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结构清晰,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流畅地进行讲解,教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能提升教学质量,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植地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植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2、学会区分生熟西红柿。
3、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水桶。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教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
四、锄草(西红柿成活后进行)
1、引导幼儿认识杂草,学会从根、茎、叶的不同来区分杂草与西红柿。
2、组织幼儿为西红柿锄草。(提醒幼儿不要弄断西红柿的枝和叶、不要弄脏衣服和鞋子)
五、采摘西红柿。
1、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的果实。
师:"西红柿的果实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2、采摘西红柿。
提醒幼儿要摘熟的西红柿,别把生的西红柿摘下来。
3、品尝西红柿。
将采摘下来的西红柿带到教室里清洗干净。
师:"西红柿有那几种吃法?"(幼儿自由讨论并交流)将西红柿切成片状让幼儿品尝,
师:"今天吃的西红柿是谁种出来的?西红柿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好吃吗?"
记录活动:
从移栽到收获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西红柿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种植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玉米苗太密集不利于成长,学会理性舍弃。
2.发现问题能积极探究解决方法,体会劳动的不易。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遮阳帽
2.小铲子、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又到“西嬉菜地”来啦,今天没来好好观察了,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到菜地里转一圈,然后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就快快的回到老师身边来。
幼儿自由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时间一天天过去,植物宝宝在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大自然可真神奇,今天老师也想去观察一样植物。
带领幼儿来到玉米地前。
师:嗨,孩子们,还记得这是你们种的什么植物吗?
师:经过小朋友精心的选种、播种,我们的玉米宝宝发芽了、张叶了,现在来和你们的玉米宝宝打个招呼吧。
1.师:你和你的玉米宝宝说了什么?
2.师:我和玉米宝宝打招呼的时候,玉米宝宝偷偷告诉我她不开心,因为她越长越大,感觉有点挤。
二、观察讨论
1.师:请你看一看你种下的玉米长了几株玉米苗?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
2.师:看xxx小朋友和xxx小朋友的`玉米苗分别有几棵?它们长的一样吗?
找二处数量不一样的玉米苗,请幼儿观察苗少的和苗多的有什么区别
3.师:我们发现苗少的玉米长的高,长的大,有很多苗挤在一起的就长的比较矮小。
4.师:怎样才能让玉米长得又高又不拥挤呢。
幼儿讨论
5.教师小结:一块土地的营养就这么多,如果苗苗太多了,它们就相互争抢营养,而且挤在一起阳光不充足、空气不流通,玉米就会长的瘦瘦小小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件事,就是间苗。
请园艺奶奶示范间苗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
1.师:小朋友看到园艺奶奶是怎么间苗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园艺奶奶边操作边讲解要领。(把多余的苗拔掉,留下1~2棵比较强壮的,每株苗之间的距离为20公分距离。)
2.师:谁来说说园艺奶奶是怎么间苗的?
幼儿回答,老师补充完整幼儿的回答。
3.师:20公分有多长呢,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根20公分的小树枝。
幼儿开始间苗。老师观察幼儿,适时给予帮助。
4.师:有的小朋友不太舍得把玉米苗拔掉呢,可是为了让玉米长的更大更快,我们必须要把小的、太挤的苗苗拔掉哦,加油!
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新本领,给玉米间苗,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今天的活动记到玉米宝宝成长日记里。跟玉米宝宝说再见,过几天我们再来看你!
种植地教案篇3
活动目标1:
1、在回顾、比较、讨论中尝试迁移运用所得的新经验,从中体验一种成功感。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已有的种植经验、已参观过孙桥农业开发区、ppt制作、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回顾比较不同的种植经验这是哪里?上次我们参观了孙桥农业开发区,孙桥和我们在种植、照顾蔬菜宝宝上哪里不一样?
二、讨论、选择新的设想
1、设想新方法
孙桥农业开发区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种出了富有营养的蔬菜。我们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种植园,用了许多好的方法细心地种植、照顾蔬菜。那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种植园变得更好,让我们的蔬菜宝宝长得更好呢?有什么好办法?(根据幼儿讲的一一出示记录图)
2、讨论新方法
你们都认同这些新方法吗?
3、选择好方法
你们想的这些方法都很有道理,可是我们不能一下子就全办到,总要一样一样来,假如在这几种方法中先选2个方法比较适宜现在进行改建的,你会选哪两个?为什么?投票选择适宜现在改建的方法。
4、统计人数
看看哪种方法是我们觉得现在先要进行改建的?有几票呢?
活动结束:
我们今天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我们的种植园会更加好,植物宝宝们也会长的更好。
种植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通过比较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异同点,掌握分辨乳蓄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大家要注重自然规律,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
2.人文条件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培养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那么一日三餐我们除了五谷杂粮和蔬菜,还会吃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吃肉,除了肉我们还可以改善下子自己的生活喝点牛奶。大家身边应该有订牛奶的同学,那大家知道这牛奶从哪里来?我们吃的牛羊肉又从哪里来呢?好的,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解释下,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请大家把书翻到51页。
【板书】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过渡】那么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首先我们以阿根廷为例,为大家介绍大牧场放牧业。
【播放幻灯片】出示面向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
【提问】师:大家把幻灯片上的图片和书本结合起来后,发现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呢?
生:有牛肉和羊毛。
【讲解】对的,主要产品有牛肉和羊毛。那么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的地位,而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大牧场长,养羊占很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提问】那么大家就不禁会想了,为什么在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的地位,而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大牧场长,养羊占很重要的地位呢?接下来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讨论下。
【播放幻灯片7】
【讲解】大家结合了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植被类型还有社会经济当地的交通情况之后可以了解到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1.干旱、半干旱气候,不宜发展种植业2草类茂盛,牧草优良3.地广人稀,地租低廉4.交通便利,市场广阔5.技术先进,集约经营
【过渡】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学习到的区位条件来分析、分析下其特点。
?讲解】大家可以发现1.面向市场2.生产规模大3.专业化程度高4.依赖交通和保鲜技术5.重视科技应用;这五个主要的特点。
?提问】在学习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条件以及特点之后,那么老师就需要大家延伸一下了,请大家结合中国草地资源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分小组讨论中国能采用大牧场放牧业模式吗?如果可以,那是为什么?如果不行,那又是为什么?然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给出一个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种植地教案篇5
活动背景:
种植这个话题是生活化的,同时,与下一个内容春天的季节特征相符合,管理照顾种植角中是可以触摸到的、体验到的,与孩子的生活实践相贴近,虽然它是背景下的种植活动,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整合了多方面的因素,活动目标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已有的关于蔬菜生长的认知经验,将主要目标定位于体验参加种植劳动的快乐。同时,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观察了解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和欲望,体验蔬菜的种植过程,萌发亲近大自然,愿意照顾管理种植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2.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种植物:蔬菜种子、小青菜等。
2.种植的工具:小铲子、浇水壶等
3.幼儿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儿自制的标记
4.版面:展示种植植物的主要过程的图片(现场将图片贴上去)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观看录象,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小朋友手里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引导幼儿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种植的几个重要环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
(3)教师小结。
师:农民真了不起,种出了许多营养丰富的蔬菜,劳动真光荣。
2.体验种植 。
(1)出示各种种植物,引导幼儿了解。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些种植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了解了种植物,你们想自己种植吗?那种植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2)出示种植的工具,引发幼儿种植兴趣。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工具呢?
(3)幼儿自主种植蔬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种好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标记插入土中,以示辨认。
3.讨论交流。
(1)师: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2)师:我们已经完成了种蔬菜的任务,真了不起。可是刚才农民伯伯说的,蔬菜种下去后,还要细心的照顾它才会长大。那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它们呢?
4.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观察记录本,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生长变化,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种植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长期持续观察中了解玉米生长过程
2、在种植、管理、观察中发展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
3、体验种植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玉米调查表
物质准备:玉米种子、种植工具(小铲子、绳子、锄头、水壶、薄膜)
活动过程
一、选种
1、教师事先准备尽可能多样性的玉米种类。(活动准备环节已做好)
2、幼儿观察不同玉米种子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种类的玉米。
师:小朋友们,种玉米前我们先来认识玉米种子,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种子。
幼儿分析比较
3、按照幼儿意愿自行选择种子。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有这么多玉米种子,那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玉米种子进行播种
二、播种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xx奶奶来见我们种玉米,我们先认真听园艺奶奶讲一讲,种玉米的方法。(事先邀请一名种植经验丰富的家长来园助教种玉米。)
2、师:好了,园艺奶奶讲解完了,你们回了吗?要先开垦土地,然后放2—3粒玉米种子,然后距离20厘米样子再放第二组,最后把泥土盖上,现在我们请园艺奶奶帮忙开垦一条道出来。(家长助教协助幼儿开垦土地)
4、幼儿播种
5、师:好了,小朋友的玉米种好了吗,那我们给他浇一点水吧。
三、认养玉米种子
1、师:小朋友都亲自种下了玉米,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名牌,你们可以自己把自己的名字插在玉米种子旁,以后这棵玉米就是你的了,你要照顾好他呦!
2、幼儿插名字牌
3、师:现在和你的玉米说说话,聊聊天吧。
4、和玉米告别,回教室。
活动延伸
每天来玉米地观察玉米生长情况。
种植地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对种植活动感兴趣,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迁移种草莓的经验,继续学习栽种过程。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二、活动过程:
1、观察大蒜,认识其外形特征。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大蒜)
师: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的?有点像什么?
幼儿描述大蒜特征:白色的球状,外面有皮,用简单的词语类比想象大蒜的外形特征。
提示:引导幼儿发现大蒜是由多个小蒜瓣组成的,蒜瓣围成了一个圆圈,每个蒜瓣都有白白的蒜根,尖尖的地方是蒜芽,用手轻轻一剥,大蒜的衣服就扯破。
师:请你们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再数一数有几瓣?丰富词语“蒜瓣”
老师:你们吃过大蒜吗?是什么味道?喜欢吃吗?(让幼儿知道吃大蒜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如癌症)
2、学习种植大蒜的方法。
(1)师: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与幼儿一同讨论并明确种大蒜的材料和工具等。
种大蒜的第一步是做什么事情?
我们先把一个个圆形的大蒜,剥成一个个小蒜瓣。
(2)再看第二步,大蒜哪头朝下埋到土里?
蒜根朝下,蒜芽朝上
(3)师:怎么把大蒜种到土里呢?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再看第三步,老师是怎么种大蒜的?
师:我们先把一个个圆形的大蒜,剥成一个个小蒜瓣,然后用小铲子松松土,土松好后,拿起一个小蒜瓣,蒜根朝下,蒜芽朝上,将蒜瓣插进泥土里,盖好土,最后给蒜瓣浇点水,就种好了。
幼儿观察老师示范种大蒜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老师的种植方法。
3、尝试种植大蒜。
老师播放“种大蒜”的儿歌录音磁带,幼儿尝试种植大蒜,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正确种植蒜瓣。
老师:老师的大蒜种好了,现在,轮到小朋友们种大蒜了。
(1)幼儿自由种植大蒜,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将大蒜的尖头朝上,并请幼儿按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的平台上。
(2)师:大蒜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呢?种下的大蒜能长出叶子吗?引导幼儿自由猜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蒜瓣就长出了绿芽,绿芽往土外钻,绿芽长呀长呀,就长成了一颗大蒜苗。
老师:小朋友们种好大蒜后,把自己的名字贴到你种的大蒜盆上,以后就知道你种的大蒜在哪里了。
三、巩固新知
老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种大蒜了,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样种大蒜的吗?
四、结束活动
1、老师:小朋友们的大蒜种好了,让我们慢慢等着大蒜长大吧!现在,我们要先收拾地上和桌子上的物品,要不然我们会被这些物品拌倒的。
五、延伸活动:
1、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或离园前的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每个1—2天浇一次水,让幼儿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大蒜先发芽,长得好。
2、等幼儿的大蒜叶已经长的很长很长的时候,可带领幼儿将长叶剪下,送到厨房做材料,让幼儿品尝劳动成果,体验丰收的喜悦。
种植地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2.观察植物生长变化。
3.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照相机,种植地。
活动过程:
一、观察西红柿的叶子(第一周)
西红柿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几片叶子?请小朋友数一数。
二、继续观察西红柿(第二周)
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西红柿(第三周)
你发现了什么?
地上为什么会有裂纹?
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给西红柿浇水,就像小朋友们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四、观察西红柿(第四周)
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势利导地进行随机,是教师比较难以把握的`。往往会将自己的猜测和推想强加于幼儿,使组织和安排的活动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符合。细心观察幼儿的好奇心及兴趣,及时给予支持、合作、引导。抓住孩子的兴奋点实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种植地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