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教学更加有序,教师需在教案中详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中应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目测接数的方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较清楚的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过数字10,感受过10以内的数量、螃蟹头饰、卡纸制作的各种颜色的泡泡每人一个、教具:图片一张(上面有三只螃蟹在吐泡泡,每只螃蟹吐的泡泡数量分别为:8、8、10、两朵小红花、幼儿操作材料、数字卡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瞧,螃蟹正在进行吐泡泡比赛呢,看看哪些螃蟹吐的泡泡一样多?给泡泡一样多的螃蟹身上贴上小红花。
2、你是怎么知道这两只螃蟹吐的泡泡是一样多的?它们都吐了几个泡泡?
3、引导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数出每只螃蟹吐饿泡泡,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二、游戏《螃蟹吹泡泡》
1、老师扮演螃蟹吹泡泡,当说到:吹出一个绿泡泡时,扮演绿泡泡的幼儿走到前面,集体数一数有几个绿泡泡。
2、到老师说:吹出一个黄泡泡时,扮演黄泡泡的幼儿走上前,请各别幼儿数一数有几个黄泡泡,集体验证对不对。
3、请一幼儿扮演螃蟹吹泡泡,并数一数有几个红色的、蓝色的泡泡。
三、幼儿操作活动现在老师要来看看谁的小脑袋最聪明了,看这张图告诉我们做什么呢?
1、给螃蟹发红花。请幼儿判断哪些螃蟹吐的泡泡一样多,然后给它们身上的小红花涂上红色。
2、变成一样多。想办法使两边实物的数量一样多。
活动:
1、幼儿的操作情况。
2、表扬活动中能动脑筋把自己想法说清楚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螃蟹的特点,掌握国画螃蟹的技法,体会国画构图的基本理念。
2、学习用水墨表现螃蟹,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熟练(掌握)中锋、侧锋用笔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想象力。
3、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螃蟹,体验水墨乐趣,传承祖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能用意笔形式描绘出形态各异、生动可爱的螃蟹。
教学难点:表现水墨螃蟹的墨趣、笔趣及情趣。(用水墨表现螃蟹生动的姿态,尤其是八只小脚的动态结构。)
教学准备:
教师:文房四宝、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国画配套工具、课前搜集螃蟹的相关资料。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检查学生用具是否齐全、摆放有序,注意别打翻水盒,安定学生情绪。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先考考大家,给大家猜个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生:螃蟹。(板书:螃蟹)
师:螃蟹是甲壳类动物,它们的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螃蟹的种类繁多,我国就有600多种,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的地方,也有一些种类的螃蟹栖息于淡水或住在陆地上。(简化)(ppt介绍几种螃蟹)
师:今天我们画螃蟹中的河蟹。(出示河蟹图)
三、特征探究,丰富眼界
1、认识螃蟹的结构
师:同学们见过这河蟹,也吃过它,那你能说说它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吗?(ppt显示螃
蟹结构图),学生看图汇报,教师依次板书:身体、八只步足、一对螯、嘴眼。
师:请你仔细观察,螃蟹的身体呈什么形状?生:倒梯形。
师:螃蟹的脚、螯、眼睛又有什么特点?生:脚修长,螯威武,眼睛有眼柄能竖起来。
2、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
认识了螃蟹的身体结构,你还知道它哪些生活习性?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螃蟹的相关知识。(生活在水畔、会换壳、会再生,雌雄蟹腹部的脐不同、横行、……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
3、触摸真实的螃蟹
出示活的螃蟹和死的螃蟹,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这样下面的老师也都能看的很清楚。
出示一张很多学生画的螃蟹,有活的,有死的,让学生归类。
四、欣赏名作,点评探讨
1、欣赏齐白石螃蟹作品
师:螃蟹活泼可爱,一直以来就成为画家笔下描绘的对象。齐白石老先生尤其擅长画虾和蟹。(ppt展示齐白石作品图片)
2、学生品评
师:齐白石大师画得螃蟹好吗?好在哪?生:构图巧妙、聚散合理、笔墨浓淡变化丰富,形态各不相同……师:他画的螃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深入探讨
师:(ppt齐白石画的螃蟹图局部)你能说说齐白石画螃蟹身体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吗?教师板书:侧锋、浓淡墨。
师:八只步足、一对螯、眼睛又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呢?依次板书:中锋、淡墨;侧锋、重墨;中锋,浓墨。
五、教师范画,临摹练习
师:老师也来学学齐白石,画一只螃蟹,你觉得该先画什么?生:身体。为什么?生:身体是螃蟹的主要部分,其他脚、螯、眼都长在它上面。
教师边范画边讲要领:
①画身体:大羊毫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三笔画出螃蟹的身体。可以在蟹壳后勾勒几笔轮廓线,求得点线面的变化。
②画大腿:淡墨中锋画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它们之间略有角度不同,但
切记交叉。
③画小腿:淡墨中锋画小腿(一般只画成一节),不能分散叉开并避免平行。④画螯钳:大羊毫调重墨点出螃蟹双螯茸毛。小狼毫淡墨中锋勾出蟹钳。⑤画爪子:小狼毫蘸浓墨中锋运笔画出略带弧形的蟹爪。
⑥画眼睛:小狼毫蘸浓墨趁湿在身体前端两螯间画出螃蟹双眼。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老师画螃蟹的步骤,有没有记住?会了吗?没有记住的同学也别急,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秘籍——画螃蟹步骤口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可以参照这张口诀步骤图练习画一只螃蟹。
口诀:1、三笔蟹壳侧锋画2、八只步足中锋写3、一对螯足重墨擢4、倒八两眼浓墨点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阶段评议,再接再厉
1、学生作品初评
师:好多同学都画好了螃蟹,你能来展示一下吗?教师有选择性地挑选螃蟹步足画的生动以及画的死板的两张作品进行展示。
师:你觉得这两张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不足?学生归纳步足应画得生动,有动态变化。教师再投影一张步足第一节往后画的螃蟹请学生点评。
生:这样的螃蟹已经死掉了。
师:老师这里画了螃蟹的一个身体,谁能帮老师把它的足添一下,注意要画出螃蟹的动态变化。指名学生添画。
2、学生再练习
师:请你再画一只螃蟹,(请你再试着画一画,先观察画好的那只螃蟹,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想好了再动笔。每个同学可以画两到四只,每画好一只自己都要观察比较,然后再接着画下一只。)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丰富,要注意什么?生:和第一只在方向动态上与墨色深浅上可以有变化。(省略)(教师ppt显示作画要求:构图合理,造型准确,动态生动,笔墨有浓淡。播放背景音乐。)
3、尝试添画背景(省略)
师:画好了两只螃蟹,有没有觉得你的作品缺了点什么?生:缺少背景。师:你觉得可以给螃蟹添画哪些景物?生:草、慈姑、荷花、菊花、鱼虾等。
师:让我们欣赏一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来给螃蟹配景的。(或者教师示范)
师:看了名家名作,下边请完成你的作品,给螃蟹图添加景物。(ppt要求:注意主次、构图稳定、注意对比等。播放音乐)
师:到现在为止,这还不是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想一想,还缺少什么?教师提示落款盖章,出示题跋参考,也可以是穷款,但姓名不能忘记。印章一般都要盖上。
七、自评互评,共同提高
师:请把你的作品上来展示,大家都来说说看,这些作品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谁的用笔最生动?(★笔趣)谁的墨色最丰富?(★墨趣)谁的作品最有意境?(★情趣)
师:普通的水墨表现出了动态丰富的螃蟹,中国画真是门奇妙的艺术,只要你用心观察,敢于表现就可以创造出更美、更灵动的作品。
八、欣赏拓展,课外延伸
师:这里还有一幅螃蟹图,看看和我们刚才所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生:螃蟹是红的。师:原来这是煮熟的螃蟹呀。我们也可以用朱砂、曙红等红色来画蒸熟的螃蟹,配上瓷盘、菊花或美酒,就成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品蟹图……请同学们课后去完成这样一幅品蟹图送给爸爸妈妈好吗?
下课……
板书设计
螃蟹
身体侧锋浓淡墨
大螯侧锋重墨
步足中锋淡墨
眼睛中锋浓墨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画出螃蟹身体并添加出八条腿等螃蟹其他的基本特征。
2、体验创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3、引发幼儿学习螃蟹的兴趣。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螃蟹范画图,ppt图片。
2、 5米长的白纸上画好海底背景、蜡笔、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点:
掌握螃蟹的绘画步骤。
活动难点:
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即两边的四只脚要对称。身体是各种形状的。
活动过程:
一、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做客,它还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是谁?
教师读谜面: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螃蟹)
(我班幼儿对猜谜语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角色,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以及对其特征的理解。)
二、教师出示图片螃蟹(图一)。
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它长的怎么样?(观察螃蟹的身体和它的脚)有几只脚(8只),一边有几只?(4只)每边都有4只,它们是对称的。那螃蟹生活在哪里呢?(海里)你们看:它长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回答)螃蟹有一对大钳子,还有八只脚,螃蟹是横着走路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螃蟹走路的样子)教师:是的,这是一只神气的大螃蟹,今天它把他的朋友们也请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螃蟹长得什么样。
(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并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下一步做好准备,积累经验)
(出示图片二)
1、幼儿看图片二进行观察讨论,各种不同的螃蟹的特征,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发现海底还有形状各异的螃蟹,不仅身体不一样,连脚也不一样,发散幼儿思维,展开想象。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
三、教师范画。
1、师:海底里还有好多螃蟹没有来,你们猜猜看,海底里的.螃蟹会是怎样的?(幼儿说身体的形状,老师画)接着要画螃蟹的脚,螃蟹有几只脚?是怎么样的?(8只)一边有几只?(4只)你们和老师一起数1、2、3、4,两边的脚是对齐的哦!还有两只大夹子;别忘了(要给他画上两只眼睛)嗯,最后给他添上漂亮的花纹。哦!一只螃蟹宝宝就出现了!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知道画螃蟹的基本步骤)
2、他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找出自己喜欢的红色,给他穿上,先拿起蜡笔宝宝沿着身体内侧涂一圈,(注意不要涂到线的外面)接着在里面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色,这样一件漂亮的衣服就穿好了。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螃蟹宝宝了?请一幼儿上来示范。
四、幼儿绘画。
师:那你们还知道海里面还有哪些螃蟹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提出绘画要求:
1、请小朋友先想好你的螃蟹身体是什么形状的,8只脚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开始画,要和别的小朋友画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有八只脚,左边四只,右边四只。(发挥幼儿的想象,有目的的进行创作)
2、幼儿自己绘画,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涂色均匀,不涂到外面。
3、幼儿围在桌子四周在整张长纸上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让幼儿用这种方法作画,这是整堂课的靓点,虽然孩子们站着画,但孩子们乐在其中,画得也很认真,由于孩子们站的方位不同,整幅画上画出来的螃蟹方向也不同,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功感。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螃蟹跃然纸上。整幅海底世界里的螃蟹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五、展示作品。
师:你们画的螃蟹宝宝真好看,现在请小朋友讲讲你们画得是怎么样的螃蟹,它在干什么?
(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体验到用不同的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螃蟹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吃过螃蟹,捉过螃蟹。小朋友对螃蟹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节美术活动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引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猜,激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看一看范画,说一说常见的螃蟹,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为欣赏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础。这样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不常见的海底螃蟹,孩子们缺乏观察,需要老师及时引导,给他们观察的目的,指导他们观察的正确方法,从而准确的迁移到观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欣赏这一环节中,我如果能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有关螃蟹的知识经验,那效果就更好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没有让孩子用动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势,也没有出示大螃蟹实物,让幼儿观察横着爬是什么样的?和幼儿一起学一学大螃蟹走路,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这个环节没有是比较有缺憾的。
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奇、新、怪),有些幼儿绘画的大螃蟹还有了情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上动态的螃蟹很多(孩子站的方位不同,所以画的螃蟹动态也不同)。
本活动在细节处理上还是不够,比如身体的和脚的连接。在教师示范画时,没有明确提出大钳子要画大一点,以致于有些幼儿绘画时会将大钳子画得很小,导致比例有些失调。在涂色方面我没有加强指导,因为幼儿已有经验,幼儿颜色涂得比较均匀。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作能力,整幅画面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球两个、场地。
2.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课题: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2.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
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3.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
4.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5.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
螃蟹也可用夹子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6.教师小结:幼儿放松活动。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勾画并添画出螃蟹的基本形状。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用色的.能力,体验创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笔、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起兴趣师: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有八条腿,走路横着爬,嘴里还会吐泡泡!是谁呢?(螃蟹)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螃蟹有一个身体、八条腿、两个大钳子,走起路来横着爬。
三、播放ppt
1.出示一个正方形,变成一只螃蟹,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观察并讨论正方形是如何变成螃蟹的。
3.教师小结:将正方形添画出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和一双大眼睛,并涂上鲜艳的颜色就变成了一只螃蟹。
4.出示圆形、三角形、梯形,请幼儿讨论如何将这些图形添画成一只螃蟹.
5.播放ppt,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知道螃蟹的眼睛、钳子、八条腿可以画成不同的样子。
6.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幼儿画好螃蟹后可用彩色蜡笔添画泡泡,丰富画面。
7.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螃蟹。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主要特征,初步探索双手重叠按印出螃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手影螃蟹,范画螃蟹,颜料(黑、红、黄),幼儿作画纸,人手毛巾一条。
活动过程:
一、观察螃蟹,引起幼儿的作画的心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出示手影螃蟹)今天他把他的朋友们也带来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螃蟹)谁来说说螃蟹长的什么样?(幼儿自由回答)螃蟹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椭圆形)它有几只脚?(八只脚)还有两只什么?(大钳子)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螯,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小结:螃蟹有一个椭圆形的身体,八只大脚,两只大螯。谁来说一说螃蟹是怎样走路的?你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听音乐集体模仿螃蟹走路)
二、观察范例,师幼共同讨论,探索印螃蟹的`方法。
师:咦,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些螃蟹是怎么画出来的呢?(用颜料画出来的)对,它们是用手蘸上颜料画出来的,那么你们想学吗?(想)教师示范画师:在印画之前,我们首先把衣袖卷起来,伸出一只手,小手、海绵亲一亲,要让你的手心、手背沾满了颜料,小手放平,五指分开,白纸上面用力按,注意小手可不能移动位置只能印一次。提问:小朋友,你们看我的手心和手背印出了螃蟹的什么呢?(手心印出了螃蟹的身体,手指印出了螃蟹的脚)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一只手印出了螃蟹的半个身体和脚,我要用另外一只手来印螃蟹的另外半个身体,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老师又是怎样印出另外半边身体的,小手海绵亲一亲,让手心和手背完全沾满颜料,螃蟹引好了,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引这边的身体的?(螃蟹的两个身体印在了一起)把螃蟹的两个身体印在一起,变成一个身体。这种方法叫着重叠,最后,点上小眼睛螃蟹就引好了。谁想来试一试?(请两至三名幼儿)提示:螃蟹的身体要重叠。
三、幼儿操作,师幼分享交流。
师:你们想印螃蟹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黑色、红色、黄色三种颜色的颜料,小朋友可以选一种你喜欢的颜色印螃蟹。提问:螃蟹生活在哪呀?(水里)那等一会儿,我们就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印螃蟹,在这之前,老师要提三个要求:
(1)把袖子卷起来,不要弄脏衣服
(2)用颜料时不要争抢,保持画面的干??
(3)印好螃蟹后,把小手擦干净。走,去小河里印螃蟹吧!
幼儿印画,作品展示。
师:我们小朋友印的螃蟹可真好看,为自己鼓鼓掌吧。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只螃蟹,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的小手不但能印出螃蟹,还能引出好多其他的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说说螃蟹的特征、
2、练习用手掌印画表现螃蟹的特征。
3、体验手掌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然角里饲养几只螃蟹,平时让幼儿自由观察。
2、墨汁、颜料、调色盘、棉签、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唤醒幼儿已有经验,讲述螃蟹的外形特征。
师:“小朋友见过螃蟹吗?”“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螃蟹的身体、眼睛、脚、钳子等方面说一说。
2、探讨手掌印画的方法。
师:“小朋友看,我用小手变变变,变出了什么呀?”(手心和手掌重叠在一起,变出了螃蟹。)
师:“螃蟹的身体在哪里?钳子在哪里?脚又在哪里?我们一起来学螃蟹爬呀爬。”
出示范画,师:“呀,这儿也有一只螃蟹呢!猜猜看,我是怎么画出来的?”
引导幼儿讨论、探究手掌印画螃蟹的方法:五指用力张开,手放平,在调色盘的墨汁里按一按,提起,将多余的墨汁滴一滴,将一只手掌压到纸上,另一只手掌与前一只手掌重叠在一起,然后用抹布把小手擦干净,再用食指点画大钳。最后画螃蟹的脚,用食指轻轻按、慢慢提,越来越细,越来越尖。
3、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印画时要注意五指张开,不要将多余的墨汁滴在画面上,注意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清洁。
4、互相参观,评价作品。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别人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5、总结手掌印画,欣赏其它形式的手掌画和拍印画。
师:“以前我们都是用水彩笔或者油画棒在纸上画画的,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的本领,手掌印画。其实我们的小手不止可以印画螃蟹,还可以画别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试着印画一些更有趣的东西。”
幼儿园中班螃蟹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