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教案,老师们都应注重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操作化,教案中应列出课堂讨论和互动的具体安排,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通过扇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练习巩固法、观察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导分析
1、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我听说咱们六(2)班上周五我们学校进行的体艺“2+2”展示活动中表现的特别出色,所以我想采访一下大家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采访)
师:看来大家的兴趣很广泛。这是韩老师调查后统计的数据,请看屏幕:(出示条形统计图)
(1)说一说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
(2)那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算百分数
师:看来我们六(2)班同学观察能力很强,从这个条形统计图能看出这么多有效的数学信息,那你们的计算能力又怎么样呢,你们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吗?(有信心)
比赛:算一算喜欢各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板书:乒乓球:12÷40=0.3=30% 足球:8÷40=0.2=20% 跳绳:6÷40=0.15=15%
踢毽:5÷40=0.125=12.5% 其他:9÷40=0.225=22.5% )
3、引入课题
师:好了,同学们,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但是,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用条形统计图还能直观地表示出来吗?(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的新朋友—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和算百分数,引出问题矛盾,渗透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一步为本节课的重点打下基础并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求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师:根据刚刚同学们算出的这些数据,韩老师绘制出了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扇形统计图。(出示)
(1)观察扇形统计图的组成:标题、制图日期、统计图
(2)猜一猜它为什么叫扇型统计图?
(3)观察这个扇型统计图由几个不同大小的扇形构成?
2、提取信息
(1)小组讨论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汇报:到前面来边指边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提问题(有梯度)
(1)根据刚才获取的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提三个问题)
(2)同桌一问一答
(3)老师提问:(大屏幕出示)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项目喜欢的人数,所有颜色合起来的这个圆表示(全班总人数),它代表(单位“1” )
小结:在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总体。
4、归纳特点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共同分析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我想同学们对扇形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扇型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生:讨论、汇报
师:板书
1、圆代表总体(单位“1”)
2、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1)分析扇形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
(2)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2、练习二十五第1题:(出示:小明作息时间图)
(1)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小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3)你的作息时间合理吗,与小明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好习惯,给同学们自己有种学习的思考空间以及加强情感上的教育,以及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
师: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很多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用扇形统计图来统计的,
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统计图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把在自己本节课所学收获到的和大家分享,同时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应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代表总体(单位“1”)
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乒乓球:12÷40=0.3=30% 足球:8÷40=0.2=20% 跳 绳:6÷40=0.15=15%
踢毽:5÷40=0.125=12.5% 其 他:9÷40=0.225=22.5%
水:250×87% =217.5(g)
答:250克牛奶中含水分217.5克。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12页“总复习”单元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的方法,并能精确地描述位置和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运用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教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复习课)
教师:十一黄金周,灿灿一家去国外旅游啦!乘坐的航班于北京时间8:30从北京起飞,预定16:25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降落,中途需要经停(经停:不需要下飞机,只是飞机加油或上下乘客)。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可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延续情境,重点复习
1、复习扇形统计图
教师:这是灿灿一家所在航班的乘客统计情况(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1)从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作答:中国的乘客最多。
教师:我们并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乘客,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中国乘客最多的?
学生:因为中国乘客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多。
教师小结:是的,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就在于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小结内容)
(2)算一算中国乘客的人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12÷5%×63.75%=153。
答:中国乘客的人数是153。
?设计意图】
问题(1)中,中国乘客的人数未知,是为了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势,从所占的百分比就能看出中国乘客最多,复习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
问题(2)是扇形统计图中涉及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根据扇形统计图首先要算出总量是多少,再根据中国乘客所占总量的百分比算出中国乘客的人数,这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还是较为困难的,教学时要细致分析并强化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复习位置与方向
教师:航班于北京时间8:30从北京起飞,预定16:25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降落,中途需要经停(经停:不需要下飞机,只是飞机加油或上下乘客)。
(1)根据世界地图,请你量一量,算一算北京在吉隆坡的什么位置,吉隆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教师小结:在解决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的问题时,我们要看清楚是以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然后再以参照点作为标准,讲清楚方向与距离。
(2)飞机大致在北京西偏南40度1800千米处经停,请你画出飞机经停的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作答结果。
教师小结:在画位置时,我们根据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可以算出1800千米在图上的对应距离是4cm。然后以北京为参照点,画好方向和距离,并标好度数即可。
(3)达到吉隆坡后,灿灿他们第一天的旅游行程是环岛游。他们从吉隆坡出发,先向东行675km,再往北偏东30度行540km,最后往北行450km,请你在图上画出环岛游的路线。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作答结果。
教师小结:当我们画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动着的,我们应该找准参照点,准确画出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用三个问题把位置与方向的三部分内容串联在一起,问题(1)是强化学生精确地描述位置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后者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所以在复习课的时候需要再一次巩固;问题(2)和问题(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并能画简单的路线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完成教材第114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2)说一说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在雾霾天的防护措施。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1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2)明确根据扇形统计图所给数据,算出石油总消费量是关键。
3、完成教材第117页第14题。
(1)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四个小动物的位置。
(2)鼓励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一方面再一次巩固了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素材中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全课总结,梳理脉络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位置与方向和扇形统计图的哪些内容?(课件出示重要知识点)
?设计意图】位置与方向和扇形统计图这两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知识之间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课堂初始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把相关复习内容进行串联,到课程结尾再进行知识点小结。如果说复习的过程是“画龙”,那么最后的小结就是“点睛”,让学生对这两部分知识有了整体概念和脉络的清晰梳理和认知。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重点难点:
会制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是用整个图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例如:下图的扇形统计图反映了某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参加各种小组的情况。
问:在这个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全班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
(参加文娱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0%;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60%,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想一想:扇形统计表的特点?(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例5和桥村20xx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粮食作物84公顷
棉花24公顷
油料作物12公顷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制图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最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5)名称、单位、制表时间,
板书:(1)84+24+12=120(公顷)
粮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粮作物:12÷120=10%
(2)粮食作物:360°x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桥村20xx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
20xx年1月制
三、课堂作业
设计
1、李明问班上的每个同学:“你最喜欢哪—项球类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项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爱好哪项球类活动的`同学大约占总人数的
(4)图中的“其他”,是把最爱好排球、网球、手球等球类活动的人数合并而成的,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五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的音乐成绩,得优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制成扇形统计图。
3、右图是一个养禽专业户去年养的鸡、鸭、鹅的扇形统计图。如果这个养禽专业户共养鸡、鸭、鹅共2500只,算出三种家禽各养多少只。
4、一种牛肉的成份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课堂作业
设计
1、(1)乒乓球;(2)足球篮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鹅:2500x18%=450(只)
鸭:2500x30%=750(只);
鸡:2500x52%二1300(只)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根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地预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收集数据,组织讨论,作出决策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教材分析已学过一些统计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并作出决策。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教学媒体:
教师可以再准备课本以外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班想在十一国庆节过后举行一次秋季运动会,大会开赛在即,班里要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想到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具体的问一问每一个人的喜好,具体的数一数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然后,学生自然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最后作出决定,进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从学习统计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逐渐的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收集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人们经常利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能从以下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
2.提出问题
出示下图,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哪种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欢迎的两类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1)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2)如果你是本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运动会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3.分析问题:
让同桌交流,还要让学生观察还有没有其它的`信息。(数据的来源)
说明:(1)和(2)可以从扇形或图中所标百分比的大小得出。
(4)和(5)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扇性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清楚即可
(6)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根据调查数据,应组织观看乒乓球比赛。
4.引出概念:
提问:请你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叫扇形统计图好吗?
(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
强调:(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5.应用反思: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总体,即100%,而非具体的数量)
6.拓展练习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
甲校乙校
(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再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量)
更多练习
7.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掌握什么或有什么体会?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06~107。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统计》。
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热闹极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大家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
预设:
生:条形统计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出示p106页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生2: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生4:我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师:你是怎样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生4:把喜欢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
师: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但是,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
生齐: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那是什么统计图吗?
师: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这就是已经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学们,那绿色扇形、蓝色扇形、黄色扇形、红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生1:绿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2: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3:黄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4:红色的扇形表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师:嗯。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们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我了解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生2:我了解到喜欢足球的占20%;喜欢跳绳的占15%;喜欢踢毽子的占12.5%;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占22.5%。
生3:我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只占12.5%。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
生1: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3: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生4: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
师: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列式解决的?
预设:
生1: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40×20%=8(人);
生2: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40×15%=6(人);
生3: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12.5%=5(人);
生4: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40×22.5%=9(人)。
二、巩固、拓展.
1.p107页做一做。
师: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预设:
生1:牛奶里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成分。
生2:我知道每100牛奶里水分占87%、蛋白质占3.3%、脂肪占4%、乳糖占5%、其他营养成分占0.7%。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根据颜色找到的。图右边的说明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所表示的营养成分。
师:哦,你是这样找到的,同学们也是这样找到的吗?很好,看了这个扇形统计图,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师: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250克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师:那好吧,现在请大家独立完成这道题。
(1生板书。 水分:250×87%=217.5(g)
蛋白质:250×3.3%=8.25(g)
脂肪:250×4%=10(g)
乳糖:250×5%=12.5(g)
其他:250×0.7%=1.75(g))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生:能补充水分217.5克、蛋白质8.25克、脂肪10克、乳糖、12.5克、其他1.75克。
2.p108页第2题。
师:下面让咱们来关注关注陈东家每月的生活费支出计划。
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我清楚地看出陈东家每月支出的食品、还购房贷款、教育、服装、水电、其他各占支出计划的30%、30%、15%、10%、5%、10%。
生2:我能知道陈东家每月支出的水电费占支出计划的百分数最少。
生3:我还能看出陈东家每月支出的食品和还购房贷款一样多,服装和其他支出一样多。
师:同学们得到的信息可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如果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 我们可以求陈东家每月的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
师:问题提得很好,那下面咱们就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1生板书。 食品:1000×30%=300元
还购房贷款:1000×30%=300元
教育:1000×15%=150元
服装:1000×10%=100元
水电:1000×5%=50元
其他:用1000×10%=100元。)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用。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倾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难点: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信息。
?教具准备】课件、扇形统计图卡纸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法、直观法、引导法、归纳法
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两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一)健康饮食教育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课件出示),膳食是什么意思?(日常吃的饭菜)从宝塔图中你知道我们每日需要那类食物最多?其次?接着?……最少呢?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同学们平时必须养成不挑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只含前两列)
(1)观察统计表,提问:你认为笑笑家这天的膳食合理吗?
(2)如果要能直观的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的多少,应选用什么统计图?(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统计表(添上第三列)
(1)师:如果再增加一栏,你知道增加这一栏统计的是什么内容吗?(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约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3)师启发:从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直观的看出每一类食物摄入量的多少,能不能清楚地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呢?折线统计图行不行?那么,哪一种统计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
(三)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1、下图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你能看懂吗?(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自己先观察、思考,再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探究(一)(课件出示):
①用整个圆表示什么?
②圆内各部分形状像什么?用各个扇形表示什么?
探究(二)(课件出示)
①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②扇形的大小反映了什么?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多少?
③从这个扇形统计图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什么?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总摄入量,用圆内各个小扇形表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扇形面积越大,这一类食物的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越大。从扇形统计图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5、引导学生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课件出示)
(1)师:那么,你能不能归纳一下所有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呢?
(2)小结: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量,用各个小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1)师:扇形统计图与学过的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优势?
(2)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量同总量之间百分比关系,而且可以直观的比较各部分量的相对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一)“试试我能行”
1、填空:
(1)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 ),用各个小扇形表示( )占( )的百分比,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 )与( )的关系。
(2)想知道果园里每种果树棵树占果树总棵数的百分比,应绘制( )统计图。
2、p58“练一练”第1题。
(1)观察这几幅扇形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反馈交流。
(二)“比比我最棒”
1、观察东山小学图书情况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 )书本数最多,占全部图书的( )%。
(1)(2)( )书本数最少,占全部图书的( )%。
(1)(3)如果有125本画册,则共有图书( )本,科技书有( )本。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其中第(3)小题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观察红星小学学生喜欢体育运动情况统计图,回答问题:
(1)喜欢跳绳的的人数占全年级的( )%。
(2)喜欢( )的人数最多, 喜欢( )的人数最少,喜欢( )和( )的人数差不多。
(3)若全校共有400人,则喜欢踢足球的有( )人,喜欢踢毽子的有( )人。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你的课堂表现如何呢?如果满分用五颗星表示,你能得几颗星?
五、布置作业
p58“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特点{用一个圆表示(总量) (单位“1”,100%)
用各个小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作用: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小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