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和活跃,合理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想象画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1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原有的各种形状上进行想象的方法。
难点:幼儿通过添画更直观地表现出自己所想象的物体。
三、活动准备:
1、“图形王国”画展的场景布置(范画作品、夹子、绳子、大门及“图形王国”大字)
2、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背景音乐
3、各种剪好的图形(蜡光纸)、画纸和胶水人手一份、抹布
四、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的第一期画展。(播放背景音乐)
“ 小朋友,图形王国今天举行第一期画展,里面的画非常特别非常漂亮,每一幅画里都藏有一些图形,图形王国的主人听说大×班的.小朋友很棒,所以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画里藏着什么图形!好了,我们出发吧!”(参观时可与幼儿小声讨论,引导幼儿发现藏在里面的图形)。
自由讨论:你最喜欢图形王国里的哪一副画?它是由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总结:小朋友都很厉害,能够发现图形王国里的画都是由三角形、半圆形、圆形和正方形变出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扩展幼儿思维。
出示三角形的蜡光纸,提问:三角形除了变出图形王国里的东西外,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呢?(依次出示半圆形、圆形、正方形)
“让我们看看电脑里这个小画家把这些图形变出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打开多媒体,观看课件。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柔的音乐)
“小朋友,图形王国的主人说马上就要举行第二期的画展了,他邀请小朋友来当小画家,用各种图形添画出更漂亮的东西,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览在图形王国
里,给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师参观,但是图形王国的主人说他有个要求:就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图形要用胶水贴在自己的画纸上再用蜡笔添画,如果手脏了可以在桌子上的抹布上擦一擦,画好了就可以把你的作品挂在图形王国去了。”(指导重点: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同时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独特表现)
四、展示与体验――参观“图形王国”第二期画展。(播放音乐)
“小朋友们,图形王国的第二期画展开展了,让我们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去参观参观吧!”
参观完画展后,提问一幼儿:“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可以告诉我吗?你为什么喜欢这副画?”(幼儿作答)
老师给以简单及鼓励性的评价。
“老师发现今天小朋友的小手都很巧,每副作品都很棒,图形王国的主人也说要谢谢大×班的小朋友,他说以后还要请你们帮忙出第三期的画展,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小朋友下课后还要动动脑筋,想想这些图形还可以变出什么样更有趣的东西来。”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幼儿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幼儿还小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幼儿的想象力,这就是想象画教案的作用了。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画长竖线、短竖线和圆形。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拱形门、多媒体课件、电脑。
2、幼儿每人一只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律动:小鸟飞。
2、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线条,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⑴演示课件:“今天,动画城里来了好多小动物,它们要给你们表演漂亮的线条舞,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⑵提问:小兔子跳的是什么舞?
咱们用小手来学一学吧。
这短短的小竖线像什么?
⑶演示课件:用同样的方法示范,教长竖线和圆形。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4、展评作品。
5、游戏:大雨和小雨。
⑴让幼儿模仿小动物跳舞。
⑵让幼儿感受音乐,引导幼儿用圆圈表现雷。
下小雨了,引导幼儿用短竖线表现小雨。
雨越下越大了,引导幼儿用长竖线表现大雨。
6、放《动画城》音乐,幼儿离开活动室。
论坛里有相关课件!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上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他们不太会加粗线条;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把画面补充饱满。这两个问题都说明了我在备课时不够充分。这需要我在今后注意。不过这节课小朋友们非常活跃都能动手去画我也比较满意了。锻炼他们小肌肉的目标也达到了。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太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和它相关的歌曲、儿歌、舞蹈等内容在幼儿园也极为丰富。平时幼儿的画面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太阳,有做游戏的,有捉迷藏的……大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它,画画、剪贴、涂鸦等时常在幼儿的作品中涌现。在日常美术活动中发现,幼儿大多是用一个呆板的圆和一种单调的红色来表现太阳,偶尔有一两个给它加点其他的色彩,但都缺乏创造力。而幼儿的创造力就是“发现”。即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2、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能通过想像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能力及对色彩的敏感度
活动难点:
丰富幼儿关于太阳的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绘画纸
2、有关太阳的图片,儿童创造画(场景的布置)
3、音乐《种太阳》
活动过程:
一、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儿童创造画
二、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欣赏
1、幼儿随着音乐快乐地进场(提示注意歌曲里的歌词意思)并可随意舞蹈。
三、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
(师)提问:
1、这首《种太阳》的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教室里有许多老师的好伙伴种的太阳娃娃,你看到有什么样的太阳娃娃?
3、出示一些作品,讲解作者的构思与想法。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4
教学理念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修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学校美术教育拓展了博大的空间,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指明了方向,美术课堂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大纲精神为指导,以学科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重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发挥美育辅德益智的功效。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予以合理的组织与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理念:
1、丰富视觉和触觉经验
帮助孩子了解美术基本语言和知识,在设计本课过程中,利用工艺品、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使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接触物质和形象世界,从中体验、感受线的美感及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通过折折手中的电线,找找身边的线、摸摸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并初步感受线的美感,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
(2)创设情境。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严肃等不同感受。
(3)通过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美术学习的轻松与情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折一折(电线)、找一找(身边的线)、摸一摸(工艺品)、玩玩(彩带)、看看(艺术作品)、听听(故事)说说、画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感受,认识线的美感及表现力――迫切尝试用线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线画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孩子的兴趣,满足审美需要,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挥洒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同时他们还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进一步激发他们产生新的心理需要。
3、为孩子提供创造的空间
“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孩子在“最感兴趣的梦境”中,思路开阔,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使作业形式、内容体现出个性化的表现。
4、美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贯穿了整节课,特别是在讲述“我的梦”时与语文学科更是紧密相联。小结过程中,通过展示其他同学听音乐过程中表现的线描作品,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教学方案
[课题]
?我们身边的线条》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13课。
[课型]
绘画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
[作业要求]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疏密变化又有秩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心情导入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
[上课时随机设置这样一个环节,使孩子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被老师手中的电线吸引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认识了几种线。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在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后采用游戏法设置情境,悬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兴趣,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同时也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精致的课题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把他们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师投影部分词汇(活泼、快乐、坚硬、挺拔、严肃、安详、温暖、兴奋、感动、惊奇、赞叹)。小结:线也能表达各种感情。
[通过找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在游戏中初步感受线的美感,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拔严肃等不同感受。]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2)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师:小组讨论这两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为什么?
全班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总结:波状弧线,整体又规律性的层次横跨画面,造成律动的幻觉,给我们强烈而又刺激的感觉。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师:比较这幅画和刚才两幅有什么区别?
生讨论:以直线为主,表现了严肃、庄严的氛围。
师:画家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不同的情感,我们国家对线的研究更为精深。从古代就非常重视用线造型。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师:这幅画在线的运用中有什么变化?
师生共同体会线的疏密变化产生的节奏美感。
[通过以上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小游戏
师: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张黑卡,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画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不同感受。
生画出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小结: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还不是很适应学校生活,40分钟对他们来说显得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与成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
三、布置作业(3分钟)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
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只要大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我的梦”既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为孩子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合作创新、动手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给他们创设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从感性到理性有了一个飞跃。]
四、学生作画(12分钟)
教师巡视辅导(选择轻松、愉快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愉快乐的氛围。)
1、巡视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
2、作画中间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
3、分组指导:针对小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
4、对孩子进行个别差异指导。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4分钟)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1)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推选出一名代表;
(2)请各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两、三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构思、线的组织、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师进行客观评价。
[让孩子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更不应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要鼓励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2、总结延伸: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
师: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画完后可以与父母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强调美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同时学会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又增进了亲情。]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抹布双手作画,体验抹布作画的乐趣。
2、 根据抹布画进行想象,并用语言大胆表述。
3、培养幼儿间的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抹布、红、黄水粉颜料、太极拳片段、太极音乐、一开的大白纸若干
三、活动重点:
尝试用抹布作画,体验抹布作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根据抹布画进行想象,并用语言大胆表述。
四、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播放“太极拳”片段。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原来他们在舞太极,太极拳一般是中老人强身健体的运动方法。
2)、体验太极拳的乐趣。
今天我们也来舞太极吧,(播放太极拳片段)你们看他们多认真啊,我们一起动起来,练太极时要全神贯注的、体态自然、身体放松打,这样才能打好拳呢。小朋友打的可真像啊,很了不起,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拳记下来呢?(幼儿思考怎样才能记录下来)
3)、幼儿双手用抹布画太极。
我们可以把它用抹布画在纸上的。两只小手拿抹布分别占红、黄两种颜色,听音乐分组开始打太极拳,我们一会看看哪一组打的太极好看。
4)、幼儿想象打出的太极像什么?
两组的太极拳打完了,打的是那么好看,那你们还能不能找出自己打的拳,试着找找看,并用棉签进行勾画,看看你勾画出来的像什么?再试着进行添画,看看我们用太极都打出什么来了,请你们试着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5)、结束:一起舞太极。
我们和纸上的小动物们一起来舞神秘的太极吧。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6
一、设计思想
1、根据儿童画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美术教学活动;
2、美术教学活动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活动;
3、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
4、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条件。
二、教材分析: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我们身边的线条》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线条丰富的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趣味性。教材中选择了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春如线》这幅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线条粗细、浓淡、不同颜色的恰当组织,能给人带来美感。教材中也选取了一些学生活动的图片,以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身边的`线条,感受这些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美术知识的不足,以及感受生活经验的限制,虽然在生活中,学习中经常见到线条,大多数的学生对线条并不
认识,没有感受过线条的美。线条的曲直、刚柔、粗细,线条组织的疏密等绘画语言,需长期进行磨练和研究,才能得心应手,获得最佳效果。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六、教学方法:
本课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练习法、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七、课前准备:
学生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卡纸等。
教师教具:电线、课件、学生作品、教师示范作品、彩带。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⑴认识线条的种类
师:大家猜猜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电线。
师:谁能让这根线条变变样?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点课件出示各种线,师生共同体验用手中的电线变出来的直线、曲线、折线等。
⑵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线条无处不在,你能找出我们身边有哪些线条吗?学生在教室内找(地板、黑板、桌椅、窗户、服装等),也可以在学具里面找(树叶、玩具等)。
在学生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2、听音乐舞动彩带感受线条的美感
师:线条不仅能看到,还能听到。听《雪之梦》、《江南seyle》,师生根据节奏舞动手中的彩带,感受线条的美。同学们感受到有什么不同吗?不同的节奏让我们舞出了不同动感的线条。
3、看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的线条
师:你能找出刚才认识的线条吗?课件显示大自然中的各种线条。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美
4、学习线的表现方法
欣赏画家吴冠中画的《春如线》,《瓷器》作品上的线条,线条可以表达人的各种情感,画家吴冠中就用这些有趣的线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欣赏《春如线》观察画中的线条都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
考:这些线为什么好看?
归纳小结:艺术作品中的线条既要有变化,也要有秩序,使人感觉到韵律美。
请几名同学尝试运用电子白板画出各种线条来。(初步认识了几种线)
师:我们能用这些来线条装饰什么物品呢?教师示范裙子的装饰步骤。
学生思考线条可以装饰裙子、帽子、杯子、花朵、太阳、鱼、蝴蝶、蜗牛、星星、月亮等。
(引导学生发现很多的物品或动物都是可以运用线条来装饰的)
5、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哪些线守秩序?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可以添加一些花纹和小图形吗?你准备用线条装饰什么物品呢?请几名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电子白板上画出来。教师进行指导。
6、学生创作
你想用线条画一幅什么画呢?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创作一幅用线条来表现的画。
7、展示评价
把学生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说一说为什么?评出一些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奖励。
6、课外拓展
我们生活中的线条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线条的美,请同学们下去之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画下来,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手形的变换联想各种事物,并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变出各种生动的图案。
2、体验手形画带来的'乐趣,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3、激发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用手掌印出小鸡
2、背景纸:用手掌画公鸡
3、幼儿用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伸出你的手,你的手能变什么?
二、出示范画手开图
1、这是我的手形
你们能不能把我的手变成其他东西。
2、出示乐趣卡
这是我变的小鸡,你会变什么?
3、教师手掌动作示范
可以这样竖着放,也可以横着放。
他可以变成什么?
4、我又变了一只鸡,你会变什么?
5、我们除了伸直手指放,还可以任意弯曲几个手指。
看我可以这样放。
6、这是我变的小花,你会变什么?
三、示范、讲要求。
原来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这些手形都是怎么变到纸上去的呢?
老师来示范一遍,讲解注意点。
四、幼儿作画
教师指导,开始作画
五、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线条: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并用此装饰太阳的光芒。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良好的握笔姿势和绘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太阳的挂图一幅,大班幼儿的太阳的范画。
2.每人一支彩水笔和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天气真正好,亮堂堂,暖烘烘的,为什么呢,因为天空中有个大太阳。”
2.要求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忆太阳的模样。
3.出示范画,讨论太阳的样子。
“太阳是圆圆的,旁边有漂亮的光芒,一条条象我们的长头发一样。”
“可今天太阳宝宝想改变自己的发型,怎么变呢。”
4.出示大班幼儿的太阳范画,讨论太阳的光芒的变化。
“瞧,哥哥姐姐的太阳,它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直发卷发
5.引导幼儿认识这些线条。(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
6.交代作画要求,幼儿作画。
(1)画一个大圆形在中间,要求画得大。
(2)给”太阳“添各种头发。
(3)要求添满”太阳“四周。
(4)选一支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水笔。
7.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想象画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小鸡画教案8篇
★ 画眼睛的教案8篇
★ 画蝴蝶教案8篇
★ 水中的画教案8篇
★ 画脸谱教案6篇