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学数学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教案是教师为了教学目的而准备的详细教学计划,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学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学数学教案6篇

小班学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2.能根据每幅图中的不同形状进行统计归类,并把数量用圆圈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用各种图形组成的画面。

2.教师教具材料: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复习各种图形。

1.教师逐个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2.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啊?

3. 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哪些是三角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哪些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梯形的?

二、学习统计方法。

1.教师出示由各个图形组成的图画。

2.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有些什么东西,是什么形状组成的?

3. 数一数同一个图形在画中一共有几个?(数过的图形注上记号)

4. 以相同方法,数其他图形的各数。

5. 用圆点记录它们的数量。

三、幼儿操作活动——给一幅图画统计图形的数量。

1.引导幼儿边数边做上记号,边数边画上圆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内容。你是怎么数的?

四、幼儿再次操作(时间不够改为活动延伸部分)。

1、幼儿操作用书p25,统计6幅图形。

2. 师生共同验证操作结果。

小班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

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包(no12),相应的彩色图形纸,浆糊

重点与难点:

图形与影子配对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图形:

出示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图形?

2、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二、图形和我捉迷藏:

出示图形的轮廓,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藏起来了,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三、图形宝宝找家:

根据形状和大小,把彩色的图形宝宝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

要和彩色的图形宝宝形状、大小相同。

四、幼儿操作:

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五、结束活动:

整理学习用品

小班学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数数1~5,能点数5的数量。(重点)

2、让幼儿喜欢参与课堂游戏。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活动难点】能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听听,是谁来了?

播放音乐《猴子上学》

幼:猴子。

师:哇,小朋友真棒!那就掌声有请我们的猴子

二、导入:

师:小朋友,猴子有话要跟小朋友说哦!(老师扮演猴子角色)说"各位小二班的宝宝们好,今天我要去上学了,我想请小二班的'宝宝们陪我一起去上学,好吗?"幼:好。师:那我们出发咯!

三、主题部分

1、看ppt,开始学习1~5的数数

师:哇,我们终于来到猴子幼儿园啦!宝宝们看,里面有好多小猴子同学哦!他们玩得好开心呢!

师:那里面究竟有多少只小猴子呢?宝宝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引导小朋友看着图片学习数数1~5)

2、运用故事形式,学习数数1~5师:宝宝们,猴子幼儿园好大哦!我们跟猴子一起参观幼儿园好吗?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①我们先来到课室,课室里面有上课的桌子和椅子,有多少张桌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

②接着,我们去到洗手间,洗手间有厕所可以方便哦!请宝宝们数一数我们有几个厕所呢?(1、2、3、4、5)

③然后,我们来到操场上,操场上有好多猴子在摘桃子,它们摘了多少个桃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

④操场上还有小猴子在比赛跑步呢,我们一起帮它们加加油,好吗?我们一起喊5次"加油"(做上动作)小猴子们比赛赢了,我们一起欢呼5次"耶、耶、耶、耶、耶"!(做上动作)

3、进行数数游戏,加固幼儿对数数1~5的学习游戏《我是模仿小星秀》

老师扮演猴子教练,带宝宝们做不同的动作,每种动作做5下,要宝宝们一边做一边数数,例如:拍拍头、拍拍肩膀、切切手、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默默膝盖等等游戏《小猴子找家》

师:宝宝们,今天和猴子们玩了一天了,开心吗?幼:很开心师:现在猴子们累了,要休息了,你们可以帮猴子找到他们睡觉的家吗?要数清楚每个家有几张床,可以睡多少只猴子哦!

四、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猴子们回家休息了,我们也要回家了,今天我们和猴子一起玩,学习了数数1~5,回去记得要告诉爸爸妈妈哦!

小班学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小班学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4。

2、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物品。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糖果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出示数字看片,与数字宝宝打招呼。

你认识这些数字宝宝吗?

他们是谁?跟这些数字宝宝打招呼。

2、这些数字宝宝像什么?

二、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

师:宝宝的眼睛看清楚,看到几,拍几下。

三、数一数

1、宝宝们真聪明,都认识了数字宝宝,数字宝宝奖励你们,请你们吃糖果。这些糖果数字宝宝都给你们分好了,你听好了,不要拿多了,也不要拿少了。在你的椅子上找找有没有数字宝宝,数字宝宝是几,你就拿几粒糖,别弄错了。

2、幼儿根据数字卡拿糖果。(重点关注:幼儿点数拿糖果)

3、看看糖果拿对没有,互相说说、数数你拿了什么好吃的`糖。

跟数字宝宝再见。

小班学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出上下位置,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

活动准备:

1、情境主题挂图“农场里”1幅;

2、磁性教具:每种小动物2-3个;

3、自制教具:二层楼房的图片一张;上下位置的图表一个;对勾1个;幼儿操作用纸(每人一张);

4、学具:小绿人(事先放在幼儿坐的椅子下面);贴画: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情境挂图,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1、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开了个农场,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农场里去参观它们的`农场。

2、教师提问:“你看见农场里有什么?”、“农场里有一棵苹果树,树上有几个苹果?树下有几个苹果?”请幼儿点数苹果的数量。

3、教师提问:“树上的鸟窝有几只小鸟?是谁站在树下呢?”

4、农场里还有一个池塘,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小青蛙?它们都蹲在哪?

二、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上下概念。

(一)小动物搬新家

1、教师出示二层楼房和小动物卡,并以情境导入:小动物们还在森林里盖了一座新楼房,现在它们要搬家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楼房,哪里是楼上,哪里是楼下,给幼儿提出要求:如宝宝兔住在楼上,嘟嘟牛住在楼下,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小动物卡贴在相应的位置。

3、教师请幼儿说说想让小动物住在哪里,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放小动物,引导幼儿正确运用“上、下”的方位词。

4、教师出示表示上下的图表和对勾,要求幼儿按对勾的位置和数量来摆放小动物,如:2只胖胖猪住在楼下;3只宝宝兔住在楼上,帮助幼儿对上下方位图表的理解。

(二)和小绿人做游戏

1、请幼儿在椅子下面找到小绿人,并问幼儿:你是从哪里找到小绿人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和小绿人做游戏:

小小绿人真可爱,

我来和你做游戏,

跳跳跳,跳到桌子上(下)。

跳跳跳,跳到椅子上(下)。

3、启发幼儿将小绿人放在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头、肩膀、大腿等部位,继续巩固上下方位的辨认。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以小绿人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形式,出示幼儿操作用纸,引导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上面;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下面。

2、请幼儿根据图表的提示将物体贴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3、鼓励幼儿将操作结果给客人老师欣赏。

四、教师与幼儿拿着小绿人到户外做游戏,结束活动。

案例评析:

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的形式,思路清晰,布题合理。活动中的环节过渡自然,能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感知上、下空间方位,逐步帮助幼儿理解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的上下位置,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幼儿操作活动的形式新颖,游戏的趣味性浓,并鼓励幼儿充分展示自我,使幼儿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班学数学教案6篇相关文章:

防踩踏安全小班教案6篇

小班植树节教案6篇

小班优质课教案6篇

拇指画小班教案6篇

小兔乖乖小班教案6篇

小班咚咚锵教案6篇

小鸭小鸡小班教案6篇

安全走楼梯小班教案6篇

小班《手指游戏》教案6篇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参考6篇

小班学数学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