏。)

在20xx年的元旦即将来临之际,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提前体验一下过元旦的乐趣啊?(想)

既然这么多小朋友都想,那么大家就要会倾听,爱动脑,敢于表现自己了,因为每到一处都需要我们用20以内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才能继续往下玩了,敢接受挑战吗?

好!那我们开始吧!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师:第一站在学校里,同学们已经为节日的到来准备好了,瞧!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手舞足蹈地欢迎大家呢!仔细观察,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哟!(出示课本9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说,你说,观察的仔细说得也很棒你们是说:(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师: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了,你来说--声音真响亮。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哦,都想说,那就跟你们的小组伙伴说说吧,说得那么认真那么激烈,我也想听听,请你说---真不错!你也说说---你的表达就更完整了,我们掌声送给他。第一张小花奖给你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

下面你就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画画,再把解答方法写下来,师:大家都解答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呢?

(指名说,说出两种方法自己是怎样摆,怎样画的,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师:平时你很少举手的,今天的你是我们的榜样,你来说你是怎样摆的?---说得太棒了,小朋友都情不自禁为你鼓掌。这张是奖励给你的。

师:刚才我看到你画得很好,你来说说?

师:小朋友,你们都像他一样把你怎样摆,怎样画的,代表的意思是什么跟同桌说说

师:小朋友们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来说,———说得很好,你的声音再大点就更完美了。掌声鼓励一下。

老师小结:虽然数学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师:他们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说说,(小组讨论)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来说,谁来补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请你说—你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第三朵花我就送给你。

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你来--你说的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太精彩了!

师引导小结: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说步骤: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还有,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边游边学,巩固梳理

(一)师:这一关过了,再去看看还有什么节目呢?快看孩子们正在排练元旦那天的舞台剧呢?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图

师:小组按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讨论,不是很清楚的可以根据提示来解题,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师:“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快快把你的解决方法写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书:

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地高,都想说,老师看看谁坐的最精神,你说,哦!你是说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头饰的有9人,没戴头饰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仅说了解答方法把图意和问题也完整说出来了,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爱动脑的孩子,你来说---真了不起!

师小结:我们也是跟刚才一样,按步骤找数学信息、列出数学算式、写出答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两种方法解答了这道题。

(二)除了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校园里还会张灯结彩来欢庆元旦,我们来看校园里挂的这些灯笼。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图

咱们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来--—谁还想说?你来说---观察得真认真.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说---真不错!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哦,这么多人都想说,这样,你先说给同桌听,比比你们俩谁说得完整,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你来---真棒!你来---说得很好,真了不起!这张是奖给你的了。

(三)好,懂得了方法我们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门,过节大家也想去外面转转吧!别着急,下一站——动物园,在这里,有一群快乐的天鹅。

出示书97页“做一做”天鹅图

师:那我们仔细观察,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同桌一起说一说,不清楚的可以根据提示说。师:这一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说---哦:

(1)左边有7只天鹅,右边有7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7+7=14(只)观察的非常仔细,用的方法也很对。还有第二种方法,你接着说---

(2)白天鹅有8只,黑天鹅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鹅?8+6=14(只)太棒了!

(四)数清楚了天鹅,我们不打扰快乐的天鹅了接下来我们走进一片葱茏的树林,瞧!一群热情好客的猴子也盼着小朋友们去跟他们一起玩耍。

出示猴子图

先观察好,能说出图意,又能解答出来的同学举手。太棒了!

师:你的答案是?--

(1)树上有5只猴子,树下有8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5+8=13(只)

(2)大猴子有7只,小猴子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猴子?7+6=13(只)你们赞同吗?说的太好了

小结:同学们一路闯关表现得非常勇敢,积极,那么现在大家静下来好好回想一下我们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这几个题目都是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它们都合起来。(都用加法计算)

2、同一幅图,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只要仔细观察,我们能从同一幅图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这俩幅图也藏着谜,你发现了吗?

出示图片

太厉害了!猫和老鼠,一个白花瓶和两个黑人头。好!最后这朵花是你的了。

四、课堂小结

1、师小结: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记住,一定要用心去发现,用脑去思考哟!

2、师问:这节课马上就结束了,在这节课里,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你们玩得开心吗?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满10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能行:口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美丽的气球,你们想见见吗? (生:想)别着急,答对了,下一个气球才能出现噢!请看9+5= 8+6=7+4= 30+20= 80-10=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的竖式计算。

2.我能行:竖式计算(出示课件)

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抽生上台板书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

二、情境教学

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看孩子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吧!想听吗?

上周末,小红和小明去公园游玩,他们来到了车站。发现车站里有很多货车和客车,这时小明说:“这里的车真多呀!我来数数货车,你来数数客车吧”过了一会,小明说有27辆货车,小红说有2辆客车,此时,小明问了小红这样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辆车?”这个问题把小红难住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红吗?生:能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法解决,怎样列算式?生:用加法,27+2=29(辆)

师:怎样列竖式?(注意:在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1、老师边说边写,2写在哪儿?为什么要写在5的`下面?生:因为数位要对齐。

师:谁再来说一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生:……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2、课件出示情景图例1

(1)师:看同学这么快就帮小红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出示情景图例1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并列出算式27+8=(辆)

(2)师:现在我们已经将算式列出来了,那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让我们和同桌一起动动小手,让小棒朋友帮助我们。首先我们要摆出多少根小棒,请你们左边的同学摆出27根小棒。(师:这位孩子的速度真快。嗯!那位孩子的小手真巧)那请右手边的孩子摆出8根小棒。

师:现在请同桌的孩子一起动手移一移,算一算25+8=? (怎么算怎么移?摆完了的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生上台展示

生1:从8根中拿出5根凑成10……

生2:从25根中拿2根和8根凑成10……

(4)师用ppt再演示一遍。引导学生回答出: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现在我来比赛一下,看哪位孩子把小棒放在书桌左上角,又快又整齐。

3.竖式计算

师:如果我们不用小棒帮忙,怎样计算呢?生1:口算

生2:竖式计算

师:那我们现在就试试,再列竖式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再列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来教教老师写8的时候应该写再哪儿呀?那5加8等于13,13怎么写呢?(13,3写在个位上,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我们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那再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

2生:第一个个位相加没有满十,第二个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师: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满十进一(师板书满十进一)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4.试一试

33+8=25+9=生上黑板用竖式计算

5.歌曲

利用两只老虎的音调来唱进位加法的儿歌,帮助孩子学习进位加法。

三、随堂练习师:儿歌同学们已经记住了吗?现在老师要带你们进入我们的智慧城堡去闯关,你们敢接受智慧精灵的挑战吗?生:敢

课件出示相应习题

师:好,请看第一关:小法官。师:现在请看第二关:找车厢。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请看第三关:小熊的烦恼。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当个位和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的数。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进入我们美丽的城堡。)

六、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选出了运动员,现在运动会已经开始了,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服务的同学也非常的忙碌,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

(出示课件)

引导看图,找出图上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读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观察、总结。

活动二

1、你说我讲: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独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3、你说我讲:如果小组讨论时没有提出,那么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瓶矿泉水?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组合作时要求分工明确,记录清楚明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明确这个问题不能直接解决,而应在解决了三个组分别需要多少瓶矿泉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连续性,连贯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活动三

自主练习:第二题“找座位”,创设游戏情境完成。

第三题“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利用学具卡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

学生自主选择商品,进一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活动四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能否进行简单总结。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内容。课本p15~p17。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而本节课主要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一个重、难点。这节课也为例2的学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打好基础,让学生充分的体会“个位、十位满十都向前一位进1”。

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本节课将实际的统计表与计算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读表、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标准》中还提出“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在本节课在教学时先估后算,并且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验目标: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通过自主思考、迁移学习新知。

4、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纠正学生在遇到连续进位往往容易遗漏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1,养成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

在课堂的开始,谈话导入,与学生交流所了解的珍奇动物,并且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让学生在统计表当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中国特有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共有多少种?”。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先估后算,并且交流自己不同的估法,估算结束后,进行计算的教学环节;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依照“个人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算法—展示计算成果”进行教学此环节,在全班展示计算结果时,先让学生充分的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生生互动,生提问题,生解答,在此环节解决本节课关键问题“十位相加满十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新旧知的差别,揭示本节课题“连续进位加法”。练习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做一做”,学生练习两道给出竖式的进位加法题,做完后学生间交流算法;第二个层次“连一连”,根据横式写竖式进行计算,找出反例,强调学生易出错点,同位两人交流算法;第三层次“解决问题”,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放手给学生。

最后,小结交流此课收获,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很多珍奇的动物,你都知道哪些?生:我知道大象,老虎,熊猫??

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很多独有的动物,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比如:熊猫、东北虎、丹顶鹤等??课前,老师对我们国家的特有动物做了一项调查(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通过观察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哺乳类动物有110种;鸟类有98种;爬行类有25种;两栖类有30种?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生1:哺乳类比鸟类多多少种?生2:两栖类比鸟类少多少种?

师:我们刚才提的是一些有关于“比多少”的解决问题,你能不能提出其他类型的解决问题?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生2: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中国特有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同学们喜欢的生活情境,自然的通过统计表为连续进位加法作知识铺垫;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迁移渗透,尝试计算

1、估算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生:98+25师:让我们先来估一估“98+25”大约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的方法。生1:把98估成100,100+25=125,所以98+25大约是125。

生2:把98估成100,25估成30,100+30=130,所以98+25大约是130。

?设计意图:自然的引出“估算”,展示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为下节学习估算作铺垫。】

2、计算

师:刚才我们估出了大约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可以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写到练习本上。 (生尝试计算)

师:很多同学都算完了,请同学们把自己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计算的方法?生:5+8=13 90+20=110所以110+13=123师:这位同学计算的方法真巧妙,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计算十位90+20=110,再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还有其他计算的方法吗?生:(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师:他讲完了自己的计算方法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生:8+5=13,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8+5满十该怎么办?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生: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9+2=11 11+1=12十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师: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十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师:他说的语言既简练又清晰,谁能再来说一说十位相加满十怎么办?师:请同位两人互相说一说十位相加满十怎么办?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根据预设去生成,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算法,只要有理就及时肯定,这样注重开放与生成,才能构建生动的课堂;让学生在研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到知识的原汁原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教师始终是平等的、合作的、相互尊重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统一计算要求

师:现在,老师想把这个竖式重新的在黑板上列一次,请你说,老师来写。在老师列竖式之前,你有什么想提醒老师的?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横线要用尺子画,进位1要写好。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新的写一遍竖式。(师引领学生说:98+25,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8+5=13,写3进1;十位上9+2=11,11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12,写2进1;我们把这个1写在百位上;所以98+25=123。请同学们记得要把横式上的答案写上,单位名称不要落下。让我们一起口答一下。)

师:同学们的声音都非常洪亮,现在请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98+25竖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完成加法竖式,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醒学生在运算时注意的事项,对知识进行再次梳理。】

4、对比新旧知识,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笔算加法,和以前所学习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的笔算加法和都是两位数,而今天的笔算加法和有三位数。师: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两个加数相加,和变成三位数了吗?生: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习的只有一次进位,而今天学习的有两次进位。

师:他观察的可真仔细,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位满十也像前一位进1;连续发生了两次进位。今天我们研究的知识就是“连续进位加法”(揭题)。 【设计意图:知识往往在对比中学习会记忆的更加深刻,通过学生纵向的知识对比,更能突出今天所学知识的主题,既“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既巩固旧知,又逐渐的形成知识体系。】

(三)练习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想不想挑战自己?下面请你把这两道题写到练习纸上。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结果,并且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是如何计算的?

(教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分别找两名同学说一说计算方法,在两名同学说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方法。)

2、连一连

师:找位同学解释一下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把两个叶子上的数加起来,找一找哪个花朵是叶子上两个数的和。师:请同学们把竖式列到花朵旁边,帮助叶子找到他的花朵朋友。

(学生在展示此部分内容时,找三位同学的作业进行实物投影,在评价之前,引领学生先发现优点,在提出不足。第一位同学是忘记写进位1的,通过集体的强调,再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写进位1;第二位同学是十位上的数相加忘记加上个位上的进位1,通过互相提醒,达到强化提醒的作用;第三位同学书写规范工整,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以做到榜样的作用。)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做了那么多计算题,都做的非常好!王阿姨为了奖励我们,邀请同学们去她的养鸡场参观一下,请你看一下,你在她的养鸡场当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鸡有85只;母鸡有77只;公鸡有59只。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让我们提出一些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生1:公鸡和母鸡一共多少只?生2:母鸡和小鸡一共多少只?生3:小鸡和母鸡一共多少只?

师:现在就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问题解决一下?在解决问题之前,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横式不要忘了写,单位名称不要落下,答要写完整。

(学生展示的时候,找同学上来直接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有错误的话拿出来及时提醒,反复强调,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当中经常出现的错点。比如:横式上答案陋写,抄错;答写不完整等?)

(四)课堂小结师

我们今天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的内容,知道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也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我们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加强计算练习,做一名计算小能手!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6篇相关文章:

早9晚6客服人员工作总结推荐5篇

早9晚6客服人员工作总结参考8篇

早9晚6客服人员工作总结最新7篇

早9晚6客服人员工作总结优秀7篇

小小班9月份工作总结优秀6篇

幼儿园小小班9月份工作总结优秀6篇

幼儿园小小班9月份工作总结通用6篇

9年级国庆作文8篇

故乡9年级作文8篇

9年级开学记作文7篇

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